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浅析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功能与形式、文化孰轻孰重

一.引言:

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我们去杭州建筑认知实习,有幸的和王澍及他的象山校区来个亲密的接触。以前总是在书本网络上了解他及他的作品,感觉他是个很有个性的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了“中国式解构”的意味。对他也充满了崇拜之情,当大巴车进入美院的象山校区,她与南山校区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在这里你仿佛进入江南水墨画般的仙境,新奇的艺术造型,个性的立面和开窗形式,传统的乡土材料。此时的建筑很具有吸引力,大家都很急不可耐的下车,一睹她的真容。 但通过几个小时的实地参观接触,我对他却没有了崇拜,反而有了种质疑——“功能”难道比“所谓的形式、文化”更重要吗?首先谈谈象山校区的建筑设计的独到优异之处吧

二.象山校区的设计的独到之处。

第一,王澍设计的象山校区,大到整体的布局经营,小到建筑的形式、材料,确实有很多对传统与本土营造方式的思考。这种对当代建筑界“忘本”现象的批评,并最终提出了结合本土与当代现实的具体实验方案,这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第二,王澍在文章中常说,环境比建筑更重要。设计师对环境自然而然的改造,以及大量的种植和绿化,的确使校园富有生机和意趣。象山校区这种崇尚自然的独特环境,在众多大学校园中的确是不多见的。这不仅为美院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也打破了多年来几乎大

同小异的大学校园格局,使大家重新思考大学校园

的建设问题。

第三,建筑师重新认识本土营造观念,特别是挖

掘出了一些在当代仍显示着可用价值,甚至在当前

社会中显得十分先进的建筑理念。美院建筑利用传

统与本土的材料与观念,却又获得出其不意的新奇

感,

三.象山校区的不足之处

单纯为了立面效果,根本没有考虑人的真实感受。

从外立面看建筑的效果很不错,很有艺术气息,与我们见惯了的正常建筑截然不同,打破了多年来几乎大同小异的大学校园格局,使大家重新思考大学校园的建设问题。但他完全没有将人考虑进去,仿佛就在“玩弄”建筑,“玩弄”美院的在校师生。下面我就介绍几点我所看到的问题!

1.开窗问题

从外面看,建筑的窗户开得很“艺术”,很“个性”。(图1、2)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不该开窗地方开了一个窗户,最后又用帘幕遮上,废弃不用,而需要光线的地方却只有死墙一堵。

2.卫生间的问题

也许最匪夷所思的还是卫生间,卫生间应该是私密

的空间,可是这里许多卫生间的窗户都开向外面的过

道,一点都不避讳行人的目光,实在令人尴尬。

3.楼梯的问题

有的楼梯设计的过于狭小,只能走一个人,人员疏

散缓慢,而且采光明显不足,楼梯间几乎是黑的。

4.采光问题

采光难几乎是象山校区的通病,说白了就是因为墙

面上开的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无规律的窗,纯然的为了

追求某种视觉效果,导致其中许多无法使用而遭废弃。

事实上,窗户是沟通内外空间的重要部分,承担着采

光照明的重要责任。如何开,开在哪里,本应该按照

室内实际的采光需求而定,而不该这么形式主义,将

外观放在第一位。

听美院的学生说大家最怕的还是冬天,教室里面极

其阴冷,每次上课几乎都直跺脚,最恼火的是温暖的

阳光就在门外,可是却怎么都照不到里面,

师生们只能趁课间的休息时间去晒晒太阳,

暖暖身子。

5.外廊的问题

建筑师在建筑的外围做了很多个性的外

廊,这些外廊穿插自由,时而向下时而向上,

很有视觉效果,如果你在廊上这就需要你不

停的弯腰了,而且你可能需要往回走,因为

前面可能是个封死的廊,但你需要走到那你

才会发现。

6.建筑内部问题

走进建筑内部,第一感觉“冰冷”,产生这样的原因

有两个:(1)内部全是素混凝土。(2)开窗完全为了外

立面效果,根本没考虑内部的实际采光需要来进行开窗,

导致房间内几乎没有多少阳光。

这样的内部空间让人不是很想待在里面,进去后就想

立刻离开。

四.个人感想

学校,进一步讲,美术学院,作为一种教学场所,既有自己实际用途上的特殊需求,也有作为公共场所时人生活于其中的普遍性需求。现在,建筑师为追求其“艺术性”、“文化性”,却以牺牲大家所需的功能性为代价。这更像是现代艺术家在做一件观念艺术。可是,观念性艺术即便多么不讨人喜欢,都只是一件展示的作品而已,不久就会撤走,和与人朝夕相处的建筑很不相同。要是人一直生活在到处是障碍的观念艺术中,有多少人愿意呢?

