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与中学教师的和谐发展

美在和谐

——师德与教师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和谐 发展 教师 师德

【摘要】

学校是社会的细胞,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当然也要力争为创建和谐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从六个方面谈教师应追求的六种和谐,即教师与自然的和谐,教师与社会的和谐,教师与职业的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同事的和谐,在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

【正文】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幅照片,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一组塑像。师者手持书卷,神情庄肃,目光深沉而平和;弟子则列布四周,或诵习、或沉思、或舌辩、或聆听,上有飞云朗日,下有青松古石。我的心中突然涌出一种霈然莫御的感动,多么和谐的师生图,多么真切的师生情啊!夫子的德、才、勤、容真可谓万代之师也。这足使后代为师者共荣,使我们这些在“师途”中行进的人对“师”的真谛有了更多的感悟。其实这些日子我们一直被这两个字感动着:从胡锦涛开通“网络民意直通车”到“平民总理”四临蜀道执政为民,从13亿颗脉动的心彼此温暖、共同面对灾难到汶川小学开学典礼上孩子们用感恩的心撑起明天的梦想,从奥运会开幕式上那醒目的“和”字到国外媒体“和谐北京奥运落幕,盛世中国昂首举步的”的赞誉,“和谐”是中国人共同的追求,是我们带给全世界的信息,它锻炼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学校是社会的细胞,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当然也要力争为创建和谐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教师应追求哪几种和谐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追求以下六种和谐:

一、教师与自然的和谐

山山水水是天地万物中一种永恒的自然,寄情于山水间,是人与自然最好的和谐。热爱山水,在乎山水,才能把自然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更好的传播下去,才能更好的把书读活,这也是读书治学传承文明所追求的一种至高的人生精神境

界。山水人人都与之亲密的接触着,他不属于任何人的,它是与人类共存的,我们只能靠近它,品味它,寄情它,用心来拥有它,用眼来探寻它,只有用心和眼来感受它才能发现它所有的美。山水,寄情于其中,你、我、他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人生天地!

二、教师与社会的和谐

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的工作,代表着一定社会理想的追求和前进方向。教师在参与社会生活与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位卑未敢忘忧国,每位教师都应以服务社会为己任。教师要做到:1.爱岗敬业、关爱学生;2.刻苦钻研、严谨笃学;3.勇于创新、奋发进取;4.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除此之外,今天中国社会期待教师具备的两个意识,即创新意识和资源意识。节约是一种美德,不仅仅是无奈的应对。节约是一种责任,我们不能只顾今天有喝的、有烧的、有用的,就不管后人了。节约象征着健康向上,奢侈则意味着没落。

我们是教育工作者,就一定要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名教师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为自己的学生付出,对这个社会来说,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影响着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不光是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要有积极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走不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解和追求。

三、教师与职业的和谐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一个优秀的教师会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而“循其道”。把自己的职业当作像生命一样的事业,自己命里的事业,这是一种超然的追求,是职业态度里的最高境界。

(二)追求和谐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界没有一个这样的人,我们有权利说他是“无论干什么都不行”的人。和谐的教育的英明和人道精神就在于:

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他认为,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教育不能没有“功利”的色彩,但我们可以在为学生打造敲门砖的同时,也给他们一些精神的东西。我们在教会学生适应社会的同时,也要给他们的心田里播下改造社会的理想的种子。这就是我们对和谐教育的追求。

(三)正确看待考试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程度的一种检验形式,是检查孩子学习程度的一种信息反馈。心理学家证明,在学习效果上,有反馈比没有反馈好;及时反馈比远时反馈好;科学反馈比非科学反馈好———反馈,既可以反映出以前的不足,又可以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考试作为一种信息反馈,它本身并没有错误,只是当家长和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它的时候,考试才变得“可恶、可怕、可恨”。考试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考试成绩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动力,考试本身并没有错。现行的高考制度是解决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这对矛盾的最佳选择。

