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审美意味_印第安人营地_中的死亡意识解读

外国文学

独特的审美意味

———《印第安人营地》中的死亡意识解读

□郭青格(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系,河南

关键词:死亡意识摘

审美意味

焦作454000)

要:海明威的小说《印第安人营地》讲述了一个死亡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不仅表现了作者对死亡的一种思考和

独到的认识,体现了作者的一种深沉的死亡意识,而且还使死亡具有了一种独特审美意味。

《印第安人营地》是海明威早期创作的一个优秀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不仅技巧精湛,故事情节奇“死亡”异,而且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味,这就是意识。海明威曾在一部描写斗牛的小说《午后之死》中说:“一切故事讲到相当长度,都是以死结束的。”《印第安人营地》这篇小说也是这样。在《印第安人营地》中,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死亡的故事,作者不仅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呈现死亡,而且还使这种死冷静和客观,这些都给这篇小说增亡显得特别神秘、

添了一些特殊的意味,使小说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意义。

尼克的父亲很得意。然后,他拍拍上铺的产妇的丈夫,揭开蒙着那印第安男人脑袋的毯子,然而人们看“只见那印第安人脸到的景象却是,他已经自杀了。朝墙躺着。他把自己的喉管割断了,刀口子拉得好长,鲜血直冒,流成一大滩,他的尸体使床铺往下陷。他的头枕在左臂上。一把剃刀打开着,锋口朝上,掉在毯子上。”这个男人为什么自杀?小尼克不知道,但是这个死亡的场面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引起了他对死亡的思考和疑问。最后,尼克对于死亡的答案是他蛮有把握地相信他永远不会死。就这样,小说的故事结束了,小说中的文字看似无情,人物对待死亡的态度近于冷酷,小说正是在这看似无情近于

一、小说中的死亡意识

《印第安人营地》讲述了一个死亡的故事。这个故事开始于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印第安产妇难产,生了两天也没把孩子生下来,身为医生的尼克的父亲就带着小尼克去到印第安人营地出诊。在印第安人营地所在的村庄里,产妇正躺在双层床的下铺,发出一阵阵尖叫。这种尖叫声使得“男人们跑到了路上,直跑到再听不见她叫喊的地方,在黑暗中坐下来抽烟”。而她的丈夫却因为三天前他的斧头把自己的腿砍伤和作为丈夫的职责只能躺在她的上铺,不能跑。这时尼克的父亲用职业医生的眼光略一判断,就决定给她施行剖腹产手术。尼克不能忍受她的尖叫,请父亲给她吃点什么,让她镇静下来。但父亲这时的回答却是“不行,我没有带麻药。不过,让她叫去吧。我听不见,反正她叫不叫没关系”。这时候,那个始终一声不吭的丈夫在上铺转过身靠着墙,他想必是听

ISSN1006-0189

冷酷的内容中讲述了一个有关死亡的主题,人的死亡是一个客观的现实,死亡是人的必然选择和结局,死亡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海明威发表这篇小说的时候大约是25岁,而在25岁的时候就能对死亡进行这样冷静客观的描述,并在描述中对死亡抱有这样既神秘又坚定的态度,这说明此时的海明威早已对死亡有了非常深刻的思考,对死亡有了独到的认识,他深信自杀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明智而理性的办法。这就是这篇小说中的死亡意识。

二、小说中死亡意识的审美意义

小说中所呈现的死亡意识的审美意义就是作者对待死亡的态度,作者对待死亡的审美认识。

(一)死亡是人们对抗人生无法忍受的痛苦并保持人的尊严的一种洒脱的方式

打开海明威的作品集,我们不难发现,海明威笔下的人物总是身负种种重压,为此他们是痛苦的,也是无法忍受的,他们或者为找不到生活的目标、价值和意义而痛苦,或者因无法忍受毫无希望毫无意义的人生百般的苦难和孤独而痛苦,他们总是因外部矛盾的纠缠卷入到命运的可怕漩涡中。但主人公在

到了尼克父亲的话。接着,尼克的父亲就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开始了手术:用一把大折刀切开了产妇的肚子。手术时,“乔治大叔和三个印第安男人按住了产妇,不让她动。她咬了乔治大叔的手臂……手术做了好长一段时间”。手术终于结束了,婴儿生出来了,

