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部分-乒乓球

小球部分

一、 乒乓球

1.1.1 乒乓球运动基本简介

乒乓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它的英语官方名

称是“table tennis”,意即“桌上网球”。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o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就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亦同时使用。然而,台湾和日本则称为桌球,意指球桌上的球类运动。

1904年12月,乒乓球运动从日本传入中国。开始是由上海一家文具商从日本购回

一些乒乓球器材,并在店内作表演。于是买乒乓球、打乒乓球的人逐渐增多,各大城市也先后推广了这项活动。当时的乒乓球拍是木拍,板面光滑,很难使球产生旋转,所以打法只有推挡和抽球两种。

我国在乒乓球历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选手取得世界乒

乓球比赛的大部分冠军,甚至多次包揽整个赛事的所有冠军。

1.1.2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及训练方法

握拍法即指单手持球拍的方法。世界上流行着直式和横式两种握拍方法,两种握法

各有千秋 ,实践时应因人而异,扬长避短。

1.直式握拍法:正面拇指第一指节和食指第二指节握拍,拍柄压住虎口(两指间距

离适中),背面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斜形重叠,中指第一指节顶住球拍的后上部使球拍保持平稳。

削攻型握法:正面拇指自然弯曲紧贴拍柄左侧,第一指节用力下压,其余四指自然分开托住 球拍背面。 直式握拍法的重点与难点是握拍舒适,手腕控制拍面恰当。

2.握拍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正面轻贴在中指的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 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击球时拇指和食指帮助手腕调节拍形和加力挥拍作用。正手攻球时食指向上移动,反手攻球时拇指向球拍中部移动帮助手腕下压加大击球力量。

削攻型握法:与攻击型握拍法大体相同,只是食指靠近中指,拇指更加弯曲放松,虎口不紧贴柄。横式握拍法的重点难点是击球时拇指和食指熟练的移动帮助手腕下压和移动。

1.1.3 乒乓球的准备姿势及站位

击球前后,身体保持的合理姿势即为准备姿势。合理恰当的准备姿势有助于判断来

球,及时 移动到位,运用各种基本技术完成击球动作。

两脚开立约与肩宽,两膝微屈稍内扣以前脚掌内侧着地,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上体微前倾 下颌微收,两眼注视来球,持拍手臂自然弯曲手腕放松,球拍自然后仰置于腹前,左手自然弯曲抬起高于台面,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屈膝提后脚跟放松微动。

1.1.4 乒乓球的基本步法

1.1.5 乒乓球的发球

1.1.6 乒乓球的接发球

第一,接发球时要有力争主动、先发制人的思想,能够拉的一定坚决拉起来,即使没有机会进攻,也要控制落点,使对方不能进攻。

第二,对于台内短球,要多用挑、拉、拧等技术,少用搓球。

第三,要注意来球速度、落点、旋转的变化。

1.1.7 乒乓球的挡球与推挡球

挡球是初学者首先应学习的一项基本技术。推挡球是我国近台快攻传统打法的独特技术。

1.挡球:近台中偏左站位左脚稍前,屈膝提后脚跟含胸收腹,重心在前脚掌上,持拍手置于腹前,上臂靠近身体右侧,球拍半横状。前臂和手腕顺来球路线向前伸出主动迎球,上升期击球中部,拍面与台面几乎垂直,拍触球后立即停止,迅速还原成准备姿势。

2.推挡球:近台中偏左站位右脚稍前,击球时提起前臂上臂后收肘部贴近身体,在上升时期或高点期击球中上部。击球时适当用伸髋转腰动作加大手腕发力,并用中指顶住拍背向前用力。

挡球与推挡球的重点难点是正确的拍面,身体的协调配合和准确的线路落点。

3.快推

1)特点与运用快推的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借力还击,速度快,线路变 化多。适用于回击一般的拉球、推挡球和中等力量的攻球;在相持中能发挥回 球速度快的优势,推压两大角或袭击对方空档,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条件。它是 推挡球最常用的一项技术。

2)要点:

①击球前靠近身体,前臂适当后撤引起。

②在前臂向前推送的过程 中,完成外旋动作。

③转腕动作不宜过大,关键是时机要恰当

4.减力挡

1)特点与运用回球弧线低、落点低、力量轻。回接对方的大力扣杀或加力 推挡时能减弱回球的力量,如与加力推结合运用,可以前后调动对方,是对付 中台两面拉或两面攻打法的有效战术,它还常用于接加转弧圈球。

