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25卷第3期Vol. 25No. 3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2008年5月May 2008

河南方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段亚广1,2

(1. 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开封475001;2. 中山大学中文系, 广东广州510275)

摘 要:在过去五十多年的研究中, 河南方言大致以1979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文章概括分析了这两个研究阶段中各自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并对今后河南方言研究的方向和课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河南方言; 历史和现状; 方向和课题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9476()   河南省地处中原, 里, 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 、、开封、安阳、商丘、, , 其语、汴洛音, 在汉语史上有重要地位。进入20世纪后, 汉语方言学在全国勃然兴起, 至今方兴未艾。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 有着重要汉语史价值的河南方言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研究者寥寥无几, 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屈指可数。河南方言研究在当代方言学中的缺席造成今天汉语史和方言学研究的断链。在研究中, 凡涉及到河南方言, 大家深感手头材料捉襟见肘。本文拟就近五十年来的河南方言研究作一总括式评价, 并对河南方言研究的未来提出一己之见, 以期引起河南甚或更多的语言工作者来关注河南方言、研究河南方言。  一、河南方言研究历史概述

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河南方言研究文章, 是1935年以河南通志馆的名义发表于《河南教育月

[1]

刊》上的《河南方言调查》, 而现代意义上的汉语方言研究始于192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 可见河南方言研究的起步并不晚。此后, 直至今天, 河南方言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以前。事实上,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57-1965年, 其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全国方言普查。1950年,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成立, 并于1954年成立了由丁声树任组长、李荣任副组长的方言组。1956年为了推广普通

  收稿日期:2007208228; 修回日期:2007209217

, 全国总共调查了1849个市县的汉

[2]

语方言。”河南省承担此次任务的是河南大学的前身———当时的开封师范学院, 负责人是张启焕、陈天福、程仪。这次方言普查共调查了河南方言123个点[3], 成果是十本手册和一本书。十本手册分别是郑州、开封、洛阳、南阳、信阳、许昌、漯河、濮阳、新乡、安阳等地区学习普通话手册, 一本书是《河南方

(程仪,1959) , 均由河南言与普通话词汇语法比较》

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次河南方言普查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强, 即以推广普通话为目的。因此, 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放在了河南方言同普通话规律的对照上[4]。语音部分稍详, 词汇和语法较略。限于当时的条件和水平, 这些研究还局限于非常基础的描写, 并且在字表的设计、词条的挑选、语法例句的选择等方面都有很多不足。今天看来这些材料的价值有限, 但它们毕竟是河南方言研究的早期材料, 历史意义尤显可贵。

另外, 这一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赵月朋和贺巍在《中国语文》和《方言与普通话信刊》发表的几篇论文。赵月朋是最早关注洛阳方言的人, 这一时期他发表的三篇论文中有一篇谈到了洛阳方言的语法现象, 实开方言语法研究之先河。贺巍先生的三篇文章都是关于获嘉方言的, 有一篇谈到了韵母的音变问题, 也较有价值。

第二阶段,1979-1999年。1979年《方言》杂志创刊,1981年全国汉语方言学会成立, 这两个事件标志着当代方言学的复兴。1979年学位制实行, 一

  作者简介:段亚广(19702) , 男, 河南上蔡人, 讲师,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方言及音韵研究。

些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始招收方言学研究生, 这是我国第二批受过系统培训的方言学人才。同时, 各高校中“文化革命”前活跃的老方言工作者在沉寂了10年之后, 研究方言的热情一下子爆发出来, 方言学迅速成为语言学科中发展势头最强劲的学科。可惜的是, 在这时期, 一方面河南的高校没有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培训方言人才、振兴方言学科, 另一方面河南较早从事方言研究的工作者, 因为诸多原因大部分人没有继续自己的研究, 于是, 在当代方言学迅猛发展的20年中河南方言研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是, 这20年也并非没有可圈点处。

首先, 贺巍先生的研究在整个河南方言研究中呈现出一枝独秀局面。从1979年发表《获嘉方言的连读变调》起,20年间贺巍先生发表14篇论文, 出版3部专著,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代表了国内方言研究的较高水平。其研究内容遍及语音、语法, () 中原官话的洛阳方言上。, 书中(1996) 是河南。《洛阳方言词典》

