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归来]练习与答案

《大雁归来》练习与答案

一、基础训练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沼( )泽 缄( )默 凋( )零 窥( )探 ....

shóu( )猎 滑xiáng( ) 迁xǐ( ) 雾ǎi( )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雾霭(ǎi) 缄默(jiān) B.曲线(qū) 狩猎(shǒu) ....

C.香蒲(pú) 顾忌(jì) D.雉鸡(zhì) 黑鹂(lí) ....

3、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使用不当的是( )

A.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它保持缄默。 ..

B.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

C.返回的雁群,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 ....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更正。

(1) 单调枯燥的数字竞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________改成 _______

(2) 在5月来到之时,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迷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________改成_______

(3) 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辨论。________改成 _______

5、选词填空

①大雁都要吹起______的号角。 A联合 B连和 C联系

②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______的希望之光。 A预想 B预测 C预料

二、课时达标

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我和我的学生注意到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

换句话说,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

(1)在文中“□”填上标点符号。

(2)为“爱鸟者”的解释选择正确答案 ( )

A.“我” B.爱鸟的人 C.“我”及像“我”一样的人

(3)文中加粗词“所有”能否去掉?为什么?

(5)人类为了一己私欲,使大雁失去亲人,使孤雁如此悲痛,于心何忍!请你写一条警示性的标语,

要求人们保护大雁,保护动物。

三、能力提升

7、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地球上最艰辛的迁徙

①在夏秋季节,如果你有幸到青海湖,千万不要忘记去看看斑头雁;在春末或晚秋,假如你能

够爬上珠穆朗玛峰峰顶,你一定能够幸运地听到它们的鸣叫„„

②在海拔9000米的云端,在空气只有海平面不到30%的地方,斑头雁——孤标独步,傲视苍穹,

成群结队,一掠而过!毫无疑问,它们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儿。

③这种鸟,头部是白色的,后方有两条水平的黑带,形成如斑马状条纹,故名叫斑头雁。一只

成年斑头雁的体重是2—3公斤,站立时高度是60到70厘米。每到春天,成群的斑头雁飞向中国青海

湖筑巢产卵,生养小雁。在完成生儿育女后,它们就会飞向南方——飞越过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④斑头雁为何拥有强大的氧气获取能力?

⑤原来在斑头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结构里包含一个对氧原子有特别的亲和力的特殊的氨

基酸,这个优势加上斑头雁体内其它几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使得它们充分地利用了有限的生存

资源,可在近9000米的高空安详自在地飞行。

⑥斑头雁体内有数个组织辅助氧气传输系统。一旦氧气进入血液后,它就被输送到飞行肌里。

斑头雁的飞行肌里密布着如网络般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能够把负氧离子传送到微型能量生产

工厂。斑头雁的肌肉细胞内布满了线粒体,这些微型能量生产工厂就“建立”在线粒体里,其中很

多的工厂的位置都处于细胞壁附近,可以从近在咫尺的毛细血管里非常快速地抓取到氧原子,为翅

膀提供一次强有力的挥动。

⑦斑头雁翅膀挥动的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几乎一样:每分钟225次。所不同的是:斑头

雁的翅膀更长。斑头雁单翅伸展的宽度可达1.5米。在稀薄空气中,斑头雁挥动翅膀会产生比同等

高飞的鸟类更强的推举力。

⑧正因为斑头雁有最具特点的身体机能和高超的飞行能力,才能完成世界上最艰辛的迁徙。

(1) 第④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结合上下文,说出第⑤段画线句 “这个优势加上斑头雁体内其它几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

不能删去的理由。

(3) 第⑦段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4) 简要分析“斑头雁翅膀挥动的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几乎一样”中的“几乎”这一词语举

足轻重的作用。

(5) 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米,这里空气稀薄,氧气含量极低,煤油灯无法点燃,直升机无法飞行。如果把一个人从海平面高度瞬间升到珠峰峰顶,他会在数分钟内失去意识——他意识

不到自己已经冻僵。即使是最强壮的哺乳动物也会很快死亡。

【材料二】 斑头雁能够充分利用顺风的条件,大大加速了飞行速度。根据罗杰·费德博士的报告,

斑头雁单凭自己力量,每小时可飞80公里,如果顺风飞行,可达到160公里的时速。借助如此之快

的顺风速度,斑头雁真的做到了“坐地日行八万里”!

