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念:万般皆下品,唯有德为高

我的理念:万般皆下品,唯有德为高 ——《正门家训》文章摘选

此处所言之“德”,是指有意于身心、他人、社会、人类的美德。

孔老夫子有句名言叫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老夫子既然这样说,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我将“唯有读书高”改为“唯有德为高”自然也有我自己的道理。

要成就大事,美德比智慧和能力都更重要,连基本美德都不具备的人,绝定一事无成。 这话看似过于绝对,如果细究起来,你也会觉得还算顺理成章。

(1)

也许有人会问:贪官污吏,该没什么美德吧,但他们为什么还照样当了官,甚至当大官呢?还可能有人会问:不少靠发昧心财起家的大款,不见他有什么“美德”,不也照样发家致富了嘛?这两个发问,涉及到两个“关键字”,就是“权”与“钱”。 其实,上述两项“问难”中,本身就存在着若干糊涂意识:

其一,对什么是事业,什么是成就存在着严重偏颇!很明显,在提问者心目中,一定认为当一个贪官污吏也算是事业有成,靠发昧心财而成为大款也算做是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岂不成了“不管黑猫白描,能够弄得到‘钱’和‘权’的就绝对是‘好猫’了”。即便将他们都姑且算作“好猫”,那他则确实也只能够算作一只“猫”,而绝对不是“人”了。这样的“好猫”又能够有多少人拥护和欢迎呢?《正门家训》本章是讲如何做人,而不是传授“做猫之道”,因此也就弃此不表了。

其二,贪官污吏也并非一开始就是贪官污吏,在他成为贪官污吏之前,在其内心深处,也并非毫无人性与良知,若从里到外都纯粹是“贪官污吏”的垢迹,恐怕历朝历代的当权者都不会让这种人为官的。在某些“贪官污吏”身上,也并非完全没有做过丝毫有益于人民大众的善行或好事。即使是世上最坏的“坏人”,也并非没有丝毫的善念,不然,世上就不会有“浪子回头”的先例,也更不会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圣言之教了。

即使是“靠发昧心财起家的大款”,也并非每一笔都是“昧心财”,如果这样的大款将自己的天理良心昧得来丝毫无存,恐怕他连一笔小财也不可能到手。

其三,社会中人在人生大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是好是坏,或善或恶,是看他彼时彼地由何种心性、德行在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将所谓“好人受气、受穷,坏人得势、发迹”作为鄙弃美德的“可靠依据”。

其四,所谓“好人受穷,受气”也仅仅是一种假象,而并非真实。

此处所谓“好人”,恐怕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好人”。究竟什么是“好人”?这就涉及到人们评判上的一些错觉或浅薄。就整个人类而言,是很难用“好人”和“坏人”两个类型就能够划分清楚的。如果要稍微分得清楚一点,恐怕至少应该分为四个大类,即好人,非好人,坏人,非坏人。此处的“非好人”绝不是“坏人”,“非坏人”也绝不是“好人”。 在这个世间,真正的“好人”和“十足的坏人”实际上并不多,而大量的则是“非好人”和“非坏人”。所谓“非好人”是接近于“好人”而绝非“坏人”,所谓“非坏人”是接近“坏人”绝非“好人”。

如此看来,所谓“好人受气、受穷,坏人得势、发迹”的“定论”也就不攻自破了。 本章着重讲如何做人,就是讲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好人”,即做一个心性善良,人格健全,品行高尚,具备人间种种美德的人。这种“好人”永远不吃亏,更不会受气、受穷!诚然,这样的标准不是每个人一生都能够达到,但有这样一个目标和方向,你自然就感觉这一辈子还算活得有些意义,有些价值。否则,你就真是枉来人生走这一趟了。 (2)

