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高度重视员工身心健康问题

企业应高度重视员工身心健康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身心健康为何如此重要?简单地说,因为员工的身心健康水平能够决定其敬业度的高低。

前段时间,由于薪酬低、工作条件恶劣等员工,南方很多企业发生了罢工抗议事件,政府和公司针对工人抗议事件迅速做出回应,大幅度调高了工资标准。到目前为止,工资的提高初步缓解了员工的情绪,生产也逐步回到正轨,但问题是,这样的平静能够维持多久?这种仅仅满足员工眼前工资需求而不去考量员工更深层次、社会性、生理和心理层面问题的解决办法,到底能坚持多久?人民币升值以及工资上涨使企业管理成本的压力空前巨大,企业需要找到能够切实改善员工身心健康问题的整体性、可持续并且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

员工身心健康的组织效应

我们这里说的身心健康(employee well-being)包括三个方面:

1、生理健康—身体健康,活力/精力。

2、心理健康—压力/焦虑,内在满意度,成就感,乐观,自信,控制力,个人权利以及安全感。

3、社会健康—工作关系,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平衡、平等、公平、尊重以及与社会的联系。

在现代生活中,工作所占用的时间相对较多,因此工作场所成为决定个人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的工作体验影响其自身感受、与家庭和朋友的互动、闲暇时间安排及对未来的焦虑程度等等。 再者,员工身心健康也会对企业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

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员工身心健康为何如此重要?简单地说,因为员工的身心健康水平能够决定其敬业度的高低。

我们的研究表明,员工身心健康以特定的方式影响敬业度。员工敬业度和身心健康状况可以按照相同方向或相反方向变化。如果同时具备高身心健康度和高敬业度,我们可以看到可持续的敬业度。如果一个方面较高,另一方面较低,我们看到的则是与企业需求不符的一系列结果。例如,一个企业目前订单的时限特别紧张,需要员工加班工作赶工期。这样的行为也许会让企业短期内达到既定的目标,但这是不可持续的,工人感到身心疲惫的风险加大,会导致员工离职和

长期消极工作。

另一方面,在对员工离职风险的分析中,根据对员工敬业度、身心健康水平和留任意愿的数据比对,我们发现,敬业度高但缺乏身心健康的员工比同时拥有高敬业度和高身心健康水平的员工更容易离职。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忽略掉员工的身心健康,那么可能会造成敬业的员工大量流失。

如果员工身心健康水平不够高,则敬业度降低,流失率增加,工作动力和工作绩效将随时间的推移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企业的正确管理模式就显而易见了——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留企业优秀人才取决于:

重视员工身心健康、找到衡量的方式并切实关注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干预措施,以改善甚至矫正员工的敬业度和身心健康水平。

员工身心健康生态系统

如果企业希望了解自身的政策和制度会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或阻挠员工对身心健康的强烈感受,就需要先考察雇主指标(如员工离职率)和雇员指标(对影响身心健康感受的各个因素的看法)。

我们的研究显示,企业文化的某些方面对员工身心健康的影响最大。在形成员工身心健康感受的所有因素中,最关键的是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支持,确保直接领导能够创造支持员工发展的工作环境、并且认可员工取得的成就,鼓励互相协作、创造归属感,并且采取各种措施使员工远离负面情绪。关于如何帮助企业建立一种支持并提高员工身心健康水平和可持续敬业度的企业文化,我们以下给出了6项措施建议:

1、了解并衡量敬业度和身心健康水平,以及企业文化支持或阻挠其中任一方面的具体形式。30多年来关于员工敬业度的经验表明,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解决方案。 企业只有考察并衡量自身文化、以及这些文化如何影响员工敬业度及身心健康,才会了解到“焦点”所在。

2.关注有效领导力。领导力对于员工敬业度可谓举足轻重,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变化、最不确定的因素。作为企业领导需要:

了解员工。像了解你的客户一样熟悉你的员工,有助于打造良好的职场环境,赢得员工的认同和信任。

培养员工。员工渴望学习并提高自己的技能,帮助他们完成这些事情能够使他们对企业更加忠诚

激励员工。当员工认为所做的工作有意义时,他们会更投入地工作以取得成功。知识丰富、被充分授权的员工会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奖励员工。当员工认为他们被公平对待、获得认可时,他们会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多的创新精神去完成工作。

参与其中。知识丰富,被充分授权的员工会创造更大价值。

3.重新评估价值体系。现在是重新评估员工的价值体系的最佳时机。价值体系就是指企业对员工的期望,以及员工对企业的期望。企业需要采取什么措施重新平衡价值体系,使之既满足企业的需要,同时也满足员工的需要?

基于“了解员工”的概念,第一步要通过调查或其他方式确定关乎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这一步往往能生成非常有价值的观点。比如,某些员工一致认为最有助于推动他们敬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最为关键的因素,成本却相对较低。 这些因素包括提供有挑战性的工作,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灵活的时间安排,培养团队文化,与员工目标相关联的清晰职业发展道路,等等。

评估员工态度、了解不同员工的关注重点,还有助于企业优化其人力投资,在不降低员工敬业度和身心健康水平的前提下控制成本。

4.关注培训和职业发展。韬睿惠悦的全球研究结果显示,在经历巨大变化的企业中,敬业度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依然是职业发展机会和清晰的职业发展道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保留高绩效的优秀人才可能比以前更为重要,因为这些员工流动性最大,一旦工作环境不符合其要求就很容易跳槽,所以必须了解缩减培训和发展机会的影响,并在削减成本和流失人才之间做合理的权衡。

5.整合整体奖酬。企业的薪酬体系是否符合员工的身心健康要求?具体来说,能否涵盖员工身心健康的所有方面,包括心理和社会层面?是否有能帮助员工平衡本职工作和个人责任的相关规定?员工是否有适当的责任心和灵活度以做出决策?他们有没有机会和他人沟通以避免孤立地工作?对于不同的工作表现,企业是否提供多样的薪酬方案奖励表现杰出的员工以及为实现主要目标做出巨大贡献的员工?

研究表明,尽管福利和薪酬并不是提升敬业度和身心健康的最重要驱动因素,但

它们仍是雇佣关系中的非常必要的内容,那些觉得自己付出大于回报的员工会希望情况有所改观

6.培养一线经理层的能力。企业关注企业文化的构建固然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也绝不要低估一线经理在协助提高员工敬业度和身心健康、确保企业文化准确传达雇主要求等方面的作用。经理和主管最了解员工的工作量、个人问题和日常活动,他们可以做出对员工有实际影响的决策。比如为员工提供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的灵活度,发现并解决员工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给予有效的绩效评估以及建立协作团队精神。让经理接受管理技能的培训,了解与员工有关的各项计划,并知道员工应如何获得并运用这些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应高度重视员工身心健康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身心健康为何如此重要?简单地说,因为员工的身心健康水平能够决定其敬业度的高低。

前段时间,由于薪酬低、工作条件恶劣等员工,南方很多企业发生了罢工抗议事件,政府和公司针对工人抗议事件迅速做出回应,大幅度调高了工资标准。到目前为止,工资的提高初步缓解了员工的情绪,生产也逐步回到正轨,但问题是,这样的平静能够维持多久?这种仅仅满足员工眼前工资需求而不去考量员工更深层次、社会性、生理和心理层面问题的解决办法,到底能坚持多久?人民币升值以及工资上涨使企业管理成本的压力空前巨大,企业需要找到能够切实改善员工身心健康问题的整体性、可持续并且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

员工身心健康的组织效应

我们这里说的身心健康(employee well-being)包括三个方面:

1、生理健康—身体健康,活力/精力。

2、心理健康—压力/焦虑,内在满意度,成就感,乐观,自信,控制力,个人权利以及安全感。

3、社会健康—工作关系,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平衡、平等、公平、尊重以及与社会的联系。