M534A

120

MZXS5/2009

外国文学

重压面前毫无慌乱之感,面对苦难、困境之时总是由中,海明威塑造了一个与自己的人生阅历格外接近内心的恐怖逐渐变得坦然,进而达到超脱,或者主动的主人公形象尼克。尼克是一个敏感多虑而对死亡选择死亡以对抗痛苦,或者不屑于这些痛苦而进行有着强烈感知的人,他的成长和死亡紧紧地联系在不懈的斗争。

在面对人生不可逃避的苦难时,无论主一起。因此,在有关尼克的系列小说中,作者对于人人公内心如何悲痛,都会保持一种心灵的宁静和人生中最神秘的死亡问题常常总是用客观冷静以至于格的尊严。

习以为常来表述,对于这种表述,有的学者就认为这在《印第安人营地》中,海明威对三个人物轻重是海明威试图用尼克的故事片段记录自己的人生,难分的描写其实就直接揭示了他们所承载的沉重的并借以表达他对死亡的一种态度。

痛苦,如印第安男人面对自己的妻子难产时撕心裂在海明威的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中,到处充满肺的叫喊却无能为力的尊严被践踏的痛苦,白人医着厮杀、鲜血和死亡,这些都反映了海明威内心世界生救活了产妇和孩子却拯救不了印第安男人的生命里对死亡的强烈意识。在这些小说中,海明威认为死的权威丧失殆尽的痛苦,以及小男孩尼克首次直面亡是人们无法逃避,无法超越的最大也是最可怕的死亡问题而心灵被深深震撼的痛苦等《,印第安人营真实,它具有一种巨大的莫名其妙的神秘力量,它在地》其实就是一个关于男性感受和承载痛苦的故事。瞬间剥夺了人们的一切权利,撕碎了人们的一切主而且,在小说中,这种似乎漫不经心而又穿透纸张的观想象和盲目乐观。死亡是一种永恒。海明威曾说:痛苦还构成了小说的主题,导致了小说的死亡的必“死亡是不可逃避的现实,是每个人都可以肯定的东

然结局,从而折射出作者的悲剧人生意识,亦即死亡西,是唯一安全的保障,它超越一切的现代舒适。”

意识。同时,

也正是这种死亡意识的存在,作者才精在他看来,人类面临的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外部世界,心安排印第安男人在面对妻子生产时的痛苦凄厉的一个敌视人的、不驯服的“异己”世界,在这个世界叫喊声却因腿部受伤而不能像其他男人一样远远躲上,人不仅是孤立的,而且总是处于逆境,面临各种开时,而让他选择了自杀的方式来抗拒痛苦,作者也各样的危险。一个人,

不管他如何努力奋斗,到头来安排让年少无知的尼克去直接面对和体验死亡,让等待他的只有失败的下场,甚至死亡的厄运。人来到他对死亡有了最早的思考和认识:死神就像现在这这个世界就会接触死亡,就必须时刻面对死亡的威样突如其来又随即扬长而去,死亡始终都在威胁着胁,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主题。所以,海明威用众人的生存等等。

对于小说中的内容,作者始终都在紧多的文学形象向人们诉说了这一人生体验。在《印第紧地围绕死亡这个主题来展开。小说始终都充满着安人营地》里,作者描写了小尼克随同父亲前往印第一种死亡意识。

安营地为产妇接生,小尼克亲眼目睹了产妇的丈夫死亡,对于每一个活着的生命而言,是不可避免因为忍受不了妻子剖腹产的痛苦而自杀。作者让小的。然而,一般人的死亡都是被动的,或死于受伤,或尼克很早就思考起了死亡,并认识了死亡。在系列短死于疾病,或死于偶然事故,或死于人生寿命的天然篇小说中,童年的尼克总在目睹鲜血、痛苦、不幸和终结,而海明威却让他的主人公以主动的方式自杀死亡,于是发出意味深长的疑问:“为什么他要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从而让他们保留了活者的最后爸爸?“”多数男人都自杀吧?“”爸爸,死难吗?”小尼尊严。无论是在

《杀人者》中安德烈森对待死亡的平克思考着他这种年龄也许不该思考的问题,他为此静所表现出的海明威对待死亡一贯的态度:人在面而困惑不解。

对死亡时应保持尊严和人格;还是在《乞力马扎罗的主人公尼克带着鲜明的自传色彩,他是作者众雪》中哈里在生命最后一刻高傲地凝视雪山之巅中多的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个人物。他从纯真无知到海明威从哈里身上突然所发现的死亡所包含的另外创伤累累,经历了对现实与死亡的思索,以及死亡意意义:肉体的物质超脱为永恒的悲壮升华。海明威对识和情结的形成。这些都包含着作者对死亡一种认死亡的描写中包含了一种苦难的悲剧美,一种激发识和态度,死亡永远是人生中一个无法逃避的永恒出人们的抗争意识和惊心动魄的美感。所以,苦难和的主题。

