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运动

1.运动图象及其应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三个基本公式

v=v0+at (速度与时间关系式) 1

x=v0t+at2 (位移与时间关系式)

2v2-v20=2ax (速度与位移关系式) (2)两个重要推论

x

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tv0+v

vt. 22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是一恒量即Δx=xn+1-xn=aT2

3.追及和相遇

追及和相遇都是指相关的物体在同一时刻,到达空间同一位置.

(1)追及问题:追和被追的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同向运动)是能否追上及两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第一类: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直线运动):

①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间有最小距离. ②若两者位移相等,且两者速度相等时,则恰能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③ 若两者位移相等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两者间距离有一个较大值.

第二类: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如匀速直线运动): ①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1

②若两者位移相等时,则追上. (2) 相遇问题

①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上即相遇.

② 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

1.(2015·广东高考)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2.(2015·广东高考)如图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v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 )

A.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B.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C.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 D.帆船朝北偏东452v 3.(2015·全国卷Ⅰ)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

A.斜面的倾角 B.物块的质量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4.(2014·福建理综)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

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程,若用h、s、v、a小,t表示时间,则下

运动图象的应用

图象类问题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物体的运动,求解的关键:首先认清图象中横、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它们的函数关系,其次是要清楚理解图象中的“点”(含交点、拐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含义,最后再对图象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例1】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v1+v2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2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审题突破】 第一步:挖掘题目信息

两汽车在平直公路上t=0到t=t1时间内同向行驶的v-t图象. 第二步:明确题目要求

2

判断两汽车的运动性质及位移、平均速度的大小. 第三步:寻找解题依据

(1)v-t图象的切线斜率表示汽车运动的加速度. (2)v-t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汽车的位移.

(3)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与这段时间的比值. 答案 A

解析 因为图象与坐标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因此在0~t1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根v1+v2x

据v=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选项A正确,C错误;因为乙车做非匀变速运动,故不能用

t2计算平均速度,选项B错误;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据图知,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

运动图象的五个特别提醒

(1)x-t图象和v-t图象描述的都是直线运动,而不是曲线运动. (2)x-t图象和v-t图象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3)x-t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而v-t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速度相等. (4)v-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而x-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则无实际意义. (5)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变式训练】 1.(2015·潍坊一模)质量为2 kg的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其在x方向的x-t图象和y方向的v-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0时刻,其速度大小为3 m/s

B.在t=0时刻,其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C.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3 N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灵活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的四种解题方法

上从运所

【例2】 (2014·海南高考)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作用,它抛出点到最高点的运动时间为t1,再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的动时间为t2,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用的时间为t0,则( )

A.t1>t0 t2t1 C.t1>t0 t2>t1 D.t1

物体竖直上抛受到一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作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二步:明确题目要求

判断物体上升、下落的时间与没有空气阻力上升的时间关系. 第三步:寻找解题思路

(1)比较上升和下落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上>g,a下<g.

1122

(2)比较t1、t2的大小:根据上升和下落位移大小相等,由h=a上t1=a下t2求解.

22

3

(3)比较t1、t0的大小:考虑空气阻力与不计空气阻力两种情况上升过程的初速度相等,加速度不同,v0=a上

t1=gt0.

答案 B

解析 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位移h相同,但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在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a1>g,下降1

过程中的加速度a2<g,根据h2可知,t1<t2;如果没有空气阻力,a0=g,根据v=at可知,t1<t0,故选

B.

2

1.解答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运动过程中涉及多个阶段,应关注时间、位移及两交界点的速度关系. v-

2.求解从静止出发的匀加速运动问题或匀减速到零的问题时常用到平均速度公式v=、v2=2as、s=vt.

2【变式训练】

2.一物体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发生位移s1到达B点后改做匀速运动,再发生位移s2到达C点并以加速段加速度大小的2倍做匀减速运动直到D点停止运动,已知物体从A到C经历时间为t,s2=3s1,则( )

(s2+2s1)2

A

2s1t2s2+s1

B.物体到达B点时速度为t2sC.物体从A到B经历的时间为

s2+s1

15s1

D.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4t

追及相遇问题

1.一定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

(1)“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追和被追的两物体速度相等(同向运动)是能追上、追不上、两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2)“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其中通过画草图找到两物体位移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2.典型追及问题分析

(1)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直线运动)

①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未追上被追者,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间有最小距离;

②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恰等于被追者位移与初始两者间距之和,刚刚好追上,这也是两者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

③若相遇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能再一次与追者相遇. (2)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如匀速直线运动) ①一定能追上,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者间有最大距离;

②当追者位移恰等于被追者位移与初始两者间距之和时,后者追上前者.