在现代生活中,工作所占用的时间相对较多,因此工作场所成为决定个人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的工作体验影响其自身感受、与家庭和朋友的互动、闲暇时间安排及对未来的焦虑程度等等。 再者,员工身心健康也会对企业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

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员工身心健康为何如此重要?简单地说,因为员工的身心健康水平能够决定其敬业度的高低。

我们的研究表明,员工身心健康以特定的方式影响敬业度。员工敬业度和身心健康状况可以按照相同方向或相反方向变化。如果同时具备高身心健康度和高敬业度,我们可以看到可持续的敬业度。如果一个方面较高,另一方面较低,我们看到的则是与企业需求不符的一系列结果。例如,一个企业目前订单的时限特别紧张,需要员工加班工作赶工期。这样的行为也许会让企业短期内达到既定的目标,但这是不可持续的,工人感到身心疲惫的风险加大,会导致员工离职和

长期消极工作。

另一方面,在对员工离职风险的分析中,根据对员工敬业度、身心健康水平和留任意愿的数据比对,我们发现,敬业度高但缺乏身心健康的员工比同时拥有高敬业度和高身心健康水平的员工更容易离职。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忽略掉员工的身心健康,那么可能会造成敬业的员工大量流失。

如果员工身心健康水平不够高,则敬业度降低,流失率增加,工作动力和工作绩效将随时间的推移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企业的正确管理模式就显而易见了——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留企业优秀人才取决于:

重视员工身心健康、找到衡量的方式并切实关注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干预措施,以改善甚至矫正员工的敬业度和身心健康水平。

员工身心健康生态系统

如果企业希望了解自身的政策和制度会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或阻挠员工对身心健康的强烈感受,就需要先考察雇主指标(如员工离职率)和雇员指标(对影响身心健康感受的各个因素的看法)。

我们的研究显示,企业文化的某些方面对员工身心健康的影响最大。在形成员工身心健康感受的所有因素中,最关键的是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支持,确保直接领导能够创造支持员工发展的工作环境、并且认可员工取得的成就,鼓励互相协作、创造归属感,并且采取各种措施使员工远离负面情绪。关于如何帮助企业建立一种支持并提高员工身心健康水平和可持续敬业度的企业文化,我们以下给出了6项措施建议:

1、了解并衡量敬业度和身心健康水平,以及企业文化支持或阻挠其中任一方面的具体形式。30多年来关于员工敬业度的经验表明,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解决方案。 企业只有考察并衡量自身文化、以及这些文化如何影响员工敬业度及身心健康,才会了解到“焦点”所在。

2.关注有效领导力。领导力对于员工敬业度可谓举足轻重,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变化、最不确定的因素。作为企业领导需要:

了解员工。像了解你的客户一样熟悉你的员工,有助于打造良好的职场环境,赢得员工的认同和信任。

培养员工。员工渴望学习并提高自己的技能,帮助他们完成这些事情能够使他们对企业更加忠诚

激励员工。当员工认为所做的工作有意义时,他们会更投入地工作以取得成功。知识丰富、被充分授权的员工会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奖励员工。当员工认为他们被公平对待、获得认可时,他们会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多的创新精神去完成工作。

参与其中。知识丰富,被充分授权的员工会创造更大价值。

3.重新评估价值体系。现在是重新评估员工的价值体系的最佳时机。价值体系就是指企业对员工的期望,以及员工对企业的期望。企业需要采取什么措施重新平衡价值体系,使之既满足企业的需要,同时也满足员工的需要?

