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上课伊始,多媒体打出:红杏枝头春意____。)

师:同学们认为此处填哪个字较好?

生(齐答):闹。

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一个“闹”字,境界全出。在古诗词中,一个字不同,境界不同;在我们作文中,一个字不同,格局不同。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一个字不同,气度不同。前不久,习近平副主席访问美国时,对奥巴马说“太平洋足够宽,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多媒体展示)。但是美方媒体却说成“太平洋足够宽,容得下中美两个国家”(多媒体展示)。一个“大”字向世界宣布了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大国;一个“大”字,让世界从此对中国刮目相看。这种对每一个字进行推敲的方法,在古诗词鉴赏中叫炼字,朱光潜先生把它叫做“咬文嚼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请一个学生板书:咬文嚼字)

师:“咬文嚼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生(齐答):贬义词。

师:的确,在《现代汉语词典》(1584 页)中,“咬文嚼字”指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多媒体展示),一个贬义词;如果我们避免了不注重精神实质,那就成了褒义词。朱光潜先生认为的咬文嚼字的含义在文中第几段?

生:第3 段。

师:我们一起朗读一遍。(师生齐读)

生:“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那么,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一共用了几个材料,每一个材料分别在证明什么观点?

生:郭老改字,为了证明“一字不同,情感不同”。

生:王若虚改“李广射虎”,为了证明“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生:韩、贾“推敲”,为了证明“文字不同,意境不同”。

生:苏轼写诗,为了证明联想的重要性。

生:套板反应,为了证明写作中创新的重要性。(请一生板书:一字不同,情感不同;字数不同,意味不同;文字不同,意境不同;联想;套板反应。)

师:大家的预习非常认真,胡适曾说过: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那大家在预习的过程中,有哪些疑惑和问题? 生:究竟是“推”好,还是“敲”好?

生:是不是每次“这”都比“是”感情强烈?

生:我们在作文中怎样才能避免套板反应,让我们的作文有新奇感?

生:李广明明知道是石头了,为什么还要再射石头?(生笑)

生:老师,您能不能当场给我们背一下课文注释下的《青玉案》,并解释一下闲愁和烟草、风絮、雨有什么相似点?

(全场笑)

师:我从这位学生的问题中明白了两点:一是读书要细致,课文下面的注释也非常重要;二是老师是拿来出卖的。(全场笑)贺铸人称“贺鬼头”,他充分证明了马云的那句话:男人的才华和长相是成反比的。(全场笑)他虽然很丑但是很温柔,写的词柔情万种。我给大家背一下《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全场掌声)

师:贺铸化虚为实,将抽象的闲愁用具体的烟草、风絮、梅雨细腻形象地展现了出来。

1“. 一川”写出闲愁的多,风中飘飞的柳絮写出闲愁的乱,“黄时雨”写出闲愁的密。

2.烟雾中的浅草写出闲愁的看不清、说不明;风絮飘在人身上是拂不去的,就如“挥挥衣袖,不说离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出闲愁的拂不去;漫天的雨写出闲愁的躲不开。

3“. 一川”是地上的,“风絮”是半空的,“雨”是天上的,写出闲愁的无处不在。

4“. 烟草”是初春的,“风絮”是仲春的,“梅子黄时雨”是暮春的,写出了闲愁的无时不有。

贺铸用烟草、风絮、梅雨几个意象写出了自己闲愁的说不清、拂不去、躲不开,写出了自己闲愁的多、乱、密,写出了自己闲愁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全场掌声)

所以同学们,妙用神奇的联想可以让我们的作文避免套板反应。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有这样一句话,绿子(女)问:喜欢我到什么程度?渡边(男)答:„„哪位同学用新颖的联想加意象来回答。

(学生笑着小声讨论。)

生:就像老鼠爱大米。(全场笑)

生:我心的断崖从此星光烂漫。(全场掌声)

师:喜欢一个人之后,伤痕累累的心变得阳光灿烂,你可以当作家了。村上春树写的是:整个世界森林里所有的老虎都融化成黄油„„ 这句话怎么理解?