2)要点:

①击球前身体重心略升高,稍屈前臂,球拍保持合适的前倾角度。

②触球瞬间,有意识地做手臂和手腕后收的动作。

③削弱来球反弹力的同时, 借来球的力量将球挡过去,回球速度快。

5.练习方法

1)徒手做挡球、推挡球动作模仿练习。

2)离墙2米用正手、反手对墙推挡练习。

3)两人台上对挡、对推练习,不限落点,但动作要正确并能击球过网。

4)两人台上一推一挡,限定路线。

5)两人台上对推斜线、中路和直线。

6)两人台上全力推挡斜线。

7)两人台上练习,一人一点推两点,另一个两点推挡一点,互换练习。

6.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挡球易犯判断落点不准,拍面掌握不好的错误。

纠正方法:提高判断能力,加强手腕的灵活性和调整拍面的能力。

2)推挡球易犯手臂没有向前伸出的错误。

纠正方法:强调击球后上臂和肘关节前送,上体向左转动。

1.1.8 乒乓球攻球技术

攻球从大的动作结构来讲,可分为正手和反手攻球两大类。攻球是快速进攻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杀伤力强,是解决战斗的关键技术。

1.正手攻球:

2.反手攻球:

3.练习方法

1)徒手模仿正、反手攻球动作,体会挥臂、腰部扭转和重心转换等动作要领。

2)练习者站位近台中偏右(左),在右(左)角端线附近自抛自攻对方右(左)边斜线。体会

前臂内收发力和手腕内(外)旋及击球点。

3)两人对练,一人自抛自攻,另一人用挡球回击,互换练习。

4)两人对角,一人正(反)手攻球,一人推挡回击,互换练习。

5)两人对练,一人一点攻两点,另一个两点推挡一点,互换练习。

6)两人正(反)手对攻斜线。

7)两人对攻中路直线。

4.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正手攻球时不敢大胆挥拍,有停顿,弧线制造不好。

纠正方法;用徒手模仿挥拍练习把拍挥够。

2)上臂与身体夹角过小。

纠正方法:放松肩部,加大上臂与身体的距离。

3)抬肘抬臂。

纠正方法;对做近台快攻练习,强调击球时肘肩向后下方。

4)手腕下垂,球拍与前臂垂直。

纠正方法:强调手腕内旋拍柄向左,徒手模仿练习。

5)判断球的落点不准,引拍动作不到位。

纠正方法:用先做接平击发球的练习,再做连续推挡球的练习来纠正。

6)反手攻球时拍面前倾过早。

纠正方法:徒手做引拍练习使拍面稍后仰。

7)拍面前倾不够

纠正方法:作平击发球练习,体会击球时手腕外旋动作的方法。

1.1.9 乒乓球的搓球

搓球是近台还击下旋球的一种基本技术,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回球多在台内进行,也是初学削球必须掌握的入门技术。

1.慢搓:近台站位右脚稍前,持拍手臂自然弯曲。击球时用前臂和手腕向前下方用力,拍面后仰,在下降期击球中下部。

2.快搓:站位及击球方法与慢搓相同,击球时拍面稍横立避免出界或回球过高。 搓球的重点难点是前臂和手腕的挥拍路线和用力方法。

3.练习方法

1)徒手模仿搓球动作,掌握技术要领。

2)自己在台上抛球,将球搓过球网。

3)一人发下旋球,一人将球搓回。

4)两人对搓中路直线,再对搓斜线。

4.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引拍不够致使击球的前臂由上向下动作不明显。

纠正方法:持拍练习前臂和手腕向上再向下做切的动作模仿。

2)击球时拍面后仰不够。

纠正方法:在下降期搓对方发来的下旋球,体会拍面后仰前送动作。

3)前臂前送力量不够,击球后动作停止。

纠正方法:两人对练慢搓,体会击球后小臂继续前送的动作。

4)击球点离身体过远,重心偏后,击球部位不准。

纠正方法:两人近台站位对练慢搓,在下降期击准球的中下部。

1.1.10 乒乓球的搓球削球

削球是我国乒乓球传统手法之一,也是乒乓球防守技术之一,削球技术正在向转,稳、

低、攻方向发展。

1.远削

1)特点与运用击球动作大、球速慢、弧线长,有利于削转与不转球和以落点变化来牵制对方。常适用于对付对方的扣杀球、弧圈球和提拉球。它是以削为 主打法的选手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

