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列宁论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宋才发:列宁论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列宁论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宋才发

人民教师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光荣称号。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共存亡的永恒的社会范畴。自从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就产生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者——教师。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要想进步和发展,就一刻也不能脱离教育,一刻也不能没有教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关键,教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主力军。列宁非常尊敬人民教师,他不但在历次报告和讲话中给予人民教师以极高的评价,而且在实际行动上也为维护教师的尊严而身体力行。有一次,阿·瓦·卢那察尔斯基在电话里给列宁读一份十分令人忧虑的电报,讲的是苏俄西北几个省某些地方教师所处的困境。电报最后说:“‘施克拉勃’在挨饿。”列宁急忙问:“谁?谁?”卢那察尔斯基回答说:“教师”(‘施克拉勃’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新的称呼)。列宁气愤地说:“我以为是鱼缸里的什么螃蟹,用这样难听的字眼来称呼教师,真是太不像话了!他们有自己的光荣称号——人民教师。这个称号,他们应

1保持不变。”

教师队伍中的绝大多数是靠近工农的。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尽管有许多教师坚持资产阶级偏见,抗拒社会主义革命,敌视无产阶级,公开怠工,列宁不是将这些教师推到资产阶级一边去,而是对他们采取团结和教育的方针。列宁始终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绝大多数教师都是靠近工人和劳动农民,以全副精神关心他们的利益的。由于这个事实,列宁对教师总是抱着信任和支持的态度。他在1919年1月举行的全俄国际主义教师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指出:“毫无疑问,绝大多数教师都是靠近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现在都深信社会主义革命有它的深刻的根源,社会主义革命必然会扩展到全世界;因此我认为,在为社会主义革命而进行的斗争中,在反对那些一直抱着资产阶级旧偏见、站在旧制度和虚伪的立场上、幻想可以把旧制度的一些东西保存下来的教师斗争中,绝大部分教师是一定会真诚地站到被剥

2削的劳动者的政权方面来的。”依据这个科学的分析,列宁对教育部门的党员领导者提出了

严格的要求:要善于使用和安排人才,善于同教师合作共事;党员领导者要真正领导教学活动,实际地改善教育专家的教学内容和工作条件。

教师的职业是最崇高的职业。马克思说过:“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

3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制约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自然也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制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只能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水平所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发展,不能超越其允许的限度;二是社会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决定着劳动力的再生产,即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结构、教育体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这就是说,教育必须有计划地为社会再生产提供足够数量的各级各类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社会再生产才能在更大规模、更高水平上顺利进行。具体到一个国家来说,如果教育不能为经济建设准备足够数量的各类专门人才,这个国家必然会在经济竞争中落伍。列宁反复告诫苏俄布尔什维克党人和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落后就要挨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认为,教师所从事的教育职业是最崇高的职业,教师的劳动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因为教师作为青年一代的教育者和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在人类社会的延续和演变中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

1*作者简介 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回忆列宁》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0页。

2 《列宁全集》第28卷,第386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17页。

开来的重要作用。“千百万教师是要去推动工作、启发人们的思想、反对现在群众中还有的偏

1见的一种力量。”苏维埃政府应大力吸收他们参加我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行列,因

为他们握有为达到我们的目的所必需的知识。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我们必须吸收数十万人民教师来为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尽职尽责。“否则,共产主义就不可能有任何

2技术成就,在这方面的一切理想就要落空。”列宁还一再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

文化,单靠共产党员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应当使教师、教育界人士成为既是一般文化、又是共产主义思想在广大农村中的传播者”;“要区别对待他们,选拔积极分子,帮助他们上进,经常注意合理提拔教师到领导岗位上去,把积极的、最有文化修养的教育工作者当作自己的支柱。然后让他们去组织别人。要吸收他们参加你们省的国民教育局和我们的机构,直至教

3育人民委员部部分委员会的工作。”

