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专业学校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 1

1.1项目名称 ............................................................. 1

1.2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及项目负责人 ................................... 1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 1

1.4项目拟建设地点 ....................................................... 1

1.5编制的依据 ........................................................... 1

1.6编制的范围 ........................................................... 2

1.7建设年限 ............................................................. 2

1.8建设内容与规划 ....................................................... 2

1.9项目管理与实施 ....................................................... 2

1.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3

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 3

1.12结论与建议 .......................................................... 3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 .............................................. 4

2.1项目背景 ............................................................. 4

2.1.1项目所在地概况 ................................................. 4

2.1.2项目建设背景 ................................................... 8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9

2.2.1****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需要 . ................................... 9

2.2.2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 9

第三章 场址概况与建设条件 . .................................................. 12

3.1场址概况 ............................................................ 12

3.2建设条件 ............................................................ 12

3.2.1自然条件 ...................................................... 12

3.2.2基础设施条件 .................................................. 15

3.2.3 建设材料及运输条件 . ........................................... 15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 . ...................................................... 16

4.1建设内容 ............................................................ 16

4.1.1依据 .......................................................... 16

4.1.2建设原则 ...................................................... 16

4.1.3建设内容 ...................................................... 16

4.2建设规模 ............................................................ 16

第五章 总平面布置与建筑结构方案 . ............................................ 18

5.1设计指导思想 ........................................................ 18

5.2总平面设计 .......................................................... 18

5.2.1设计理念 ...................................................... 18

5.2.2交通组织 ...................................................... 19

5.3建筑单体设计 ........................................................ 19

5.3.1设计依据 ...................................................... 19

5.3.3建筑消防说明 .................................................. 20

5.4建筑单体设计 ........................................................ 20

5.4.1设计依据 ...................................................... 21

5.4.2抗震设计 ...................................................... 21

5.4.3主要建筑用料及做法 ............................................ 21

第六章 公用工程 . ........................................................... 23

6.1设计依据与范围 ...................................................... 23

6.1.1设计依据 ...................................................... 23

6.1.2设计范围 ...................................................... 23

6.2供水工程 ............................................................ 23

6.2.1水源 .......................................................... 23

6.2.2需水量计算 .................................................... 24

6.2.3给水系统设置 .................................................. 24

6.2.4消防给水系统 .................................................. 24

6.3排水工程 ............................................................ 25

6.3.1排水量 ........................................................ 25

6.3.2排水系统 ...................................................... 25

6.4供电 ................................................................ 25

6.4.1强电设计 ...................................................... 25

6.4.2弱电设计 ...................................................... 28

6.5采暖 ................................................................ 29

6.5.1设计依据 ...................................................... 29

6.5.2热源 .......................................................... 29

6.5.3室内采暖系统 .................................................. 29

6.5.4管道材质 ...................................................... 29

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装置 ...................................... 30

第七章 环境保护、消防安全与节能 . ............................................ 31

7.1环境概况 ............................................................ 31

7.2环境质量 ............................................................ 31

7.3污染源分析 .......................................................... 31

7.4污染防治 ............................................................ 31

7.5环境影响评价 ........................................................ 32

7.6消防及安全 .......................................................... 32

7.7节能措施 ............................................................ 32

第八章 项目组织实施与进度计划 . ............................................. 34

8.1项目组织实施 ........................................................ 34

8.2项目进度计划 ........................................................ 35

第九章 项目招标方案 . ....................................................... 36

9.1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 36

9.2招标工作程序 ........................................................ 36

9.2.1招标准备阶段 .................................................. 36

9.2.2招标阶段 ...................................................... 37

9.2.3开标、评标阶段: .............................................. 37

9.3评标委员会的专家组成 ................................................ 37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 38

10.1投资估算 ........................................................... 38

10.1.1估算说明 ..................................................... 38

10.1.2编制依据 ..................................................... 38

10.1.3 投资估算 . .................................................... 39

10.2 资金筹措 . ......................................................... 40

第十一章 效益评价 . ......................................................... 40 附表:总投资估算表

附件: 1、委托书

2、

3、

4、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名称

****中等专业学校改扩建项目

1.2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及项目负责人

项目承办单位:****中等专业学校

法 人 代 表:**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

豫科咨资证:******

地址:***********

1.4项目拟建设地点

****市****区浚大公路北侧、京珠高速公路以东

1.5编制的依据

1、委托书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

3、“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豫发

[1999]28号;

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5、****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08年—2020年)

