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让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湖州四中关注后20%学生健康成长工作经验交流 著名的“木桶效应”告诉我们,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但劣势部分却往往决定着整个组织的水平。问题是“最短的部分”是组织中一个有用的部分,你不能把它当成烂苹果扔掉,否则你会一点水也装不了!任何一个组织都有这个共同的特点,我们的学校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对后20%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关注,也就是我们教育者对“最短部分”的弥补,毋庸臵疑,这样的教育行为必然提升学校这一“木桶”的整体水平。我校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后20%学生的教育,特别关注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2005年就提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理念,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这一理念。几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后20%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无论是行为规范、学习习惯还是思想品质都有了巨大的进步。我们认为,如果教育是一缕能照澈心灵的阳光,那么,作为学校就必须努力地将这阳光照亮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颗稚嫩的心灵。

一、“有阳光的地方必有生命蓬勃的生长”——改革评价考核机制,加大科研力度,引导教师将目光聚焦到后20%学生群体上,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关注。

后20%学生往往是集体荣誉的破坏者,往往容易被老师批评,同学轻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温暖,他们常会表现出对人对事漠不关心、不太合群,导致其自暴自弃,学习成绩低下。后20%学生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教师的关注度不够是其中的一个较为主要的因素。有一部分学生因为个性等原因,长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落到了队伍的后面,而这样就更加远离了老师的目光。有的教师教育不得法,导致丧失教育契机。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关键在于转变教师的观念,引导教师将目光聚焦到这部分学生身上,给这些学生多一些关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帮助。

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改革评价考核体系,把后20%学生的学习情况列入班级和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每学期末,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考评,以全年级后20%的学生在各班级占有人数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我们希望以这样的考核形式把教师的目光聚焦到后20%学生的身上,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有信心的投入学习,在规范行为、培养习惯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我们依托科研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先进教育理念的形成和科学人才观的确立。我校在省市级立项课题中都渗透了对后20%学生的教育研究,其中省级课题《探究师生平等内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与研究》、市级课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成长袋”的操作和运用》、市级课题《班主任工作室的实践与研究》等课题重点关注了后20%学生的成长,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促进教师重视后20%学生成长的观念形成,引导教师主动探索后20%学生的教育方法。

比如,在进行“师生平等内涵”的探究过程中,我们就感受到,建立“和谐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所以我们在后20%学生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引导教师努力形成“新型师生关系”来代替“利用成绩来控制学生”的做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相信只要教师多关注他们,多帮助他们,在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上多做些工作,那么这些孩子就有了成长的阳光,就能蓬勃的生长。

二、“给点阳光他就一定会灿烂”——重点关注后20%学生的兴趣特长,努力放大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收获自信,从而激发上进心。

后20%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厌学情绪较强。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不在于他们缺少学习动机,每一个学生他都有进步的愿望,只是我们在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因不对。很多教师认为只要确立一种竞争的机制,就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事实上,后20%学生本身是竞争的失败者,对于竞争有着强烈的排斥感,竞争机制就不能引发他的学习动机。也就是说,我们教育者应该根据后20%学生不

同的特点采取更多的诱因系统,才能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我们以后20%学生兴趣特长为切入口,放大他们的闪光点,以此来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实现他们主动学习。

为此,学校特别重视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和挖掘,以艺体、科技等活动为依托,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舞台,特别是让后20%学生有获得体验成功的机会。每年一届的科艺节历时两个月,活动项目包括音乐、书法、绘画、朗诵、科技制作等十几个艺术科技类别,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组建校篮球队、足球队、围棋队、象棋队等体育类兴趣团体,让学生,特别是让后20%学生有活动的组织和指导,有兴趣的提升和展示的机会。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仅施展了自己的特长,也找到了生活的自信。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教师在教育后20%学生时,因为对他们的兴趣、特长甚至是他们的个性特点有了充分的了解,在帮扶的过程中就有了更多的切入点。不断的放大他们的优点和特长,极力表扬他们在各类活动中的突出表现,我们依据他的特点,鼓励他们担任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协助老师做一些工作,这种参与式的德育方式,能够引导他们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学业和行为习惯,更自信的投入生活,更认真的对待学习。