第一部地方方言词典。这些成就奠定了贺巍先生在河南方言研究乃至整个方言学界的地位。

1993年, 张启焕等人著的《河南方言研究》一书出版。这本书所用材料仍是50年代末普查得来的, 有些陈旧, 内容也因追求全面而显得单薄, 但这毕竟是人们全面了解河南方言概况的唯一一本专著, 其意义自不待言。

这一时期, 学者们开始联系历史研究河南方言。如裴泽仁从移民和流民的角度研究豫西、豫北方言的形成; 张启焕、阎敬业从古汉语的角度研究汴洛方言等, 代表了河南方言研究的新方向。

其他如卢甲文、李宇明、周庆生、丁声树、王森、刘冬冰的文章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河南方言的概貌。

  二、河南方言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000年以后, 参与河南方言研究的人数大大增

法的文章描写细致全面、分析切中肯綮。别不赘言。

从现有材料来看, 河南方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研究有点无面, 不成系统, 这是总体缺陷。现在涉猎河南方言的学人并不少, 除贺巍外, 我们还没看到有人针对一个地方进行过系统的语音、词汇、语法的研究, 大多数的研究者都是发表了一两篇文章后便销声匿迹了, 因此我们对河南方言的了解也便局限于这一个又一个零星的材料上, 无法了解到一个地点方言的全貌。这种触电式的研究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方言研究还很远, 因而它的语言学价值微乎其微。

2. 调查描写不够深入80年代末开始, , 而今天我们。, 、连读变调、文; 词汇类的都是些札记、散论、, 还没有人对某地的方言词汇进行过系统的描写。

3. 描写多, 阐释少。与描写转向细致和深化的同时, 方言界也开始了由现象描写到规律阐释的转变。一方面阐释方言接触引起的变化规律, 另一方面阐释方言自身的历史变化规律。河南方言在这两方面都有先天优势:北部存在着晋语同中原官话的接触问题, 南部存在着江淮官话同中原官话的接触问题, 而中间黄淮之间是河南方言的主体, 则存在着从中古《广韵》至近代《中原音韵》至现代中原官话的历史演变问题。但近年来尚未见到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章。

4. 缺少一支训练有素、成规模的、稳定的研究队伍。河南方言研究的队伍基本呈散兵游勇状态, 专业的少, 业余的多, 对方言的研究也是兴趣所至, 偶然为之, 写出来的文章难免隔靴搔痒。因此我们呼唤更多有学术眼光的青年后学立志于河南方言的研究, 为河南方言研究繁荣局面的早日到来做贡献。  三、河南方言研究的方向和课题

那么, 如何加强河南方言研究, 以便尽快取得突破呢? 下面略陈管见, 以求教于方家。

从区域角度看, 河南方言研究中, 北、中、南三地的研究应各有侧重。黄河以北的六市大部分地区属晋语, 研究的重点应是晋语向中原官话扩散和晋语、中原官话的相互影响。中原官话历史悠久, 而晋语由于地理原因相对封闭、稳定, 二者之间谁对谁产生影响, 如何影响, 现在还不得而知。中部黄淮之间的大部分地区代表着河南方言的主体, 是古代中原音的发源地, 其历史演变规律及其同普通话的关系是

加。从2000—2006年发表论文的数量与以前40年(1957-1999) 的总量大致相当, 然而论文的质量却不及第二阶段。札记类的方言词语研究较多, 而系统的词汇研究论文却没有; 语音研究仍停留在音系整理和方言音系与普通话音系的对比上。闪光之处是:段纳《从词汇扩散理论看平顶山新派方言古入声字语音变异》显示出一定的理论水平, 张雪平(2005) 、辛永芬(2006) 的几篇关于叶县、浚县方言语

研究的重点所在。南部地区主要是淮河以南的信

阳、淮滨、固始等七县一区, 这是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三种官话的结合地带, 复杂的语言情况为方言学者提供了用武之地。

从研究策略上考虑, 河南方言研究应向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 做好调查描写, 解决基础问题。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大规模的方言调查, 我们平时应躬亲调查, 一点一点积累材料, 聚沙成塔, 力争做到步步为营, 调查一个点就搞透一个点, 逐步解决河南方言研究中的语音材料、词汇材料问题。