(四)实现有效教学

现在师生为什么感到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课堂教学无效。真正有效教学在于能让学生听得懂、听得进去,能促进学生精神的提升,唤醒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激情,从而实现生命整体的主动发展。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评价依据的,真正的有效教学不在于教师讲明白了多少,也不在于学生练习了多少,而在于学生主动参与了多少,主动获取了多少。

学生的“负担感”并不一定完全是由于作业多或者作业难而造成的身体上的疲惫不堪,更多的时候,他们感到的是一种源于“低效作业”的心理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更加精心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不只是考虑自己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不只是考虑应该给学生布置多少作业,更应该考虑怎样给学生布置什么样的作业;不只是考虑作业的“知识过关”功能,更要考虑作业的“能力过关”功能„„这样一来,教师备课的负担当然要大大加重,但你的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四、教师与学生的和谐

(一)真诚地爱学生

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心!”这当然早已不是什么新潮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鲁迅先生的“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高尚的师德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台湾著名的“忠信教育法”创始人高震东先生也这样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二)严格地要求学生

仁爱和严管是孪生兄弟。俄国教育家赞科夫曾说,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爱寓于严才爱得不纵。仅有爱,没有严,这不是真爱,至少不是完整的爱或负责的爱。只有把“爱”与“严”合二为一,才能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严师出高徒。我们的学生如果在求学长知识的大好年华不从严要求,他们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吗?我们的学生,他无论在生理和心理发育方面都还不成熟,幼稚天真使他们还不能充分地把握自我。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认识具有肤浅性,情绪具有波动性,意志具有薄弱性,行为具有随意性和盲从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所谓“学坏容易学好难”。所以,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对孩子们严加教育,使他们能够沿着健康的人生之路发展。

一味的夸奖让孩子迷失了自我,一味的指责使孩子失去自尊.让我们用正常的心态面对孩子的得与失,公正的对待孩子.以一颗童心对待孩子,该原谅的时候,不要过分的苛求,但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我们也不要一味的袒护,在教育中要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爱。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这才是合格的教师。

(三)尊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在工作中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尊重他人。这其实是一个教育者以身作则,帮助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过程。比如,调座位,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我都要征求被调换同学的意见,如果不同意,决不勉强;给同学安排工作,交代完后,一定要说:“这件事就拜托你了!”在教室借用同学的文具或受到同学的帮助,一定要说一声“谢谢你!”这些都是小事,是细节,但如果老师能注意这些细节,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把平等、尊重、信任传递给学生,这小事中便有了不小的意义。

老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阵地是课堂。因此,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努力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条件和展示的平台,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创设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自信勇敢、宽容平和的心态。把求知的过程与自我建构的过程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宽容。

而反思我们的教育,经常出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我们所看到的课堂所谓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不过是几分钟(很少超过五分钟)的小组讨论,最后还是教师不放心的讲解。这样的“主体性”教育怎么能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怎么能唤醒学生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

(四)与家长沟通

我们可以与家长主动沟通。教师有责任采取书信、访问、家长会、电话、信息网络等方式,主动与家长和相关人员及时沟通,共同交流学生在校内、校外的表现,商讨促进学生进步的方式。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有利于学校教育工作及时、有序地开展。教师应当把家长看成是平等交往的对象。那种自视自己有较高专业知识,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处于更有利地位,从而轻看家长的态度和做法只会导致沟通的失败。教师应积极发起或参与有家长或社会人士参加的与教育有关的社会性活动。教师主动地参与与教育有关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与社会生活环境,还可以展示学校教育的目标,从而主动团结家庭和社会的力量,优化学生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五、教师与同事的和谐

