科学发展观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作者:孙居涛

社会主义研究 2006年06期

  科学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造福于人民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一、深化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认识

  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每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经济社会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创造富裕的物质财富,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发展生产力和满足人民的需要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又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经济的发展理所当然的应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就必须把人和社会的发展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科学发展观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作为基本要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它深刻地回答了“为谁发展”和“依靠谁发展”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强调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不是某个人,某些人,而是广大人民群众,要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出发点和归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始终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解决好人民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服务,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原动力,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谋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增强民主政治建设,为每个公民平等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提供保护;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

  二、深化了社会主义发展主题的认识

  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人民共同富裕,都无从谈起。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思想,着眼于丰富发展的内涵、开拓发展的思路,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一是深化了对发展地位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中心概念,从现代化和党的建设的全局出发,把科学发展观提高到统领全局的高度,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居于中心位置,主要是要围绕发展,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二是深化了对发展基本内涵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围绕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问题,赋予发展更丰富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现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主要是要从社会生产的各个部类、各个地区、各个方面的联系,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的联系中把握发展。认为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立足当前和长远,又统筹全局和局部;既包括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又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既立足本国国情,又吸取世界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既着眼于中国特色,又追踪世界发展理论前沿。

  三是深化了对发展本质的认识。科学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强调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质是现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发展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要求,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涉及发展的重大关系,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学科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使我们对发展这一主题和本质的认识达到新的境界。

  三、深化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

  发展道路问题,实质是怎样又快又好地进行国家建设,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问题。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20世纪40年代后,国际上对于发展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的发展观念与战略到新型发展观念与战略的演变,并以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载入人类文明史册。新发展观在人类思想史上主要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从工业化为目标的“增长第一”的经济增长导向,转到提倡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二是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转到突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三是从不惜以破坏资源、环境、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转到主张可持续发展。不少国家经过较长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浪潮的洗礼,从自身和他人的经验中进行理性思考,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认识到遵循协调性、综合性、持续性是人类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

  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始终把发展生产力,加快国家的现代化作为根本任务。毛泽东早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50年代,他总结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提出“以苏为戒”[1] (P2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问题的重大关系,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目的是解决国家的发展,更快地“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程度的伟大国家。[2] (P35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中国经济的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既要有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讲质量,分“三步走”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思想,“两手抓”的思想,实现了对我国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新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准确地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情况,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一系列的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党的十六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征,国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提出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发展的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每个方面都需要综合平衡,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相互作用的,相互贯通的、相互渗透的,彼此紧密联系、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推动政治体制的变革和思想道德、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进而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代中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进步、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就是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实现速度、比例、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公平与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必须做到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建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的目标是保证经济社会具有长时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就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为基本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深化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非常重视对发展模式的探索。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在审视苏联发展模式时提出:“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1] (P23)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针对当时中国发展情况提出:“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4] (P9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实行两个根本转变,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多年的经验表明,我们讲发展,难就难在把速度和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问题往往出在偏重数量扩张,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质量,效益不理想,整体素质不高。”[3] (P375)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结构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资源矛盾的加深,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实现科学发展,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创新发展模式,是开拓进取、积极奋斗的体现,也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我国原有的发展模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多,已经到了非转变不可的程度。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面临两大矛盾:一是不发达的经济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解决第一个矛盾,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解决第二个矛盾,就是要根本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创新发展模式,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今后,高消耗使经济快速增长难以为继。必须充分认识加快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必要措施,千方百计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能耗低需求大的现代服务业,提高生产制造业的比重,夯实增长方式转变的物质基础;加快改革引发粗放型增长的体制和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从根本上改变干部政绩考核办法和经济绩效考核办法,彻底转变引发粗放增长的动力机制。

  创新发展模式,必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促进增长与节能目标的实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科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生物产业以及国防科技产业、大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采取多方面有力措施推广先进工艺技术,淘汰落后工艺技术,支持和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企业,依法关闭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创新发展模式,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这是党中央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现状,准确地把握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变化的客观要求。科学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源动力。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主要是依靠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虽有所提高,但总的来说,科技创新能力仍较弱。

  今后,应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加强原始创新,可以获得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加强集成创新,能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而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可以达到再创新,获得更多的科技成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积极发展战略高新技术,特别是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以及能够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共性技术和成套技术,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带动国家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创新发展模式,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把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闭环流动型过程,在这个不断循环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不仅要求产品的生产过程必须采取清洁生产的方式和贯彻3R原则(即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同时,不管是生产或生活消费,都要尽可能选用绿色产品,实行绿色消费。循环经济主张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减少废物排放,所有的资源都得到合理的利用。由于对节约使用,循环使用和再开发利用,大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使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不再同步增长,这必将有利于大大缓解和消除我国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作者介绍:孙居涛,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作者:孙居涛

社会主义研究 2006年06期

  科学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造福于人民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一、深化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认识

  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每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经济社会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创造富裕的物质财富,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发展生产力和满足人民的需要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又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经济的发展理所当然的应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就必须把人和社会的发展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科学发展观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作为基本要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它深刻地回答了“为谁发展”和“依靠谁发展”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强调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不是某个人,某些人,而是广大人民群众,要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出发点和归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始终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解决好人民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服务,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原动力,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谋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增强民主政治建设,为每个公民平等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提供保护;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