(很多学生流露出疑惑的目光。)

生:老虎是很凶狠的,黄油是很柔软的。说明爱上一个人之后,他粗暴的心变得很柔软了。

师:因为爱上一个人,而爱上了整个世界,这就是爱的最高境界。(全场掌声)同学们,咬文嚼字有无穷的乐趣,现在我们先解决哪个材料的问题?

生:第三个。

师:同学们都很有水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千百年一直争论而未决的问题。那我统计一下,认为“敲”好的同学请举手。

(共有四名学生举手。)

生1:我认为“敲”好,因为当时韩愈被贬,心里渴望得到重用,所以“敲”有一种渴求感。

师:青春就是疯狂地奔跑,然后华丽地跌倒。同学你要注意这首诗的题目《题李凝幽居》,贾岛写给李凝的,不是写给韩愈的。

生2:我认为“敲”好,因为“敲”更显礼节性。

师:你是一个懂礼仪的好孩子!

生3:我认为“敲”好,因为“敲”以动衬静。

生4:我从读音上认为“敲”好,因为“qiāo”比“tuī”在读音上更响亮,读起来充满暖色。

师:恭喜你,你已经掌握了学语文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从音韵方面入手,去鉴赏其中隐藏的情感。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将唇齿音和舌齿音完美结合,连下七组叠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所以咬文嚼字还需要咬音韵,下面哪位同学说一下“推”的好处?

生:我认为从“岛瘦”的风格来看,用“推”更好。贾岛的大量作品都通过幽僻冷漠的景物来烘托孤独寂寞、失意消沉、心慕佛道的心境。“推”更能体现他的这种风格。从贾岛一生的经历来看,也是用“推”更好,贾岛一生穷困潦倒,死之日,家无一钱,只有一病驴、一古琴。“推”更能体现他的这种心境。

师:你太棒了!你已经熟练地运用了“知人论世”的品读方法。的确,从贾岛的经历和风格来看,用“推”更能体现他的心境。但是为什么贾岛放弃了“推”这个冰冷孤独的词,却选择了温暖的“敲”字?让我们回溯千年,去见证贾岛和韩愈的那一次奇遇。那时候,贾岛每天骑个毛驴,写一句好诗,就丢进后面的背包里。有一天,他骑着毛驴正在大街上平平仄仄地思考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时候,撞到了当时是京兆尹(长安市市长)的韩愈车队,韩愈非但没有生气,还像个朋友一样,与贾岛“推敲”了很久。欣慰的是,贾岛最终选择了充满温暖人情味的“敲”字。下面我们从“推敲”出发,走向课文的更深处。请大家质疑提问。

生:为什么李广明明知道是石头还要射?

师:哪位同学帮我回答?

生:因为李广自己就不敢相信。

师:回答得很好。关于“字数不同,意味不同”,我准备用另一则材料来证明这一观点,大家觉得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师: 前不久我给我女儿买了本少儿版的《红楼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生笑)(多媒体展示)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红楼梦》)

很久以前一个神仙补天之后,留下一块石头没用,便丢在山下面。(少儿版《红楼梦》)

师:同学们,少儿版少了哪些内容,让我们吓一跳?

生:少了很多数字。

师:这些数字有没有特殊的意味?

生:我曾看过周汝昌的《红楼梦十二层》,里面讲了大石头高十二丈,照应正钗;宽二十四丈,照应副钗。四乘二十四是九十六,加上十二,正好是一百零八。《红楼梦》里主要写了一百零八个优秀的女孩子。三万六千五百就是一百年的总天数。

师:非常好,你的阅读量让我惊叹。同学们,广泛地课外阅读会让我们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地方,知识的宽度会决定我们知识的深度。的确,数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深刻的含义,比如无极而太极,太极而三家,三家而五行,五行而万物,无极是0,太极是1,道家用13500 来代表整个世界,所以《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重13500 斤,

地狱的鬼魂13500个。少了这些数字,意味全变了。那还有哪些不能少?