2)要点:

①向上引拍,是为了增大削击球的用力距离。

②在下降期击球,但不能过于低于台面。

③要保持足够的撞击力,否则球不会过网

削球的重点难点是手臂、腰、腹和腿的协调用力。

2.近削

1)特点与运用: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前进力较强,多用于近削逼角, 有一定的威胁,往往能获得主动或直接得分。一般用来对付轻拉球和一般的上 旋球。

2)要点:

①向上引拍比肩略高。

②根据来球的情况调节拍面后仰角度。

③前 臂发力为主,手腕配合下压,击球后没有前送的动作。

3.削弧圈球

1)特点与运用削加转弧圈球是削球手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由于加转弧 圈球上旋强,触拍后向上的反弹力极大,处理不好容易回出高球甚至出界,所 以难度较大。

2)要点:

①应在来球的下降后期触球,此时,球的旋转已减弱。

②击球点一 般选在右腹前为宜,并适当放低些,这样可利用来球部分向上的反弹力形成自 然的回球弧线,有利于提高削球的准确性。

③球拍触球时,拍面不能过分后 仰,应触球的中下部;如来球旋转较强,可使拍面坚直些,并适当加大手臂向 下压球的力量。

④触球时,手腕应相对固定,以免回球过高。

4.

3.练习方法

1)徒手模仿削球动作,掌握正、反手削球技术动作要领。

2)对墙正、反手削球练习。

3)一人发平击球,另一人用正、反手削球的互换练习。

4)一人发长线下旋球,另一人用正、反手削球,互换练习。

5)一人正手攻球,另一人用正、反手削球,互换练习。

4.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引拍上提不够,削击路线短。

纠正方法:按动作要点徒手反复做引拍练习。

2)拍面过于后仰。

纠正方法:拍面稍竖,多练削对方平击发球。

3)向下挥拍削球球拍向前用力过大。

纠正方法:多球练习,体会接重板球时前臂下压动作。

4)击球后上臂前送不够使球下网。

纠正方法:多练远削球,体会上臂前送动作。

1.1.11 乒乓球的综合技术

1.左推右攻

(1)左推右攻打法是以近台正手攻球为进攻,以反手推挡为防守和助攻的主要手段,其风格是" 快、准、狠、变、转"。

站位近台中偏左,判断准确及时移动抢占合理的击球位置,用适当的击球手法回击来球(见 前述的推挡球和正手攻球)。

左推右攻的重点难点是灵活熟练地移动步法和正确击球手法的协调配合。

(2)练习方法

1)结合单步步法徒手模仿练习。

2)两人台上练习,甲平击发球,互换练习。

3)两人台上练习,甲不定推挡左方或右方斜线。

(三)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步法移动和手法配合不协调。

纠正方法:徒手结合单步移动做左推右攻练习。

2.推挡侧身攻

(1)推挡侧身攻是用推挡压住对方反手或中路,然后侧身攻击的一种方法。

站位近台偏左,左右脚替换要及时适当,身体右转舒展适宜,击球手法要正确。 推

挡侧身攻的重点难点是右脚向左脚后面移动熟练,侧身舒展保持正确的击球点。

(2)练习方法

1)徒手结合步法模仿练习。

2)两人台上练习,甲平击发球左方斜线,乙推挡甲方斜线;甲推挡中路,乙侧身攻球。

3)同上,甲平击发球左方斜线,乙推挡甲左方斜线,甲推乙中路直线偏左,乙侧身攻球,互换练习。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右脚向后移动不适度,侧身不够,致使击球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徒手结合步法模仿推挡侧身攻动作,多实践。