2. 词汇研究应以服务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为着力点。任何一种方言词汇都有自己的系统性, 河南方言词汇研究除了搞清词汇的系统特征外, 还应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相结合, 以拓宽研究的领域。由于中原官话在汉语史上的特殊地位, 唐代传奇、宋话本小说、元杂剧、汇, 3. , 。北京, 而二者又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征, 特别是语音和语法。因此, 以河南方言为参照, 我们可以了解普通话在语音、语法方面的形成过程, 这有助于理清汉语史的规律。

鉴于以上思考, 我们列出一些当前河南方言研究的课题, 也可称之为思路, 仅供同仁们参考。

1. 河南方言(话) 的界定。无论从历史、地理, 还是语言的角度, 河南方言(话) 这概念都是成立的, 但什么是河南话? 它的特征是什么? 还没有人予以确定, 当然也没有得到语言学界的承认。

2. 方言语音调查, 主要是方言的语音系统。这种调查必须深入而全面, 不是那种“记略”形式的。

3. 本字问题。河南方言的一致性很高, 特别是黄淮之间, 差异不大, 但很多常用字却没有找到本字, 给一般的研究带来很多不便。

4. 文白异读问题。河南方言有文白异读吗? 有, 又是什么形式? 现在还不得而知。

5. 连读变调问题。方言的连读变调非常普遍,

但在河南方言中却不太明显, 为什么? 又是怎样的情况? 尚待研究。

6. 构词问题。河南方言的动词、形容词、副词较有特色, 现在还没有见到全面反映河南某一地市方言这些词类的文章。

7. 移民与方言问题。研究河南方言存在着移民问题, 移民对河南方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今天的河南话与移民有何关系?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8. 河南方言的特征词问题。河南话有许多特征词, 如“中”“、白”等, 哪些词能代表河南方言的特征? 需要爬梳整理。

9. , 如“造”、“捕”、“波”。

。河南方言在词法和句法上都跟, 如处置式、被动式都用“叫”。类似问题有哪些? 为什么?

11. 淮河以南的信阳七县一区的方言归属问题。现在把信阳话归入中原官话, 但从语音实际来看有点问题, 具体应如何归属, 尚待研究。

12. 民俗词汇问题。河南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厚, 有很多民俗词有研究价值, 如开封小吃类词汇等。

(附:近五十年河南方言研究的主要论文和论

著。略)

参考文献:

[1]詹伯慧.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

社,2001.

[2]王福堂.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1998.

[3]张启焕, 陈天福, 程仪. 河南方音概况[G].开封:河南师

范大学科研处,1983.

[4]陈天福. 河南话与普通话词汇语法比较[M ].郑州:河南

人民出版社,1959.

The history and p resent situation of studying on Henan dialect

DUAN Ya 2guang

(Chinese Department of Henan University , Kaifeng 475001,China )

  Abstract :The studying on Henan dialect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by 1979in the fifty yea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chievment and defect in the two stages ,then puts forword some proposals for the present research direction and topic on Henan dialect.

  K ey w ords :Henan dialect ;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 research direction and topic

(责任编辑 于进海)

第25卷第3期Vol. 25No. 3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2008年5月May 2008

河南方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段亚广1,2

(1. 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开封475001;2. 中山大学中文系, 广东广州510275)

摘 要:在过去五十多年的研究中, 河南方言大致以1979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文章概括分析了这两个研究阶段中各自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并对今后河南方言研究的方向和课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河南方言; 历史和现状; 方向和课题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9476()   河南省地处中原, 里, 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 、、开封、安阳、商丘、, , 其语、汴洛音, 在汉语史上有重要地位。进入20世纪后, 汉语方言学在全国勃然兴起, 至今方兴未艾。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 有着重要汉语史价值的河南方言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研究者寥寥无几, 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屈指可数。河南方言研究在当代方言学中的缺席造成今天汉语史和方言学研究的断链。在研究中, 凡涉及到河南方言, 大家深感手头材料捉襟见肘。本文拟就近五十年来的河南方言研究作一总括式评价, 并对河南方言研究的未来提出一己之见, 以期引起河南甚或更多的语言工作者来关注河南方言、研究河南方言。  一、河南方言研究历史概述

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河南方言研究文章, 是1935年以河南通志馆的名义发表于《河南教育月

[1]

刊》上的《河南方言调查》, 而现代意义上的汉语方言研究始于192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 可见河南方言研究的起步并不晚。此后, 直至今天, 河南方言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以前。事实上,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57-1965年, 其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全国方言普查。1950年,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成立, 并于1954年成立了由丁声树任组长、李荣任副组长的方言组。1956年为了推广普通

