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 作者 简_i

六国论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

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国势渐渐衰弱。再加上北边有敌国契丹,西边有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年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为此,作者写此文,目的是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率( )赂( )秦耶 暴( )霜露思厥 ( )先祖父 与( )嬴 洎( )牧以谗诛 为(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六、文本研读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1、2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3、4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5、6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2.研读第一部分

(1)重要词句:

兵不利( 兵器 ) 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 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率(全,都)赂秦耶 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文段分析:

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研读第二部分

(1)重要词句:

秦以( 用 )攻取之外 其实(它的实际数目 )百倍 固( )不在战 思厥( 其 )先祖父( 祖辈父辈) 暴( )霜露,斩荆棘,以( )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 )之不甚惜 举( )以( )予人 然后( )得一夕安寝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奉之( )弥繁,侵之( )愈急 至于( )颠覆,理固( 本来 )宜( 应该 )然 ( ) 以地事( )秦 此言得( )之()

终继( )五国迁灭( ) 与()嬴而不助五国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不赂秦 始( )速(招致,动词)祸焉 后秦击赵者再( )

李牧连却( )之 洎( )牧以谗诛革灭( )殆( )尽

智力( )孤危 诚( )不得已向使( )三国名爱其地

刺客不行( )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 当( )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

(2)文段分析:

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

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对比论证的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七、作业:背诵第1-4自然段,能默写并翻译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背诵

二、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三部分

(1)重要词句:

封( )天下之谋臣 礼( )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 )也 日( )削月( )割

为(治理)国者无( 不要 )使为(被 )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苟(假如)以天下之( )大 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文段分析:

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课文总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四、字词句梳理

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五、作业:

背诵全文

六国论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

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国势渐渐衰弱。再加上北边有敌国契丹,西边有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年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为此,作者写此文,目的是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率( )赂( )秦耶 暴( )霜露思厥 ( )先祖父 与( )嬴 洎( )牧以谗诛 为(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六、文本研读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1、2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3、4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5、6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2.研读第一部分

(1)重要词句:

兵不利( 兵器 ) 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 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率(全,都)赂秦耶 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文段分析:

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研读第二部分

(1)重要词句:

秦以( 用 )攻取之外 其实(它的实际数目 )百倍 固( )不在战 思厥( 其 )先祖父( 祖辈父辈) 暴( )霜露,斩荆棘,以( )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 )之不甚惜 举( )以( )予人 然后( )得一夕安寝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奉之( )弥繁,侵之( )愈急 至于( )颠覆,理固( 本来 )宜( 应该 )然 ( ) 以地事( )秦 此言得( )之()

终继( )五国迁灭( ) 与()嬴而不助五国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不赂秦 始( )速(招致,动词)祸焉 后秦击赵者再( )

李牧连却( )之 洎( )牧以谗诛革灭( )殆( )尽

智力( )孤危 诚( )不得已向使( )三国名爱其地

刺客不行( )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 当( )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

(2)文段分析:

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

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对比论证的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七、作业:背诵第1-4自然段,能默写并翻译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背诵

二、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三部分

(1)重要词句:

封( )天下之谋臣 礼( )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 )也 日( )削月( )割

为(治理)国者无( 不要 )使为(被 )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苟(假如)以天下之( )大 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文段分析:

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课文总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四、字词句梳理

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五、作业:

背诵全文


相关文章

  • 苏洵[六国论]教案
  •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 ...查看


  • 高中语文小组专题课教案
  • 高中语文小组专题课教案 诗词鉴赏 教学目的:1.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注意从历史发展的角 度,全面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学习,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会用现代观念审视诗歌,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教学重.难点:诗歌形象的鉴赏 教法:教师讲析 ...查看


  • 六国论教学反思
  • <六国论>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六国论>是苏老泉的一篇史论.其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无论从阅读还是写作教学上都堪称范例.这篇论文篇幅适中,文言现象非常典型,可以 ...查看


  •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朝的统一]参考教案
  • 第9课 秦朝的统一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及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2.知道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3.理解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及巩固统一各项措施的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评价秦 ...查看


  • 2.3.1[六国论]导学案
  • 临清市实验高中 语文学科 编写人:毛磊 审稿人:陈红艳 <六国论>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本课1-3段,识记文言词语的音形义,理解相关语法现象. 二.预习内容: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查看


  •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六国教案
  • 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六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掌握并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认识其特点: (2)认识并深入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历史局限性,从而更为客 观的评价商鞅变法及商鞅本人. 2.过程与方 ...查看


  • 初中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秦的统一]
  • 初中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秦的统一> 教学目标 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秦灭六国及其意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万里长城,灵渠:秦朝疆域. 二.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课外书籍的活动, ...查看


  •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案
  •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长丰县城关中学 张道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了解秦统一的背景,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2)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查看


  • 秦的统一教案
  • <秦的统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秦统一六国及其意义. 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统一文字.货币. 3.秦朝的民族关系,与匈奴族.越族:长城的修筑:灵渠的开凿:岭南三郡:秦朝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