生:女娲不能改成神仙,因为女娲补天的原因是共工和祝融两个男人打架,把天打了一个洞,说明男人是世界的破坏者,女人是世界的拯救者。(生笑)所以《红楼梦》里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得清爽,见了男人便觉得浊臭逼人。”这体现了很强的男女平等意识。(生掌声)

师:你太优秀了!你的阅读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太强了。同学们,字数不同,意味差别也大,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原著,有时候,一个字不同,整个句式就不一样了。对于一个字不同情感就不同的材料,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这”和“是”究竟有什么区别,是不是每次“这”都能比“是”更好地表达情感?

师:哪位同学帮我回答?

生:“是”字,仅仅是表示客观的判断;而“这”字,带有强烈的憎恶情感。

师:例子中哪句话中的“这”包含的情感最强烈?饱含感情地读出来。

生(东倒西歪):杨雄醉骂潘巧云:你这贱人!你这淫妇! 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生笑,掌声) 师:你非常会读书!完全读出了醉态。在《红楼梦》里焦大骂人(也装出醉态):“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生笑)同学们,不能光看我神态,还要听出焦大这句话里有不合常理的地方没有。

生:应该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因为焦大喝醉酒了,又没多少文化,所以才会错。

师:那大家看杨雄的话中有没有不合常理的句子?

生:“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将潘巧云比喻成老虎的口水,不合常理,表明杨雄已经愤怒到了极点,任何恶毒的语言都不能表达对潘巧云的恨了,所以后来他把潘巧云给杀了。(生掌声)

师:太好了!你理解能力特别强!口水本是没有情感的词,但是在本句中满含憎恶之情。所以,我们咬文嚼字一定要咬出文字中深藏的情感,哪位同学将本文总结一下?

生:本文用了郭老改字、李广射虎、贾岛推敲、苏轼写诗、套板反应五个材料,证明了无论是在戏剧、传记还是诗歌中,文字不同,情感不同,同时强调了联想创新的重要性。

师:但是,同学们,我们在咬文嚼字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回避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既要咬文嚼字,同时也要记住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比如《江雪》中,你觉得哪些字用得很好?

生:“独”“钓”“雪”用得很好,在大雪封江的江面,是不可能钓鱼的,他钓的是寂寞。(全场笑,掌声) 生:“寒”字用得很好,不仅指的是冰雪的寒冷,也指社会的寒冷,更是柳宗元内心的寒冷。

师:是的,这首诗写于柳宗元被贬之后,千山代表周围的整个世界,万径表明万条大道,这些表明柳宗元并没有到绝境。柳宗元说如果我柳宗元不要人格,不要尊严,不要正义,不要理想,与世同流合污的话,摆在我柳宗元面前的是万条金光大道,我想做多大的官就做多大的官,但是我柳宗元不愿意。即使在冰冷而孤独的世界里,我一无所有,没有任何人帮助我、理解我、关怀我,我柳宗元也不在乎;即使举世混浊,我也要在黑暗而冰冷的世界里,坚 守我的那一份高洁;即使众人皆醉,我也要在昏庸而无聊的人群中,保持我的那一份清醒,用我伟岸的人格与天地精神独往来!(全场掌声)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上课伊始,多媒体打出:红杏枝头春意____。)

师:同学们认为此处填哪个字较好?

生(齐答):闹。

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一个“闹”字,境界全出。在古诗词中,一个字不同,境界不同;在我们作文中,一个字不同,格局不同。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一个字不同,气度不同。前不久,习近平副主席访问美国时,对奥巴马说“太平洋足够宽,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多媒体展示)。但是美方媒体却说成“太平洋足够宽,容得下中美两个国家”(多媒体展示)。一个“大”字向世界宣布了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大国;一个“大”字,让世界从此对中国刮目相看。这种对每一个字进行推敲的方法,在古诗词鉴赏中叫炼字,朱光潜先生把它叫做“咬文嚼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请一个学生板书:咬文嚼字)

师:“咬文嚼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生(齐答):贬义词。

师:的确,在《现代汉语词典》(1584 页)中,“咬文嚼字”指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多媒体展示),一个贬义词;如果我们避免了不注重精神实质,那就成了褒义词。朱光潜先生认为的咬文嚼字的含义在文中第几段?

