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Zwei Dinge erfüllen das Gemü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ö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ä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ü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这是大哲学家康德先生在《纯理性批判》里的一段话,意思是说:“有两样事物使我心中不断充满惊奇和畏惧:在我头上繁星密布的苍穹和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后来李泽厚在《浮生论学》中引用了这段话,并从新翻译成了更有中国诗词韵味的一段话,他的翻译是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在这里,道德法则或道德律令是一种“直接命令我们去做某事,不要把它当作达到另一个目的的条件”的绝对命令。“它不问行动的实质,也不问行动的后果,只问行动所遵循的形式和原则;行动之所以本质上是好的,就在于用心好。”更直接地说,道德法则或道德律令命令我们采取行动做某事,并非因为它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处(这时候,行动只是达到更高目的的手段,只有外在价值),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好的(这时候,行动不是或不仅仅是达到其他更高目的的手段,行动本身就是最高目的,即有内在价值)。

我们可以通过讨论以下极端案例说明什么是心中的道德法则或道德律令:一个年轻的科学家跳水救起了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农民,结果,前者牺牲了,后者得救了。问题是:这件事值不值得肯定?答案有三:①单就科学家与老农民这两条生命简单比较,前者对社会作用大,后者对社会作用小,于是,人们可能会得出这件事不值得肯定的结论;②站在人类整体的立场来考虑,科学家牺牲的收益要大于他保存生命却留下见死不救的恶例,于是,人们又可能会得出这件事还是必须给予肯定的结论;③排除功利考虑,而将救人视为人之所以为人者。这时候,之所以这样做(救人),是因为必须这样做(救人)。于是,人们将毫无疑问地得出这件事值得肯定的结论。第一、第二个答案虽然相反,但都是将救人视为手段,将社会利益或人类整体利益视为目的。这时候,救人与否仅仅是一种达至更高目的的手段,本身并非目的;只有外在价值,本身并无任何价值。第三、第二个答案虽然相同,但推导的原则却不相同,即第二个答案所体现的原则是功利原则,第三个答案所体现的原则是道德律令。救人之为道德律令,它就无需再被追问它是要达至其他什么目的,因为它本身就是最高目的;它不是只有外在价值,而是本身就有内在价值。换句话说,之所以要救人,是因为他必须这样做。救人,正是人之所以为人者。

“Zwei Dinge erfüllen das Gemü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ö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ä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ü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这是大哲学家康德先生在《纯理性批判》里的一段话,意思是说:“有两样事物使我心中不断充满惊奇和畏惧:在我头上繁星密布的苍穹和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后来李泽厚在《浮生论学》中引用了这段话,并从新翻译成了更有中国诗词韵味的一段话,他的翻译是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在这里,道德法则或道德律令是一种“直接命令我们去做某事,不要把它当作达到另一个目的的条件”的绝对命令。“它不问行动的实质,也不问行动的后果,只问行动所遵循的形式和原则;行动之所以本质上是好的,就在于用心好。”更直接地说,道德法则或道德律令命令我们采取行动做某事,并非因为它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处(这时候,行动只是达到更高目的的手段,只有外在价值),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好的(这时候,行动不是或不仅仅是达到其他更高目的的手段,行动本身就是最高目的,即有内在价值)。

我们可以通过讨论以下极端案例说明什么是心中的道德法则或道德律令:一个年轻的科学家跳水救起了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农民,结果,前者牺牲了,后者得救了。问题是:这件事值不值得肯定?答案有三:①单就科学家与老农民这两条生命简单比较,前者对社会作用大,后者对社会作用小,于是,人们可能会得出这件事不值得肯定的结论;②站在人类整体的立场来考虑,科学家牺牲的收益要大于他保存生命却留下见死不救的恶例,于是,人们又可能会得出这件事还是必须给予肯定的结论;③排除功利考虑,而将救人视为人之所以为人者。这时候,之所以这样做(救人),是因为必须这样做(救人)。于是,人们将毫无疑问地得出这件事值得肯定的结论。第一、第二个答案虽然相反,但都是将救人视为手段,将社会利益或人类整体利益视为目的。这时候,救人与否仅仅是一种达至更高目的的手段,本身并非目的;只有外在价值,本身并无任何价值。第三、第二个答案虽然相同,但推导的原则却不相同,即第二个答案所体现的原则是功利原则,第三个答案所体现的原则是道德律令。救人之为道德律令,它就无需再被追问它是要达至其他什么目的,因为它本身就是最高目的;它不是只有外在价值,而是本身就有内在价值。换句话说,之所以要救人,是因为他必须这样做。救人,正是人之所以为人者。


相关文章

  • 康德和黑格尔名言辨析
  • (2008-07-20 22:33:26) 转载▼ 标签: 康德 黑格尔 郝炘 吴中祥 经典文青 星空 道德律 存在即合理 分类: 杂谈 http://en.wikipedia.org/wiki/Image:Kant%27s_tombsto ...查看


  • 金庸小说中的高手排名
  • 金庸小说中的高手排名和理想人格 1.无名老僧.力由心生,菩萨神通,排第一应该不会 有异议. 2.孤独求败.号称求败而一生从未败,孤独九剑,以 无招破有招. 3.东方不败.她以自宫为练武的第一关,打起架来如 鬼似魅,旁人根本打不中她.这种高手 ...查看


  • [关于诚信的作文]吹响诚信的号角
  • 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瑞士)阿米尔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还记得许多年前,康德曾经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内心深深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 ...查看


  • 哲学入门提高书籍推荐大全(做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人)
  • 学习前谨记 生活中有哲学的精神可以优化人的思维方式.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得人能够不断超越自己.而读书能给予人一种生活无穷的乐趣和心灵的陶冶.哲学与读书溶入生活过程中,便使得人既有着智慧的思维认识,同时也具有了心灵的愉悦.学点哲学.读点好书, ...查看


  • 美文诵读材料之十
  • 诚 信 许多年前,康德曾经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内心深深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而今,我们仰望苍穹,星空依然璀璨清朗,而俯察内心,崇高的道德律令却需要我们在心中再次温习和呼唤,比如诚信 ...查看


  • 诚信主题班会发言稿
  • 几千年前,在中国,孔子说:言必行,行必果. 几千后的法国,佐拉说:失信就是失败. 穿越不同的国籍,跨过不同的时空,惟有对诚信的尊重是一致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总是能够穿越时空,沉淀成永恒的真理. 同学们,就像我们在一起玩耍.交朋友时,常常喜欢拉 ...查看


  • 道德失范怎么治理
  • http://ha.huatu.com 道德失范怎么治理 河南省考面试交流群号:147420460 [华图教育ha.huatu.com - 河南公务员面试备考热点] 2014河南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汇总 面试热点汇总 2014河南公务员考试报 ...查看


  •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标杆示范作用研究
  •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标杆示范作用研究 公务员在代表国家和政府行使公共权力.执行国家公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满足公务员职业道德的要求.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不仅关系着公共利益和国家形象,也直接影响到行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公务员职业道德对社 ...查看


  • 与诚信同行作文600字
  • 与诚信同行作文600字 诚信似山,沉稳肃寂:诚信似河,执着向前:诚信似光, 照亮人心.因为诚信,时间创造了太多太多的美,因为诚信,生命之舟得以远航,尽显风采. 孟子曾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成之者,人之道也."历史上有许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