人民教师在培养新型的劳动力和开掘社会主义精神宝库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这种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职业功能,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教师承担着迅速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重任。根据俄国识字状况的统计,列宁认为侈谈“无产阶级文化”是想入非非的,即使跟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相比,也相差得很远,文盲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严重障碍。列宁曾对蔡特金说过:“文盲现象同夺取政权的斗争、同破坏旧国家机器的需要是可以相容的。但我们是否仅仅为了破坏而破坏呢?我们破坏是为了能建设更好的。文盲现象是同建设的任务不相容的,根本不相容的。”4因此,十月革命后的第一年苏俄就开展了扫除文盲的工作,1919年通过了扫除文盲的法令。到1924年,在骨干工人中不识字的现象就基本消灭,农村数百万成年居民也开始识字。列宁还指出,仅仅扫盲是不够的,必须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此,联共(布)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规定对十七岁以下的所有男女儿童实行免费的义务普通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对十七岁以上的人,广泛地发展同普通综合技术知识有联系的职业教育。1921年列宁还亲自倡议设立红色教授学院,培养高校讲授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俄国近代史和苏维埃建设各门功课的师资,给高校输送几百名教师,使小学、中学和大学协调地配套发展。列宁深信,“一切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行动上同情人民的人们,优秀的教师们,——这

5就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胜利的可靠保证。”

第二,人民教师肩负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任,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经济建设尤其如此。列宁认为,只有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才能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高低,是由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产品数量来衡量的。而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数量,又是由劳动力决定的,它涉及到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因此,劳动群众掌握科学文化的程度,决定着他们熟悉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列宁指出:“劳动者渴求知识,因为知识是他们获得胜利所必要的。十分之九的劳动群众已经懂得,知识是他们

6争取解放的武器,他们受到挫折就是因为缺少教育。”他还根据俄国的经济状况,指出苏维

埃政权有政治实力,也有经济力量,而经济就是上不去,主要原因就在于做管理工作的共产党员没有文化,没有管理的科学知识。因此,他希望共产党员要学习做经济工作,学会做管理工作。只有当人民教师不但担负起学校的正规教育,同时承担起社会性的扫盲、科学知识普及和业余教育,还承担起举办座谈会、演讲会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的时候,苏维埃国家才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 1

2 《列宁全集》第31卷,第335页。 《列宁全集》第31卷,第334页。

3 《回忆列宁》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1页。

4 《回忆列宁》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5 《列宁全集》第28卷,第70页。

6 《回忆列宁》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62页。

第三,人民教师履行着进行民主与法制宣传教育的义务。文化落后是专制和产生官僚主义的温床,文化发达则是民主的基础。列宁曾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深深知道,俄国文化不发达是什么意思,它对苏维埃政权有什么影响;苏维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对全世界做出了实行这种民主的榜样,可是这种文化落后性却贬低了苏维埃政权并

1使官僚制度复活。”他指出,要真正实现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法律固然是必要的,“但

只有法律是不够的。必须有广大的教育工作、组织工作和文化工作,这不能用法律迅速办到,

2这需要进行长期的巨大的努力。”他认为要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教师承担繁重的

对广大群众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要履行对全体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宣传教育的义务,把新生的一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教师要通过学校较长期、有组织有系统地教育和教学过程,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思想政治水平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人民教师这种职业教育的实践,实质上就是在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打社会基础。

应当把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崇高地位。列宁充分估计到教育和教师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共产主义新人中的作用。他从无产阶级专政职能的角度,高度评价了人民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资产阶级竭力想贬低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即教育任务,这个任务对无产阶级在人口中占少数的俄国尤为重要。“教育工作者和斗争的先锋队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培养和教育劳动群众,帮助他们克服旧制度遗留下

3来的旧习惯、旧风气,以及在群众中根深蒂固的私有者的习惯和风气。”这项无比艰巨而神

圣的任务,非同千百万人民教师合作共事便无法完成。当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后,随着经济的初步恢复,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恢复和发展。列宁在他最后一批论著中,不但提出了文化革命问题,而且明确提出了国民教育方面的主要的事情——提高人民教师地位的问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

4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我们直到今天还没有摆脱半亚洲式的不文明状态。为彻底改

变俄国这种愚昧落后的状态,列宁强调指出:“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

5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有的崇高地位。”为此,列宁要求党和政府的一切领导人,要抛弃

对教师的陈旧看法,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并切实有步骤地提高人民教师的思想

6意识,有步骤地加强组织工作,“而最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使人民教师

从资产阶级制度的支柱变成苏维埃制度的支柱,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做出贡献。

如何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在苏俄经过了激烈的争论,才在列宁的领导下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在我国,这已经不仅仅只是对教师本人的一种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的大问题。资产阶级对教育的经济效能是深有体会的。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是剩余价值的增值。因此,资产阶级从来都把教育看作是资本投资的有利可图的部门。借助发展教育来发展经济,这是一切经济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譬如,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其自然资源十分贫乏。可是它却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经济,成为当今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高度重视教师并大力发展教育,日本文部省调查局认为,明治以来,直到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为世界所注视。造成此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

