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更有效
海口海港学校高三历史备课组 陈巧燕
评讲课是复习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常规课型,也是复习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那怎样上试卷讲评课更有效呢?
一堂优质的评讲课应是经过教师深思熟虑的精心设计,精益求精的反复推敲,实现纠错、补遗、拓展、 提升、激励等功能的开发创新课,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精心准备,掌握学情
在自己做完题后,根据对以往学生做题经常出错的经验和这套题重、难点地方的把握,先做一个大致判断,该讲哪些题,问题归类。同时自己务必做到全批全改,这样讲解才能有针对性。
根据需要学会问题归类:评讲前应认真详细研究学生答卷,了解哪些是过失性失分,哪些是规范性失分,哪些是教师在教学中知识点未讲透的地方。哪些是共性错误(学生普遍犯得错误)哪些是个性错误(个别学生犯的错误,不带有共性,一般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或问教师或其他学生解决)从而进一步掌握该讲解哪些题目,提高了针对性。
2、讲什么和怎么讲
(1)讲审题、规范性等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
由于细心程度、时间安排合理与否、书写及规范性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导致的过失性失分,讲题过程中重点讲解和强调,这也是复习要非常注意的一个问题。并且需要反复和长时间的强化才能取得较好效果。讲题时首先帮助让学生审好题,首先,进行考点分析,即思考试题在考查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理解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该题是怎么考的,揣摩命题人的意图,以及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有没有最佳解题途径等等。
其次,要学会抓住题干中的关键字词,对试题中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处理(其中有的信息是题目中显现的,而有的信息是题目中隐含的,并且审题速度要慢,审题时尤其要把隐含的信息挖掘出来,使之显性化),排除干扰因素,使题目简化,使问题直观化。
同时在讲题时反复强调材料问答题的表达技巧:1、表述语言宜专业化不宜口语化;2、平时注意模仿答案和教材的答案模式。3、注意简洁性、层次性和条理性。这些都需要反复和长时间的强化才能取得较好效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及减少非智力因素丢分。
讲评时教师应有意识地灌输给学生此类技巧,日积月累就能达到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的目的。其次讲评时有些题目不能“就题论题”,应引导学生深化习题,挖掘习题内涵,
进一步拓宽知识和相关题型,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里我重点强调一下,重视思路的讲解、知识的拓展和作答的规范性。提到思路, 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总体上把握知识脉络, 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怎样分析问题或者从哪里入手来解答问题。
如在讲解材料分析题时, 可以侧重以下思路:
(1)读问题, 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问题中如果是依据材料作答就从材料中找答案; 如果是依据教材作答, 答案一定在教材中,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节省时间。
(2)读材料, 细到不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要一句一句的细读, 读出句与句、段与段、材料与材料、材料与教材甚至材料与问题之间的联系。
(3)作答案, 讲究规范多得分。要求学生做到字迹清楚工整、答案层次分明(最好做到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 、用历史的语言说话、看分值给要点、注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观点的运用。有的同学说答的挺好, 都写上了, 但最后仍然得不到高分, 细分析原因就在答题不规范, 不用学科语言说话。
对于知识的拓展也是讲评课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讲评课不能就题论题, 应该把题目的知识点向深度和广度上加以延伸, 使学生将学到的某些历史概念、知识能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或新问题解决中去。只有这样的讲评才能提高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达到解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保证讲评课取得最佳效果。
3、切记搞一言堂和面面俱到。这也是在试卷讲评课中经常犯的一些错误。搞一言堂,虽然从开始上课讲到下课自己很累,但由于没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效率并不高; 面面俱到, 没有突出重难点, 使学生不清楚这节课重点掌握的地方, 结果反而是面面未到。这两种方法其实都没有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习题讲评课有效教学模式(5个环节)
1、学生课前对照答案自己订正
2、学生个人独立解决问题。5--10分钟。
3、同位或前后位讨论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约5分钟。(强调主动性和合作)
4、教师进行评讲,(注意拓展、总结和举一反三)25~30分钟。
5、学生整理、反思(5分钟)
在具体课堂中教师自己注意灵活分配时间!!