我们平时所遇到的来自同事的议论,不外乎三种情况:中肯的批评,善良的误解和恶意的中伤。对于中步的批评,我们应“闻过则喜”,不应“一蹴即跳”。既然自己错了,跳也没用——那只会显出自己心胸的狭隘。对于善良的误解,也应心平气和地对待。同事之间,在性格特点、处事方式、思维角度乃至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某些正确的见解和做法暂时不被人接受甚至误解,这是难以避免的。既然人家没有恶意,也就大可不必怨恨人家。明智的做法是,能够解释的尽可能解释,一时解释不清的干脆不解释,自己该怎么干就怎么干;要相信“日久见人心”,更要相信“事实胜于雄辩”——消除误解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做出让人信服的成绩!那么对于恶意的中伤,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奋起自卫”、“迎头痛击”呢?我的体会是,仍然尽可能地宽容。外国谚语说“当你与傻子吵架时,旁边的观众往往分不清究竟谁是傻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大写的人”,是不可能因小人的流言而失去自己的尊严的。

六、教师与自己的和谐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在20%左右.然而,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辽宁省的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所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心理疾患检出率为48%,与一般群体的常模相比,有23.4%的小学教师超出常模2个标准差.所以,教师的身心健康已经不是普通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我觉得我们做教师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1、凡事首先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2、确立对自己的信心;

3、永保一颗平常心。

既然只能当教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

美在和谐

——师德与教师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和谐 发展 教师 师德

【摘要】

学校是社会的细胞,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当然也要力争为创建和谐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从六个方面谈教师应追求的六种和谐,即教师与自然的和谐,教师与社会的和谐,教师与职业的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同事的和谐,在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

【正文】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幅照片,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一组塑像。师者手持书卷,神情庄肃,目光深沉而平和;弟子则列布四周,或诵习、或沉思、或舌辩、或聆听,上有飞云朗日,下有青松古石。我的心中突然涌出一种霈然莫御的感动,多么和谐的师生图,多么真切的师生情啊!夫子的德、才、勤、容真可谓万代之师也。这足使后代为师者共荣,使我们这些在“师途”中行进的人对“师”的真谛有了更多的感悟。其实这些日子我们一直被这两个字感动着:从胡锦涛开通“网络民意直通车”到“平民总理”四临蜀道执政为民,从13亿颗脉动的心彼此温暖、共同面对灾难到汶川小学开学典礼上孩子们用感恩的心撑起明天的梦想,从奥运会开幕式上那醒目的“和”字到国外媒体“和谐北京奥运落幕,盛世中国昂首举步的”的赞誉,“和谐”是中国人共同的追求,是我们带给全世界的信息,它锻炼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学校是社会的细胞,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当然也要力争为创建和谐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教师应追求哪几种和谐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追求以下六种和谐:

一、教师与自然的和谐

山山水水是天地万物中一种永恒的自然,寄情于山水间,是人与自然最好的和谐。热爱山水,在乎山水,才能把自然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更好的传播下去,才能更好的把书读活,这也是读书治学传承文明所追求的一种至高的人生精神境

界。山水人人都与之亲密的接触着,他不属于任何人的,它是与人类共存的,我们只能靠近它,品味它,寄情它,用心来拥有它,用眼来探寻它,只有用心和眼来感受它才能发现它所有的美。山水,寄情于其中,你、我、他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人生天地!

二、教师与社会的和谐

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的工作,代表着一定社会理想的追求和前进方向。教师在参与社会生活与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位卑未敢忘忧国,每位教师都应以服务社会为己任。教师要做到:1.爱岗敬业、关爱学生;2.刻苦钻研、严谨笃学;3.勇于创新、奋发进取;4.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除此之外,今天中国社会期待教师具备的两个意识,即创新意识和资源意识。节约是一种美德,不仅仅是无奈的应对。节约是一种责任,我们不能只顾今天有喝的、有烧的、有用的,就不管后人了。节约象征着健康向上,奢侈则意味着没落。

我们是教育工作者,就一定要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名教师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为自己的学生付出,对这个社会来说,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影响着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不光是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要有积极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走不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解和追求。

三、教师与职业的和谐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一个优秀的教师会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而“循其道”。把自己的职业当作像生命一样的事业,自己命里的事业,这是一种超然的追求,是职业态度里的最高境界。