3.发球抢攻

发球抢攻是快攻型打法利用发球力量争取主动和先发制人的主要手段。

(1)发球手法正确,采用配套发球,移动转换快,手法和脚步协调配合,攻击果断有力。 发球抢攻的重点难点是发球多变,急、刁、转,手法和步法协调配合,攻击果断有力。

(2)练习方法

1)结合步法徒手模仿发球抢攻动作。

2)两人台上练习,甲反手平击发球,乙回球中路稍高球,甲正手攻球。

3)同上,甲正手平击发球,乙回球右方斜线,甲正手攻球。

4)同上,甲反手发急球,乙回球中路直线,甲正手攻球。

5)同上,甲正手发短球至对方右方或中路,乙回球,甲伺机抢攻。

6)同上,甲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至中路或左大角,飞回球,甲进行抢攻。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发球力量小。

纠正方法:解除顾虑,有意加大发球力量。

2)手法和步法移动配合不协调,移动不到位,击球点保持不好,抢攻不果断致使攻球动作变形。

纠正方法:多鼓励以解除顾虑,树立必胜信心,多实践。

1.1.12 乒乓球的双打知识

1.双打的特点

第一,双打是两人协同作战。

第二,跑动范围大,位置不易固定,多在走动中击球。

第三,发球区的限制。

2.双打的配对

第一,左、右执拍手运动员的配对。

第二,打法风格的配对。

第三,两个削球手的配对。

第四,一个使用两面不同性能球拍,反手以削、推、搓为主,结合正手攻较强(反手能攻则更理想)的选手和一个以近台快攻为主的选手配对。

3. 双打的走位的要求

第一,不影响同伴的视线和判断来球;

第二,不妨碍同伴抢占击球位置和还击来球;

第三,有利于本身还击下次来球;

4. 基本走位方法

1)左手和右手握拍攻击型选手配对。常用横向或横斜向移动(俗称“八”字式)。一般在击球后向自己反手一侧移动。

2)两个右手握拍攻击型选手配对,常用三角形的移动方法。

3)一个近台攻球手和一个中台攻球手(或弧圈选手)配对,常用“T”字式移动的方法。即前者多作左右移动,后者则多作前后移动。这种移动方法也适用于一攻一削配对

4)两个削球手的配对,一般用横斜向的移动方法或作环形移动。如果是一个近削和一个远削配对,则近削者以横斜向移动为主,远削者则以前后移动为主。

5. 双打的战术

1)控制较强者,主攻较弱者

2)发球抢攻

发球者发球时,可用手势或暗示使同伴了解要发出什么球,以使作好抢攻的准备。另外,同伴有时也可主动暗示发球者发什么球,直接为自己下一板抢攻或抢拉制造机会。

3)紧盯一角,突袭另一角

4)交叉攻两角或长短结合

5)各施所长

6. 提高双打训练方法

1)常年坚持,保证训练时间,

2)双打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最主要训练内容

3)抓好发、接、抢技战术和步法的提高

4)要练好几种主要步法

7. 双打训练的具体方法

1)发球与接发球抢攻的练习方法

(1)发球练习

(2)发球与抡攻的结合练习

(3)用比赛方法来进行发球抢攻的训练

2)接发球和接发球抢攻的练习方法

(1)用多球方法进行接发球练习

(2)重点回接不同性质的来球练习

(3)用多球专门进行接球抢攻的练习

(4)比赛方法来进行接发球抢攻的训练

3)相持能力的练习

(1)上旋相持球的训练方法

(2)搓、拉结合的训练方法

1.1.13 乒乓球运行相关规则

1. 乒乓球台尺寸

标准的乒乓球台有两块组成,每块长1.37米,总长2.74米,台面宽为1.525米,球台与地面距离是0.76米,台面四边涂上0.02米宽的白线,台面中间应有一条0.003米宽与球台长边平行的中线。网长是1.83米,网高是0.1525米。

2. 球拍

1)球拍介绍

2)胶皮和海绵

3)球拍分类

(1)正胶(中长胶、生胶)

2)反胶(胶皮颗粒向下)

3. 乒乓球比赛规则

1) 竞赛规则相关术语

回合:球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

执拍手:正握着球拍的手。

不执拍手是:未握着球拍的手。

击球: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按该定义,在一个回合中,如果一个运动员的球拍掉了,他试图用刚才握着球拍的手击球将是不合法的,但在比赛中运动员可以左右手交替执拍击球)。