好的建筑的确可以表达思想,展现建筑师的思想和观念,但我以为无论思想还是观念,都必须牢牢建立在实用功能之上。学校毕竟还是一种实用型的建筑,它首先要解决师生日常生活使用功能上的问题,艺术、文化、思想、观念,这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如何使功能性与艺术性(文化性)相结合,使艺术观念、文化反思在建筑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合情合理地,这才是一个建筑师的高明之处。建筑的艺术性不应当脱离实用性这个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性化的提倡,无障碍设计、智能能化设计的提出,已经不是这几年的事了,这是设计界站在服务者的立场上,对人类下至生理上至道德的尊重和敬畏。如果设计以给人制造麻烦,使人遭遇使用上的困难为立场,即使文化上有多么高尚的企图,都将使人因生活上的困难而讨厌这“高尚的企图”。 王澍可以拿自己的宅院来展现自己高尚的企图,但不应当拿美院来试验,毕竟美院不是只有几个人生活学习啊!

参考资料:

王澍;陆文宇.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山南二期工程设计. 时代建筑, 2008-05

高名潞; 王明贤; 史建; 王南溟; 祝晓峰; 徐甜甜. 建筑与当代艺术论坛. 中国当代文化视野下的越界与交叉. 时代建筑, 2008-01

08建筑 刘勇 [1**********]

浅析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功能与形式、文化孰轻孰重

一.引言:

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我们去杭州建筑认知实习,有幸的和王澍及他的象山校区来个亲密的接触。以前总是在书本网络上了解他及他的作品,感觉他是个很有个性的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了“中国式解构”的意味。对他也充满了崇拜之情,当大巴车进入美院的象山校区,她与南山校区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在这里你仿佛进入江南水墨画般的仙境,新奇的艺术造型,个性的立面和开窗形式,传统的乡土材料。此时的建筑很具有吸引力,大家都很急不可耐的下车,一睹她的真容。 但通过几个小时的实地参观接触,我对他却没有了崇拜,反而有了种质疑——“功能”难道比“所谓的形式、文化”更重要吗?首先谈谈象山校区的建筑设计的独到优异之处吧

二.象山校区的设计的独到之处。

第一,王澍设计的象山校区,大到整体的布局经营,小到建筑的形式、材料,确实有很多对传统与本土营造方式的思考。这种对当代建筑界“忘本”现象的批评,并最终提出了结合本土与当代现实的具体实验方案,这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第二,王澍在文章中常说,环境比建筑更重要。设计师对环境自然而然的改造,以及大量的种植和绿化,的确使校园富有生机和意趣。象山校区这种崇尚自然的独特环境,在众多大学校园中的确是不多见的。这不仅为美院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也打破了多年来几乎大

同小异的大学校园格局,使大家重新思考大学校园

的建设问题。

第三,建筑师重新认识本土营造观念,特别是挖

掘出了一些在当代仍显示着可用价值,甚至在当前

社会中显得十分先进的建筑理念。美院建筑利用传

统与本土的材料与观念,却又获得出其不意的新奇

感,

三.象山校区的不足之处

单纯为了立面效果,根本没有考虑人的真实感受。

从外立面看建筑的效果很不错,很有艺术气息,与我们见惯了的正常建筑截然不同,打破了多年来几乎大同小异的大学校园格局,使大家重新思考大学校园的建设问题。但他完全没有将人考虑进去,仿佛就在“玩弄”建筑,“玩弄”美院的在校师生。下面我就介绍几点我所看到的问题!

1.开窗问题

从外面看,建筑的窗户开得很“艺术”,很“个性”。(图1、2)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不该开窗地方开了一个窗户,最后又用帘幕遮上,废弃不用,而需要光线的地方却只有死墙一堵。