  二、深化了社会主义发展主题的认识

  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人民共同富裕,都无从谈起。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思想,着眼于丰富发展的内涵、开拓发展的思路,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一是深化了对发展地位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中心概念,从现代化和党的建设的全局出发,把科学发展观提高到统领全局的高度,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居于中心位置,主要是要围绕发展,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二是深化了对发展基本内涵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围绕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问题,赋予发展更丰富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现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主要是要从社会生产的各个部类、各个地区、各个方面的联系,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的联系中把握发展。认为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立足当前和长远,又统筹全局和局部;既包括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又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既立足本国国情,又吸取世界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既着眼于中国特色,又追踪世界发展理论前沿。

  三是深化了对发展本质的认识。科学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强调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质是现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发展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要求,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涉及发展的重大关系,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学科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使我们对发展这一主题和本质的认识达到新的境界。

  三、深化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

  发展道路问题,实质是怎样又快又好地进行国家建设,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问题。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20世纪40年代后,国际上对于发展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的发展观念与战略到新型发展观念与战略的演变,并以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载入人类文明史册。新发展观在人类思想史上主要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从工业化为目标的“增长第一”的经济增长导向,转到提倡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二是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转到突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三是从不惜以破坏资源、环境、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转到主张可持续发展。不少国家经过较长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浪潮的洗礼,从自身和他人的经验中进行理性思考,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认识到遵循协调性、综合性、持续性是人类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

  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始终把发展生产力,加快国家的现代化作为根本任务。毛泽东早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50年代,他总结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提出“以苏为戒”[1] (P2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问题的重大关系,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目的是解决国家的发展,更快地“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程度的伟大国家。[2] (P35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中国经济的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既要有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讲质量,分“三步走”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思想,“两手抓”的思想,实现了对我国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新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准确地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情况,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一系列的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党的十六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征,国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提出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发展的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每个方面都需要综合平衡,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相互作用的,相互贯通的、相互渗透的,彼此紧密联系、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推动政治体制的变革和思想道德、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进而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代中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进步、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就是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实现速度、比例、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公平与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必须做到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建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的目标是保证经济社会具有长时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就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为基本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深化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非常重视对发展模式的探索。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在审视苏联发展模式时提出:“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1] (P23)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针对当时中国发展情况提出:“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4] (P9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实行两个根本转变,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多年的经验表明,我们讲发展,难就难在把速度和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问题往往出在偏重数量扩张,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质量,效益不理想,整体素质不高。”[3] (P375)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结构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资源矛盾的加深,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实现科学发展,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创新发展模式,是开拓进取、积极奋斗的体现,也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我国原有的发展模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多,已经到了非转变不可的程度。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面临两大矛盾:一是不发达的经济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解决第一个矛盾,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解决第二个矛盾,就是要根本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创新发展模式,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今后,高消耗使经济快速增长难以为继。必须充分认识加快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必要措施,千方百计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能耗低需求大的现代服务业,提高生产制造业的比重,夯实增长方式转变的物质基础;加快改革引发粗放型增长的体制和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从根本上改变干部政绩考核办法和经济绩效考核办法,彻底转变引发粗放增长的动力机制。

  创新发展模式,必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促进增长与节能目标的实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科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生物产业以及国防科技产业、大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采取多方面有力措施推广先进工艺技术,淘汰落后工艺技术,支持和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企业,依法关闭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创新发展模式,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这是党中央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现状,准确地把握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变化的客观要求。科学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源动力。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主要是依靠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虽有所提高,但总的来说,科技创新能力仍较弱。

  今后,应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加强原始创新,可以获得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加强集成创新,能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而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可以达到再创新,获得更多的科技成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积极发展战略高新技术,特别是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以及能够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共性技术和成套技术,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带动国家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创新发展模式,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把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闭环流动型过程,在这个不断循环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不仅要求产品的生产过程必须采取清洁生产的方式和贯彻3R原则(即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同时,不管是生产或生活消费,都要尽可能选用绿色产品,实行绿色消费。循环经济主张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减少废物排放,所有的资源都得到合理的利用。由于对节约使用,循环使用和再开发利用,大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使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不再同步增长,这必将有利于大大缓解和消除我国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作者介绍:孙居涛,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相关文章

  • 科学发展观:对人类发展规律认识的丰富发展
  • 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拓既体现人类文明进步方向又符合本国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丰富和发展. 人类社会 ...查看


  • 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
  •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中国教育报 2003年11期 正确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三个代表"是" ...查看


  • 怎样理解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
  • 2010年01月28日10:47   来源:新华社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决定>指出,要"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推进党建理论创新,为加 ...查看


  • 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 内容摘要: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全面把握我国 发展 的阶段性特征,深刻分析 ...查看


  • 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 前沿论坛FrontierForum 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陆志远 [摘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主题的认识,创新和发展了我 们党指导发展的理论.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关键词 ...查看


  • 2015.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资料
  • 人民日报人民要论:政治生态关乎党的兴衰存亡 刘汉俊 2015年07月09日03: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政治生态是政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关系全体党员的健康成长,关乎政党的兴衰存亡.良好政治生态是政党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生成的基础 ...查看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执政党建设理论为主体,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查看


  • 哲学认识论复习题
  • 哲学第三单元<认识论>原理高考题及例题 发表日期:2007年3月20日 作者:黄吉润 第三单元 认识 论 一.注意问题提示 1.本单元逻辑结构:第三单元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涉及第5.8课的内容,主要阐明人们如何去认识世界 ...查看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01
  • 题目: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考 试 论 文 科 目 近现代史纲要 班 级 0 8 8 6 1 1 姓 名 邹 建 斌 内容摘要: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至今已有60年,60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逐渐认识了社会主义经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