比赛状态:从发球时,球被有意向上抛起前,静止在不执拍手掌上的最后一瞬间。到该回合被判得分或重发球。

阻挡:对方击球后,处于比赛状态的球尚未触及本方台区,也未超过比赛台面或其端线,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带的任何物品。

超过或绕过球网装置:球从突出台外的球网装置之下或之外经过,或回击的球越过球网后又弹回过网,均应视作已“超过或绕过”球网装置。

合法发球:3面:端线及其延长线之后、台面之上、身体的最远端、必须将球抛起16厘米高、经过最高点降落时才能击球。

抛球高度:球必须抛离非执拍手不得低于16CM

抛球位置:执球手应在整个发球 过程中位于台面以上、端线垂直面以外。

合法还击:对方发球或还击以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超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

重发球:触及球网装置、裁判员认为接球员或同伴未准备好、发生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运动员受伤)、纠正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而中断回合、比赛环境受干扰(停电、场外进球等)警告、双打错发错接。

一局比赛: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比10后,先领先对手2分的一方为胜方。 一场比赛:由单数组成,可采用五局三胜或七局四胜制。

下列情况判失一分:未能合法发球、未能合法还击、阻挡、连击、球连续两次接触本方台区、用不符合规定的拍面击球、运动员或穿带的任何物品移动台面、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运动员或穿戴的任何物品触及球网装置、在双打中,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轮换发球被接发球方连续进行了13次合法还击。

选择发球、接发球和方位:每场比赛用抽签的方法确定首先选择者,胜方可以:

A、选择先发球或接发球,则负方选择方位。

B、选择方位,则负方选择先发球或接发球。在双打比赛中,得到发球权一方可以决定由谁先发球,接球方应决定谁先接发球,以后各局首先发球一方可以决定任何一人先发球。

发球和接发球次序及方位:

A、单打比赛:每2分交换发球,接发球一方即成为发球的—方,依次类推,直到一局结束;或直到双方的比分都达10分,或直到开始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1分。

B、双打比赛: 由取得发球权一方选出的同伴发球,由对方有关同伴接发球;第二个发球员为第一个接发球员,而第二个接发球员为第—个发球员的同伴;第三个发球员为第一个发球员的同伴,而第三个接发球员为第一个接球员的同伴;第四个发球员为第一个接球员的同伴,而第四个接发球员为第一个发球员;第五个发球员即第一个发球员,依次类推,直到一局结束。在双打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交换方位同时交换接发球员

轮换发球:

(1)一局比赛进行到10分钟仍未结束(双方打到9平除外)或在此之前任何时间应双方运动员的要求,可实行轮换发

球法。

A、当时限到时,球处于比赛状态,裁判员应立即中断比赛由被中断回合的发球员发球,继续进行比赛。

B.当时限到时,球未处于比赛状态,应由前一回合的接发球员发球,继续进行比赛

(2)此后,双方每个运动员都轮换发1分球。直到该局结

束如果接发球方连续进行13次合法还击,则判发球方失1分。

(3)轮换发球法一经实行,该场比赛以后必须继续实行,

直到该局比赛结束。

小球部分

一、 乒乓球

1.1.1 乒乓球运动基本简介

乒乓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它的英语官方名

称是“table tennis”,意即“桌上网球”。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o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就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亦同时使用。然而,台湾和日本则称为桌球,意指球桌上的球类运动。

1904年12月,乒乓球运动从日本传入中国。开始是由上海一家文具商从日本购回

一些乒乓球器材,并在店内作表演。于是买乒乓球、打乒乓球的人逐渐增多,各大城市也先后推广了这项活动。当时的乒乓球拍是木拍,板面光滑,很难使球产生旋转,所以打法只有推挡和抽球两种。

我国在乒乓球历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选手取得世界乒

乓球比赛的大部分冠军,甚至多次包揽整个赛事的所有冠军。

1.1.2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及训练方法

握拍法即指单手持球拍的方法。世界上流行着直式和横式两种握拍方法,两种握法

各有千秋 ,实践时应因人而异,扬长避短。

1.直式握拍法:正面拇指第一指节和食指第二指节握拍,拍柄压住虎口(两指间距

离适中),背面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斜形重叠,中指第一指节顶住球拍的后上部使球拍保持平稳。