2.卫生间的问题

也许最匪夷所思的还是卫生间,卫生间应该是私密

的空间,可是这里许多卫生间的窗户都开向外面的过

道,一点都不避讳行人的目光,实在令人尴尬。

3.楼梯的问题

有的楼梯设计的过于狭小,只能走一个人,人员疏

散缓慢,而且采光明显不足,楼梯间几乎是黑的。

4.采光问题

采光难几乎是象山校区的通病,说白了就是因为墙

面上开的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无规律的窗,纯然的为了

追求某种视觉效果,导致其中许多无法使用而遭废弃。

事实上,窗户是沟通内外空间的重要部分,承担着采

光照明的重要责任。如何开,开在哪里,本应该按照

室内实际的采光需求而定,而不该这么形式主义,将

外观放在第一位。

听美院的学生说大家最怕的还是冬天,教室里面极

其阴冷,每次上课几乎都直跺脚,最恼火的是温暖的

阳光就在门外,可是却怎么都照不到里面,

师生们只能趁课间的休息时间去晒晒太阳,

暖暖身子。

5.外廊的问题

建筑师在建筑的外围做了很多个性的外

廊,这些外廊穿插自由,时而向下时而向上,

很有视觉效果,如果你在廊上这就需要你不

停的弯腰了,而且你可能需要往回走,因为

前面可能是个封死的廊,但你需要走到那你

才会发现。

6.建筑内部问题

走进建筑内部,第一感觉“冰冷”,产生这样的原因

有两个:(1)内部全是素混凝土。(2)开窗完全为了外

立面效果,根本没考虑内部的实际采光需要来进行开窗,

导致房间内几乎没有多少阳光。

这样的内部空间让人不是很想待在里面,进去后就想

立刻离开。

四.个人感想

学校,进一步讲,美术学院,作为一种教学场所,既有自己实际用途上的特殊需求,也有作为公共场所时人生活于其中的普遍性需求。现在,建筑师为追求其“艺术性”、“文化性”,却以牺牲大家所需的功能性为代价。这更像是现代艺术家在做一件观念艺术。可是,观念性艺术即便多么不讨人喜欢,都只是一件展示的作品而已,不久就会撤走,和与人朝夕相处的建筑很不相同。要是人一直生活在到处是障碍的观念艺术中,有多少人愿意呢?

好的建筑的确可以表达思想,展现建筑师的思想和观念,但我以为无论思想还是观念,都必须牢牢建立在实用功能之上。学校毕竟还是一种实用型的建筑,它首先要解决师生日常生活使用功能上的问题,艺术、文化、思想、观念,这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如何使功能性与艺术性(文化性)相结合,使艺术观念、文化反思在建筑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合情合理地,这才是一个建筑师的高明之处。建筑的艺术性不应当脱离实用性这个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性化的提倡,无障碍设计、智能能化设计的提出,已经不是这几年的事了,这是设计界站在服务者的立场上,对人类下至生理上至道德的尊重和敬畏。如果设计以给人制造麻烦,使人遭遇使用上的困难为立场,即使文化上有多么高尚的企图,都将使人因生活上的困难而讨厌这“高尚的企图”。 王澍可以拿自己的宅院来展现自己高尚的企图,但不应当拿美院来试验,毕竟美院不是只有几个人生活学习啊!

参考资料:

王澍;陆文宇.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山南二期工程设计. 时代建筑, 2008-05

高名潞; 王明贤; 史建; 王南溟; 祝晓峰; 徐甜甜. 建筑与当代艺术论坛. 中国当代文化视野下的越界与交叉. 时代建筑, 2008-01

08建筑 刘勇 [1**********]


相关文章

  • 杭州最美大学
  • 暑假已经开始啦~在杭州的童鞋,最热的夏天外院叔带你找清凉~!不在杭州的童鞋,下学期的出行计划也可以提前马克起来啦!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特别企划"周末去哪儿"从今天开始正式拉开帷幕!撒花~ 之后我们会陆续推出杭州本地 ...查看


  • 中国美术学院的四种写法
  • "想学画画?我便考你一考.中国学国画最好的学府,在哪里?" "西湖之畔,上海之岸,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我知道呀,在北京,那里的孩子画画可厉害了„„回答错误.那是中央美术学院. 国美?你要去 ...查看


  •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 设计品作 OWKSR O FESIDNG 中国美 学院象山校术区 王澍 文宇 陆题是,一问规座模大庞校的如园何一与 不座大山的存, 因共为山是先那在. 启示得的 一次自攀杭州六和登塔经的验,体庞塔大 ,体与山山象近,似 但走塔内进,体量感完 ...查看


  • 王澍作品赏析
  • 目录: 1.王澍介绍 2.作品介绍与分析 3.王澍作品特点和个人理解与启发 1988年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硕士毕业后,他来到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 1997年王澍与妻子陆文宇一起成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 ...查看


  • 艺术设计考察报告
  • 2015艺术设计考察报告 学 院: 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 姓名 学号: 王壮壮 12102608 专 业: 班 级: 日 期: 艺术设计 12级造型设计 2015年6月1日~2015年6月5日 指导教师: 钱安明 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 ...查看


  • 2007年小学品德学科教师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 2007年小学品德学科教师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各县(市.区) 教研室: 2007年宁波市小学品德学科教师教学论文评比活动已经结束.经评委评审,评出一等奖7篇,二等奖11篇,三等奖23篇.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 李 ...查看


  • 一校多馆模式下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浅析
  • 一校多馆模式下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浅析 [提要] 随着高校的合并和扩招出现了很多一个学校多个图书馆的现象,针对一校多馆期刊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一校多馆:图书馆:期刊管理 本文为河南省社科联研究项目<一校多 ...查看


  • 王澍的作品
  • 王澍 普里兹克建筑学奖的获得者 宁波历史博物馆 北段浸在人工开掘的水池中,土 岸,植芦苇,水有走势,在中段 入口处溢过一道石坝,结束在大 片鹅卵石滩中.而水池的人工的痕迹很少,显得自然美丽与建筑合为一体, 在建筑开裂的上部,隐藏着一片开阔的 ...查看


  • 实习报告--暑假实习建筑写生实习报告
  •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时间„„„„„„ 三.实习行程„„„„„„ 四.实习内容„„„„„„ 五.实习总结„„„„„„目录 一. 实习目的 通过对杭州.宁波.西塘.苏州.上海等地方的实地踩点,使我们对景区的建筑认 识,建筑的设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