三、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学生课前订正答案。 每次考试或练习题阅完卷后立即将答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下一次上课前订正完题的答案,并最好将自己暂时没有弄明的题在题号上作标记。
2、学生个人独立解决问题。强调只要上课务必把课本拿出来。因为在复习中容易脱离课本。上课时首先让学生参照课本、笔记、错题本等方式自己独立地解决习题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审题、信息提取、知识的记忆、等方面存在问题而出错的题目,一般可以通过本环节自己解决。)
3、同位或前后位讨论解决一些还模糊和较难的问题。在这期间教师要不停地在教室走动,随时注意倾听学生讨论不懂问题的侧重点,并且自己要主动随机询问学生讨论得情况。结合阅卷最终就可以掌握最需要讲解的问题。从而加强了讲解题的针对性。
4、教师讲解。根据阅卷及结合课堂中询问学生仍感觉比较难的地方确定出要讲解的题目,明确哪些题目需要拓展、总结和举一反三,并且最好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一些必要的提问、背诵、板书。这样可以尽可能地让学生始终在课堂上保持参与的态度,调动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如果在操作中,有时会出现一节课下来需要利用给学生反思的时间才能把该讲的题讲完的话,那怎么办呢? 而这个时间是必须要留给学生的。那可以灵活处理,偶尔可以让学生课下反思总结,或等下节课时先让学生对上节试题反思。再继续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5、学生整理、反思消化。要求:错题整理在错题本上或在试卷上做出标记。疑难点、易混淆的知识点等补充在笔记本上。将仍不懂的题或知识点问明白。讲评后教师要“退居二线”,学生“闪亮登场”,自我反思,自我消化和自我巩固,完成再探索过程。 (我觉得这是学生在复习时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同时也是我们教学中做得不好的地方,一方面各科试卷太多学生没有时间停下来反思,另一方面学生们往往愿意做新题不愿看做过的题不愿动脑子,所以一直养不成好的反馈、反思、归纳总结的习惯。所以我们做老师的不管口头强调多少遍,这个习惯就是养不成。那么我们就得给时间让学生反思。)
总之, 上好试卷讲评课注意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关系, 讲评贵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让学生主动释疑, 以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注意学生学法指导, 要精选范例, 突出重点, 注意举一反三调动积极性, 为提高复习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怎样让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更有效
海口海港学校高三历史备课组 陈巧燕
评讲课是复习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常规课型,也是复习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那怎样上试卷讲评课更有效呢?
一堂优质的评讲课应是经过教师深思熟虑的精心设计,精益求精的反复推敲,实现纠错、补遗、拓展、 提升、激励等功能的开发创新课,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精心准备,掌握学情
在自己做完题后,根据对以往学生做题经常出错的经验和这套题重、难点地方的把握,先做一个大致判断,该讲哪些题,问题归类。同时自己务必做到全批全改,这样讲解才能有针对性。
根据需要学会问题归类:评讲前应认真详细研究学生答卷,了解哪些是过失性失分,哪些是规范性失分,哪些是教师在教学中知识点未讲透的地方。哪些是共性错误(学生普遍犯得错误)哪些是个性错误(个别学生犯的错误,不带有共性,一般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或问教师或其他学生解决)从而进一步掌握该讲解哪些题目,提高了针对性。
2、讲什么和怎么讲
(1)讲审题、规范性等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
由于细心程度、时间安排合理与否、书写及规范性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导致的过失性失分,讲题过程中重点讲解和强调,这也是复习要非常注意的一个问题。并且需要反复和长时间的强化才能取得较好效果。讲题时首先帮助让学生审好题,首先,进行考点分析,即思考试题在考查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理解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该题是怎么考的,揣摩命题人的意图,以及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有没有最佳解题途径等等。
其次,要学会抓住题干中的关键字词,对试题中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处理(其中有的信息是题目中显现的,而有的信息是题目中隐含的,并且审题速度要慢,审题时尤其要把隐含的信息挖掘出来,使之显性化),排除干扰因素,使题目简化,使问题直观化。
同时在讲题时反复强调材料问答题的表达技巧:1、表述语言宜专业化不宜口语化;2、平时注意模仿答案和教材的答案模式。3、注意简洁性、层次性和条理性。这些都需要反复和长时间的强化才能取得较好效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及减少非智力因素丢分。
讲评时教师应有意识地灌输给学生此类技巧,日积月累就能达到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的目的。其次讲评时有些题目不能“就题论题”,应引导学生深化习题,挖掘习题内涵,