2 《列宁选集》第3卷,第784页。 《列宁选集》第3卷,第785页。

3 《列宁全集》第31卷,第331页。

4 《列宁选集》第4卷,第677页。

5 《列宁选集》第4卷,第678页。

6 《列宁选集》第4卷,第678页。

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人民教师的地位得到了应有的提高。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一个优秀的人才。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歧视和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的错误倾向。1985年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的时候,陈云同志发表了“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的题词,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教师的亲切关怀和巨大的鼓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教师的地位,已经和正在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数以万计的人民教师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无论在国家发生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他们始终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业为己任,像老黄牛一样默默无闻地、踏踏实实地在祖辈留传下来的这块热土上辛勤地耕耘;像春蚕吐丝一样,只求奉献,不求索取。世界银行的高级教育顾问赫尔丁,在考察过三十多个国家后说:“中国教师的待遇是最低的,精神面貌是最好的,简直是人间的奇迹。”这个外国人简洁有力的几句话,正好是对我国人民教师优良品德的一个有力的侧面佐证。今天,我们重温列宁的谆谆教诲,学习和研究列宁关于人民教师地位和作用的论述,我相信对于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的政策,正确地评估我国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的。

载《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2002年12月14日,宋才发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留影

宋才发:列宁论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列宁论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宋才发

人民教师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光荣称号。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共存亡的永恒的社会范畴。自从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就产生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者——教师。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要想进步和发展,就一刻也不能脱离教育,一刻也不能没有教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关键,教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主力军。列宁非常尊敬人民教师,他不但在历次报告和讲话中给予人民教师以极高的评价,而且在实际行动上也为维护教师的尊严而身体力行。有一次,阿·瓦·卢那察尔斯基在电话里给列宁读一份十分令人忧虑的电报,讲的是苏俄西北几个省某些地方教师所处的困境。电报最后说:“‘施克拉勃’在挨饿。”列宁急忙问:“谁?谁?”卢那察尔斯基回答说:“教师”(‘施克拉勃’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新的称呼)。列宁气愤地说:“我以为是鱼缸里的什么螃蟹,用这样难听的字眼来称呼教师,真是太不像话了!他们有自己的光荣称号——人民教师。这个称号,他们应

1保持不变。”

教师队伍中的绝大多数是靠近工农的。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尽管有许多教师坚持资产阶级偏见,抗拒社会主义革命,敌视无产阶级,公开怠工,列宁不是将这些教师推到资产阶级一边去,而是对他们采取团结和教育的方针。列宁始终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绝大多数教师都是靠近工人和劳动农民,以全副精神关心他们的利益的。由于这个事实,列宁对教师总是抱着信任和支持的态度。他在1919年1月举行的全俄国际主义教师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指出:“毫无疑问,绝大多数教师都是靠近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现在都深信社会主义革命有它的深刻的根源,社会主义革命必然会扩展到全世界;因此我认为,在为社会主义革命而进行的斗争中,在反对那些一直抱着资产阶级旧偏见、站在旧制度和虚伪的立场上、幻想可以把旧制度的一些东西保存下来的教师斗争中,绝大部分教师是一定会真诚地站到被剥

2削的劳动者的政权方面来的。”依据这个科学的分析,列宁对教育部门的党员领导者提出了

严格的要求:要善于使用和安排人才,善于同教师合作共事;党员领导者要真正领导教学活动,实际地改善教育专家的教学内容和工作条件。

教师的职业是最崇高的职业。马克思说过:“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

3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制约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自然也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制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只能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水平所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发展,不能超越其允许的限度;二是社会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决定着劳动力的再生产,即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结构、教育体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这就是说,教育必须有计划地为社会再生产提供足够数量的各级各类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社会再生产才能在更大规模、更高水平上顺利进行。具体到一个国家来说,如果教育不能为经济建设准备足够数量的各类专门人才,这个国家必然会在经济竞争中落伍。列宁反复告诫苏俄布尔什维克党人和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落后就要挨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认为,教师所从事的教育职业是最崇高的职业,教师的劳动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因为教师作为青年一代的教育者和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在人类社会的延续和演变中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

1*作者简介 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回忆列宁》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0页。

2 《列宁全集》第28卷,第386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17页。

开来的重要作用。“千百万教师是要去推动工作、启发人们的思想、反对现在群众中还有的偏

1见的一种力量。”苏维埃政府应大力吸收他们参加我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行列,因