6、****市政府常务会议(鹤政常务【2005】40号)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8、项目申请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1.6编制的范围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场地与条件、内容与规模、工程规划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与节能、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项目招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及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了可靠和准确的依据。

1.7建设年限

根据项目规模和资金情况,该项目的建设年限确定为36个月。

1.8建设内容与规划

项目计划投资15000万元,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包含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实训楼、餐厅、图书馆等建筑,并建有标准体育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配臵实验设备和购买各类图书等。

1.9项目管理与实施

本项目承办单位为****中等专业学校。为做好该工程的各项工作,学院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各项手续的办理、设计、报批与实施等工作。

项目建设期三年。

1.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1.5亿元,资金通过引资、自筹、国家资金等渠道解决。

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教学、图书、办公、实训、食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学生公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12结论与建议

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建议建设单位加快项目的前期工作进程,确保项目尽早投入使用,尽快发挥项目应有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1.1项目所在地概况

****自古以来就是美丽吉祥的象征。有瑞鹤飞舞的地方,无疑是引人入胜的佳境仙界。****,即因相传“古有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

****市位于****省北部,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市,是****省辖市之一。****是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的城市。****位于****省北部,辖两县三区,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处于豫北城市群的中心,是晋冀鲁豫四省13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交通十分便捷,纵贯我们新区南北有三条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107国道;横穿东西有****至濮阳高速公路、山西至濮阳等干线公路。同时,国家建成的西气东输工程和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也从我们****穿过。“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还将建设途经****的北京—郑州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长治—泰安铁路和通向山西方向的高速公路,届时****将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双十字”骨架。

****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城市。****已发现矿产资源33种,且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7亿吨,保有储量11亿吨,为低灰、高热量优质动力煤,燃烧值平均在6000大卡以上;瓦斯164亿立方米;水泥灰岩储量50亿吨;金属镁的主要原料白云岩储量10亿吨以上,其二氧化镁含量平均在21%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铁、

铜等杂质元素含量低,最适合生产高纯镁;水资源总量23.5亿立方米。

****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国、赵国均定都于此。•诗经‣中有19篇专门描绘了****淇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更有“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的千古诗句。所辖浚县古称黎阳,有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北魏大石佛。淇县古称朝歌,境内的云梦山被誉为“中华第一古军校”,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军事家鬼谷子王禅曾在此授徒讲学,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名士都出自他的门下。

****是产业特色鲜明的城市。****是全国知名的金属产业基地,全省重要的火电基地、水泥生产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食品工业基地、纺织服装生产加工基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在电力方面: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60万千瓦。去年12月,电厂四期正式签订投资协议,总投资达到80亿元。在建材方面:我们先后投资建设了同力水泥一、二、三期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生产能力达到了400万吨,目前水泥四期正在积极运作。在煤化工方面:围绕煤灰资源深加工做文章,策划推进煤化工产业发展,2007年12月,总投资25.6亿元的煤化工60万吨甲醇项目已开工建设。在金属镁方面:****是全国三大金属镁生产基地之一,金属镁镁粉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镁牺牲阳极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中国镁协授予****市“中国镁加工产业示范基地”,我们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镁加工之都”。在纺织服装方产业方面:全市现有同发纺织、朝歌纺织和新亚服装等纺织

服装企业50多家,拥有年产30万枚环锭纺、6万吨棉纱和2000万件服装加工能力。****新亚服装有限公司是中原地区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在食品加工方面:****市是****省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省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基地,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16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到了280多万吨。在汽车零部件方面:全市现有天海集团、无线电四厂等汽车及汽车配件企业100余家,主要产品有:汽车插接器、汽车线束和汽车模具等。

****是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市。近几年来,我们规划并推进建设了的48个重点循环经济项目,总投资达到71亿元,目前已经建成26个,正在建设的22个,初步形成了煤电、建材、金属镁、食品加工等四个循环产业链条。2006年11月,吴邦国委员长到****考察循环经济,勉励****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树起标杆。2007年,我市在中国.欧盟循环经济论坛上交流了经验,在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会议上受到表扬。同时****被国家确定为循环经济标准制定城市,参与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制定。

****是适宜投资创业的开放型城市。2006年在****省省辖市投资环境评价中,我市“政府部门管理效率”名列全省第一。我们坚定不移的把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市5年累计引进市外资金285亿元,超亿元项目83个,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是全国人居环境示范城市。****新区总体规划面积是50平方公里,自1992年创建以来,始终坚持“建设独具特色的生态城市、