唯有美德,才是人生至胜的最高法宝。

你若坚信,就不必看下文;你若怀疑或者反对,请先看下文,然后再做出你的评判。 自信

自信是人生一大美德吧,你若不存丝毫自信,你还能够干成哪怕是人生最小的一件小事吗?比如,你原本身体健康,但连自己洗脸,自己端起碗来吃饭的自信都没有,你还能够洗脸和端碗吃饭吗?其他大事就更不用说了。自信往下延伸就成为“自卑”,往上扩展就成为“自大”。这就构成一个系列“自卑——自信——自大”,其中孰是孰非,不是非常明白了吗? 自尊、自爱

自尊是自己尊重自己,但又与尊重别人分不开。不尊重别人也就谈不上自尊了。尊重别人,才能够与别人友好相处,才能够建立和谐的友好关系。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得到别人善意的建议,热情的指导。这对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大有益处的。

自尊,就个人方面来讲,还需要自我约束和检点,规范自己的言行和举止,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质,强化自身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千万别把自尊错会为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鸣得意,如果这样,就不是自尊,而是自我作践了,这就无异于抓着自己的头发想把自己往上提的愚蠢之举。

与自尊相关的是自爱,自爱就是自己爱护自己。但自爱又与爱护别人、关心别人分不开。一个人如果仅仅是自己爱护自己,没有他人的关照和爱护,恐怕你也会感到生活得十分艰难。就算你是一匹千里马,也需要伯乐的发现、关照和举推。实在讲,任何人要获得成功,都离不开别人的关照、爱护、支持与帮助。

自爱与自信又是密切关联的,因此,自爱也包含对自己要有信心,不要自轻自贱而萎靡不振。自爱也包括要努力去掉自己身上的陋习,积极完善自我,努力打拼完善的自我人格。 自励、自强

自励、自强既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美德。具有如此美德,才能够增长智慧、能力和才干。与此相反的是自暴自弃,如果长此以往,虽然个人的生命并没有结束,但也已经等于自己宣告人生的失败了。

俗话说:人活得要有点精神,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必须时时自我勉励,不断强化自己的德能才干,绝不可轻易宣告自己人生的失败。尤其是在艰难困苦或遭遇挫折时,自励、自强的美德才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自律、自控

自律是指对自己进行自我约束和规范,自控是指对自己的情绪、情感、习性欲望的自我控制。无论面对大事、小事,对一个人的自律、自控的能力和德行都是一个考验。

与自律、自控相反的则是任性、随意、轻浮、放纵、冲动、粗野、低俗、浅薄等等,这样的人给人一种毫无教养的感觉,与任何人都很难和谐相处,更不用说与他人合作共事了。 自省

自省,就是对自己进行自我反思,从自我反思中检讨自己的缺点、不足或过失。孔夫子有句名言,叫做“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他每天都多次进行自我反省,由此可见,他之所以成为圣人,与他这一崇高美德不能说没有关系。

人的进步,往往是由发现自己的缺点、不足或过失起步的。找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足或过失,所谓进步就很难找到立足点或支撑点,如此,要说进步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了。 记住以下名言:

善于自省的人,常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喜好轻狂之徒,常危机四伏,乐极生悲。 自命不凡不是自信的表现,而是浅薄的象征。

好为人师者常遭他人之轻贱。

…………

美德所涉及的范围实在是太广泛了,比如:讲忠信、重孝悌、知廉耻、守礼仪、不纵酒、不恋妓、不赌钱、不尚气、不仗富、不倚势、不教唆、不妒忌、不说谎、不懒惰、不妄费、不轻浮、不华丽、行方便,施恩惠等等,简直难以尽举。

人之所以真正受人尊重,靠的是什么?是靠拥有巨额的金钱?还是显赫权势?都不是,拥有巨额的金钱不外让人羡慕或嫉妒,显赫权势不外让人敬畏,但绝对不会让人真正尊重。真正让人尊重的唯有美德。这种尊重,才是真正是发自内心的。

有句俗话很有意思,就是“神仙无宝、寸步难行”。作为人,美德就是你经由人生道路的法宝,你具备一项美德,就拥有一件经由人生道路的法宝,你具备的美德越多,你的法宝就越多,通向完美人生的把握性也就越大。