我们在对后20%学生的家访过程中,也充分放大他们的闪光点,让家长也清楚地看到自己孩子在学习之外的优点和特长,进而能够科学处理孩子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认为只要找到后20%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和辅导,一定能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

三、“成长的路上铺满金子般的阳光”——利用表扬单、成长袋和成长导师等形式,关注后20%学生的成长过程,重视他们成长的细节

我们知道转化后20%学生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不能简单地依靠制度、说服、批评,更不能依靠体罚。而应该利用和调动目标激励、竞争激励、奖励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等一切激励机制来教育和

转化后20%学生。学校要求教师根据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后20%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采用一切激励机制,耐心细致地教育和转化后20%学生,长期关注他们成长的过程,重视他们成长的细节。

2005年我校推出了“争领表扬单,丰富成长袋”工程,引领学生关注自己每天的成长,使学生成为自我成长的观察者和评价者,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等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引导教师将目光投射到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时的发现和记录学生在这一天中学习生活中的进步和闪光点。在不断完善这项工程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强调了对后20%学生的关注度,我们通过德育处对各班级后20%学生表扬单的获得情况和成长袋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观察,以此来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我们不断拓宽表扬单发放领域,从中层以上领导、班主任到每一位任课教师,延伸到班干部、社区、家庭等领域,覆盖后20%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和每一个成长的细节。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运用表扬单这种激励形式,让这部分学生在肯定的目光中,能激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校对成长导师制这种做法的摸索,最早可以上溯到2002年9月份。当时,学校本着“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提出要进一步关注问题学生,给这些学生以温暖,让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得到发展,我们要求学校每位中层以上干部都要与1至2名学生结成对子,保持经常的联系和沟通。后来我们不断扩大导师队伍,要求每位党员同志和持有心理辅导资格证书的教师担任成长导师,并把受导学生扩大到后20%学生群体。

为了规范成长导师的工作,学校印发“每生一卡”,要求导师登记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找准问题根源,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记载各阶段学生表现和帮教情况,全面反映学生变化轨迹。受导学生中,很多都有一些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兴趣或爱好,实践中,成长导师都能抓住学生的这些闪光点作为工作的切入口,以点带面,全方位

地关注受导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友、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等各个方面。以每生一卡为依据,定期向学校和班主任、家长进行反馈,及时推广和交流工作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充实、完善。

我们希望后20%学生在自己成长道路上都沐浴教育的阳光,他的每个细节都能得到真诚的关注,细心的帮助和温暖的呵护。

四、“拨云见日,呵护阳光心灵”——关注后20%学生的心理健康,依托“心语小屋”、“班级心理晴雨表”、网上心理辅导室等渠道,为他们及时解除心理问题

自卑、烦躁、恐惧甚至自暴自弃,这些是后20%学生的普遍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曾说:“育苗、养花、治病者的对象都不像教师所面对的工作对象那样富于变化,难于认识。教师治的是心病,心病是个难于诊断和认识的病。而要治好心病,第一步当然是要认识心,知道心,即育人先知人。”而我们对后20%学生的教育更应该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阴影,形成一种阳光心态。

我们一直以来就特别重视后20%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2007年聘用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每周开设团体心理辅导课的同时,特别关注每个年级后20%学生的日常表现,在每个班级中建立“心理晴雨表”,由各班的心理委员每周记录并上交,心理辅导教师有了这个“心理晴雨表”就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也就能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辅导措施。