【例3】 (多选)(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审题突破】 第一步:挖掘题目信息

4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x-t图线. 第二步:明确题目要求

判断两汽车的位置关系、速度方向和速度大小变化. 第三步:寻找解题方法

(1)x-t图象的斜率表示汽车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2)x-t图象的交点表示两汽车在同一位置,即两汽车相遇. 答案 BC

解析 由x-t图象可知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由直线a和曲线b的斜率及变化可知汽车的运动,a一直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b先沿正方向做速度越来越小的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为零以后再向负方向做速度越来越大的变速直线运动,其中t1、t2时刻a、b两车处于同一位置,所以选项A错,选项B对;t1到t2时间内汽车a一直做匀速运动,汽车b先减速后加速,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

(1)解题思路:

(2)解题技巧:

①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

②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③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另外还要注意最后对解的讨论分析.

【变式训练】 3.(2014·华中师大附中模拟)交管部门强行推出了“电子眼”,机动车擅自闯红灯的现象大幅度减少.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0 m/s.当两车快要到一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但乙车司机反应较慢(反应时间为0.5 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制动力为车重的0.4倍,乙车紧急刹车制动力为车重的0.5倍,求:

(1)若甲司机看到黄灯时车头距警戒线15 m.他采取上述措施能否避免闯红灯? (2)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应保持多大距离? [突破审题·规范解答] (2014·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20分)如图,一滑块通过长度不计的短绳拴在小车的板壁上小车上表面光滑.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匀加速运动,经过2 s,细绳断裂.细绳断裂后,小车的加速度不变,又经过一段时间,滑块从小车左端刚好掉下,在这段时间内,已知绳断后滑块相对小车前3 s内滑行了4.5 m,后3 s内滑行了10.5 m.求:

(1)小车的加速度多大?

(2)从绳断到滑块离开车尾所用时间为多少? (3)小车长度是多少? 【审题突破】

1.说明滑块从车上滑下时,二者的相对位移即为车长. 2.绳断后滑块在车上匀速运动.

3.隐含着小车和滑块一起以共同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4.4.5 m、10.5 m均为相对位移,而不是对地位移. 5.车长为相对位移,即为二者对地位移之差. 【规范答题】

5

答案 (1)1 m/s2 (2)5 s (3)12.5 m

解析 (1)设小车加速度为a,绳断时滑块和小车的速度为v0 由v0=at,其中t=2 s①(2分) 得小车与滑块速度均为v0=2a. 绳断后前3 s内小车位移为

11

x1=v0t+at2=2a×3×32=10.5a②(2分)

22滑块匀速运动的位移

x2=v0t=2a×3=6a③(1分) 相对位移

Δx1=x1-x2=4.5a=4.5 m④(1分) 故a=1 m/s2⑤(1分)

(2)绳断时,车与滑块的速度为 v0=2a=2 m/s⑥(1分)

后3 s内,滑块位移x′2=v0t=6 m⑦(1分) 小车的位移

x′1=x′2+10.5 m=16.5 m⑧(1分) 由于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后3 s内 1

由x′1=v末t-2⑨(2分)

2

v末=7 m/s⑩(1分)

设从绳断到滑块从车上滑下共用时t′ 由v末=v0+at′⑪(2分) 得t′=5 s⑫(1分)

(3)在绳断后5 s内,滑块对地位移 x″2=v0t′=10 m⑬(1分) 小车对地位移为

1

x″1=(v0+v末)t′=22.5 m⑭(2分)

2

则车的长度为L=x″1-x″2=12.5 m.⑮(1分

)

1.(2014·广东高考)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1 s内和第4 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0~2 s和0~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2.(多选)某汽车在启用ABS刹车系统和不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后( )

A.t1时刻车速更小

B.0~t1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小

C.加速度总是比不启用ABS时大

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短 3.(多选)(2015·菏泽一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时,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的两条纸带,两纸带上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都相同.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质点在t0~t4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两质点在t2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

6

C.两质点速度相等的时刻在t3~t4之间

D.两质点不一定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但在t0时刻甲的速度为0

4.(多选)小球A从离地面20 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B从A下方的地面上以20 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在空中相遇,取g=10 m/s2( )