宜居城市”的理念,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目前城市框架达到3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城市环境绿化覆盖率达到41%。****新区以“钻石般晶莹,火焰般活力,田园般美丽”的魅力,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是****省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近年来,****市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去年增幅居全省前3位)、固定资产投资(去年居全省第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居全省前6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居全省前5位)等多项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四城联创、城乡一体化、城乡社会救助、就业再就业以及政府队伍和效能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特色和亮点,也因此被确定为是全国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示范市、全国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市。

****是投资成本相对低廉的城市。****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口已超过1亿人,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等内地城市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降低了生产费用,目前****技术工人平均工资800元/月左右,中高级管理人员平均工资1200元/月左右。****是国家和****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火力发电基地,****紧邻中原油田,西气东输工程从****穿过,保证了企业充足廉价的用电、用气需要,目前我们的工业用电在0.50元/度左右,工业用气1.7元/立方米。投资12亿元的淇河盘石头水库是****省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工程,库容量为6亿立方,为企业生产用水提供了保证, 目前我们的工业用水2.55元/立方米。

****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管理逐步提高,城市环境“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正日益成为“最适宜人类居位的城市”之一。

2.1.2项目建设背景

从2008到2020年的十多年间,将是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市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党的十七大要求把职业教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省委、省政府也非常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先后发布了****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豫政„2003‟18号)、•****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豫政„2006‟20号)等文件。今年10月,省政府又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与国家教育部签订了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协议。

****市委、市政府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 积极打造立足****、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大职业教育格局。规划土地8000亩,到2020年,全市建成2所以上本科院校,建成2-3所专科院校;5000人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达到5所,1000人以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少于10所,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0万人左右。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实验实训条件和人才培养水平达到省内一流水平。把****建成全省职业教育示范区。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需要

发展****高等教育,是****人民多年的梦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发展****高校作为政府重点工作。2008年新的****市委、市政府班子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成立了****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领导小组,这充分显示了****市委、市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心和力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国家鼓励各种力量参与和支持高教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市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提出建设大工业、建设大城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工作思路,发扬“老洪”扒火车精神,不等不靠、迎难而上、抓住机遇、拓宽思路,强力推进****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2.2.2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等专业学校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学校以市场为导向,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调整专业结构,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开设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发展相配套,与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专业,建立“人才超市”。学校还在“联合办学,定向培养”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秉承 “瞄准高科技,培养一线人”的教学理念,走学校与社会接轨、专业与就业对口的路子,先后与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深圳深南电路公司、风华高科、****天海等多家省内外高科技现代化企业紧密合作,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书”,实行先签约、后招生的“订单办学”模式。学生就业方面出现了“高新企业纷纷送订单,毕业学生年年供不应求”的喜人景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都达到100%,满意率达85%以上。

建校以来,我校为社会培养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一万余人,先后与****电大、洛阳工学校、****师范大学、焦作工学校等院校联合办学,开设各种培训班,并取得显著效果,多次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

学校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发展中仍存在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1、占地面积小,发展空间受限

目前,****中等专业学校总占地仅133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13平方米。能够使用的空间虽充分利用,但仍不能满足学生的教学、实验、实习及住宿等多方面的需求。近几年来,我校发展空前,每年招收新生总数均在2000人以上,教室已全部投入使用,实验室不能满足学生正常的使用需求,连周六、周日也满负荷运转。学生公寓更是人满为患。为缓解这一压力,经学校领导研究,自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先后租用老教委办公楼、除尘设备厂办公楼等做

为学生公寓,无形中增加了管理难度,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2、毕业生就业紧俏,培养能力不足

2005年9月,我校被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CPCA )确立为“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定点培训学校”,担负着为深圳深南电路有限公司、深圳市华祥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新岱电子(深圳) 印刷线路板厂、杭州新三联电子有限公司、洛阳伟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近百家PCB 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但我校实验实习、教学师资等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综上所述,生源足与空间小的矛盾十分明显,同时,在人员本就不足的情况下,多块管理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所以改扩建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章 场址概况与建设条件

3.1场址概况

****市位于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京广线以西) 为低山丘陵地带,地面高程一般为海拔120—170m, 东部为淇河冲洪积倾斜小平原,海拔高程82—110m ,坡降为3%左右。拟建场地为一块较为平整的耕地,地面起伏不大,基本上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势,相对高差在0.5m 以内。场地内无建(构)筑物,适宜项目建设。