  收稿日期:2007208228; 修回日期:2007209217

, 全国总共调查了1849个市县的汉

[2]

语方言。”河南省承担此次任务的是河南大学的前身———当时的开封师范学院, 负责人是张启焕、陈天福、程仪。这次方言普查共调查了河南方言123个点[3], 成果是十本手册和一本书。十本手册分别是郑州、开封、洛阳、南阳、信阳、许昌、漯河、濮阳、新乡、安阳等地区学习普通话手册, 一本书是《河南方

(程仪,1959) , 均由河南言与普通话词汇语法比较》

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次河南方言普查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强, 即以推广普通话为目的。因此, 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放在了河南方言同普通话规律的对照上[4]。语音部分稍详, 词汇和语法较略。限于当时的条件和水平, 这些研究还局限于非常基础的描写, 并且在字表的设计、词条的挑选、语法例句的选择等方面都有很多不足。今天看来这些材料的价值有限, 但它们毕竟是河南方言研究的早期材料, 历史意义尤显可贵。

另外, 这一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赵月朋和贺巍在《中国语文》和《方言与普通话信刊》发表的几篇论文。赵月朋是最早关注洛阳方言的人, 这一时期他发表的三篇论文中有一篇谈到了洛阳方言的语法现象, 实开方言语法研究之先河。贺巍先生的三篇文章都是关于获嘉方言的, 有一篇谈到了韵母的音变问题, 也较有价值。

第二阶段,1979-1999年。1979年《方言》杂志创刊,1981年全国汉语方言学会成立, 这两个事件标志着当代方言学的复兴。1979年学位制实行, 一

  作者简介:段亚广(19702) , 男, 河南上蔡人, 讲师,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方言及音韵研究。

些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始招收方言学研究生, 这是我国第二批受过系统培训的方言学人才。同时, 各高校中“文化革命”前活跃的老方言工作者在沉寂了10年之后, 研究方言的热情一下子爆发出来, 方言学迅速成为语言学科中发展势头最强劲的学科。可惜的是, 在这时期, 一方面河南的高校没有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培训方言人才、振兴方言学科, 另一方面河南较早从事方言研究的工作者, 因为诸多原因大部分人没有继续自己的研究, 于是, 在当代方言学迅猛发展的20年中河南方言研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是, 这20年也并非没有可圈点处。

首先, 贺巍先生的研究在整个河南方言研究中呈现出一枝独秀局面。从1979年发表《获嘉方言的连读变调》起,20年间贺巍先生发表14篇论文, 出版3部专著,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代表了国内方言研究的较高水平。其研究内容遍及语音、语法, () 中原官话的洛阳方言上。, 书中(1996) 是河南。《洛阳方言词典》

第一部地方方言词典。这些成就奠定了贺巍先生在河南方言研究乃至整个方言学界的地位。

1993年, 张启焕等人著的《河南方言研究》一书出版。这本书所用材料仍是50年代末普查得来的, 有些陈旧, 内容也因追求全面而显得单薄, 但这毕竟是人们全面了解河南方言概况的唯一一本专著, 其意义自不待言。

这一时期, 学者们开始联系历史研究河南方言。如裴泽仁从移民和流民的角度研究豫西、豫北方言的形成; 张启焕、阎敬业从古汉语的角度研究汴洛方言等, 代表了河南方言研究的新方向。

其他如卢甲文、李宇明、周庆生、丁声树、王森、刘冬冰的文章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河南方言的概貌。

  二、河南方言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000年以后, 参与河南方言研究的人数大大增

法的文章描写细致全面、分析切中肯綮。别不赘言。

从现有材料来看, 河南方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研究有点无面, 不成系统, 这是总体缺陷。现在涉猎河南方言的学人并不少, 除贺巍外, 我们还没看到有人针对一个地方进行过系统的语音、词汇、语法的研究, 大多数的研究者都是发表了一两篇文章后便销声匿迹了, 因此我们对河南方言的了解也便局限于这一个又一个零星的材料上, 无法了解到一个地点方言的全貌。这种触电式的研究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方言研究还很远, 因而它的语言学价值微乎其微。