削攻型握法:正面拇指自然弯曲紧贴拍柄左侧,第一指节用力下压,其余四指自然分开托住 球拍背面。 直式握拍法的重点与难点是握拍舒适,手腕控制拍面恰当。

2.握拍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正面轻贴在中指的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 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击球时拇指和食指帮助手腕调节拍形和加力挥拍作用。正手攻球时食指向上移动,反手攻球时拇指向球拍中部移动帮助手腕下压加大击球力量。

削攻型握法:与攻击型握拍法大体相同,只是食指靠近中指,拇指更加弯曲放松,虎口不紧贴柄。横式握拍法的重点难点是击球时拇指和食指熟练的移动帮助手腕下压和移动。

1.1.3 乒乓球的准备姿势及站位

击球前后,身体保持的合理姿势即为准备姿势。合理恰当的准备姿势有助于判断来

球,及时 移动到位,运用各种基本技术完成击球动作。

两脚开立约与肩宽,两膝微屈稍内扣以前脚掌内侧着地,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上体微前倾 下颌微收,两眼注视来球,持拍手臂自然弯曲手腕放松,球拍自然后仰置于腹前,左手自然弯曲抬起高于台面,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屈膝提后脚跟放松微动。

1.1.4 乒乓球的基本步法

1.1.5 乒乓球的发球

1.1.6 乒乓球的接发球

第一,接发球时要有力争主动、先发制人的思想,能够拉的一定坚决拉起来,即使没有机会进攻,也要控制落点,使对方不能进攻。

第二,对于台内短球,要多用挑、拉、拧等技术,少用搓球。

第三,要注意来球速度、落点、旋转的变化。

1.1.7 乒乓球的挡球与推挡球

挡球是初学者首先应学习的一项基本技术。推挡球是我国近台快攻传统打法的独特技术。

1.挡球:近台中偏左站位左脚稍前,屈膝提后脚跟含胸收腹,重心在前脚掌上,持拍手置于腹前,上臂靠近身体右侧,球拍半横状。前臂和手腕顺来球路线向前伸出主动迎球,上升期击球中部,拍面与台面几乎垂直,拍触球后立即停止,迅速还原成准备姿势。

2.推挡球:近台中偏左站位右脚稍前,击球时提起前臂上臂后收肘部贴近身体,在上升时期或高点期击球中上部。击球时适当用伸髋转腰动作加大手腕发力,并用中指顶住拍背向前用力。

挡球与推挡球的重点难点是正确的拍面,身体的协调配合和准确的线路落点。

3.快推

1)特点与运用快推的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借力还击,速度快,线路变 化多。适用于回击一般的拉球、推挡球和中等力量的攻球;在相持中能发挥回 球速度快的优势,推压两大角或袭击对方空档,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条件。它是 推挡球最常用的一项技术。

2)要点:

①击球前靠近身体,前臂适当后撤引起。

②在前臂向前推送的过程 中,完成外旋动作。

③转腕动作不宜过大,关键是时机要恰当

4.减力挡

1)特点与运用回球弧线低、落点低、力量轻。回接对方的大力扣杀或加力 推挡时能减弱回球的力量,如与加力推结合运用,可以前后调动对方,是对付 中台两面拉或两面攻打法的有效战术,它还常用于接加转弧圈球。

2)要点:

①击球前身体重心略升高,稍屈前臂,球拍保持合适的前倾角度。

②触球瞬间,有意识地做手臂和手腕后收的动作。

③削弱来球反弹力的同时, 借来球的力量将球挡过去,回球速度快。

5.练习方法

1)徒手做挡球、推挡球动作模仿练习。

2)离墙2米用正手、反手对墙推挡练习。

3)两人台上对挡、对推练习,不限落点,但动作要正确并能击球过网。

4)两人台上一推一挡,限定路线。

5)两人台上对推斜线、中路和直线。

6)两人台上全力推挡斜线。

7)两人台上练习,一人一点推两点,另一个两点推挡一点,互换练习。

6.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挡球易犯判断落点不准,拍面掌握不好的错误。

纠正方法:提高判断能力,加强手腕的灵活性和调整拍面的能力。

2)推挡球易犯手臂没有向前伸出的错误。

纠正方法:强调击球后上臂和肘关节前送,上体向左转动。

1.1.8 乒乓球攻球技术

攻球从大的动作结构来讲,可分为正手和反手攻球两大类。攻球是快速进攻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杀伤力强,是解决战斗的关键技术。