死亡使海明威作品的主人公经受住了考验,证明了海明威的长篇小说中也大量地描写了死亡。被他们的勇气和风度,他们的内心总是由恐怖逐渐变称为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太阳照样升起》,写美得坦然,精神上达到了自我超脱,生命的价值也得到国记者巴恩斯在欧战中受伤失去了性爱能力,虽生了最高体现。

这样死亡就有了一种崇高的审美意义。犹死;《永别了!武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意大利(二)死亡是一种永恒

为背景,写英国女护士凯瑟琳死于难产。作者通过男在包括《印第安人营地》在内的尼克系列小说

主人公之口,表达了对死亡的理解:“在这世界上,人

MZXS

5/2009

121

22-167CN14-1034/I

外国文学

人都受折磨,倒也产生一些勇敢的人。倘有受折磨而不屈服的,就会被他人害死,不管你是最善良的人,你如最温和的人还是最有勇气的人,都免不了一死。果不是这几种人,迟早也得死,只是世界并不急于要你的命罢了。”

然而,这一切对于作者来说,都只不过是一个高明的作家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手段而已,小说中的痛苦、孤独、失败和死亡,都只是流露于作品中最表面的意象,而海明威作品中主人公受难与死亡最深刻的意图却是,将美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从而激发起人们反抗悲剧命运的勇气和决心,这为了反才是死亡的意义,也是死亡的最永恒的价值。抗丑陋罪恶的现实世界,为了寻找人生的真谛,重建美好的希望和生命的价值,作品中的人物都在寻觅人生的解救之路。所以海明威认为,死亡是用来重塑新生的,瞬间的死亡却成就了永恒的价值,死亡也是永生,死亡是人生中一种具有超越一切的最高境界的审美的追求。

(三)死亡是一种美

的作品中,除了用死亡来表现他对人生悲观与虚无本质的认识外,还通过死亡,表达了他的一种观点:死亡,是对悲观人生的一种升华,即人可能肉体死亡了,然而人的精神却可能永生;或者可以这样说,死亡所能毁灭的只是人的肉体,而人的精神却还将继续他们的追求。

阿·柯尔指出悲剧认定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么。人性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自我保护、自我发展,就是人对待苦难的抗争意识和生存欲望。在死亡中逃离出来的海明威在思索生与死的意义时,从对死亡的恐惧中学会了正视死亡,并欣赏到了死亡自有的一种美。对待死亡,人们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悲观的绝望的,一种是超越的审美的,而海明威就选择了后一种,所以,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死亡也是一种美,死亡在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时,也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意义。

但是,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虽然海明威希望能超越虚无、荒谬的人生境地,然而,他采用的死亡这种方式来超脱,毕竟导致的是一种解脱式的毁灭,因此,从本质上讲,这种对人生的升华方式仍然是带有悲观主义性质的。这些就是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所给人带来的一种审美思考和意义。

(责任编辑:水涓)

作者简介:郭青格,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语外国文学研究。言文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学、

作为生命个体,尤其是喜欢冒险并有着复杂经历的海明威,不可避免地多次与死亡擦身而过,受到过死神的捉弄并惶恐地感到死之凄凉、死之可怖、死之无常和死之不可捉摸。因此,作为文学家的海明威,他无法回避对人生细致的捉摸和深刻的领悟后产生的苍凉虚无的悲哀,所以不得不用死亡去实现另一种圆满。这就是贯穿他一生的死亡情节。

海明威一生都在思考人的生存与死亡。所以在《印第安人营地》中,海明威一开始就让具有自传色彩的尼克在他少年时期就去直接体验生命的诞生和死亡,并让他认识到,对于人生来说,无论生与死都是一种无比深刻的痛苦。因此,对于一生都在对死亡进行深刻思考的海明威来说,他对死亡的认识和总结也是无比深刻的,他说:“我要打到生命的最后一天,那时我就要跟自己打,目的是要把死亡当作一种美的目的来接受,这也就是你每星期日看斗牛时见