3.2建设条件

3.2.1自然条件

3.2.1.1气候

****市属于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少雪,夏季炎热多雨。各主要气候资料如下: 年平均气温 15℃

极端最高气温 42.3℃

极端最低气温 -15.5℃

年平均日照时数 2300小时

年平均降水量 673mm

平均无霜期 220天

3.2.1.2水文条件

拟建场地地下水水位埋深19m 左右,属孔隙潜水类型。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动态变化受季节影响,水位年变幅2—6m 。水质类型为中性,对混凝土不具有腐蚀性。

3.2.1.3地质条件

通过钻探揭露和野外调查,场地内地层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由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组成。其地层结构较为简单,变化不大。各层岩土特征自上而下分别为:

1、粉质粘土

黄褐色,有少量白色菌丝体及深色粘性土团块,见有植物根系、根孔,节理发育。湿,硬塑——坚硬状,具中等压缩性。

此层厚1.30—2.30m ,主要存在于地表。在本层上部一般有约0.7m 厚的耕土。

2、粉质粘土

黄、灰黄色,含有钙质结核,具有白色菌丝体,具管状大孔和水平层理,夹有粉土薄层,局部偶夹有粉细砂薄层(层厚一般不大于10cm )。稍湿——湿(东部部分地区的含水量明显高于其它部位),坚硬——硬塑状(东部部分地区为可——软塑状)。

此层厚3.10—4.40m ,底板埋深5.20—5.80m ,为中等压缩性土。

3、粉质粘土

红褐、灰黄色,含有较多(10%左右)的钙质结核及白色菌丝体,钙质结核多成层出现,一般结核层厚20—50cm ,层内钙质结核含量大于30%。8.5m 以下钙质结核含量大于30%,有少量白色菌丝体:上部Fe ——Mn 质染色现象常见,局部被Fe 2O ,染色为锈红——锈黄色;

节理发育,团粒状。湿——饱和,可——硬塑状。

此层厚4.60—5.20m ,底板埋深10.20—10.60m ,具中等压缩性。

4、碎石土

砾石成份以灰岩、石英砂岩为主,有少量鲕状灰岩及火山喷发物,分选、磨圆均较好,粒径一般在5—10m 之间,大者大于20cm ,砂土质充填,局部胶结为砾岩,稍密——中密状。本层内夹有粘性土透镜体,层厚一般在0.50—1.00m 之间,部分地区厚度大于2m ,含水量较高,湿,可——软塑状。

此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1,20m ,在局部位臵,本层上部有0.30—0.50的中粗砂。

3.2.1.4抗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

3.2.2基础设施条件

1、给水

项目所在地位于****新区,项目区位于科研职教园区,分别已敷设管径为500mm 的给水干管,学校由管径为150mm 的给水干管引入,拟建场地周边已敷设环行管网,可满足项目建设需用。

2、排水

校区内的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拟建场地周围雨、污管网已敷设完成,经收集处理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可满足项目排水需要。

3、供电

学校电源由****市新区供电管网引入,学校设独立变压器,通过校内电网引入各项目设施,可保障项目需求。

4、供暖

****市新区集中供暖。

3.2.3 建设材料及运输条件

工程所需的建设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等均可由****市建筑材料市场供应。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

4.1建设内容

4.1.1依据

1、•中等职业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2、****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3、****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计划;

4、****中等专业学校整体规划设计图。

4.1.2建设原则

1、根据国家有关学校建设的方针、政策及相关规范、规程,结合****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进行设计。

2、充分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近远期结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以满足项目的需要。

4.1.3建设内容

本次建设项目为****中等专业学校改扩建项目全部教学基础设施。

4.2建设规模

根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需要,结合****中等专业学校实际,项目设计规模为120个教学班,6000名在校学生,包括教学楼21000平方

米、办公楼6000平方米、实训楼7000平方米、标准体育场馆、公寓39000平方米、餐厅8000平方米以及其他配套设施。总建设面积8.9万平方米。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 1

1.1项目名称 ............................................................. 1

1.2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及项目负责人 ................................... 1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 1

1.4项目拟建设地点 ....................................................... 1

1.5编制的依据 ........................................................... 1

1.6编制的范围 ........................................................... 2

1.7建设年限 ............................................................. 2

1.8建设内容与规划 ....................................................... 2

1.9项目管理与实施 ....................................................... 2

1.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3

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 3

1.12结论与建议 .......................................................... 3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 .............................................. 4

2.1项目背景 ............................................................. 4

2.1.1项目所在地概况 ................................................. 4

2.1.2项目建设背景 ................................................... 8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9

2.2.1****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需要 . ................................... 9

