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王国维的三种境界

孔子与王国维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流传很广,但孔子的“三种境界”却鲜有人知。

孔子也有“三种境界”,是哪三种呢?“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这几句里面的“知”,是孔子的第一种境界。“知”是指对的各类知识的学习把握。如数学知识、语文知识、社会知识、天文地理知识等等。对这些文化科学进行学习、理解、把握,就是“知”。这个“知”是一个基础,是一个过程,带有任务性、规定性的特征。我们贯彻《义务教育法》,青少年必须受到培养和教育,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孔子的第二、第三种境界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意思是说,一个人机械的、勉强的、在任务似规定的约束下学习求知不如主动对知识产生爱好和兴趣,但主动对知识产生爱好和兴趣又不如对学习感到是极其快乐的事,从而沉醉在学习之中,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如痴如醉。

孔子的三种境界,是关于学习求知的境界。层层递进,由被动到主动,再由主动到乐以忘忧,乐以忘倦。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借宋词人晏殊的句子)此为第一。是说对追求目标的选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借宋词人柳永的句子)此为第二。是说含辛茹苦、百折不挠的奋斗;“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借宋词人辛弃疾的句子)此为第三。是说追求的理想忽然灿然出现在眼前,令人惊喜万分,目标终于达到。

王国维这三种境界似乎比孔子的三种境界要抽象、宽泛一些,可以说是一个人求知的过程,也可以说对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还可以说是一个人对情人的恋爱。总之,是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最终达到了目的。

但不论你要实现哪一个理想,学习求知是一个基础,干事业没有文化不行,就是谈恋爱,没有文化的感情交流实在是没有味道的交流。所以,你要实现王国维这三种“模糊”的、“幻觉”的、“朦胧”的无具体指向的境界,首先必须达到孔子论求知的境界。孔子的学生们在编辑《论语》时把《学而》放在第一,原来里面是大有学问的。

一个人的求知学习,只要达到了孔子的这三种境界,那一定是很有造化了!

(2006年8月17日星期四凌晨抄)

孔子与王国维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流传很广,但孔子的“三种境界”却鲜有人知。

孔子也有“三种境界”,是哪三种呢?“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这几句里面的“知”,是孔子的第一种境界。“知”是指对的各类知识的学习把握。如数学知识、语文知识、社会知识、天文地理知识等等。对这些文化科学进行学习、理解、把握,就是“知”。这个“知”是一个基础,是一个过程,带有任务性、规定性的特征。我们贯彻《义务教育法》,青少年必须受到培养和教育,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孔子的第二、第三种境界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意思是说,一个人机械的、勉强的、在任务似规定的约束下学习求知不如主动对知识产生爱好和兴趣,但主动对知识产生爱好和兴趣又不如对学习感到是极其快乐的事,从而沉醉在学习之中,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如痴如醉。

孔子的三种境界,是关于学习求知的境界。层层递进,由被动到主动,再由主动到乐以忘忧,乐以忘倦。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借宋词人晏殊的句子)此为第一。是说对追求目标的选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借宋词人柳永的句子)此为第二。是说含辛茹苦、百折不挠的奋斗;“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借宋词人辛弃疾的句子)此为第三。是说追求的理想忽然灿然出现在眼前,令人惊喜万分,目标终于达到。

王国维这三种境界似乎比孔子的三种境界要抽象、宽泛一些,可以说是一个人求知的过程,也可以说对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还可以说是一个人对情人的恋爱。总之,是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最终达到了目的。

但不论你要实现哪一个理想,学习求知是一个基础,干事业没有文化不行,就是谈恋爱,没有文化的感情交流实在是没有味道的交流。所以,你要实现王国维这三种“模糊”的、“幻觉”的、“朦胧”的无具体指向的境界,首先必须达到孔子论求知的境界。孔子的学生们在编辑《论语》时把《学而》放在第一,原来里面是大有学问的。

一个人的求知学习,只要达到了孔子的这三种境界,那一定是很有造化了!

(2006年8月17日星期四凌晨抄)


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_试题
  •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材指出:孟子的""和""确实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2.教材认为,<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它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乎情,止乎礼仪 &quo ...查看


  • 论语中的仁
  • 论语中的"仁" 孔子的‚仁‛中心思想,应从圣人.仁人.君子三者的等级秩序看,‚圣‛包含仁而成为比‚仁‛高的境界,不仅因为‚圣‛方才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修已以安百姓‛ ,而且,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 ...查看


  •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与班主任工作思想
  •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与班主任工作思想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 ...查看


  • 孔子治学"三境界"
  • 孔子治学"三境界" 王向东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说,尽人皆知.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 ...查看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定
  • 一.填空题 1.<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 ."提出了 " 得意而忘言 "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查看


  •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 名词解释题 1.(孔子的)"思无邪"说 <论语?为政>篇说: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3.(孔子的)"辞达"说与"文质"说 孔子说的" ...查看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必备,必过)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 说明:现在给大家提供的参考答案,做好了填空和选择.名词解释虽然做好,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拘于这里的答案,不要死背,尽量做到理解性的记忆.回答出是什么人在什么书里提出的,内涵是什么,影响有什么等等,如果没有影响或影响不 ...查看


  • 中国美学史
  • 中国美学史大纲 绪 论 一.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 1.现代美学体系四原则:(1)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相互贯通 (2)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相互融合 (3)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4)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相互推进 2.总结:如 ...查看


  • 中国古代文论 2
  • 中国古代文论 一.单选题 1.孟子首创"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他提出"养气之说",激励中国古代文士对崇高的精神品格的自我期待与追求,影响了后世文气论. 2.庄子文艺创作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