(二)追求和谐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界没有一个这样的人,我们有权利说他是“无论干什么都不行”的人。和谐的教育的英明和人道精神就在于:

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他认为,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教育不能没有“功利”的色彩,但我们可以在为学生打造敲门砖的同时,也给他们一些精神的东西。我们在教会学生适应社会的同时,也要给他们的心田里播下改造社会的理想的种子。这就是我们对和谐教育的追求。

(三)正确看待考试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程度的一种检验形式,是检查孩子学习程度的一种信息反馈。心理学家证明,在学习效果上,有反馈比没有反馈好;及时反馈比远时反馈好;科学反馈比非科学反馈好———反馈,既可以反映出以前的不足,又可以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考试作为一种信息反馈,它本身并没有错误,只是当家长和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它的时候,考试才变得“可恶、可怕、可恨”。考试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考试成绩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动力,考试本身并没有错。现行的高考制度是解决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这对矛盾的最佳选择。

(四)实现有效教学

现在师生为什么感到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课堂教学无效。真正有效教学在于能让学生听得懂、听得进去,能促进学生精神的提升,唤醒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激情,从而实现生命整体的主动发展。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评价依据的,真正的有效教学不在于教师讲明白了多少,也不在于学生练习了多少,而在于学生主动参与了多少,主动获取了多少。

学生的“负担感”并不一定完全是由于作业多或者作业难而造成的身体上的疲惫不堪,更多的时候,他们感到的是一种源于“低效作业”的心理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更加精心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不只是考虑自己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不只是考虑应该给学生布置多少作业,更应该考虑怎样给学生布置什么样的作业;不只是考虑作业的“知识过关”功能,更要考虑作业的“能力过关”功能„„这样一来,教师备课的负担当然要大大加重,但你的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四、教师与学生的和谐

(一)真诚地爱学生

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心!”这当然早已不是什么新潮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鲁迅先生的“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高尚的师德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台湾著名的“忠信教育法”创始人高震东先生也这样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二)严格地要求学生

仁爱和严管是孪生兄弟。俄国教育家赞科夫曾说,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爱寓于严才爱得不纵。仅有爱,没有严,这不是真爱,至少不是完整的爱或负责的爱。只有把“爱”与“严”合二为一,才能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严师出高徒。我们的学生如果在求学长知识的大好年华不从严要求,他们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吗?我们的学生,他无论在生理和心理发育方面都还不成熟,幼稚天真使他们还不能充分地把握自我。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认识具有肤浅性,情绪具有波动性,意志具有薄弱性,行为具有随意性和盲从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所谓“学坏容易学好难”。所以,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对孩子们严加教育,使他们能够沿着健康的人生之路发展。

一味的夸奖让孩子迷失了自我,一味的指责使孩子失去自尊.让我们用正常的心态面对孩子的得与失,公正的对待孩子.以一颗童心对待孩子,该原谅的时候,不要过分的苛求,但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我们也不要一味的袒护,在教育中要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爱。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这才是合格的教师。

(三)尊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在工作中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尊重他人。这其实是一个教育者以身作则,帮助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过程。比如,调座位,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我都要征求被调换同学的意见,如果不同意,决不勉强;给同学安排工作,交代完后,一定要说:“这件事就拜托你了!”在教室借用同学的文具或受到同学的帮助,一定要说一声“谢谢你!”这些都是小事,是细节,但如果老师能注意这些细节,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把平等、尊重、信任传递给学生,这小事中便有了不小的意义。

老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阵地是课堂。因此,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努力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条件和展示的平台,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创设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自信勇敢、宽容平和的心态。把求知的过程与自我建构的过程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宽容。

而反思我们的教育,经常出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我们所看到的课堂所谓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不过是几分钟(很少超过五分钟)的小组讨论,最后还是教师不放心的讲解。这样的“主体性”教育怎么能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怎么能唤醒学生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