2.2.2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 9

第三章 场址概况与建设条件 . .................................................. 12

3.1场址概况 ............................................................ 12

3.2建设条件 ............................................................ 12

3.2.1自然条件 ...................................................... 12

3.2.2基础设施条件 .................................................. 15

3.2.3 建设材料及运输条件 . ........................................... 15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 . ...................................................... 16

4.1建设内容 ............................................................ 16

4.1.1依据 .......................................................... 16

4.1.2建设原则 ...................................................... 16

4.1.3建设内容 ...................................................... 16

4.2建设规模 ............................................................ 16

第五章 总平面布置与建筑结构方案 . ............................................ 18

5.1设计指导思想 ........................................................ 18

5.2总平面设计 .......................................................... 18

5.2.1设计理念 ...................................................... 18

5.2.2交通组织 ...................................................... 19

5.3建筑单体设计 ........................................................ 19

5.3.1设计依据 ...................................................... 19

5.3.3建筑消防说明 .................................................. 20

5.4建筑单体设计 ........................................................ 20

5.4.1设计依据 ...................................................... 21

5.4.2抗震设计 ...................................................... 21

5.4.3主要建筑用料及做法 ............................................ 21

第六章 公用工程 . ........................................................... 23

6.1设计依据与范围 ...................................................... 23

6.1.1设计依据 ...................................................... 23

6.1.2设计范围 ...................................................... 23

6.2供水工程 ............................................................ 23

6.2.1水源 .......................................................... 23

6.2.2需水量计算 .................................................... 24

6.2.3给水系统设置 .................................................. 24

6.2.4消防给水系统 .................................................. 24

6.3排水工程 ............................................................ 25

6.3.1排水量 ........................................................ 25

6.3.2排水系统 ...................................................... 25

6.4供电 ................................................................ 25

6.4.1强电设计 ...................................................... 25

6.4.2弱电设计 ...................................................... 28

6.5采暖 ................................................................ 29

6.5.1设计依据 ...................................................... 29

6.5.2热源 .......................................................... 29

6.5.3室内采暖系统 .................................................. 29

6.5.4管道材质 ...................................................... 29

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装置 ...................................... 30

第七章 环境保护、消防安全与节能 . ............................................ 31

7.1环境概况 ............................................................ 31

7.2环境质量 ............................................................ 31

7.3污染源分析 .......................................................... 31

7.4污染防治 ............................................................ 31

7.5环境影响评价 ........................................................ 32

7.6消防及安全 .......................................................... 32

7.7节能措施 ............................................................ 32

第八章 项目组织实施与进度计划 . ............................................. 34

8.1项目组织实施 ........................................................ 34

8.2项目进度计划 ........................................................ 35

第九章 项目招标方案 . ....................................................... 36

9.1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 36

9.2招标工作程序 ........................................................ 36

9.2.1招标准备阶段 .................................................. 36

9.2.2招标阶段 ...................................................... 37

9.2.3开标、评标阶段: .............................................. 37

9.3评标委员会的专家组成 ................................................ 37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 38

10.1投资估算 ........................................................... 38

10.1.1估算说明 ..................................................... 38

10.1.2编制依据 ..................................................... 38

10.1.3 投资估算 . .................................................... 39

10.2 资金筹措 . ......................................................... 40

第十一章 效益评价 . ......................................................... 40 附表:总投资估算表

附件: 1、委托书

2、

3、

4、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名称

****中等专业学校改扩建项目

1.2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及项目负责人

项目承办单位:****中等专业学校

法 人 代 表:**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

豫科咨资证:******

地址:***********

1.4项目拟建设地点

****市****区浚大公路北侧、京珠高速公路以东

1.5编制的依据

1、委托书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

3、“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豫发

[1999]28号;

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5、****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08年—2020年)

6、****市政府常务会议(鹤政常务【2005】40号)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8、项目申请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1.6编制的范围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场地与条件、内容与规模、工程规划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与节能、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项目招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及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了可靠和准确的依据。

1.7建设年限

根据项目规模和资金情况,该项目的建设年限确定为36个月。

1.8建设内容与规划

项目计划投资15000万元,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包含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实训楼、餐厅、图书馆等建筑,并建有标准体育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配臵实验设备和购买各类图书等。

1.9项目管理与实施

本项目承办单位为****中等专业学校。为做好该工程的各项工作,学院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各项手续的办理、设计、报批与实施等工作。

项目建设期三年。

1.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1.5亿元,资金通过引资、自筹、国家资金等渠道解决。