生:第3 段。

师:我们一起朗读一遍。(师生齐读)

生:“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那么,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一共用了几个材料,每一个材料分别在证明什么观点?

生:郭老改字,为了证明“一字不同,情感不同”。

生:王若虚改“李广射虎”,为了证明“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生:韩、贾“推敲”,为了证明“文字不同,意境不同”。

生:苏轼写诗,为了证明联想的重要性。

生:套板反应,为了证明写作中创新的重要性。(请一生板书:一字不同,情感不同;字数不同,意味不同;文字不同,意境不同;联想;套板反应。)

师:大家的预习非常认真,胡适曾说过: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那大家在预习的过程中,有哪些疑惑和问题? 生:究竟是“推”好,还是“敲”好?

生:是不是每次“这”都比“是”感情强烈?

生:我们在作文中怎样才能避免套板反应,让我们的作文有新奇感?

生:李广明明知道是石头了,为什么还要再射石头?(生笑)

生:老师,您能不能当场给我们背一下课文注释下的《青玉案》,并解释一下闲愁和烟草、风絮、雨有什么相似点?

(全场笑)

师:我从这位学生的问题中明白了两点:一是读书要细致,课文下面的注释也非常重要;二是老师是拿来出卖的。(全场笑)贺铸人称“贺鬼头”,他充分证明了马云的那句话:男人的才华和长相是成反比的。(全场笑)他虽然很丑但是很温柔,写的词柔情万种。我给大家背一下《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全场掌声)

师:贺铸化虚为实,将抽象的闲愁用具体的烟草、风絮、梅雨细腻形象地展现了出来。

1“. 一川”写出闲愁的多,风中飘飞的柳絮写出闲愁的乱,“黄时雨”写出闲愁的密。

2.烟雾中的浅草写出闲愁的看不清、说不明;风絮飘在人身上是拂不去的,就如“挥挥衣袖,不说离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出闲愁的拂不去;漫天的雨写出闲愁的躲不开。

3“. 一川”是地上的,“风絮”是半空的,“雨”是天上的,写出闲愁的无处不在。

4“. 烟草”是初春的,“风絮”是仲春的,“梅子黄时雨”是暮春的,写出了闲愁的无时不有。

贺铸用烟草、风絮、梅雨几个意象写出了自己闲愁的说不清、拂不去、躲不开,写出了自己闲愁的多、乱、密,写出了自己闲愁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全场掌声)

所以同学们,妙用神奇的联想可以让我们的作文避免套板反应。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有这样一句话,绿子(女)问:喜欢我到什么程度?渡边(男)答:„„哪位同学用新颖的联想加意象来回答。

(学生笑着小声讨论。)

生:就像老鼠爱大米。(全场笑)

生:我心的断崖从此星光烂漫。(全场掌声)

师:喜欢一个人之后,伤痕累累的心变得阳光灿烂,你可以当作家了。村上春树写的是:整个世界森林里所有的老虎都融化成黄油„„ 这句话怎么理解?

(很多学生流露出疑惑的目光。)

生:老虎是很凶狠的,黄油是很柔软的。说明爱上一个人之后,他粗暴的心变得很柔软了。

师:因为爱上一个人,而爱上了整个世界,这就是爱的最高境界。(全场掌声)同学们,咬文嚼字有无穷的乐趣,现在我们先解决哪个材料的问题?

生:第三个。

师:同学们都很有水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千百年一直争论而未决的问题。那我统计一下,认为“敲”好的同学请举手。

(共有四名学生举手。)

生1:我认为“敲”好,因为当时韩愈被贬,心里渴望得到重用,所以“敲”有一种渴求感。

师:青春就是疯狂地奔跑,然后华丽地跌倒。同学你要注意这首诗的题目《题李凝幽居》,贾岛写给李凝的,不是写给韩愈的。

生2:我认为“敲”好,因为“敲”更显礼节性。

师:你是一个懂礼仪的好孩子!