我们还开设了“心语小屋”心理辅导室,每天中午有心理辅导老师坐诊,接待学生的心理咨询,为学生特别是为后20%学生开通一条倾诉烦恼,排解苦闷,寻找方法的渠道。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不愿到辅导室进行咨询,我们就要求各班班主任将本班心理状态不佳的学生名单提供给心理辅导教师,定期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我们还在校园网站上开设了“网上心理辅导室”,针对后20%学生的状况,提供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资料,使学生在碰到心理问题时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我们发现后20%学生心灵较敏感,他们情绪波动大,心理情况难以摸透。所以,教师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术,才可能对他进行有效的帮扶。为此,我们在2006年开始要求青年教师必须通过心理学自学考试,持有心理辅导教师C 级证书,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0余位老师拿到了心理辅导资格证书,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来促动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特别是对后20%学生的教育水平。我们所做的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有能力帮助后20%的学生科学有效地解除心理的阴影,拥有一份阳光的心态。

五、“日月同辉,让光芒朝夕相伴”—— 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后20%学生家长的素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最终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是造成后20%学生行为习惯偏差、学习成绩落后、思想品质不高的主要原因。我们发现在后20%学生家长群体中,有的,对孩子的缺乏教育,放任自流,他们对孩子“只重养而不重教”;有的,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关注他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而一旦习惯和思想出现问题,严重影响成绩的时候,又举手无措甚至粗暴处理,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有的,将自己的美好理想强加于孩子身上,不顾及孩子的能力和接受心理,拔苗助长,最终毁了孩子。 我们深刻感受家庭教育对于后20%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是我们关注后20%学生的一项重点开展的工作。我们依托我校的家长学校,根据后20%学生家庭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和交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近年来我们先后聘请了多位省市家庭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来校为家长讲课,创新家长学校的授课形式,采取论坛、小型家长会等形式,对后20%学生家长进行有针对性辅导。

2005年开始我们每年举办“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咨询周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邀请校外的家庭教育专家和校内的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帮助家长解决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具体疑难,使家庭与学校教育真正形成合力,实现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孩子的成长必须要有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参与,后20%学生更需要学校家庭的双重关注,我们要做的就是,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有温暖的光照耀在他们的身上。

结 语

后20%学生的教育是一个持久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奢望在他们荒芜的心田上撒几粒种子,淌几滴汗水,就能马上收获丰硕的成果。只有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地坚持,他们才会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执笔:沈 旦)

让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湖州四中关注后20%学生健康成长工作经验交流 著名的“木桶效应”告诉我们,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但劣势部分却往往决定着整个组织的水平。问题是“最短的部分”是组织中一个有用的部分,你不能把它当成烂苹果扔掉,否则你会一点水也装不了!任何一个组织都有这个共同的特点,我们的学校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对后20%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关注,也就是我们教育者对“最短部分”的弥补,毋庸臵疑,这样的教育行为必然提升学校这一“木桶”的整体水平。我校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后20%学生的教育,特别关注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2005年就提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理念,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这一理念。几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后20%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无论是行为规范、学习习惯还是思想品质都有了巨大的进步。我们认为,如果教育是一缕能照澈心灵的阳光,那么,作为学校就必须努力地将这阳光照亮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颗稚嫩的心灵。

一、“有阳光的地方必有生命蓬勃的生长”——改革评价考核机制,加大科研力度,引导教师将目光聚焦到后20%学生群体上,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关注。

后20%学生往往是集体荣誉的破坏者,往往容易被老师批评,同学轻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温暖,他们常会表现出对人对事漠不关心、不太合群,导致其自暴自弃,学习成绩低下。后20%学生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教师的关注度不够是其中的一个较为主要的因素。有一部分学生因为个性等原因,长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落到了队伍的后面,而这样就更加远离了老师的目光。有的教师教育不得法,导致丧失教育契机。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关键在于转变教师的观念,引导教师将目光聚焦到这部分学生身上,给这些学生多一些关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帮助。