智慧、能力、才干的获得,都是以美德为先导的,如若你不具备相应的美德,也就难以获得相应的能力、才干和智慧。

即使你具备了一定的或者相当的能力、才干、智慧,而要让他充分发挥作用,也需要有美德为其铺路。

即使你能力、才干低一点,智慧差一点,你有比较完善的美德,也会使你的人生非常充实而富有意义,也会让你感到今生无憾。

切记:唯有美德,才是人生至胜的最高法宝。

我的更多文章:

有出息孩子的12个好习惯(2012-07-14 06:13:26)修身养性,争取极致(2012-07-10 20:19:33)学习、学习、再学习,让自己学得更好!(2012-07-09 21:47:27)智商决定一时,情商决定一世(2012-07-04 05:17:32)谈吐不凡是这样练出来的(2012-06-24 08:20:26)不受天磨非好汉,不遭人妒是庸才(2012-06-05 20:41:48)懒人注意啦,小心寿命变短哦!(2012-05-28 06:20:43)国学大师翟鸿燊语录(2012-05-11 22:39:24)一场激励千万人燃烧激情的演讲(2012-04-30 07:35:06)做笔记最好最牛的方法(2012-04-17 06:43:07)

我的理念:万般皆下品,唯有德为高 ——《正门家训》文章摘选

此处所言之“德”,是指有意于身心、他人、社会、人类的美德。

孔老夫子有句名言叫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老夫子既然这样说,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我将“唯有读书高”改为“唯有德为高”自然也有我自己的道理。

要成就大事,美德比智慧和能力都更重要,连基本美德都不具备的人,绝定一事无成。 这话看似过于绝对,如果细究起来,你也会觉得还算顺理成章。

(1)

也许有人会问:贪官污吏,该没什么美德吧,但他们为什么还照样当了官,甚至当大官呢?还可能有人会问:不少靠发昧心财起家的大款,不见他有什么“美德”,不也照样发家致富了嘛?这两个发问,涉及到两个“关键字”,就是“权”与“钱”。 其实,上述两项“问难”中,本身就存在着若干糊涂意识:

其一,对什么是事业,什么是成就存在着严重偏颇!很明显,在提问者心目中,一定认为当一个贪官污吏也算是事业有成,靠发昧心财而成为大款也算做是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岂不成了“不管黑猫白描,能够弄得到‘钱’和‘权’的就绝对是‘好猫’了”。即便将他们都姑且算作“好猫”,那他则确实也只能够算作一只“猫”,而绝对不是“人”了。这样的“好猫”又能够有多少人拥护和欢迎呢?《正门家训》本章是讲如何做人,而不是传授“做猫之道”,因此也就弃此不表了。

其二,贪官污吏也并非一开始就是贪官污吏,在他成为贪官污吏之前,在其内心深处,也并非毫无人性与良知,若从里到外都纯粹是“贪官污吏”的垢迹,恐怕历朝历代的当权者都不会让这种人为官的。在某些“贪官污吏”身上,也并非完全没有做过丝毫有益于人民大众的善行或好事。即使是世上最坏的“坏人”,也并非没有丝毫的善念,不然,世上就不会有“浪子回头”的先例,也更不会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圣言之教了。

即使是“靠发昧心财起家的大款”,也并非每一笔都是“昧心财”,如果这样的大款将自己的天理良心昧得来丝毫无存,恐怕他连一笔小财也不可能到手。

其三,社会中人在人生大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是好是坏,或善或恶,是看他彼时彼地由何种心性、德行在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将所谓“好人受气、受穷,坏人得势、发迹”作为鄙弃美德的“可靠依据”。

其四,所谓“好人受穷,受气”也仅仅是一种假象,而并非真实。

此处所谓“好人”,恐怕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好人”。究竟什么是“好人”?这就涉及到人们评判上的一些错觉或浅薄。就整个人类而言,是很难用“好人”和“坏人”两个类型就能够划分清楚的。如果要稍微分得清楚一点,恐怕至少应该分为四个大类,即好人,非好人,坏人,非坏人。此处的“非好人”绝不是“坏人”,“非坏人”也绝不是“好人”。 在这个世间,真正的“好人”和“十足的坏人”实际上并不多,而大量的则是“非好人”和“非坏人”。所谓“非好人”是接近于“好人”而绝非“坏人”,所谓“非坏人”是接近“坏人”绝非“好人”。

