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中国教育报 2003年11期

  正确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三个代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和核心内容。“三个代表”的三句话,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方式,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统一,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发挥历史创造者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构成了一个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体系。

  第二,以“三个代表”为核心内容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它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思想路线,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它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理论主题,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主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它在理论上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诸多学科领域,在方针政策上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宗教、军事、外交、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领域。它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联、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严谨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全面把握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特征,也要全面把握它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的特征。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将长期面对如何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这三个重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重大课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指明了方向。它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判断;它全面审视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准确判断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提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它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它集中概括了江泽民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凝聚着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执笔人:中国人民大学 秦宣)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中国教育报 2003年11期

  正确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三个代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和核心内容。“三个代表”的三句话,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方式,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统一,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发挥历史创造者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构成了一个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体系。

  第二,以“三个代表”为核心内容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它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思想路线,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它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理论主题,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主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它在理论上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诸多学科领域,在方针政策上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宗教、军事、外交、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领域。它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联、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严谨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全面把握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特征,也要全面把握它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的特征。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将长期面对如何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这三个重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重大课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指明了方向。它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判断;它全面审视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准确判断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提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它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它集中概括了江泽民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凝聚着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执笔人:中国人民大学 秦宣)


相关文章

  • 2016部队拥护改革心得体会
  • 2016部队拥护改革心得体会 部队改革一: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背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性建设.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研究和部署不断深化,执政能力在党的建设中从&qu ...查看


  • 科学发展观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 作者:孙居涛 社会主义研究 2006年06期 科学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造福于人民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 ...查看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执政党建设理论为主体,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查看


  • 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 前沿论坛FrontierForum 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陆志远 [摘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主题的认识,创新和发展了我 们党指导发展的理论.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关键词 ...查看


  • 学习会议精神心得
  • 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南京市进入全方位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认真学习.领会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对于加快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南京市正处 ...查看


  • 栗战书:遵循"四个坚持"的改革经验
  • 遵循"四个坚持"的改革经验 栗战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35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进行科学总结,分别从党的领导.思想路线.实践主体.科学方法方面概括了"四个坚持"的重要经验.这"四个坚持&qu ...查看


  • 当代中国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作者:王怀超 科学社会主义 2014年04期 自从1978年中国拉开改革大幕至今的35年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和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践,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改革引领下的中国已经在社会主义发 ...查看


  • 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 内容摘要: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全面把握我国 发展 的阶段性特征,深刻分析 ...查看


  •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 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2年07月27日10:56   来源:经济日报 编者按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及其指导意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