(四)与家长沟通

我们可以与家长主动沟通。教师有责任采取书信、访问、家长会、电话、信息网络等方式,主动与家长和相关人员及时沟通,共同交流学生在校内、校外的表现,商讨促进学生进步的方式。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有利于学校教育工作及时、有序地开展。教师应当把家长看成是平等交往的对象。那种自视自己有较高专业知识,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处于更有利地位,从而轻看家长的态度和做法只会导致沟通的失败。教师应积极发起或参与有家长或社会人士参加的与教育有关的社会性活动。教师主动地参与与教育有关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与社会生活环境,还可以展示学校教育的目标,从而主动团结家庭和社会的力量,优化学生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五、教师与同事的和谐

我们平时所遇到的来自同事的议论,不外乎三种情况:中肯的批评,善良的误解和恶意的中伤。对于中步的批评,我们应“闻过则喜”,不应“一蹴即跳”。既然自己错了,跳也没用——那只会显出自己心胸的狭隘。对于善良的误解,也应心平气和地对待。同事之间,在性格特点、处事方式、思维角度乃至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某些正确的见解和做法暂时不被人接受甚至误解,这是难以避免的。既然人家没有恶意,也就大可不必怨恨人家。明智的做法是,能够解释的尽可能解释,一时解释不清的干脆不解释,自己该怎么干就怎么干;要相信“日久见人心”,更要相信“事实胜于雄辩”——消除误解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做出让人信服的成绩!那么对于恶意的中伤,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奋起自卫”、“迎头痛击”呢?我的体会是,仍然尽可能地宽容。外国谚语说“当你与傻子吵架时,旁边的观众往往分不清究竟谁是傻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大写的人”,是不可能因小人的流言而失去自己的尊严的。

六、教师与自己的和谐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在20%左右.然而,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辽宁省的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所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心理疾患检出率为48%,与一般群体的常模相比,有23.4%的小学教师超出常模2个标准差.所以,教师的身心健康已经不是普通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我觉得我们做教师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1、凡事首先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2、确立对自己的信心;

3、永保一颗平常心。

既然只能当教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


相关文章

  • 道德建设十佳汇报材料
  • 我校以"教育科研"和"教育技术现代化"为发展的两翼,以"砺志.求实.创特"为校训, 以"严谨.科学.生动.扎实"为教风,以"勤学好问.刻苦钻研&quo ...查看


  • 中学工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 中学工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xXX学年,学校工会以"[xx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坚持以法治会,加强自身管理体系的建设,全面提高教职工大会质量,配合学校行政走特色教育的道路,组织全校教职 ...查看


  • 倡树四德新风培育四有新人
  • 倡树"四德"新风 培育"四有"新人 百行德为先.实施"四德工程"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师生道德素质.建设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区实验中学作为全区教育窗口学校,高度重视"四 ...查看


  • 马畈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年"自查报告
  • "教师队伍建设年"自查报告 一.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成立了以 校长陈洪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中层领导为核心的工作专班,专门负责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召开"教师队伍建设年&quo ...查看


  • 教师师德师风即兴演讲稿范文
  • 教师师德师风即兴演讲稿范文 即兴演讲是一种不凭借文稿来表情达意的口语交际活动,以下为大家带来教师师德师风即兴演讲稿,详细内容点击查看全文. 1990年5月,我开始了地理教学生涯.满怀激情走进课堂,迎接我的却是学生对地理这一非升学科目的极端忽 ...查看


  • 中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 鄯善县连木沁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 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继续唱响"严管理,抓常规,重落实,促提高"的主基调:落实一岗双责,构建安全教育,安全校园,重视安全隐患排查.坚决 ...查看


  • 五峰中学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 促进德育工作健康发展 全面提升我校德育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五峰中学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五峰中学 2012年4月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 促进德育工作健康发展 全面提升我校德育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五峰中学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我 ...查看


  • 九万里风鹏正举 1
  •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送我分水教育云霄去 ---分水中心学校先进事迹介绍 在分水乡人民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乡中心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 ...查看


  • 2015年学校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 2015年学校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