为他们握有为达到我们的目的所必需的知识。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我们必须吸收数十万人民教师来为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尽职尽责。“否则,共产主义就不可能有任何

2技术成就,在这方面的一切理想就要落空。”列宁还一再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

文化,单靠共产党员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应当使教师、教育界人士成为既是一般文化、又是共产主义思想在广大农村中的传播者”;“要区别对待他们,选拔积极分子,帮助他们上进,经常注意合理提拔教师到领导岗位上去,把积极的、最有文化修养的教育工作者当作自己的支柱。然后让他们去组织别人。要吸收他们参加你们省的国民教育局和我们的机构,直至教

3育人民委员部部分委员会的工作。”

人民教师在培养新型的劳动力和开掘社会主义精神宝库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这种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职业功能,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教师承担着迅速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重任。根据俄国识字状况的统计,列宁认为侈谈“无产阶级文化”是想入非非的,即使跟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相比,也相差得很远,文盲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严重障碍。列宁曾对蔡特金说过:“文盲现象同夺取政权的斗争、同破坏旧国家机器的需要是可以相容的。但我们是否仅仅为了破坏而破坏呢?我们破坏是为了能建设更好的。文盲现象是同建设的任务不相容的,根本不相容的。”4因此,十月革命后的第一年苏俄就开展了扫除文盲的工作,1919年通过了扫除文盲的法令。到1924年,在骨干工人中不识字的现象就基本消灭,农村数百万成年居民也开始识字。列宁还指出,仅仅扫盲是不够的,必须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此,联共(布)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规定对十七岁以下的所有男女儿童实行免费的义务普通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对十七岁以上的人,广泛地发展同普通综合技术知识有联系的职业教育。1921年列宁还亲自倡议设立红色教授学院,培养高校讲授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俄国近代史和苏维埃建设各门功课的师资,给高校输送几百名教师,使小学、中学和大学协调地配套发展。列宁深信,“一切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行动上同情人民的人们,优秀的教师们,——这

5就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胜利的可靠保证。”

第二,人民教师肩负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任,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经济建设尤其如此。列宁认为,只有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才能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高低,是由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产品数量来衡量的。而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数量,又是由劳动力决定的,它涉及到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因此,劳动群众掌握科学文化的程度,决定着他们熟悉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列宁指出:“劳动者渴求知识,因为知识是他们获得胜利所必要的。十分之九的劳动群众已经懂得,知识是他们

6争取解放的武器,他们受到挫折就是因为缺少教育。”他还根据俄国的经济状况,指出苏维

埃政权有政治实力,也有经济力量,而经济就是上不去,主要原因就在于做管理工作的共产党员没有文化,没有管理的科学知识。因此,他希望共产党员要学习做经济工作,学会做管理工作。只有当人民教师不但担负起学校的正规教育,同时承担起社会性的扫盲、科学知识普及和业余教育,还承担起举办座谈会、演讲会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的时候,苏维埃国家才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 1

2 《列宁全集》第31卷,第335页。 《列宁全集》第31卷,第334页。

3 《回忆列宁》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1页。

4 《回忆列宁》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5 《列宁全集》第28卷,第70页。

6 《回忆列宁》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62页。

第三,人民教师履行着进行民主与法制宣传教育的义务。文化落后是专制和产生官僚主义的温床,文化发达则是民主的基础。列宁曾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深深知道,俄国文化不发达是什么意思,它对苏维埃政权有什么影响;苏维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对全世界做出了实行这种民主的榜样,可是这种文化落后性却贬低了苏维埃政权并

1使官僚制度复活。”他指出,要真正实现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法律固然是必要的,“但

只有法律是不够的。必须有广大的教育工作、组织工作和文化工作,这不能用法律迅速办到,

2这需要进行长期的巨大的努力。”他认为要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教师承担繁重的

对广大群众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要履行对全体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宣传教育的义务,把新生的一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教师要通过学校较长期、有组织有系统地教育和教学过程,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思想政治水平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人民教师这种职业教育的实践,实质上就是在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打社会基础。

应当把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崇高地位。列宁充分估计到教育和教师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共产主义新人中的作用。他从无产阶级专政职能的角度,高度评价了人民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资产阶级竭力想贬低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即教育任务,这个任务对无产阶级在人口中占少数的俄国尤为重要。“教育工作者和斗争的先锋队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培养和教育劳动群众,帮助他们克服旧制度遗留下