②到的那种悲剧美。”对于死亡,在海明威的意识深

①②

苏顺强:《论海明威的虚无思想》《,外国文学研究》,2000,

131。(1):

辛格:《海明威———巨人的生与死》,转引自王守义:《海明威的尼克:人生与反思》,《外国文学评论》,1989,(2)。

处,不仅坦然地接受了它,而且还升华了它,海明威把死亡当成一种震撼人的心灵的悲剧美来看待。

所以,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他毫无避讳地大量描写了死亡。死亡在表现人生悲剧结局与虚无本质方面,是荒谬的,可怕的,然而在表现人,尤其是陷于悲观主义或限于自身缺陷不能超越自我的人的人生

ISSN1006-0189

参考文献:[1][2][3][4]

海明威:《海明威文集.短篇小说全集》(上、下册),陈良廷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海明威:《死在午后》,金绍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邱紫华:《悲剧意识与民族精神》,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0年版。社,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的升华时,死亡却是优美的,有价值的。海明威在他

M534A

122

MZXS5/2009

外国文学

独特的审美意味

———《印第安人营地》中的死亡意识解读

□郭青格(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系,河南

关键词:死亡意识摘

审美意味

焦作454000)

要:海明威的小说《印第安人营地》讲述了一个死亡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不仅表现了作者对死亡的一种思考和

独到的认识,体现了作者的一种深沉的死亡意识,而且还使死亡具有了一种独特审美意味。

《印第安人营地》是海明威早期创作的一个优秀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不仅技巧精湛,故事情节奇“死亡”异,而且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味,这就是意识。海明威曾在一部描写斗牛的小说《午后之死》中说:“一切故事讲到相当长度,都是以死结束的。”《印第安人营地》这篇小说也是这样。在《印第安人营地》中,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死亡的故事,作者不仅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呈现死亡,而且还使这种死冷静和客观,这些都给这篇小说增亡显得特别神秘、

添了一些特殊的意味,使小说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意义。

尼克的父亲很得意。然后,他拍拍上铺的产妇的丈夫,揭开蒙着那印第安男人脑袋的毯子,然而人们看“只见那印第安人脸到的景象却是,他已经自杀了。朝墙躺着。他把自己的喉管割断了,刀口子拉得好长,鲜血直冒,流成一大滩,他的尸体使床铺往下陷。他的头枕在左臂上。一把剃刀打开着,锋口朝上,掉在毯子上。”这个男人为什么自杀?小尼克不知道,但是这个死亡的场面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引起了他对死亡的思考和疑问。最后,尼克对于死亡的答案是他蛮有把握地相信他永远不会死。就这样,小说的故事结束了,小说中的文字看似无情,人物对待死亡的态度近于冷酷,小说正是在这看似无情近于

一、小说中的死亡意识

《印第安人营地》讲述了一个死亡的故事。这个故事开始于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印第安产妇难产,生了两天也没把孩子生下来,身为医生的尼克的父亲就带着小尼克去到印第安人营地出诊。在印第安人营地所在的村庄里,产妇正躺在双层床的下铺,发出一阵阵尖叫。这种尖叫声使得“男人们跑到了路上,直跑到再听不见她叫喊的地方,在黑暗中坐下来抽烟”。而她的丈夫却因为三天前他的斧头把自己的腿砍伤和作为丈夫的职责只能躺在她的上铺,不能跑。这时尼克的父亲用职业医生的眼光略一判断,就决定给她施行剖腹产手术。尼克不能忍受她的尖叫,请父亲给她吃点什么,让她镇静下来。但父亲这时的回答却是“不行,我没有带麻药。不过,让她叫去吧。我听不见,反正她叫不叫没关系”。这时候,那个始终一声不吭的丈夫在上铺转过身靠着墙,他想必是听

ISSN1006-0189

冷酷的内容中讲述了一个有关死亡的主题,人的死亡是一个客观的现实,死亡是人的必然选择和结局,死亡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海明威发表这篇小说的时候大约是25岁,而在25岁的时候就能对死亡进行这样冷静客观的描述,并在描述中对死亡抱有这样既神秘又坚定的态度,这说明此时的海明威早已对死亡有了非常深刻的思考,对死亡有了独到的认识,他深信自杀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明智而理性的办法。这就是这篇小说中的死亡意识。