基于“了解员工”的概念,第一步要通过调查或其他方式确定关乎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这一步往往能生成非常有价值的观点。比如,某些员工一致认为最有助于推动他们敬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最为关键的因素,成本却相对较低。 这些因素包括提供有挑战性的工作,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灵活的时间安排,培养团队文化,与员工目标相关联的清晰职业发展道路,等等。

评估员工态度、了解不同员工的关注重点,还有助于企业优化其人力投资,在不降低员工敬业度和身心健康水平的前提下控制成本。

4.关注培训和职业发展。韬睿惠悦的全球研究结果显示,在经历巨大变化的企业中,敬业度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依然是职业发展机会和清晰的职业发展道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保留高绩效的优秀人才可能比以前更为重要,因为这些员工流动性最大,一旦工作环境不符合其要求就很容易跳槽,所以必须了解缩减培训和发展机会的影响,并在削减成本和流失人才之间做合理的权衡。

5.整合整体奖酬。企业的薪酬体系是否符合员工的身心健康要求?具体来说,能否涵盖员工身心健康的所有方面,包括心理和社会层面?是否有能帮助员工平衡本职工作和个人责任的相关规定?员工是否有适当的责任心和灵活度以做出决策?他们有没有机会和他人沟通以避免孤立地工作?对于不同的工作表现,企业是否提供多样的薪酬方案奖励表现杰出的员工以及为实现主要目标做出巨大贡献的员工?

研究表明,尽管福利和薪酬并不是提升敬业度和身心健康的最重要驱动因素,但

它们仍是雇佣关系中的非常必要的内容,那些觉得自己付出大于回报的员工会希望情况有所改观

6.培养一线经理层的能力。企业关注企业文化的构建固然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也绝不要低估一线经理在协助提高员工敬业度和身心健康、确保企业文化准确传达雇主要求等方面的作用。经理和主管最了解员工的工作量、个人问题和日常活动,他们可以做出对员工有实际影响的决策。比如为员工提供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的灵活度,发现并解决员工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给予有效的绩效评估以及建立协作团队精神。让经理接受管理技能的培训,了解与员工有关的各项计划,并知道员工应如何获得并运用这些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文章

  • 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
  • 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 关于推动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为借鉴与学习外地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6月7日由杨舍镇安全生产协会组织了各协会企业赴江阴周庄镇进行了参观学习,本次参观了二个企业一家纺织企业 ...查看


  • 员工体育参与对工作促进作用的研究
  •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KB12-07). [摘 要]通过对石油企业员工体育参与对其工作的促进作用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员工体育参与对增强员工体质,提高工作效率,都具有积极的促 ...查看


  • 推进集团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凝心聚力,共筑和谐 推进集团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翟若愚在集团公司工会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在集团公司新的"五个突破"和"四年再造一个大唐"宏伟目标全面实现的历史时刻,在集团公司2007年工作 ...查看


  • 国内工作压力管理研究现状
  • 国内工作压力管理研究现状 我国企业压力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和企业.虽然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的程度不断加深,企业间的竞争日异激化,使企业和员工所面临的压力强度也不断增长,进而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高度 ...查看


  • 2013黑大继续教育经济专业中高学习体会
  • 201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 培训经济中高级班学习体会 为了及时了解经济学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我学习了黑龙江大学继续教育经济专业2010-2014年的课程,通过两个月的学习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使我了解了本专业历年的发展动态,掌 ...查看


  • 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铸就辉煌
  • --江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述评 时间:2012-03-19  来源:  作者:易贤荣(集团公司安环处) 安全是生产经营的基础,是超越一切的头等大事,事关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江钨推进集团二次创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 ...查看


  • 贺董事长2015年第一次安委会讲话
  • 坚守安全底线 强化抓责管非 为全面开创安全晋煤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在2015年安委会第一次扩大会议暨安全目标责任书签字仪式上的讲话 (2015年1月16日) 贺 天 才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5年安委会第一次扩大会议暨安全消 ...查看


  • 企业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应该怎样辩
  • 企业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应该怎样辩 最佳答案 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在"企业应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这一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每中意见都有 ...查看


  • 矿山经济学
  • 矿山经济学结课论文 学 院:专业班级:姓 名:学 号: 煤矿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 摘要:经济效益是煤矿生产的目标,安全是产生经济效益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安全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降低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减少财产的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