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改革评价考核体系,把后20%学生的学习情况列入班级和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每学期末,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考评,以全年级后20%的学生在各班级占有人数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我们希望以这样的考核形式把教师的目光聚焦到后20%学生的身上,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有信心的投入学习,在规范行为、培养习惯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我们依托科研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先进教育理念的形成和科学人才观的确立。我校在省市级立项课题中都渗透了对后20%学生的教育研究,其中省级课题《探究师生平等内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与研究》、市级课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成长袋”的操作和运用》、市级课题《班主任工作室的实践与研究》等课题重点关注了后20%学生的成长,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促进教师重视后20%学生成长的观念形成,引导教师主动探索后20%学生的教育方法。

比如,在进行“师生平等内涵”的探究过程中,我们就感受到,建立“和谐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所以我们在后20%学生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引导教师努力形成“新型师生关系”来代替“利用成绩来控制学生”的做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相信只要教师多关注他们,多帮助他们,在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上多做些工作,那么这些孩子就有了成长的阳光,就能蓬勃的生长。

二、“给点阳光他就一定会灿烂”——重点关注后20%学生的兴趣特长,努力放大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收获自信,从而激发上进心。

后20%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厌学情绪较强。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不在于他们缺少学习动机,每一个学生他都有进步的愿望,只是我们在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因不对。很多教师认为只要确立一种竞争的机制,就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事实上,后20%学生本身是竞争的失败者,对于竞争有着强烈的排斥感,竞争机制就不能引发他的学习动机。也就是说,我们教育者应该根据后20%学生不

同的特点采取更多的诱因系统,才能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我们以后20%学生兴趣特长为切入口,放大他们的闪光点,以此来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实现他们主动学习。

为此,学校特别重视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和挖掘,以艺体、科技等活动为依托,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舞台,特别是让后20%学生有获得体验成功的机会。每年一届的科艺节历时两个月,活动项目包括音乐、书法、绘画、朗诵、科技制作等十几个艺术科技类别,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组建校篮球队、足球队、围棋队、象棋队等体育类兴趣团体,让学生,特别是让后20%学生有活动的组织和指导,有兴趣的提升和展示的机会。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仅施展了自己的特长,也找到了生活的自信。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教师在教育后20%学生时,因为对他们的兴趣、特长甚至是他们的个性特点有了充分的了解,在帮扶的过程中就有了更多的切入点。不断的放大他们的优点和特长,极力表扬他们在各类活动中的突出表现,我们依据他的特点,鼓励他们担任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协助老师做一些工作,这种参与式的德育方式,能够引导他们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学业和行为习惯,更自信的投入生活,更认真的对待学习。

我们在对后20%学生的家访过程中,也充分放大他们的闪光点,让家长也清楚地看到自己孩子在学习之外的优点和特长,进而能够科学处理孩子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认为只要找到后20%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和辅导,一定能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

三、“成长的路上铺满金子般的阳光”——利用表扬单、成长袋和成长导师等形式,关注后20%学生的成长过程,重视他们成长的细节

我们知道转化后20%学生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不能简单地依靠制度、说服、批评,更不能依靠体罚。而应该利用和调动目标激励、竞争激励、奖励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等一切激励机制来教育和

转化后20%学生。学校要求教师根据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后20%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采用一切激励机制,耐心细致地教育和转化后20%学生,长期关注他们成长的过程,重视他们成长的细节。