二、小说中死亡意识的审美意义

小说中所呈现的死亡意识的审美意义就是作者对待死亡的态度,作者对待死亡的审美认识。

(一)死亡是人们对抗人生无法忍受的痛苦并保持人的尊严的一种洒脱的方式

打开海明威的作品集,我们不难发现,海明威笔下的人物总是身负种种重压,为此他们是痛苦的,也是无法忍受的,他们或者为找不到生活的目标、价值和意义而痛苦,或者因无法忍受毫无希望毫无意义的人生百般的苦难和孤独而痛苦,他们总是因外部矛盾的纠缠卷入到命运的可怕漩涡中。但主人公在

到了尼克父亲的话。接着,尼克的父亲就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开始了手术:用一把大折刀切开了产妇的肚子。手术时,“乔治大叔和三个印第安男人按住了产妇,不让她动。她咬了乔治大叔的手臂……手术做了好长一段时间”。手术终于结束了,婴儿生出来了,

M534A

120

MZXS5/2009

外国文学

重压面前毫无慌乱之感,面对苦难、困境之时总是由中,海明威塑造了一个与自己的人生阅历格外接近内心的恐怖逐渐变得坦然,进而达到超脱,或者主动的主人公形象尼克。尼克是一个敏感多虑而对死亡选择死亡以对抗痛苦,或者不屑于这些痛苦而进行有着强烈感知的人,他的成长和死亡紧紧地联系在不懈的斗争。

在面对人生不可逃避的苦难时,无论主一起。因此,在有关尼克的系列小说中,作者对于人人公内心如何悲痛,都会保持一种心灵的宁静和人生中最神秘的死亡问题常常总是用客观冷静以至于格的尊严。

习以为常来表述,对于这种表述,有的学者就认为这在《印第安人营地》中,海明威对三个人物轻重是海明威试图用尼克的故事片段记录自己的人生,难分的描写其实就直接揭示了他们所承载的沉重的并借以表达他对死亡的一种态度。

痛苦,如印第安男人面对自己的妻子难产时撕心裂在海明威的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中,到处充满肺的叫喊却无能为力的尊严被践踏的痛苦,白人医着厮杀、鲜血和死亡,这些都反映了海明威内心世界生救活了产妇和孩子却拯救不了印第安男人的生命里对死亡的强烈意识。在这些小说中,海明威认为死的权威丧失殆尽的痛苦,以及小男孩尼克首次直面亡是人们无法逃避,无法超越的最大也是最可怕的死亡问题而心灵被深深震撼的痛苦等《,印第安人营真实,它具有一种巨大的莫名其妙的神秘力量,它在地》其实就是一个关于男性感受和承载痛苦的故事。瞬间剥夺了人们的一切权利,撕碎了人们的一切主而且,在小说中,这种似乎漫不经心而又穿透纸张的观想象和盲目乐观。死亡是一种永恒。海明威曾说:痛苦还构成了小说的主题,导致了小说的死亡的必“死亡是不可逃避的现实,是每个人都可以肯定的东

然结局,从而折射出作者的悲剧人生意识,亦即死亡西,是唯一安全的保障,它超越一切的现代舒适。”

意识。同时,

也正是这种死亡意识的存在,作者才精在他看来,人类面临的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外部世界,心安排印第安男人在面对妻子生产时的痛苦凄厉的一个敌视人的、不驯服的“异己”世界,在这个世界叫喊声却因腿部受伤而不能像其他男人一样远远躲上,人不仅是孤立的,而且总是处于逆境,面临各种开时,而让他选择了自杀的方式来抗拒痛苦,作者也各样的危险。一个人,

不管他如何努力奋斗,到头来安排让年少无知的尼克去直接面对和体验死亡,让等待他的只有失败的下场,甚至死亡的厄运。人来到他对死亡有了最早的思考和认识:死神就像现在这这个世界就会接触死亡,就必须时刻面对死亡的威样突如其来又随即扬长而去,死亡始终都在威胁着胁,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主题。所以,海明威用众人的生存等等。

对于小说中的内容,作者始终都在紧多的文学形象向人们诉说了这一人生体验。在《印第紧地围绕死亡这个主题来展开。小说始终都充满着安人营地》里,作者描写了小尼克随同父亲前往印第一种死亡意识。