生3:我认为“敲”好,因为“敲”以动衬静。

生4:我从读音上认为“敲”好,因为“qiāo”比“tuī”在读音上更响亮,读起来充满暖色。

师:恭喜你,你已经掌握了学语文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从音韵方面入手,去鉴赏其中隐藏的情感。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将唇齿音和舌齿音完美结合,连下七组叠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所以咬文嚼字还需要咬音韵,下面哪位同学说一下“推”的好处?

生:我认为从“岛瘦”的风格来看,用“推”更好。贾岛的大量作品都通过幽僻冷漠的景物来烘托孤独寂寞、失意消沉、心慕佛道的心境。“推”更能体现他的这种风格。从贾岛一生的经历来看,也是用“推”更好,贾岛一生穷困潦倒,死之日,家无一钱,只有一病驴、一古琴。“推”更能体现他的这种心境。

师:你太棒了!你已经熟练地运用了“知人论世”的品读方法。的确,从贾岛的经历和风格来看,用“推”更能体现他的心境。但是为什么贾岛放弃了“推”这个冰冷孤独的词,却选择了温暖的“敲”字?让我们回溯千年,去见证贾岛和韩愈的那一次奇遇。那时候,贾岛每天骑个毛驴,写一句好诗,就丢进后面的背包里。有一天,他骑着毛驴正在大街上平平仄仄地思考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时候,撞到了当时是京兆尹(长安市市长)的韩愈车队,韩愈非但没有生气,还像个朋友一样,与贾岛“推敲”了很久。欣慰的是,贾岛最终选择了充满温暖人情味的“敲”字。下面我们从“推敲”出发,走向课文的更深处。请大家质疑提问。

生:为什么李广明明知道是石头还要射?

师:哪位同学帮我回答?

生:因为李广自己就不敢相信。

师:回答得很好。关于“字数不同,意味不同”,我准备用另一则材料来证明这一观点,大家觉得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师: 前不久我给我女儿买了本少儿版的《红楼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生笑)(多媒体展示)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红楼梦》)

很久以前一个神仙补天之后,留下一块石头没用,便丢在山下面。(少儿版《红楼梦》)

师:同学们,少儿版少了哪些内容,让我们吓一跳?

生:少了很多数字。

师:这些数字有没有特殊的意味?

生:我曾看过周汝昌的《红楼梦十二层》,里面讲了大石头高十二丈,照应正钗;宽二十四丈,照应副钗。四乘二十四是九十六,加上十二,正好是一百零八。《红楼梦》里主要写了一百零八个优秀的女孩子。三万六千五百就是一百年的总天数。

师:非常好,你的阅读量让我惊叹。同学们,广泛地课外阅读会让我们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地方,知识的宽度会决定我们知识的深度。的确,数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深刻的含义,比如无极而太极,太极而三家,三家而五行,五行而万物,无极是0,太极是1,道家用13500 来代表整个世界,所以《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重13500 斤,

地狱的鬼魂13500个。少了这些数字,意味全变了。那还有哪些不能少?

生:女娲不能改成神仙,因为女娲补天的原因是共工和祝融两个男人打架,把天打了一个洞,说明男人是世界的破坏者,女人是世界的拯救者。(生笑)所以《红楼梦》里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得清爽,见了男人便觉得浊臭逼人。”这体现了很强的男女平等意识。(生掌声)

师:你太优秀了!你的阅读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太强了。同学们,字数不同,意味差别也大,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原著,有时候,一个字不同,整个句式就不一样了。对于一个字不同情感就不同的材料,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这”和“是”究竟有什么区别,是不是每次“这”都能比“是”更好地表达情感?

师:哪位同学帮我回答?