2. 调查描写不够深入80年代末开始, , 而今天我们。, 、连读变调、文; 词汇类的都是些札记、散论、, 还没有人对某地的方言词汇进行过系统的描写。

3. 描写多, 阐释少。与描写转向细致和深化的同时, 方言界也开始了由现象描写到规律阐释的转变。一方面阐释方言接触引起的变化规律, 另一方面阐释方言自身的历史变化规律。河南方言在这两方面都有先天优势:北部存在着晋语同中原官话的接触问题, 南部存在着江淮官话同中原官话的接触问题, 而中间黄淮之间是河南方言的主体, 则存在着从中古《广韵》至近代《中原音韵》至现代中原官话的历史演变问题。但近年来尚未见到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章。

4. 缺少一支训练有素、成规模的、稳定的研究队伍。河南方言研究的队伍基本呈散兵游勇状态, 专业的少, 业余的多, 对方言的研究也是兴趣所至, 偶然为之, 写出来的文章难免隔靴搔痒。因此我们呼唤更多有学术眼光的青年后学立志于河南方言的研究, 为河南方言研究繁荣局面的早日到来做贡献。  三、河南方言研究的方向和课题

那么, 如何加强河南方言研究, 以便尽快取得突破呢? 下面略陈管见, 以求教于方家。

从区域角度看, 河南方言研究中, 北、中、南三地的研究应各有侧重。黄河以北的六市大部分地区属晋语, 研究的重点应是晋语向中原官话扩散和晋语、中原官话的相互影响。中原官话历史悠久, 而晋语由于地理原因相对封闭、稳定, 二者之间谁对谁产生影响, 如何影响, 现在还不得而知。中部黄淮之间的大部分地区代表着河南方言的主体, 是古代中原音的发源地, 其历史演变规律及其同普通话的关系是

加。从2000—2006年发表论文的数量与以前40年(1957-1999) 的总量大致相当, 然而论文的质量却不及第二阶段。札记类的方言词语研究较多, 而系统的词汇研究论文却没有; 语音研究仍停留在音系整理和方言音系与普通话音系的对比上。闪光之处是:段纳《从词汇扩散理论看平顶山新派方言古入声字语音变异》显示出一定的理论水平, 张雪平(2005) 、辛永芬(2006) 的几篇关于叶县、浚县方言语

研究的重点所在。南部地区主要是淮河以南的信

阳、淮滨、固始等七县一区, 这是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三种官话的结合地带, 复杂的语言情况为方言学者提供了用武之地。

从研究策略上考虑, 河南方言研究应向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 做好调查描写, 解决基础问题。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大规模的方言调查, 我们平时应躬亲调查, 一点一点积累材料, 聚沙成塔, 力争做到步步为营, 调查一个点就搞透一个点, 逐步解决河南方言研究中的语音材料、词汇材料问题。

2. 词汇研究应以服务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为着力点。任何一种方言词汇都有自己的系统性, 河南方言词汇研究除了搞清词汇的系统特征外, 还应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相结合, 以拓宽研究的领域。由于中原官话在汉语史上的特殊地位, 唐代传奇、宋话本小说、元杂剧、汇, 3. , 。北京, 而二者又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征, 特别是语音和语法。因此, 以河南方言为参照, 我们可以了解普通话在语音、语法方面的形成过程, 这有助于理清汉语史的规律。

鉴于以上思考, 我们列出一些当前河南方言研究的课题, 也可称之为思路, 仅供同仁们参考。

1. 河南方言(话) 的界定。无论从历史、地理, 还是语言的角度, 河南方言(话) 这概念都是成立的, 但什么是河南话? 它的特征是什么? 还没有人予以确定, 当然也没有得到语言学界的承认。

2. 方言语音调查, 主要是方言的语音系统。这种调查必须深入而全面, 不是那种“记略”形式的。

3. 本字问题。河南方言的一致性很高, 特别是黄淮之间, 差异不大, 但很多常用字却没有找到本字, 给一般的研究带来很多不便。

4. 文白异读问题。河南方言有文白异读吗? 有, 又是什么形式? 现在还不得而知。

5. 连读变调问题。方言的连读变调非常普遍,

但在河南方言中却不太明显, 为什么? 又是怎样的情况? 尚待研究。

6. 构词问题。河南方言的动词、形容词、副词较有特色, 现在还没有见到全面反映河南某一地市方言这些词类的文章。

7. 移民与方言问题。研究河南方言存在着移民问题, 移民对河南方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今天的河南话与移民有何关系?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8. 河南方言的特征词问题。河南话有许多特征词, 如“中”“、白”等, 哪些词能代表河南方言的特征? 需要爬梳整理。

9. , 如“造”、“捕”、“波”。

。河南方言在词法和句法上都跟, 如处置式、被动式都用“叫”。类似问题有哪些? 为什么?