① 阅读材料一,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解释为什么说斑头雁的迁徙是“地球上最艰辛的迁徙”。

② 阅读材料二,判断材料对文中斑头雁的哪个特点进行了补充说明。

答案

一、基础训练

1、 zhǎo jiān diāo kuī 狩 翔 徙 霭

2、 B 3、D

4、(1)竞 竟 (2)迷 弥 (3) 辨 辩 5.① A ②C

二、课时达标

6、 (1) : , , : (2)C

(3)不能。因为“所有”表示一切孤雁都是这样,无一例外。 (4)表达了作者对孤雁的同情及对杀

鸟者的憎恨。 (5)略 (注意标语应带有警示性)

三、能力提升

7、 (1)首先,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飞越过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引出下文对“拥有强大的氧气获取能力”的原因的分析,使文章浑然一体。另外,该句采用设问形式,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如果删掉这句话,陈述的对象就不全面,斑头雁实现高空飞行就缺少了必要的条件,无 法自然引出下文斑头雁体内其他几个应对气候变化组织的介绍。

(3)作比较、列数字。具体准确地突出了在稀薄空气中,斑头雁具有更强推举力的原因。

(4)“几乎” 是“差不多”的意思。说明斑头雁翅膀挥动的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差不多,但不完全一样。如果没有“几乎”一词,就成了斑头雁翅膀挥动的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完全相同,与事实不符,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5) ① 因为斑头雁的迁徙要飞越珠峰,而那里的环境极为恶劣,所以这是地球上最艰辛的迁徙。 ② 斑头雁具有高超的飞行能力。

《大雁归来》练习与答案

一、基础训练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沼( )泽 缄( )默 凋( )零 窥( )探 ....

shóu( )猎 滑xiáng( ) 迁xǐ( ) 雾ǎi( )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雾霭(ǎi) 缄默(jiān) B.曲线(qū) 狩猎(shǒu) ....

C.香蒲(pú) 顾忌(jì) D.雉鸡(zhì) 黑鹂(lí) ....

3、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使用不当的是( )

A.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它保持缄默。 ..

B.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

C.返回的雁群,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 ....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更正。

(1) 单调枯燥的数字竞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________改成 _______

(2) 在5月来到之时,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迷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________改成_______

(3) 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辨论。________改成 _______

5、选词填空

①大雁都要吹起______的号角。 A联合 B连和 C联系

②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______的希望之光。 A预想 B预测 C预料

二、课时达标

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我和我的学生注意到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

换句话说,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

(1)在文中“□”填上标点符号。

(2)为“爱鸟者”的解释选择正确答案 ( )

A.“我” B.爱鸟的人 C.“我”及像“我”一样的人

(3)文中加粗词“所有”能否去掉?为什么?

(5)人类为了一己私欲,使大雁失去亲人,使孤雁如此悲痛,于心何忍!请你写一条警示性的标语,

要求人们保护大雁,保护动物。

三、能力提升

7、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地球上最艰辛的迁徙

①在夏秋季节,如果你有幸到青海湖,千万不要忘记去看看斑头雁;在春末或晚秋,假如你能

够爬上珠穆朗玛峰峰顶,你一定能够幸运地听到它们的鸣叫„„

②在海拔9000米的云端,在空气只有海平面不到30%的地方,斑头雁——孤标独步,傲视苍穹,

成群结队,一掠而过!毫无疑问,它们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儿。

③这种鸟,头部是白色的,后方有两条水平的黑带,形成如斑马状条纹,故名叫斑头雁。一只

成年斑头雁的体重是2—3公斤,站立时高度是60到70厘米。每到春天,成群的斑头雁飞向中国青海

湖筑巢产卵,生养小雁。在完成生儿育女后,它们就会飞向南方——飞越过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④斑头雁为何拥有强大的氧气获取能力?

⑤原来在斑头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结构里包含一个对氧原子有特别的亲和力的特殊的氨

基酸,这个优势加上斑头雁体内其它几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使得它们充分地利用了有限的生存

资源,可在近9000米的高空安详自在地飞行。

⑥斑头雁体内有数个组织辅助氧气传输系统。一旦氧气进入血液后,它就被输送到飞行肌里。

斑头雁的飞行肌里密布着如网络般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能够把负氧离子传送到微型能量生产

工厂。斑头雁的肌肉细胞内布满了线粒体,这些微型能量生产工厂就“建立”在线粒体里,其中很

多的工厂的位置都处于细胞壁附近,可以从近在咫尺的毛细血管里非常快速地抓取到氧原子,为翅

膀提供一次强有力的挥动。

⑦斑头雁翅膀挥动的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几乎一样:每分钟225次。所不同的是:斑头

雁的翅膀更长。斑头雁单翅伸展的宽度可达1.5米。在稀薄空气中,斑头雁挥动翅膀会产生比同等

高飞的鸟类更强的推举力。

⑧正因为斑头雁有最具特点的身体机能和高超的飞行能力,才能完成世界上最艰辛的迁徙。

(1) 第④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结合上下文,说出第⑤段画线句 “这个优势加上斑头雁体内其它几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