2005年我校推出了“争领表扬单,丰富成长袋”工程,引领学生关注自己每天的成长,使学生成为自我成长的观察者和评价者,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等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引导教师将目光投射到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时的发现和记录学生在这一天中学习生活中的进步和闪光点。在不断完善这项工程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强调了对后20%学生的关注度,我们通过德育处对各班级后20%学生表扬单的获得情况和成长袋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观察,以此来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我们不断拓宽表扬单发放领域,从中层以上领导、班主任到每一位任课教师,延伸到班干部、社区、家庭等领域,覆盖后20%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和每一个成长的细节。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运用表扬单这种激励形式,让这部分学生在肯定的目光中,能激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校对成长导师制这种做法的摸索,最早可以上溯到2002年9月份。当时,学校本着“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提出要进一步关注问题学生,给这些学生以温暖,让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得到发展,我们要求学校每位中层以上干部都要与1至2名学生结成对子,保持经常的联系和沟通。后来我们不断扩大导师队伍,要求每位党员同志和持有心理辅导资格证书的教师担任成长导师,并把受导学生扩大到后20%学生群体。

为了规范成长导师的工作,学校印发“每生一卡”,要求导师登记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找准问题根源,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记载各阶段学生表现和帮教情况,全面反映学生变化轨迹。受导学生中,很多都有一些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兴趣或爱好,实践中,成长导师都能抓住学生的这些闪光点作为工作的切入口,以点带面,全方位

地关注受导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友、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等各个方面。以每生一卡为依据,定期向学校和班主任、家长进行反馈,及时推广和交流工作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充实、完善。

我们希望后20%学生在自己成长道路上都沐浴教育的阳光,他的每个细节都能得到真诚的关注,细心的帮助和温暖的呵护。

四、“拨云见日,呵护阳光心灵”——关注后20%学生的心理健康,依托“心语小屋”、“班级心理晴雨表”、网上心理辅导室等渠道,为他们及时解除心理问题

自卑、烦躁、恐惧甚至自暴自弃,这些是后20%学生的普遍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曾说:“育苗、养花、治病者的对象都不像教师所面对的工作对象那样富于变化,难于认识。教师治的是心病,心病是个难于诊断和认识的病。而要治好心病,第一步当然是要认识心,知道心,即育人先知人。”而我们对后20%学生的教育更应该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阴影,形成一种阳光心态。

我们一直以来就特别重视后20%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2007年聘用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每周开设团体心理辅导课的同时,特别关注每个年级后20%学生的日常表现,在每个班级中建立“心理晴雨表”,由各班的心理委员每周记录并上交,心理辅导教师有了这个“心理晴雨表”就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也就能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辅导措施。

我们还开设了“心语小屋”心理辅导室,每天中午有心理辅导老师坐诊,接待学生的心理咨询,为学生特别是为后20%学生开通一条倾诉烦恼,排解苦闷,寻找方法的渠道。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不愿到辅导室进行咨询,我们就要求各班班主任将本班心理状态不佳的学生名单提供给心理辅导教师,定期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我们还在校园网站上开设了“网上心理辅导室”,针对后20%学生的状况,提供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资料,使学生在碰到心理问题时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我们发现后20%学生心灵较敏感,他们情绪波动大,心理情况难以摸透。所以,教师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术,才可能对他进行有效的帮扶。为此,我们在2006年开始要求青年教师必须通过心理学自学考试,持有心理辅导教师C 级证书,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0余位老师拿到了心理辅导资格证书,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来促动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特别是对后20%学生的教育水平。我们所做的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有能力帮助后20%的学生科学有效地解除心理的阴影,拥有一份阳光的心态。

五、“日月同辉,让光芒朝夕相伴”—— 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后20%学生家长的素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最终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是造成后20%学生行为习惯偏差、学习成绩落后、思想品质不高的主要原因。我们发现在后20%学生家长群体中,有的,对孩子的缺乏教育,放任自流,他们对孩子“只重养而不重教”;有的,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关注他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而一旦习惯和思想出现问题,严重影响成绩的时候,又举手无措甚至粗暴处理,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有的,将自己的美好理想强加于孩子身上,不顾及孩子的能力和接受心理,拔苗助长,最终毁了孩子。 我们深刻感受家庭教育对于后20%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是我们关注后20%学生的一项重点开展的工作。我们依托我校的家长学校,根据后20%学生家庭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和交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近年来我们先后聘请了多位省市家庭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来校为家长讲课,创新家长学校的授课形式,采取论坛、小型家长会等形式,对后20%学生家长进行有针对性辅导。