安营地为产妇接生,小尼克亲眼目睹了产妇的丈夫死亡,对于每一个活着的生命而言,是不可避免因为忍受不了妻子剖腹产的痛苦而自杀。作者让小的。然而,一般人的死亡都是被动的,或死于受伤,或尼克很早就思考起了死亡,并认识了死亡。在系列短死于疾病,或死于偶然事故,或死于人生寿命的天然篇小说中,童年的尼克总在目睹鲜血、痛苦、不幸和终结,而海明威却让他的主人公以主动的方式自杀死亡,于是发出意味深长的疑问:“为什么他要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从而让他们保留了活者的最后爸爸?“”多数男人都自杀吧?“”爸爸,死难吗?”小尼尊严。无论是在

《杀人者》中安德烈森对待死亡的平克思考着他这种年龄也许不该思考的问题,他为此静所表现出的海明威对待死亡一贯的态度:人在面而困惑不解。

对死亡时应保持尊严和人格;还是在《乞力马扎罗的主人公尼克带着鲜明的自传色彩,他是作者众雪》中哈里在生命最后一刻高傲地凝视雪山之巅中多的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个人物。他从纯真无知到海明威从哈里身上突然所发现的死亡所包含的另外创伤累累,经历了对现实与死亡的思索,以及死亡意意义:肉体的物质超脱为永恒的悲壮升华。海明威对识和情结的形成。这些都包含着作者对死亡一种认死亡的描写中包含了一种苦难的悲剧美,一种激发识和态度,死亡永远是人生中一个无法逃避的永恒出人们的抗争意识和惊心动魄的美感。所以,苦难和的主题。

死亡使海明威作品的主人公经受住了考验,证明了海明威的长篇小说中也大量地描写了死亡。被他们的勇气和风度,他们的内心总是由恐怖逐渐变称为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太阳照样升起》,写美得坦然,精神上达到了自我超脱,生命的价值也得到国记者巴恩斯在欧战中受伤失去了性爱能力,虽生了最高体现。

这样死亡就有了一种崇高的审美意义。犹死;《永别了!武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意大利(二)死亡是一种永恒

为背景,写英国女护士凯瑟琳死于难产。作者通过男在包括《印第安人营地》在内的尼克系列小说

主人公之口,表达了对死亡的理解:“在这世界上,人

MZXS

5/2009

121

22-167CN14-1034/I

外国文学

人都受折磨,倒也产生一些勇敢的人。倘有受折磨而不屈服的,就会被他人害死,不管你是最善良的人,你如最温和的人还是最有勇气的人,都免不了一死。果不是这几种人,迟早也得死,只是世界并不急于要你的命罢了。”

然而,这一切对于作者来说,都只不过是一个高明的作家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手段而已,小说中的痛苦、孤独、失败和死亡,都只是流露于作品中最表面的意象,而海明威作品中主人公受难与死亡最深刻的意图却是,将美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从而激发起人们反抗悲剧命运的勇气和决心,这为了反才是死亡的意义,也是死亡的最永恒的价值。抗丑陋罪恶的现实世界,为了寻找人生的真谛,重建美好的希望和生命的价值,作品中的人物都在寻觅人生的解救之路。所以海明威认为,死亡是用来重塑新生的,瞬间的死亡却成就了永恒的价值,死亡也是永生,死亡是人生中一种具有超越一切的最高境界的审美的追求。

(三)死亡是一种美

的作品中,除了用死亡来表现他对人生悲观与虚无本质的认识外,还通过死亡,表达了他的一种观点:死亡,是对悲观人生的一种升华,即人可能肉体死亡了,然而人的精神却可能永生;或者可以这样说,死亡所能毁灭的只是人的肉体,而人的精神却还将继续他们的追求。

阿·柯尔指出悲剧认定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么。人性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自我保护、自我发展,就是人对待苦难的抗争意识和生存欲望。在死亡中逃离出来的海明威在思索生与死的意义时,从对死亡的恐惧中学会了正视死亡,并欣赏到了死亡自有的一种美。对待死亡,人们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悲观的绝望的,一种是超越的审美的,而海明威就选择了后一种,所以,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死亡也是一种美,死亡在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时,也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意义。

但是,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虽然海明威希望能超越虚无、荒谬的人生境地,然而,他采用的死亡这种方式来超脱,毕竟导致的是一种解脱式的毁灭,因此,从本质上讲,这种对人生的升华方式仍然是带有悲观主义性质的。这些就是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所给人带来的一种审美思考和意义。

(责任编辑:水涓)

作者简介:郭青格,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语外国文学研究。言文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学、