3来的旧习惯、旧风气,以及在群众中根深蒂固的私有者的习惯和风气。”这项无比艰巨而神

圣的任务,非同千百万人民教师合作共事便无法完成。当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后,随着经济的初步恢复,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恢复和发展。列宁在他最后一批论著中,不但提出了文化革命问题,而且明确提出了国民教育方面的主要的事情——提高人民教师地位的问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

4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我们直到今天还没有摆脱半亚洲式的不文明状态。为彻底改

变俄国这种愚昧落后的状态,列宁强调指出:“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

5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有的崇高地位。”为此,列宁要求党和政府的一切领导人,要抛弃

对教师的陈旧看法,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并切实有步骤地提高人民教师的思想

6意识,有步骤地加强组织工作,“而最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使人民教师

从资产阶级制度的支柱变成苏维埃制度的支柱,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做出贡献。

如何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在苏俄经过了激烈的争论,才在列宁的领导下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在我国,这已经不仅仅只是对教师本人的一种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的大问题。资产阶级对教育的经济效能是深有体会的。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是剩余价值的增值。因此,资产阶级从来都把教育看作是资本投资的有利可图的部门。借助发展教育来发展经济,这是一切经济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譬如,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其自然资源十分贫乏。可是它却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经济,成为当今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高度重视教师并大力发展教育,日本文部省调查局认为,明治以来,直到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为世界所注视。造成此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

2 《列宁选集》第3卷,第784页。 《列宁选集》第3卷,第785页。

3 《列宁全集》第31卷,第331页。

4 《列宁选集》第4卷,第677页。

5 《列宁选集》第4卷,第678页。

6 《列宁选集》第4卷,第678页。

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人民教师的地位得到了应有的提高。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一个优秀的人才。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歧视和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的错误倾向。1985年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的时候,陈云同志发表了“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的题词,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教师的亲切关怀和巨大的鼓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教师的地位,已经和正在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数以万计的人民教师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无论在国家发生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他们始终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业为己任,像老黄牛一样默默无闻地、踏踏实实地在祖辈留传下来的这块热土上辛勤地耕耘;像春蚕吐丝一样,只求奉献,不求索取。世界银行的高级教育顾问赫尔丁,在考察过三十多个国家后说:“中国教师的待遇是最低的,精神面貌是最好的,简直是人间的奇迹。”这个外国人简洁有力的几句话,正好是对我国人民教师优良品德的一个有力的侧面佐证。今天,我们重温列宁的谆谆教诲,学习和研究列宁关于人民教师地位和作用的论述,我相信对于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的政策,正确地评估我国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的。

载《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2002年12月14日,宋才发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留影


相关文章

  • 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敏锐性
  • 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的政治敏锐性* 崔华前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摘 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敏锐性,非常必要和紧迫.为此,我们必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这是增强高校思想 ...查看


  • 2016年党课学习心得体会党校学习心得
  • [小编提示]更多入党申请书请点击本站以下链接: 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范文|入党申请书3000字|入党转正申请书|入党自传|入党介绍人意见 我很荣幸能够在这一学期能参加我校党校的学习,接到通知的那天,我兴奋得不能言语,我很感谢党组织给我这次 ...查看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 人 教 版 九年级世界历史 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 ...查看


  • 第一篇:党性认识
  • 敬爱的党组织: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本质属性,是其阶级性和代表性的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 ...查看


  • 潘金娥等:整体性视角下世界主要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 1.越南 越共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是越南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在越南,除了特指马克思或恩格斯的具体观点外,一般都表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 ...查看


  • 2015年优秀普通教师入党志愿书
  • 敬爱的党组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期,逐步行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 ...查看


  • 2010年12月人民教师入党志愿书
  • 敬的党组织: 我志愿加入中国******,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中国******是中国工人 ...查看


  • 中学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心得体会
  •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有幸参加某某中学的组织的第15期党课的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在党课的大课堂中,我不仅从理论上领略到了伟大的.神圣的中国共产党的魅力,而且从演讲教员的旁征博引之中触及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鞠躬尽瘁的 ...查看


  • 入党志愿书:教师党课培训学习心得
  • ★本站入党申请书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入党志愿书:教师党课培训学习心得,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入党申请书频道.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光荣诞生以来,经历了左倾思潮的洗礼,白色恐怖的绞杀,帝国主义的打击,血迹斑斑,然而,我们党的红色的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