生:“是”字,仅仅是表示客观的判断;而“这”字,带有强烈的憎恶情感。

师:例子中哪句话中的“这”包含的情感最强烈?饱含感情地读出来。

生(东倒西歪):杨雄醉骂潘巧云:你这贱人!你这淫妇! 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生笑,掌声) 师:你非常会读书!完全读出了醉态。在《红楼梦》里焦大骂人(也装出醉态):“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生笑)同学们,不能光看我神态,还要听出焦大这句话里有不合常理的地方没有。

生:应该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因为焦大喝醉酒了,又没多少文化,所以才会错。

师:那大家看杨雄的话中有没有不合常理的句子?

生:“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将潘巧云比喻成老虎的口水,不合常理,表明杨雄已经愤怒到了极点,任何恶毒的语言都不能表达对潘巧云的恨了,所以后来他把潘巧云给杀了。(生掌声)

师:太好了!你理解能力特别强!口水本是没有情感的词,但是在本句中满含憎恶之情。所以,我们咬文嚼字一定要咬出文字中深藏的情感,哪位同学将本文总结一下?

生:本文用了郭老改字、李广射虎、贾岛推敲、苏轼写诗、套板反应五个材料,证明了无论是在戏剧、传记还是诗歌中,文字不同,情感不同,同时强调了联想创新的重要性。

师:但是,同学们,我们在咬文嚼字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回避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既要咬文嚼字,同时也要记住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比如《江雪》中,你觉得哪些字用得很好?

生:“独”“钓”“雪”用得很好,在大雪封江的江面,是不可能钓鱼的,他钓的是寂寞。(全场笑,掌声) 生:“寒”字用得很好,不仅指的是冰雪的寒冷,也指社会的寒冷,更是柳宗元内心的寒冷。

师:是的,这首诗写于柳宗元被贬之后,千山代表周围的整个世界,万径表明万条大道,这些表明柳宗元并没有到绝境。柳宗元说如果我柳宗元不要人格,不要尊严,不要正义,不要理想,与世同流合污的话,摆在我柳宗元面前的是万条金光大道,我想做多大的官就做多大的官,但是我柳宗元不愿意。即使在冰冷而孤独的世界里,我一无所有,没有任何人帮助我、理解我、关怀我,我柳宗元也不在乎;即使举世混浊,我也要在黑暗而冰冷的世界里,坚 守我的那一份高洁;即使众人皆醉,我也要在昏庸而无聊的人群中,保持我的那一份清醒,用我伟岸的人格与天地精神独往来!(全场掌声)


相关文章

  • 08[咬文嚼字]教案
  •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今汉语中存在错别字的现象和原因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消灭错别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 ...查看


  • 不求甚解(教案)(网友来稿)
  • 侯清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要诀.不求甚解.咬文嚼字.开卷有益"等词的意思.2.熟读课文,知道作者是怎样水到渠成的确立自己的主张,达到反驳对方的目的.3.了解驳论文的特点,会写一般的小驳论文. 情感价值态 ...查看


  • [不求甚解]教案1课时
  • <不求甚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把握文中所阐述的正确主张. 2.学习道理论证法和正反论证方法. 3.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表达效果. 4.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 ...查看


  • [咬文嚼字]教案 1
  • <咬文嚼字>教案 [学前导引] "咬文嚼字"是一个成语,它一般被当作贬义词来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它的解释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但在朱 ...查看


  • 囚蚁教学反思
  • 一直认为,认真创作的教案对于教师来说就像自己的孩 子一样是充满灵性的,也许不是尽善尽美,但是在自己的热切期 盼中,在自己的潜心调教下,这个文字孩子始终会流淌着母亲的 热情之血,去谱写自己的生命之歌. 于是,从我的<囚蚁> 诞生那 ...查看


  • 春批注教案
  • <春>教案 本单元的主题是"多彩四季",所选文章均为描摹四季的散文及诗歌.<春>的作者抓住春天的特征,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书写了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喜悦 ...查看


  • 15文艺随笔二篇
  •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 ...查看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5课[短文两篇]教案
  • 一五 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理解作者的主张,理解本文所蕴含的道理,掌握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理解作者的主张,掌握运用 ...查看


  • [桃花心木]教案设计
  •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桃花心木>教案设计 桃花心木>教案设计 一.教学背景 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 课时:1 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