11. 淮河以南的信阳七县一区的方言归属问题。现在把信阳话归入中原官话, 但从语音实际来看有点问题, 具体应如何归属, 尚待研究。

12. 民俗词汇问题。河南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厚, 有很多民俗词有研究价值, 如开封小吃类词汇等。

(附:近五十年河南方言研究的主要论文和论

著。略)

参考文献:

[1]詹伯慧.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

社,2001.

[2]王福堂.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1998.

[3]张启焕, 陈天福, 程仪. 河南方音概况[G].开封:河南师

范大学科研处,1983.

[4]陈天福. 河南话与普通话词汇语法比较[M ].郑州:河南

人民出版社,1959.

The history and p resent situation of studying on Henan dialect

DUAN Ya 2guang

(Chinese Department of Henan University , Kaifeng 475001,China )

  Abstract :The studying on Henan dialect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by 1979in the fifty yea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chievment and defect in the two stages ,then puts forword some proposals for the present research direction and topic on Henan dialect.

  K ey w ords :Henan dialect ;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 research direction and topic

(责任编辑 于进海)


相关文章

  • 方言研究性学习报告
  • 研究性学习报告 <方言的历史及其发展> 小组成员: 纪又琳 瞿晶俐 邹婉琪 何松哲 邢宁远 聂俊 朱崧齐 (排名不分先后) 2015.07.22 目录 1.内容摘要 2.开题报告 (1)选题理由及背景 (2)研究内容 (3)研究 ...查看


  • 汉语_站立_义词的现状与历史
  • 中国语文2010年第4期(总第337期) 汉语 站立 义词的现状与历史 汪维辉秋谷裕幸* 提要 表示 站立 意义的词属于人类语言的基本词.本文描述汉语 站立 义词的现实分布 和历时演变, 并尝试对两者的关系作出解释.现代方言中表 站立 义的 ...查看


  • 各省人特点0
  • 中国各省人的特点 湖南人 湖南人又称" 南方的北方人" ,湖南是个文化和人才大省,性格张扬刚烈,象辣椒一样火暴,嗓门也比较大.历史上最多的赞誉之辞都给了湖南人:"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楚虽三户能亡 ...查看


  • 客家方言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分析
  • 客家方言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分析 [1**********]广告 董迁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作为中国七大方言之一,其具有有独特鲜明的特点.客家方言区主要为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台湾.四川等省,在国外,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查看


  • 口语交际课:[夸夸我的家乡]教案设计
  • 口语交际课:<夸夸我的家乡>教案设计 深圳市桂园小学 伍燕闽 一.教师示范导入 出示教师家乡的风景照让孩子们猜猜老师的家乡来自于哪里?通过ppt展示向孩子们介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 二.口语交际中的注意事项 从刚刚老师对自 ...查看


  • 南阳方言中的语气助词
  • 摘要:南阳地处河南省的西南部,南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中的郑汴片.南阳方言中有丰富的语气助词,这些语气助词有的接近于普通话,有的则是南阳方言特有的.这些语气词对于丰富南阳方言的多样性.增强南阳方言的表现力都有重要意义.研究这些语气助词有助于我们 ...查看


  • 各省市地风土人情
  • 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原文地址: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作者:风清云淡 1.河南人: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六大古都有三个在河南.不过现在名声最糟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的公司,都不愿意雇佣河南人,有"防火防盗防河南人&quo ...查看


  • 中国各省人性格分析
  • 1. 湖南人: 湖南人号称 " 中国的伟人之都" ,性格内敛,韬光养晦,有时又象辣椒一样火暴,精明强干.史书上最多的赞誉之辞都给了湖南人:"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岳麓书院)." 楚虽三户 ...查看


  •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
  • 摘 要:众所周知,由于社会历史状况和自然地理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在不同地域里,汉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而形成了互有差异的方言.汉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汉语发展到现在,已有了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但仍然存在着相当分歧的方言.这种分歧既表现为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