A.两球相遇时速率都是10 m/s B.两球相遇位置离地面10 m高 C.开始运动1 s后相遇 D.两球在空中相遇两次

专题提升练习(二)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9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

A.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

B.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C.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 D.物体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

2.质量为1 kg的物体只在力F的作用下运动,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t=1 s时,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运动的v-t图象、a-t图象正确的是( )

3.(2015·临沂一模)物体甲、乙原来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甲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位移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如图甲;乙受到如图乙所示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则在0~4 s的时间内( )

A.甲物体所受合力不断变化 B.甲物体的速度不断减小 C.2 s末乙物体改变运动方向 D.2 s末乙物体速度达到最大

4.(2014·江苏高考)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5.如图所示,一小滑块沿足够长的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xAB=xBD=6 m,xBC=1 m,滑块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滑块经过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A.vC=6 m/s B.vB=22 m/s C.xDE=3 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

6.在平直道路上,甲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当甲车司机发现前方距离为d处的乙汽车时,立即以大小为a1

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与此同时,乙车司机也发现了甲车,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沿甲车运动的方向

7

匀加速运动.则( )

A.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减小 B.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增大

C.若v2(a1+a2)d,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 D.若v2(a1+a2)d,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 解析 甲车做减速运动,乙车做加速运动,两车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小,若此时没有相撞,以后就不可能相撞.设

2

两车相距为d时,两车恰好会相撞,这种情况下甲车的速度为v0,根据v0=2(a1+a2)d,若v>v0两车一定相撞,若v

7.(2014·天津高考改编)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8.(2015·昆明一模)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为x=15+10t-5t2(m),t的单位为s.下列关于该质点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B.t=3 s时刻该质点速度为零

C.0~3 s内该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 D.质点处于x=0处时其速度大小为20 m/s 9.(2015·通化模拟)某军事试验场正在水平地面上试射地对空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造成导弹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1 s内导弹匀速上升 B.1~2 s内导弹静止不动 C.3 s末导弹上升到最高点 D.5 s末导弹回到出发点

二、计算题(共3小题,共5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0.(18分)静止在水平直跑道上的飞机起飞过程中可分为两个匀加速运动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飞机的加速度为a1,运动时间为t1.当第二阶段结束时,飞机刚好达到规定的起飞速度v0.飞机起飞过程中,在水平直跑道上通过的距离为x.求第二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a2和时间t2.

11.(18分)如图甲所示,质量m=2.0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跟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从t=

0时刻起,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力F的作用而开始运动,前8 s内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求:

(1)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物体在前8 s内的v-t图象并写出分析过程.

(2)前8 s内水平力F所做的功. 12.(20分)(2015·唐山模拟)如图甲所示,水平传送带AB逆时针匀速转动,一个质量为M=1.0 kg的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由传送带左端滑上,通过速度传感器记录下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取向左为正方向,以物块滑上传送带时为计时零点).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g取10 m/s2.求:

8

(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物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 (3)整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

9

1.运动图象及其应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三个基本公式

v=v0+at (速度与时间关系式) 1

x=v0t+at2 (位移与时间关系式)

2v2-v20=2ax (速度与位移关系式) (2)两个重要推论

x

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tv0+v

vt. 22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是一恒量即Δx=xn+1-xn=aT2

3.追及和相遇

追及和相遇都是指相关的物体在同一时刻,到达空间同一位置.

(1)追及问题:追和被追的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同向运动)是能否追上及两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第一类: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直线运动):

①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间有最小距离. ②若两者位移相等,且两者速度相等时,则恰能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③ 若两者位移相等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两者间距离有一个较大值.

第二类: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如匀速直线运动): ①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1

②若两者位移相等时,则追上. (2) 相遇问题

①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上即相遇.

② 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

1.(2015·广东高考)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2.(2015·广东高考)如图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v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 )

A.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B.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C.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 D.帆船朝北偏东452v 3.(2015·全国卷Ⅰ)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

A.斜面的倾角 B.物块的质量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4.(2014·福建理综)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

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程,若用h、s、v、a小,t表示时间,则下

运动图象的应用

图象类问题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物体的运动,求解的关键:首先认清图象中横、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它们的函数关系,其次是要清楚理解图象中的“点”(含交点、拐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含义,最后再对图象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例1】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v1+v2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2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审题突破】 第一步:挖掘题目信息

两汽车在平直公路上t=0到t=t1时间内同向行驶的v-t图象. 第二步:明确题目要求

2

判断两汽车的运动性质及位移、平均速度的大小. 第三步:寻找解题依据

(1)v-t图象的切线斜率表示汽车运动的加速度. (2)v-t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汽车的位移.