进一步拓宽知识和相关题型,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里我重点强调一下,重视思路的讲解、知识的拓展和作答的规范性。提到思路, 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总体上把握知识脉络, 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怎样分析问题或者从哪里入手来解答问题。
如在讲解材料分析题时, 可以侧重以下思路:
(1)读问题, 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问题中如果是依据材料作答就从材料中找答案; 如果是依据教材作答, 答案一定在教材中,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节省时间。
(2)读材料, 细到不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要一句一句的细读, 读出句与句、段与段、材料与材料、材料与教材甚至材料与问题之间的联系。
(3)作答案, 讲究规范多得分。要求学生做到字迹清楚工整、答案层次分明(最好做到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 、用历史的语言说话、看分值给要点、注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观点的运用。有的同学说答的挺好, 都写上了, 但最后仍然得不到高分, 细分析原因就在答题不规范, 不用学科语言说话。
对于知识的拓展也是讲评课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讲评课不能就题论题, 应该把题目的知识点向深度和广度上加以延伸, 使学生将学到的某些历史概念、知识能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或新问题解决中去。只有这样的讲评才能提高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达到解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保证讲评课取得最佳效果。
3、切记搞一言堂和面面俱到。这也是在试卷讲评课中经常犯的一些错误。搞一言堂,虽然从开始上课讲到下课自己很累,但由于没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效率并不高; 面面俱到, 没有突出重难点, 使学生不清楚这节课重点掌握的地方, 结果反而是面面未到。这两种方法其实都没有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习题讲评课有效教学模式(5个环节)
1、学生课前对照答案自己订正
2、学生个人独立解决问题。5--10分钟。
3、同位或前后位讨论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约5分钟。(强调主动性和合作)
4、教师进行评讲,(注意拓展、总结和举一反三)25~30分钟。
5、学生整理、反思(5分钟)
在具体课堂中教师自己注意灵活分配时间!!
三、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学生课前订正答案。 每次考试或练习题阅完卷后立即将答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下一次上课前订正完题的答案,并最好将自己暂时没有弄明的题在题号上作标记。
2、学生个人独立解决问题。强调只要上课务必把课本拿出来。因为在复习中容易脱离课本。上课时首先让学生参照课本、笔记、错题本等方式自己独立地解决习题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审题、信息提取、知识的记忆、等方面存在问题而出错的题目,一般可以通过本环节自己解决。)
3、同位或前后位讨论解决一些还模糊和较难的问题。在这期间教师要不停地在教室走动,随时注意倾听学生讨论不懂问题的侧重点,并且自己要主动随机询问学生讨论得情况。结合阅卷最终就可以掌握最需要讲解的问题。从而加强了讲解题的针对性。
4、教师讲解。根据阅卷及结合课堂中询问学生仍感觉比较难的地方确定出要讲解的题目,明确哪些题目需要拓展、总结和举一反三,并且最好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一些必要的提问、背诵、板书。这样可以尽可能地让学生始终在课堂上保持参与的态度,调动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如果在操作中,有时会出现一节课下来需要利用给学生反思的时间才能把该讲的题讲完的话,那怎么办呢? 而这个时间是必须要留给学生的。那可以灵活处理,偶尔可以让学生课下反思总结,或等下节课时先让学生对上节试题反思。再继续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5、学生整理、反思消化。要求:错题整理在错题本上或在试卷上做出标记。疑难点、易混淆的知识点等补充在笔记本上。将仍不懂的题或知识点问明白。讲评后教师要“退居二线”,学生“闪亮登场”,自我反思,自我消化和自我巩固,完成再探索过程。 (我觉得这是学生在复习时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同时也是我们教学中做得不好的地方,一方面各科试卷太多学生没有时间停下来反思,另一方面学生们往往愿意做新题不愿看做过的题不愿动脑子,所以一直养不成好的反馈、反思、归纳总结的习惯。所以我们做老师的不管口头强调多少遍,这个习惯就是养不成。那么我们就得给时间让学生反思。)
总之, 上好试卷讲评课注意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关系, 讲评贵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让学生主动释疑, 以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注意学生学法指导, 要精选范例, 突出重点, 注意举一反三调动积极性, 为提高复习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