如此看来,所谓“好人受气、受穷,坏人得势、发迹”的“定论”也就不攻自破了。 本章着重讲如何做人,就是讲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好人”,即做一个心性善良,人格健全,品行高尚,具备人间种种美德的人。这种“好人”永远不吃亏,更不会受气、受穷!诚然,这样的标准不是每个人一生都能够达到,但有这样一个目标和方向,你自然就感觉这一辈子还算活得有些意义,有些价值。否则,你就真是枉来人生走这一趟了。 (2)

唯有美德,才是人生至胜的最高法宝。

你若坚信,就不必看下文;你若怀疑或者反对,请先看下文,然后再做出你的评判。 自信

自信是人生一大美德吧,你若不存丝毫自信,你还能够干成哪怕是人生最小的一件小事吗?比如,你原本身体健康,但连自己洗脸,自己端起碗来吃饭的自信都没有,你还能够洗脸和端碗吃饭吗?其他大事就更不用说了。自信往下延伸就成为“自卑”,往上扩展就成为“自大”。这就构成一个系列“自卑——自信——自大”,其中孰是孰非,不是非常明白了吗? 自尊、自爱

自尊是自己尊重自己,但又与尊重别人分不开。不尊重别人也就谈不上自尊了。尊重别人,才能够与别人友好相处,才能够建立和谐的友好关系。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得到别人善意的建议,热情的指导。这对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大有益处的。

自尊,就个人方面来讲,还需要自我约束和检点,规范自己的言行和举止,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质,强化自身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千万别把自尊错会为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鸣得意,如果这样,就不是自尊,而是自我作践了,这就无异于抓着自己的头发想把自己往上提的愚蠢之举。

与自尊相关的是自爱,自爱就是自己爱护自己。但自爱又与爱护别人、关心别人分不开。一个人如果仅仅是自己爱护自己,没有他人的关照和爱护,恐怕你也会感到生活得十分艰难。就算你是一匹千里马,也需要伯乐的发现、关照和举推。实在讲,任何人要获得成功,都离不开别人的关照、爱护、支持与帮助。

自爱与自信又是密切关联的,因此,自爱也包含对自己要有信心,不要自轻自贱而萎靡不振。自爱也包括要努力去掉自己身上的陋习,积极完善自我,努力打拼完善的自我人格。 自励、自强

自励、自强既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美德。具有如此美德,才能够增长智慧、能力和才干。与此相反的是自暴自弃,如果长此以往,虽然个人的生命并没有结束,但也已经等于自己宣告人生的失败了。

俗话说:人活得要有点精神,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必须时时自我勉励,不断强化自己的德能才干,绝不可轻易宣告自己人生的失败。尤其是在艰难困苦或遭遇挫折时,自励、自强的美德才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自律、自控

自律是指对自己进行自我约束和规范,自控是指对自己的情绪、情感、习性欲望的自我控制。无论面对大事、小事,对一个人的自律、自控的能力和德行都是一个考验。

与自律、自控相反的则是任性、随意、轻浮、放纵、冲动、粗野、低俗、浅薄等等,这样的人给人一种毫无教养的感觉,与任何人都很难和谐相处,更不用说与他人合作共事了。 自省

自省,就是对自己进行自我反思,从自我反思中检讨自己的缺点、不足或过失。孔夫子有句名言,叫做“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他每天都多次进行自我反省,由此可见,他之所以成为圣人,与他这一崇高美德不能说没有关系。

人的进步,往往是由发现自己的缺点、不足或过失起步的。找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足或过失,所谓进步就很难找到立足点或支撑点,如此,要说进步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了。 记住以下名言:

善于自省的人,常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喜好轻狂之徒,常危机四伏,乐极生悲。 自命不凡不是自信的表现,而是浅薄的象征。