作为生命个体,尤其是喜欢冒险并有着复杂经历的海明威,不可避免地多次与死亡擦身而过,受到过死神的捉弄并惶恐地感到死之凄凉、死之可怖、死之无常和死之不可捉摸。因此,作为文学家的海明威,他无法回避对人生细致的捉摸和深刻的领悟后产生的苍凉虚无的悲哀,所以不得不用死亡去实现另一种圆满。这就是贯穿他一生的死亡情节。

海明威一生都在思考人的生存与死亡。所以在《印第安人营地》中,海明威一开始就让具有自传色彩的尼克在他少年时期就去直接体验生命的诞生和死亡,并让他认识到,对于人生来说,无论生与死都是一种无比深刻的痛苦。因此,对于一生都在对死亡进行深刻思考的海明威来说,他对死亡的认识和总结也是无比深刻的,他说:“我要打到生命的最后一天,那时我就要跟自己打,目的是要把死亡当作一种美的目的来接受,这也就是你每星期日看斗牛时见

②到的那种悲剧美。”对于死亡,在海明威的意识深

①②

苏顺强:《论海明威的虚无思想》《,外国文学研究》,2000,

131。(1):

辛格:《海明威———巨人的生与死》,转引自王守义:《海明威的尼克:人生与反思》,《外国文学评论》,1989,(2)。

处,不仅坦然地接受了它,而且还升华了它,海明威把死亡当成一种震撼人的心灵的悲剧美来看待。

所以,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他毫无避讳地大量描写了死亡。死亡在表现人生悲剧结局与虚无本质方面,是荒谬的,可怕的,然而在表现人,尤其是陷于悲观主义或限于自身缺陷不能超越自我的人的人生

ISSN1006-0189

参考文献:[1][2][3][4]

海明威:《海明威文集.短篇小说全集》(上、下册),陈良廷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海明威:《死在午后》,金绍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邱紫华:《悲剧意识与民族精神》,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0年版。社,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的升华时,死亡却是优美的,有价值的。海明威在他

M534A

122

MZXS5/2009


相关文章

  • 论硬汉海明威死亡哲学的生命意义
  • 论硬汉海明威死亡哲学的生命意义 徐青 (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 摘要:死亡作为海明威偏爱的创作主题.是揭示他人生哲学的关键词.本文试图通过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和其作品中塑造的硬汉子形象来揭示死亡哲学的真正含义.进而分析关键词:硬汉:死亡哲学:生命 ...查看


  • 特立独特的批评家
  • [内容提要] 桑塔格以其激进的批评理论跻身文坛,并在政治上崭露锋芒.放胆直言.她不仅在审美领域大胆标新立异,而且不断尝试后现代主义创作实验.她坚持作家应该成为社会批评家,在当今西方文化思想扮演了多重角色,成为20世纪西方最富争议的作家之一. ...查看


  • 受伤的爱情受伤的人生
  • 1921年,海明威创作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在密执安北部>,作品发表后几乎受到所有人的声讨,理由是有伤大雅.海明威说:"这是我作品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故事--它并无猥亵之处,却很悲凉."近一个世纪过去了,作家早已名满 ...查看


  • 浅谈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查看


  • "悲秋"的解读---古典诗词悲秋现象的一种透视
  •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悲与秋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诗人们每每将悲情愁绪与草木摇落,万物凋零的秋景联系在一起,以萧瑟的清秋意象传达所感的人生的愁烦,生命的忧患,人称"悲秋"作品.  "悲秋"始于宋玉:&quo ...查看


  • 解读亨利·摩尔及他的雕塑作品
  • 作者:王端廷 日期:07-01-16 17:09:00 访问点击: 20413 1969年的亨利·摩尔 亨利·摩尔(HenryMoore,1898-1986)曾先后进入利兹美术学校和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严格的学院派训练使他获得了扎实的雕塑 ...查看


  • 从目的论看英文小说书名的翻译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查看


  • 窦桂梅:我这样细读文本--细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
  • 窦桂梅:我这样细读文本--细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 上传: 饶华章 更新时间:2011-12-13 21:55:38 窦桂梅:我这样细读文本 --细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 话先从医生讲起.到医院看病,你或许会 ...查看


  • 论童年经验对安徒生创作的影响
  • 论童年经验对安徒生创作的影响 作为生命的起点和人性最初的展开,童年经历孕育了作家在最初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1]包括童年时期的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知识.意志等多种因素.这种童年经历作为基调和底色参与到作家的审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