(3)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与这段时间的比值. 答案 A

解析 因为图象与坐标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因此在0~t1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根v1+v2x

据v=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选项A正确,C错误;因为乙车做非匀变速运动,故不能用

t2计算平均速度,选项B错误;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据图知,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

运动图象的五个特别提醒

(1)x-t图象和v-t图象描述的都是直线运动,而不是曲线运动. (2)x-t图象和v-t图象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3)x-t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而v-t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速度相等. (4)v-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而x-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则无实际意义. (5)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变式训练】 1.(2015·潍坊一模)质量为2 kg的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其在x方向的x-t图象和y方向的v-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0时刻,其速度大小为3 m/s

B.在t=0时刻,其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C.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3 N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灵活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的四种解题方法

上从运所

【例2】 (2014·海南高考)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作用,它抛出点到最高点的运动时间为t1,再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的动时间为t2,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用的时间为t0,则( )

A.t1>t0 t2t1 C.t1>t0 t2>t1 D.t1

物体竖直上抛受到一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作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二步:明确题目要求

判断物体上升、下落的时间与没有空气阻力上升的时间关系. 第三步:寻找解题思路

(1)比较上升和下落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上>g,a下<g.

1122

(2)比较t1、t2的大小:根据上升和下落位移大小相等,由h=a上t1=a下t2求解.

22

3

(3)比较t1、t0的大小:考虑空气阻力与不计空气阻力两种情况上升过程的初速度相等,加速度不同,v0=a上

t1=gt0.

答案 B

解析 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位移h相同,但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在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a1>g,下降1

过程中的加速度a2<g,根据h2可知,t1<t2;如果没有空气阻力,a0=g,根据v=at可知,t1<t0,故选

B.

2

1.解答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运动过程中涉及多个阶段,应关注时间、位移及两交界点的速度关系. v-

2.求解从静止出发的匀加速运动问题或匀减速到零的问题时常用到平均速度公式v=、v2=2as、s=vt.

2【变式训练】

2.一物体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发生位移s1到达B点后改做匀速运动,再发生位移s2到达C点并以加速段加速度大小的2倍做匀减速运动直到D点停止运动,已知物体从A到C经历时间为t,s2=3s1,则( )

(s2+2s1)2

A

2s1t2s2+s1

B.物体到达B点时速度为t2sC.物体从A到B经历的时间为

s2+s1

15s1

D.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4t

追及相遇问题

1.一定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

(1)“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追和被追的两物体速度相等(同向运动)是能追上、追不上、两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2)“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其中通过画草图找到两物体位移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2.典型追及问题分析

(1)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直线运动)

①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未追上被追者,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间有最小距离;

②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恰等于被追者位移与初始两者间距之和,刚刚好追上,这也是两者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

③若相遇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能再一次与追者相遇. (2)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如匀速直线运动) ①一定能追上,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者间有最大距离;

②当追者位移恰等于被追者位移与初始两者间距之和时,后者追上前者.

【例3】 (多选)(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审题突破】 第一步:挖掘题目信息

4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x-t图线. 第二步:明确题目要求

判断两汽车的位置关系、速度方向和速度大小变化. 第三步:寻找解题方法

(1)x-t图象的斜率表示汽车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2)x-t图象的交点表示两汽车在同一位置,即两汽车相遇. 答案 BC

解析 由x-t图象可知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由直线a和曲线b的斜率及变化可知汽车的运动,a一直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b先沿正方向做速度越来越小的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为零以后再向负方向做速度越来越大的变速直线运动,其中t1、t2时刻a、b两车处于同一位置,所以选项A错,选项B对;t1到t2时间内汽车a一直做匀速运动,汽车b先减速后加速,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

(1)解题思路:

(2)解题技巧:

①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

②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③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另外还要注意最后对解的讨论分析.

