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

【摘要】剩余劳动力由低劳动生产率的农业部门转向高劳动生产率的非农产业,将改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益,并能促进经济增长。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始的。那么迄今为止,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如何?这一转移究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其再配置效益到底有多大?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益

【abstract 】the transfer of surplus labor force from the less profitable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profitable non-agricultural sectors can hoist the overall national economic gains.the economic growth arising from such transfer is a result of rearrangement of resources.by means of statistics and quantitativ models,this article views the transfer of china's agriculture surplus labors and the gains stemming from this transfer since the outset of china's reform..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中国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这一历史转型最为突出的特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果与标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向外转移,不仅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全方位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而且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因为这一转移拉开了以劳动力资源流动为龙头的全国经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序幕。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始的。那么迄今为止,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如何?这一转移究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其再配置效益到底有多大?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一、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尽管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但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人为滞留,使得中国大批劳动力被长期禁固在农业而处于隐性剩余之中。表1显示出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农业从业人员为1.7亿,占全国从业人员的83.5%,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仅为0.3亿,比重为16.5%,农业大国的特征非常突出。从1952~1970年,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相当缓慢,18年间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0.3亿,农业就业比重仅比1952年下降2.8个百分点。从1970年到改革前的1978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始有所推进,8年间,农业就业比重下降了10.2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增加0.5亿,是前18年增加人数的1.6倍。

1978年之后,农村的率先改革首先将大批隐性农业剩余劳动力变为显性,从而增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带动了较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978~1999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由1.18亿迅速升至3.51亿,21年中增加了2.32亿,是改革开放前26年增加总数的2.7倍,年均增长率为5.3%。1999年,中国农业与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50.3%与49.7%。

分阶段看,1978~1985年是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时期,短短7年中,农业就业份额由70.5%迅速下降到62.4%,非农就业比重由29.5%升至37.4%。非农就业人员由1.18亿,增加到1.87亿,增加了0.69亿人,年均递增6.8%。1986~1990年,由于中国宏观经济受到通货膨胀与市场“皮软”的双重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有所放慢。5年中农业就业人员比重仅下降2.3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0.67亿,比重升至39.9%。1991~1995年,中国经济进入到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有所快。统计数据表明,仅1991~1995年的5年中,非农就业量净增加0.7亿人,是1985~1990年增加人数的1.04倍。1996年之后,中国经济开始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由于种种原因,国内消费、投资需求增长有所放慢,而始于1997年夏的亚洲金融危机又较大程度地抑制了中国商品出口的增长,一系列不利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趋缓,1999年中国实际gdp 增长率为7.1%,比1995年的11.5%

下降了4.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内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也开始放慢,1996~1999年的4年中仅增加了0.26亿人,年均增加642万人,比改革21年来平均增加人数的1105万人少463万人。1999年,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为50.3%,又比1997年、1998年有所上升。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以乡镇企业为载体的就地转移,另一是进入城镇就业的异地转移。

表2的资料显示,从1979~1999年的21年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绝对数为1.16亿,年均转移555万人,增长速度为8.9%。从进入的不同产业看,转向服务业的人员多于转向工业的人员,前者的年均转移数329万人,后者226万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8%与6.5%。从不同的时期看,转移的速度也有差异。整个80年代(1979~1990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最快,年均增长11.9%,其中1979~1985年的增长速度高达16.3%。进入90年代以来,这一速度开始放慢,年均增长率降为5.3%。其中,转向农村工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降至3.4%,转向服务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降至6.9%。尽管90年代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相对于80年代有所下降,但转移规模仍是上升的。表2的资料显示,从1991~1999年,每年平均转向农村非农产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为590万人,而1979~1990年的年均转移人数为529万人。与对表1的分析相一致,1979~1985年,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的转移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速度上,均是这几个阶段中相对较好的时期,而1996~1999年,则是较差的时期。

由于城乡壁垒的存在以及其他较为复杂的原因,每年转移到城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有限,1979~1999年的全部转移量约0.34亿人,只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量的23%左右。从现有统计数据看(表3),1979~1999年,平均每年转向城镇的农村劳动力约为166万人,其中1979~1990年的平均数为149万人,1991~1999年的平均数为188万人。表3列出了不同时期转向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规模,同时也列出了1978年以来我国通过向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城镇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规模。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的21年中,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及城镇转移的数量达1.5亿左右,其中近半数是近入90年代后转移的。与表1的变动相仿,1986~1990年间转向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少,年均转移量为146万人,但与转向农村非农产业变化不同的是,转向城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996~1999年间的年均转移人数最大为198万人。

【摘要】剩余劳动力由低劳动生产率的农业部门转向高劳动生产率的非农产业,将改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益,并能促进经济增长。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始的。那么迄今为止,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如何?这一转移究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其再配置效益到底有多大?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益

【abstract 】the transfer of surplus labor force from the less profitable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profitable non-agricultural sectors can hoist the overall national economic gains.the economic growth arising from such transfer is a result of rearrangement of resources.by means of statistics and quantitativ models,this article views the transfer of china's agriculture surplus labors and the gains stemming from this transfer since the outset of china's reform..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中国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这一历史转型最为突出的特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果与标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向外转移,不仅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全方位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而且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因为这一转移拉开了以劳动力资源流动为龙头的全国经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序幕。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始的。那么迄今为止,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如何?这一转移究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其再配置效益到底有多大?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一、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尽管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但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人为滞留,使得中国大批劳动力被长期禁固在农业而处于隐性剩余之中。表1显示出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农业从业人员为1.7亿,占全国从业人员的83.5%,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仅为0.3亿,比重为16.5%,农业大国的特征非常突出。从1952~1970年,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相当缓慢,18年间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0.3亿,农业就业比重仅比1952年下降2.8个百分点。从1970年到改革前的1978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始有所推进,8年间,农业就业比重下降了10.2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增加0.5亿,是前18年增加人数的1.6倍。