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教学、图书、办公、实训、食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学生公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12结论与建议

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建议建设单位加快项目的前期工作进程,确保项目尽早投入使用,尽快发挥项目应有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1.1项目所在地概况

****自古以来就是美丽吉祥的象征。有瑞鹤飞舞的地方,无疑是引人入胜的佳境仙界。****,即因相传“古有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

****市位于****省北部,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市,是****省辖市之一。****是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的城市。****位于****省北部,辖两县三区,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处于豫北城市群的中心,是晋冀鲁豫四省13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交通十分便捷,纵贯我们新区南北有三条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107国道;横穿东西有****至濮阳高速公路、山西至濮阳等干线公路。同时,国家建成的西气东输工程和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也从我们****穿过。“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还将建设途经****的北京—郑州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长治—泰安铁路和通向山西方向的高速公路,届时****将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双十字”骨架。

****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城市。****已发现矿产资源33种,且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7亿吨,保有储量11亿吨,为低灰、高热量优质动力煤,燃烧值平均在6000大卡以上;瓦斯164亿立方米;水泥灰岩储量50亿吨;金属镁的主要原料白云岩储量10亿吨以上,其二氧化镁含量平均在21%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铁、

铜等杂质元素含量低,最适合生产高纯镁;水资源总量23.5亿立方米。

****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国、赵国均定都于此。•诗经‣中有19篇专门描绘了****淇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更有“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的千古诗句。所辖浚县古称黎阳,有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北魏大石佛。淇县古称朝歌,境内的云梦山被誉为“中华第一古军校”,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军事家鬼谷子王禅曾在此授徒讲学,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名士都出自他的门下。

****是产业特色鲜明的城市。****是全国知名的金属产业基地,全省重要的火电基地、水泥生产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食品工业基地、纺织服装生产加工基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在电力方面: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60万千瓦。去年12月,电厂四期正式签订投资协议,总投资达到80亿元。在建材方面:我们先后投资建设了同力水泥一、二、三期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生产能力达到了400万吨,目前水泥四期正在积极运作。在煤化工方面:围绕煤灰资源深加工做文章,策划推进煤化工产业发展,2007年12月,总投资25.6亿元的煤化工60万吨甲醇项目已开工建设。在金属镁方面:****是全国三大金属镁生产基地之一,金属镁镁粉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镁牺牲阳极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中国镁协授予****市“中国镁加工产业示范基地”,我们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镁加工之都”。在纺织服装方产业方面:全市现有同发纺织、朝歌纺织和新亚服装等纺织

服装企业50多家,拥有年产30万枚环锭纺、6万吨棉纱和2000万件服装加工能力。****新亚服装有限公司是中原地区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在食品加工方面:****市是****省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省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基地,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16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到了280多万吨。在汽车零部件方面:全市现有天海集团、无线电四厂等汽车及汽车配件企业100余家,主要产品有:汽车插接器、汽车线束和汽车模具等。

****是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市。近几年来,我们规划并推进建设了的48个重点循环经济项目,总投资达到71亿元,目前已经建成26个,正在建设的22个,初步形成了煤电、建材、金属镁、食品加工等四个循环产业链条。2006年11月,吴邦国委员长到****考察循环经济,勉励****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树起标杆。2007年,我市在中国.欧盟循环经济论坛上交流了经验,在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会议上受到表扬。同时****被国家确定为循环经济标准制定城市,参与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制定。

****是适宜投资创业的开放型城市。2006年在****省省辖市投资环境评价中,我市“政府部门管理效率”名列全省第一。我们坚定不移的把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市5年累计引进市外资金285亿元,超亿元项目83个,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是全国人居环境示范城市。****新区总体规划面积是50平方公里,自1992年创建以来,始终坚持“建设独具特色的生态城市、

宜居城市”的理念,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目前城市框架达到3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城市环境绿化覆盖率达到41%。****新区以“钻石般晶莹,火焰般活力,田园般美丽”的魅力,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是****省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近年来,****市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去年增幅居全省前3位)、固定资产投资(去年居全省第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居全省前6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居全省前5位)等多项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四城联创、城乡一体化、城乡社会救助、就业再就业以及政府队伍和效能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特色和亮点,也因此被确定为是全国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示范市、全国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市。