【变式训练】 3.(2014·华中师大附中模拟)交管部门强行推出了“电子眼”,机动车擅自闯红灯的现象大幅度减少.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0 m/s.当两车快要到一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但乙车司机反应较慢(反应时间为0.5 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制动力为车重的0.4倍,乙车紧急刹车制动力为车重的0.5倍,求:

(1)若甲司机看到黄灯时车头距警戒线15 m.他采取上述措施能否避免闯红灯? (2)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应保持多大距离? [突破审题·规范解答] (2014·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20分)如图,一滑块通过长度不计的短绳拴在小车的板壁上小车上表面光滑.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匀加速运动,经过2 s,细绳断裂.细绳断裂后,小车的加速度不变,又经过一段时间,滑块从小车左端刚好掉下,在这段时间内,已知绳断后滑块相对小车前3 s内滑行了4.5 m,后3 s内滑行了10.5 m.求:

(1)小车的加速度多大?

(2)从绳断到滑块离开车尾所用时间为多少? (3)小车长度是多少? 【审题突破】

1.说明滑块从车上滑下时,二者的相对位移即为车长. 2.绳断后滑块在车上匀速运动.

3.隐含着小车和滑块一起以共同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4.4.5 m、10.5 m均为相对位移,而不是对地位移. 5.车长为相对位移,即为二者对地位移之差. 【规范答题】

5

答案 (1)1 m/s2 (2)5 s (3)12.5 m

解析 (1)设小车加速度为a,绳断时滑块和小车的速度为v0 由v0=at,其中t=2 s①(2分) 得小车与滑块速度均为v0=2a. 绳断后前3 s内小车位移为

11

x1=v0t+at2=2a×3×32=10.5a②(2分)

22滑块匀速运动的位移

x2=v0t=2a×3=6a③(1分) 相对位移

Δx1=x1-x2=4.5a=4.5 m④(1分) 故a=1 m/s2⑤(1分)

(2)绳断时,车与滑块的速度为 v0=2a=2 m/s⑥(1分)

后3 s内,滑块位移x′2=v0t=6 m⑦(1分) 小车的位移

x′1=x′2+10.5 m=16.5 m⑧(1分) 由于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后3 s内 1

由x′1=v末t-2⑨(2分)

2

v末=7 m/s⑩(1分)

设从绳断到滑块从车上滑下共用时t′ 由v末=v0+at′⑪(2分) 得t′=5 s⑫(1分)

(3)在绳断后5 s内,滑块对地位移 x″2=v0t′=10 m⑬(1分) 小车对地位移为

1

x″1=(v0+v末)t′=22.5 m⑭(2分)

2

则车的长度为L=x″1-x″2=12.5 m.⑮(1分

)

1.(2014·广东高考)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1 s内和第4 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0~2 s和0~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2.(多选)某汽车在启用ABS刹车系统和不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后( )

A.t1时刻车速更小

B.0~t1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小

C.加速度总是比不启用ABS时大

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短 3.(多选)(2015·菏泽一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时,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的两条纸带,两纸带上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都相同.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质点在t0~t4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两质点在t2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

6

C.两质点速度相等的时刻在t3~t4之间

D.两质点不一定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但在t0时刻甲的速度为0

4.(多选)小球A从离地面20 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B从A下方的地面上以20 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在空中相遇,取g=10 m/s2( )

A.两球相遇时速率都是10 m/s B.两球相遇位置离地面10 m高 C.开始运动1 s后相遇 D.两球在空中相遇两次

专题提升练习(二)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9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

A.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

B.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C.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 D.物体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

2.质量为1 kg的物体只在力F的作用下运动,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t=1 s时,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运动的v-t图象、a-t图象正确的是( )

3.(2015·临沂一模)物体甲、乙原来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甲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位移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如图甲;乙受到如图乙所示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则在0~4 s的时间内( )

A.甲物体所受合力不断变化 B.甲物体的速度不断减小 C.2 s末乙物体改变运动方向 D.2 s末乙物体速度达到最大

4.(2014·江苏高考)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5.如图所示,一小滑块沿足够长的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xAB=xBD=6 m,xBC=1 m,滑块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滑块经过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A.vC=6 m/s B.vB=22 m/s C.xDE=3 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

6.在平直道路上,甲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当甲车司机发现前方距离为d处的乙汽车时,立即以大小为a1

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与此同时,乙车司机也发现了甲车,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沿甲车运动的方向

7

匀加速运动.则( )

A.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减小 B.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增大

C.若v2(a1+a2)d,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 D.若v2(a1+a2)d,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 解析 甲车做减速运动,乙车做加速运动,两车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小,若此时没有相撞,以后就不可能相撞.设