2005年开始我们每年举办“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咨询周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邀请校外的家庭教育专家和校内的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帮助家长解决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具体疑难,使家庭与学校教育真正形成合力,实现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孩子的成长必须要有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参与,后20%学生更需要学校家庭的双重关注,我们要做的就是,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有温暖的光照耀在他们的身上。

结 语

后20%学生的教育是一个持久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奢望在他们荒芜的心田上撒几粒种子,淌几滴汗水,就能马上收获丰硕的成果。只有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地坚持,他们才会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执笔:沈 旦)


相关文章

  • 感恩父母演讲稿(4)
  • "孝敬父母 感 恩报恩"演讲稿 敬爱的领导们,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们三3班演讲的题目是"孝敬父母 感恩报恩". 花儿感谢小草,小草的碧绿衬托着花的美丽.小草感谢大树,大树的遮风挡雨 ...查看


  • 小学生演讲稿-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1
  • 精选范文:小学生演讲稿-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共2篇) 同学们,你们看,碧绿的大海里,鱼儿在自由自在地遨游:你们听,蔚蓝的天空下,鸟儿在欢快地鸣唱--哦!这个世界最生机盎然的就是生命!正是这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让我们的整个地球也鲜活起来.我一 ...查看


  • 给学生一片阳光
  • 给学生一片阳光 昨天,雨一直下,天气还是一如前几天般刺骨地冷.一大早,我就赶到教室,准备开始我今天的上课.由于一路上撑着雨伞,雨水无情地溅到我的裤脚上,弄湿我的裤子,让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我心里在抱怨,这鬼天气真是糟透了,再这样下去,我的 ...查看


  • [阳光的作文]关于阳光的作文800字
  • "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用它来寻找光明." 黎明前的黑暗,并不能阻止我们对阳光的企盼.拥有阳光,拥有对生命的希望.杨光怀着对阳光的希望,并没有被眼前的黑暗所吓倒,一直用阳光般的心态去面对漆黑的世界,他以他那甜美的歌 ...查看


  • 成功常见于忽微(临沂作文16开19)
  • 一.2011年临沂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之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人们往往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不起眼的地方,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出明媚的光芒,绽放人生的精彩,让人们彻底改变对 ...查看


  • 城市的角落里那一抹最美的橙色
  • 生命因阳光而温暖,春天因鲜花而美丽,城市因你们而洁净.--题记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甚至没有人愿意去做,更别说什么诱惑力了.如果有谁提到清洁工这个词,一下子就和扫大街联系在一起,想的更多的是恶心的垃圾,不好的工作环境,不高的工资待 ...查看


  • 我们生活在阳光下
  • 我们生活在阳光下 阳光似一本翻开的旧书,那些温暖而沉稳的气息,在不经意间就能敲开人们心扉上早已落满尘埃的窗,使麻木已久的心灵再次为之雀跃. 阳光似一杯热气腾腾的新茶,只需一口,那种清新和甘爽便能涤荡肺腑,冲洗掉.融化掉心中冻结多年的坚冰. ...查看


  • 阳光心态演讲稿
  • 拥有阳光心态 享受幸福教育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 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身为人师的我们要想照亮别人,就得先照亮自己,照亮自己的内心.所以为自己点一盏心灯,塑造自己积极.宽容的阳光心态.生活就 ...查看


  • 做自己最知心的朋友
  • 心灯是什么?想必是播种希望的阳光.那么,希望又是什么呢?希望就是点亮心灯的火种. 心灯当以仁爱为灯油,信念为芯,发出温暖.坚定.达观之光. 而这盏灯,须靠自己点亮. 浩瀚的星空因星星的存在而熠熠生辉,曲折的山路因月光的照耀而幽深邃远,在黑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