好为人师者常遭他人之轻贱。

…………

美德所涉及的范围实在是太广泛了,比如:讲忠信、重孝悌、知廉耻、守礼仪、不纵酒、不恋妓、不赌钱、不尚气、不仗富、不倚势、不教唆、不妒忌、不说谎、不懒惰、不妄费、不轻浮、不华丽、行方便,施恩惠等等,简直难以尽举。

人之所以真正受人尊重,靠的是什么?是靠拥有巨额的金钱?还是显赫权势?都不是,拥有巨额的金钱不外让人羡慕或嫉妒,显赫权势不外让人敬畏,但绝对不会让人真正尊重。真正让人尊重的唯有美德。这种尊重,才是真正是发自内心的。

有句俗话很有意思,就是“神仙无宝、寸步难行”。作为人,美德就是你经由人生道路的法宝,你具备一项美德,就拥有一件经由人生道路的法宝,你具备的美德越多,你的法宝就越多,通向完美人生的把握性也就越大。

智慧、能力、才干的获得,都是以美德为先导的,如若你不具备相应的美德,也就难以获得相应的能力、才干和智慧。

即使你具备了一定的或者相当的能力、才干、智慧,而要让他充分发挥作用,也需要有美德为其铺路。

即使你能力、才干低一点,智慧差一点,你有比较完善的美德,也会使你的人生非常充实而富有意义,也会让你感到今生无憾。

切记:唯有美德,才是人生至胜的最高法宝。

我的更多文章:

有出息孩子的12个好习惯(2012-07-14 06:13:26)修身养性,争取极致(2012-07-10 20:19:33)学习、学习、再学习,让自己学得更好!(2012-07-09 21:47:27)智商决定一时,情商决定一世(2012-07-04 05:17:32)谈吐不凡是这样练出来的(2012-06-24 08:20:26)不受天磨非好汉,不遭人妒是庸才(2012-06-05 20:41:48)懒人注意啦,小心寿命变短哦!(2012-05-28 06:20:43)国学大师翟鸿燊语录(2012-05-11 22:39:24)一场激励千万人燃烧激情的演讲(2012-04-30 07:35:06)做笔记最好最牛的方法(2012-04-17 06:43:07)


相关文章

  •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 宋 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 ...查看


  • 亲人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 关注 近日,一对师生的聊天记录在网络炸开了锅.青岛大学一名学生因72岁的姥姥病重向任课教师请假,没想到不仅遭到拒绝,还被教育应"将生死置之度外".目前校方回应称,已批准学生的请假要求,将加强师德教育. 看着网上疯传的聊天 ...查看


  •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案
  • 艺术设计学院党组织建设方案 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通知,我院在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 ...查看


  • [孔乙己]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 <孔乙己>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关键词]<孔乙己> 孤独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部反封建主义力作.如果说<狂人 ...查看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演讲稿
  •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老百姓信奉的一句至理名言:"读书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这应该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不可争议 ...查看


  •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几点看法
  •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几点看法 鲁安怀 科学时报 加入时间:2009-9-23 11:19:33 点击: 124次 录入:陈文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阶段.当然,在看到成就的同时 ...查看


  • 学习策略中的精加工策略的是
  • 学习策略中的精加工策略的是:记忆术:充分利用背景知识:记笔记:自我提问:生成性学习. 1912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 按照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应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应 ...查看


  • 离开官位看官位
  •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儒家学说到了当代,大家只记住了后一句,并且身体力行的不在少数.为官几十年,辞官治学的凤毛麟角,王振耀就是这样一个"异类".当官时,他是最爱发言讲道理的民政部社会公益与慈善事 ...查看


  • [一生中最爱]谐音歌词
  • 一生中最爱 如果痴痴的等某日 终于可等到一生中最爱 (雨过ceicei地等猫牙 终于活等都 牙僧中最矮) 谁介意你我这段情每每碰上了意外不清楚未来 (谁盖一雷哦则顿亲 妹妹碰响留 泥歪爸清楚 没来) 何曾愿意我心中所爱 (哦曾 愿意 喔僧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