2

两车相距为d时,两车恰好会相撞,这种情况下甲车的速度为v0,根据v0=2(a1+a2)d,若v>v0两车一定相撞,若v

7.(2014·天津高考改编)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8.(2015·昆明一模)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为x=15+10t-5t2(m),t的单位为s.下列关于该质点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B.t=3 s时刻该质点速度为零

C.0~3 s内该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 D.质点处于x=0处时其速度大小为20 m/s 9.(2015·通化模拟)某军事试验场正在水平地面上试射地对空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造成导弹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1 s内导弹匀速上升 B.1~2 s内导弹静止不动 C.3 s末导弹上升到最高点 D.5 s末导弹回到出发点

二、计算题(共3小题,共5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0.(18分)静止在水平直跑道上的飞机起飞过程中可分为两个匀加速运动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飞机的加速度为a1,运动时间为t1.当第二阶段结束时,飞机刚好达到规定的起飞速度v0.飞机起飞过程中,在水平直跑道上通过的距离为x.求第二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a2和时间t2.

11.(18分)如图甲所示,质量m=2.0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跟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从t=

0时刻起,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力F的作用而开始运动,前8 s内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求:

(1)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物体在前8 s内的v-t图象并写出分析过程.

(2)前8 s内水平力F所做的功. 12.(20分)(2015·唐山模拟)如图甲所示,水平传送带AB逆时针匀速转动,一个质量为M=1.0 kg的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由传送带左端滑上,通过速度传感器记录下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取向左为正方向,以物块滑上传送带时为计时零点).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g取10 m/s2.求:

8

(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物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 (3)整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

9


相关文章

  • 第1节什么是抛体运动
  • 第一节 什么是抛体运动 Ⅰ.知识点及考查角度 系统学习 知识点1:抛体运动 抛体运动的速度方向 知识解读: 1.概念: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向空中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 2.抛体运动的条件:(1)有一定的初速度(v0 ...查看


  • 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
  •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教学设计 运动的方式 --杨木林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付纯林 我们上节课知道了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中,即使一些物体咋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它们在一直在生长或运动.那么物体到底是如何进行运动的呢?这节课老师将会和你们 ...查看


  • 曲线运动中常见概念错误认识分析
  • 曲线运动是较直线运动更为复杂的运动,学生在学习曲线运动时,首先要对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做到正确认识,才能对知识做到合理应用.初学者在学习曲线运动时经常在一些概念的认识上发生错误,这里对一些常见概念的错误认识做一分析,以加深同学们对概 ...查看


  • 如何针对大学阶段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
  • (一)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1.因人而异的原则:根据每一个参加锻炼者或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个人身体客观条件及要求的运动处方,切忌千篇一律. 2.有效的原则: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应使参加锻炼者或病人的功能状态有改善,在制定运动处方时, ...查看


  • 力与惯性力是物体相对运动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 力与惯性力是物体相对运动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惯性系变为匀速直线运动惯性系或者运动的惯性系变为另一速度的惯性系,忽略当中加速度的产生过程,参考系由某一速度变为另一速度,那么此时的匀速直线运动惯性系还能叫做惯性系吗?不能.为什么?因为,在 ...查看


  • 从思维法则角度看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重建
  • 第43卷第8期2009年8月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Jo 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 hy sical Educatio n V o l. 43N o. 8A ug. 2009 从思维法则角度看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 ...查看


  • 分运动的性质教案
  • 分运动的性质教案 ●本节教材分析 本节的地位比较特殊,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作为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常把复杂的运动看做是几个简单运动的合成.分运动的性质决定了合运动的性质与合运动的轨迹,通过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我们可把一个 ...查看


  • 如何制定运动处方
  • 导读 运动处方的制定为患者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其目的是在确保治疗安全的同时使患者身体功能得以康复. 1制定运动处方的目的 运动疗法能够改善或保持肌力.肌耐力:提高心血管及肺脏等内脏器官的功能:改善平衡及运动协调性: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预 ...查看


  • 迈克尔孙--莫雷实验新解
  • 迈克尔孙--莫雷实验新解 我们的解要讨论该实验,首先把运动分两大类,1,能量运动和质量运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属于能量运动,空气是传播质,不可缺少的.2,质量运动,我们看相对运动.相对运动,(参考物理学上)如图1--21,一人站在作匀速直线 ...查看


  • 运动处方理论的概述
  • 第22卷 2010年 第2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EZE VOL.22 2010 N0.2 MEDICALCOLLEGE doi:10.3969/j.issn.1008-4118.2010.02.47 运动处方理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