****是投资成本相对低廉的城市。****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口已超过1亿人,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等内地城市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降低了生产费用,目前****技术工人平均工资800元/月左右,中高级管理人员平均工资1200元/月左右。****是国家和****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火力发电基地,****紧邻中原油田,西气东输工程从****穿过,保证了企业充足廉价的用电、用气需要,目前我们的工业用电在0.50元/度左右,工业用气1.7元/立方米。投资12亿元的淇河盘石头水库是****省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工程,库容量为6亿立方,为企业生产用水提供了保证, 目前我们的工业用水2.55元/立方米。

****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管理逐步提高,城市环境“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正日益成为“最适宜人类居位的城市”之一。

2.1.2项目建设背景

从2008到2020年的十多年间,将是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市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党的十七大要求把职业教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省委、省政府也非常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先后发布了****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豫政„2003‟18号)、•****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豫政„2006‟20号)等文件。今年10月,省政府又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与国家教育部签订了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协议。

****市委、市政府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 积极打造立足****、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大职业教育格局。规划土地8000亩,到2020年,全市建成2所以上本科院校,建成2-3所专科院校;5000人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达到5所,1000人以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少于10所,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0万人左右。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实验实训条件和人才培养水平达到省内一流水平。把****建成全省职业教育示范区。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需要

发展****高等教育,是****人民多年的梦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发展****高校作为政府重点工作。2008年新的****市委、市政府班子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成立了****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领导小组,这充分显示了****市委、市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心和力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国家鼓励各种力量参与和支持高教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市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提出建设大工业、建设大城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工作思路,发扬“老洪”扒火车精神,不等不靠、迎难而上、抓住机遇、拓宽思路,强力推进****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2.2.2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等专业学校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学校以市场为导向,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调整专业结构,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开设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发展相配套,与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专业,建立“人才超市”。学校还在“联合办学,定向培养”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秉承 “瞄准高科技,培养一线人”的教学理念,走学校与社会接轨、专业与就业对口的路子,先后与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深圳深南电路公司、风华高科、****天海等多家省内外高科技现代化企业紧密合作,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书”,实行先签约、后招生的“订单办学”模式。学生就业方面出现了“高新企业纷纷送订单,毕业学生年年供不应求”的喜人景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都达到100%,满意率达85%以上。

建校以来,我校为社会培养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一万余人,先后与****电大、洛阳工学校、****师范大学、焦作工学校等院校联合办学,开设各种培训班,并取得显著效果,多次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

学校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发展中仍存在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1、占地面积小,发展空间受限

目前,****中等专业学校总占地仅133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13平方米。能够使用的空间虽充分利用,但仍不能满足学生的教学、实验、实习及住宿等多方面的需求。近几年来,我校发展空前,每年招收新生总数均在2000人以上,教室已全部投入使用,实验室不能满足学生正常的使用需求,连周六、周日也满负荷运转。学生公寓更是人满为患。为缓解这一压力,经学校领导研究,自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先后租用老教委办公楼、除尘设备厂办公楼等做

为学生公寓,无形中增加了管理难度,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2、毕业生就业紧俏,培养能力不足

2005年9月,我校被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CPCA )确立为“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定点培训学校”,担负着为深圳深南电路有限公司、深圳市华祥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新岱电子(深圳) 印刷线路板厂、杭州新三联电子有限公司、洛阳伟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近百家PCB 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但我校实验实习、教学师资等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综上所述,生源足与空间小的矛盾十分明显,同时,在人员本就不足的情况下,多块管理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所以改扩建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章 场址概况与建设条件

3.1场址概况

****市位于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京广线以西) 为低山丘陵地带,地面高程一般为海拔120—170m, 东部为淇河冲洪积倾斜小平原,海拔高程82—110m ,坡降为3%左右。拟建场地为一块较为平整的耕地,地面起伏不大,基本上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势,相对高差在0.5m 以内。场地内无建(构)筑物,适宜项目建设。

3.2建设条件

3.2.1自然条件

3.2.1.1气候

****市属于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少雪,夏季炎热多雨。各主要气候资料如下: 年平均气温 15℃

极端最高气温 42.3℃

极端最低气温 -15.5℃

年平均日照时数 2300小时

年平均降水量 673mm

平均无霜期 220天

3.2.1.2水文条件

拟建场地地下水水位埋深19m 左右,属孔隙潜水类型。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动态变化受季节影响,水位年变幅2—6m 。水质类型为中性,对混凝土不具有腐蚀性。

3.2.1.3地质条件

通过钻探揭露和野外调查,场地内地层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由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组成。其地层结构较为简单,变化不大。各层岩土特征自上而下分别为:

1、粉质粘土

黄褐色,有少量白色菌丝体及深色粘性土团块,见有植物根系、根孔,节理发育。湿,硬塑——坚硬状,具中等压缩性。

此层厚1.30—2.30m ,主要存在于地表。在本层上部一般有约0.7m 厚的耕土。

2、粉质粘土

黄、灰黄色,含有钙质结核,具有白色菌丝体,具管状大孔和水平层理,夹有粉土薄层,局部偶夹有粉细砂薄层(层厚一般不大于10cm )。稍湿——湿(东部部分地区的含水量明显高于其它部位),坚硬——硬塑状(东部部分地区为可——软塑状)。

此层厚3.10—4.40m ,底板埋深5.20—5.80m ,为中等压缩性土。

3、粉质粘土

红褐、灰黄色,含有较多(10%左右)的钙质结核及白色菌丝体,钙质结核多成层出现,一般结核层厚20—50cm ,层内钙质结核含量大于30%。8.5m 以下钙质结核含量大于30%,有少量白色菌丝体:上部Fe ——Mn 质染色现象常见,局部被Fe 2O ,染色为锈红——锈黄色;

节理发育,团粒状。湿——饱和,可——硬塑状。

此层厚4.60—5.20m ,底板埋深10.20—10.60m ,具中等压缩性。

4、碎石土

砾石成份以灰岩、石英砂岩为主,有少量鲕状灰岩及火山喷发物,分选、磨圆均较好,粒径一般在5—10m 之间,大者大于20cm ,砂土质充填,局部胶结为砾岩,稍密——中密状。本层内夹有粘性土透镜体,层厚一般在0.50—1.00m 之间,部分地区厚度大于2m ,含水量较高,湿,可——软塑状。

此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1,20m ,在局部位臵,本层上部有0.30—0.50的中粗砂。

3.2.1.4抗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

3.2.2基础设施条件

1、给水

项目所在地位于****新区,项目区位于科研职教园区,分别已敷设管径为500mm 的给水干管,学校由管径为150mm 的给水干管引入,拟建场地周边已敷设环行管网,可满足项目建设需用。

2、排水

校区内的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拟建场地周围雨、污管网已敷设完成,经收集处理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可满足项目排水需要。

3、供电

学校电源由****市新区供电管网引入,学校设独立变压器,通过校内电网引入各项目设施,可保障项目需求。

4、供暖

****市新区集中供暖。

3.2.3 建设材料及运输条件

工程所需的建设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等均可由****市建筑材料市场供应。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

4.1建设内容

4.1.1依据

1、•中等职业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2、****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3、****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计划;

4、****中等专业学校整体规划设计图。

4.1.2建设原则

1、根据国家有关学校建设的方针、政策及相关规范、规程,结合****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进行设计。

2、充分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近远期结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以满足项目的需要。

4.1.3建设内容

本次建设项目为****中等专业学校改扩建项目全部教学基础设施。

4.2建设规模

根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需要,结合****中等专业学校实际,项目设计规模为120个教学班,6000名在校学生,包括教学楼21000平方

米、办公楼6000平方米、实训楼7000平方米、标准体育场馆、公寓39000平方米、餐厅8000平方米以及其他配套设施。总建设面积8.9万平方米。


相关文章

  •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育纲要
  •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 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制定本<教育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 ...查看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目 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方针 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 (四)战略主题 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 第三章 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六)明确政府职责 (七 ...查看


  • 政治学习资料2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2010-2020年) 东辛寨学校政治学习资料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特 ...查看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1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稿公布 中新网2月28日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8日正式启动第二轮征求民意工作,征求意见时间截至3月28日.教育部网站同日公布< ...查看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全文 目 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方针 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 (四)战略主题 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 第三章 ...查看


  • 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 2月28日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8日正式启动第二轮征求民意工作,征求意见时间截至3月28日. 社会各界人士可通过电子邮件.教育部门户网站发帖和去函形式提出意见建议.电子邮箱:ghgy@ ...查看


  • 农贸市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农贸市场建设. 2.建设性质:新建.改造. 3.建设规模:新建3个中小型标准化农贸市场:规范改造 1个马路市场:争取托管2-3家成熟农贸市场.新增市场经营面积8某某0平方 ...查看


  • 项目可行性报告范文
  • 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基本情况 1. 项目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大连大学 单位地址: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单位邮编:116622 法人代表姓名:由业诚 学科门类:教育.文.法.史.理.工.医.管理.经济学.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财务收支 ...查看


  • 重庆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 1
  •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www.wordwendang.com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关于征求<重庆市教育事业"十二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