不能删去的理由。

(3) 第⑦段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4) 简要分析“斑头雁翅膀挥动的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几乎一样”中的“几乎”这一词语举

足轻重的作用。

(5) 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米,这里空气稀薄,氧气含量极低,煤油灯无法点燃,直升机无法飞行。如果把一个人从海平面高度瞬间升到珠峰峰顶,他会在数分钟内失去意识——他意识

不到自己已经冻僵。即使是最强壮的哺乳动物也会很快死亡。

【材料二】 斑头雁能够充分利用顺风的条件,大大加速了飞行速度。根据罗杰·费德博士的报告,

斑头雁单凭自己力量,每小时可飞80公里,如果顺风飞行,可达到160公里的时速。借助如此之快

的顺风速度,斑头雁真的做到了“坐地日行八万里”!

① 阅读材料一,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解释为什么说斑头雁的迁徙是“地球上最艰辛的迁徙”。

② 阅读材料二,判断材料对文中斑头雁的哪个特点进行了补充说明。

答案

一、基础训练

1、 zhǎo jiān diāo kuī 狩 翔 徙 霭

2、 B 3、D

4、(1)竞 竟 (2)迷 弥 (3) 辨 辩 5.① A ②C

二、课时达标

6、 (1) : , , : (2)C

(3)不能。因为“所有”表示一切孤雁都是这样,无一例外。 (4)表达了作者对孤雁的同情及对杀

鸟者的憎恨。 (5)略 (注意标语应带有警示性)

三、能力提升

7、 (1)首先,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飞越过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引出下文对“拥有强大的氧气获取能力”的原因的分析,使文章浑然一体。另外,该句采用设问形式,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如果删掉这句话,陈述的对象就不全面,斑头雁实现高空飞行就缺少了必要的条件,无 法自然引出下文斑头雁体内其他几个应对气候变化组织的介绍。

(3)作比较、列数字。具体准确地突出了在稀薄空气中,斑头雁具有更强推举力的原因。

(4)“几乎” 是“差不多”的意思。说明斑头雁翅膀挥动的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差不多,但不完全一样。如果没有“几乎”一词,就成了斑头雁翅膀挥动的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完全相同,与事实不符,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5) ① 因为斑头雁的迁徙要飞越珠峰,而那里的环境极为恶劣,所以这是地球上最艰辛的迁徙。 ② 斑头雁具有高超的飞行能力。


相关文章

  • 八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的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第一单元) 5课 再塑生命 一.1 niǎn cán jì guǎi suō cù yǎn xǐ 2截 然 感 慨 杈 筑 翼 翼 悔 遨 觅 遐 3(1)原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必在一字一句上下工夫.现多 ...查看


  • 八年级(下)大雁归来教学设计(李传鹏)
  • 八年级(下)<大雁归来>教学设计(李传鹏) 14.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教学目的 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 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 教学重点.难点 1.对象的特点. 2.生动描写. 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教 ...查看


  • 14大雁归来
  • 14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教学目的 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 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 教学重点.难点 1.对象的特点. 2.生动描写. 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查看


  • 示范教案一14大雁归来
  • 14 大雁归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缄默.窥探.狩猎.顾忌.凋零.滑翔"等词的读音.字形并学会运用. 2.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的主旨.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归纳 ...查看


  • 14大雁归来导学案
  • 14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别 总评价 家长签字: 东风路高级中学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 14 >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 14 >课时:2 课时 主备人:刘志衡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2012/2/21 ...查看


  • 八下第三单元教案
  • 八下第三单元教案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备:郑琼 审核:沈石勇 王小红 李琼 11.<敬畏自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课文学常识,识记生字词. 2.研究文中反问句,理解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学习 ...查看


  •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练习(B卷)
  • 第三单元单元练习(B 卷) 一.根据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二.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三.给下面的字换一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成词. 调( )( ) 净( )( ) 仗( )( ) 偷( )( )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清理( ) 疏通( ...查看


  • 晏几道[思远人]解析质疑
  • 0 推荐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之一 何处寄书得? --晏几道<思远人>解析质疑 因为要给学生讲解2012年高考卷的诗歌鉴赏题,所以就翻翻<宋词鉴赏辞典>,并上网查查"百度百科".读了这些解释 ...查看


  • 大雁归来2
  • 14.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一.导入 小学时,我们曾读过"大雁南飞,一会排成'一'字形,一会排成'人'字形„„".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的面前,就宣告春天来到了.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集会,寂寥了一冬的沼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