1978年之后,农村的率先改革首先将大批隐性农业剩余劳动力变为显性,从而增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带动了较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978~1999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由1.18亿迅速升至3.51亿,21年中增加了2.32亿,是改革开放前26年增加总数的2.7倍,年均增长率为5.3%。1999年,中国农业与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50.3%与49.7%。

分阶段看,1978~1985年是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时期,短短7年中,农业就业份额由70.5%迅速下降到62.4%,非农就业比重由29.5%升至37.4%。非农就业人员由1.18亿,增加到1.87亿,增加了0.69亿人,年均递增6.8%。1986~1990年,由于中国宏观经济受到通货膨胀与市场“皮软”的双重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有所放慢。5年中农业就业人员比重仅下降2.3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0.67亿,比重升至39.9%。1991~1995年,中国经济进入到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有所快。统计数据表明,仅1991~1995年的5年中,非农就业量净增加0.7亿人,是1985~1990年增加人数的1.04倍。1996年之后,中国经济开始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由于种种原因,国内消费、投资需求增长有所放慢,而始于1997年夏的亚洲金融危机又较大程度地抑制了中国商品出口的增长,一系列不利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趋缓,1999年中国实际gdp 增长率为7.1%,比1995年的11.5%

下降了4.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内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也开始放慢,1996~1999年的4年中仅增加了0.26亿人,年均增加642万人,比改革21年来平均增加人数的1105万人少463万人。1999年,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为50.3%,又比1997年、1998年有所上升。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以乡镇企业为载体的就地转移,另一是进入城镇就业的异地转移。

表2的资料显示,从1979~1999年的21年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绝对数为1.16亿,年均转移555万人,增长速度为8.9%。从进入的不同产业看,转向服务业的人员多于转向工业的人员,前者的年均转移数329万人,后者226万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8%与6.5%。从不同的时期看,转移的速度也有差异。整个80年代(1979~1990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最快,年均增长11.9%,其中1979~1985年的增长速度高达16.3%。进入90年代以来,这一速度开始放慢,年均增长率降为5.3%。其中,转向农村工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降至3.4%,转向服务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降至6.9%。尽管90年代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相对于80年代有所下降,但转移规模仍是上升的。表2的资料显示,从1991~1999年,每年平均转向农村非农产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为590万人,而1979~1990年的年均转移人数为529万人。与对表1的分析相一致,1979~1985年,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的转移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速度上,均是这几个阶段中相对较好的时期,而1996~1999年,则是较差的时期。

由于城乡壁垒的存在以及其他较为复杂的原因,每年转移到城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有限,1979~1999年的全部转移量约0.34亿人,只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量的23%左右。从现有统计数据看(表3),1979~1999年,平均每年转向城镇的农村劳动力约为166万人,其中1979~1990年的平均数为149万人,1991~1999年的平均数为188万人。表3列出了不同时期转向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规模,同时也列出了1978年以来我国通过向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城镇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规模。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的21年中,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及城镇转移的数量达1.5亿左右,其中近半数是近入90年代后转移的。与表1的变动相仿,1986~1990年间转向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少,年均转移量为146万人,但与转向农村非农产业变化不同的是,转向城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996~1999年间的年均转移人数最大为198万人。


相关文章

  •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转移效益分析
  • 农业技术经济 2001 年第3 期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转移效益分析 潘文卿 (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3) 内容提要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 始的.那么迄今为止, 中 ...查看


  • 发展三农旅游有效转移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
  • 发展"三农旅游",有效转移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 --以合肥市为例 柳百萍.吴慧.张涛 (合肥学院旅游系, 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分析合肥市劳动力 ...查看


  •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
  •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描述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即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探究原因: 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并预测未来的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为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业 ...查看


  •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及现状之我见
  •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及现状之我见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现有的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再适应我国发展的要求,寻求新的农业经济发展途径势在必行.怎样在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成为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以,探究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途径具 ...查看


  • 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 作者:熊军 摘要: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资源再配置过程,对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查看


  • 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_问题及政策建议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专刊 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张广智 王军茂 魏国强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对河南省近年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及现状的分析,讨论了河南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加工 ...查看


  • 论文题目-人力资源
  • 1.21世纪初叶中国社保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2.e 时代人力资源职能的转变 3.HR管理的e化生存 4.Internet网络招聘与在线培训研究 5. Internet与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研究 6.Internet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7.IT ...查看


  •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与对策_黎东升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3):5-8,2000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黎东升, 曾令香, 查金祥 (湖北农学院经济贸易系,湖北荆州434103) [摘要] 从家庭农场的内涵.优势和发展现状入手,论述了发展家庭农场是稳定家庭 ...查看


  • 黑龙江大学转岗培训农艺专业的作业答案
  • <种子学> 名词解释: 种子生活力:种子萌发的潜在能力.是指种子的发芽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 力,通常是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命力(即活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种子活力:指种子或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其内在活性及表现性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