1.正手攻球:

2.反手攻球:

3.练习方法

1)徒手模仿正、反手攻球动作,体会挥臂、腰部扭转和重心转换等动作要领。

2)练习者站位近台中偏右(左),在右(左)角端线附近自抛自攻对方右(左)边斜线。体会

前臂内收发力和手腕内(外)旋及击球点。

3)两人对练,一人自抛自攻,另一人用挡球回击,互换练习。

4)两人对角,一人正(反)手攻球,一人推挡回击,互换练习。

5)两人对练,一人一点攻两点,另一个两点推挡一点,互换练习。

6)两人正(反)手对攻斜线。

7)两人对攻中路直线。

4.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正手攻球时不敢大胆挥拍,有停顿,弧线制造不好。

纠正方法;用徒手模仿挥拍练习把拍挥够。

2)上臂与身体夹角过小。

纠正方法:放松肩部,加大上臂与身体的距离。

3)抬肘抬臂。

纠正方法;对做近台快攻练习,强调击球时肘肩向后下方。

4)手腕下垂,球拍与前臂垂直。

纠正方法:强调手腕内旋拍柄向左,徒手模仿练习。

5)判断球的落点不准,引拍动作不到位。

纠正方法:用先做接平击发球的练习,再做连续推挡球的练习来纠正。

6)反手攻球时拍面前倾过早。

纠正方法:徒手做引拍练习使拍面稍后仰。

7)拍面前倾不够

纠正方法:作平击发球练习,体会击球时手腕外旋动作的方法。

1.1.9 乒乓球的搓球

搓球是近台还击下旋球的一种基本技术,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回球多在台内进行,也是初学削球必须掌握的入门技术。

1.慢搓:近台站位右脚稍前,持拍手臂自然弯曲。击球时用前臂和手腕向前下方用力,拍面后仰,在下降期击球中下部。

2.快搓:站位及击球方法与慢搓相同,击球时拍面稍横立避免出界或回球过高。 搓球的重点难点是前臂和手腕的挥拍路线和用力方法。

3.练习方法

1)徒手模仿搓球动作,掌握技术要领。

2)自己在台上抛球,将球搓过球网。

3)一人发下旋球,一人将球搓回。

4)两人对搓中路直线,再对搓斜线。

4.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引拍不够致使击球的前臂由上向下动作不明显。

纠正方法:持拍练习前臂和手腕向上再向下做切的动作模仿。

2)击球时拍面后仰不够。

纠正方法:在下降期搓对方发来的下旋球,体会拍面后仰前送动作。

3)前臂前送力量不够,击球后动作停止。

纠正方法:两人对练慢搓,体会击球后小臂继续前送的动作。

4)击球点离身体过远,重心偏后,击球部位不准。

纠正方法:两人近台站位对练慢搓,在下降期击准球的中下部。

1.1.10 乒乓球的搓球削球

削球是我国乒乓球传统手法之一,也是乒乓球防守技术之一,削球技术正在向转,稳、

低、攻方向发展。

1.远削

1)特点与运用击球动作大、球速慢、弧线长,有利于削转与不转球和以落点变化来牵制对方。常适用于对付对方的扣杀球、弧圈球和提拉球。它是以削为 主打法的选手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

2)要点:

①向上引拍,是为了增大削击球的用力距离。

②在下降期击球,但不能过于低于台面。

③要保持足够的撞击力,否则球不会过网

削球的重点难点是手臂、腰、腹和腿的协调用力。

2.近削

1)特点与运用: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前进力较强,多用于近削逼角, 有一定的威胁,往往能获得主动或直接得分。一般用来对付轻拉球和一般的上 旋球。

2)要点:

①向上引拍比肩略高。

②根据来球的情况调节拍面后仰角度。

③前 臂发力为主,手腕配合下压,击球后没有前送的动作。

3.削弧圈球

1)特点与运用削加转弧圈球是削球手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由于加转弧 圈球上旋强,触拍后向上的反弹力极大,处理不好容易回出高球甚至出界,所 以难度较大。

2)要点:

①应在来球的下降后期触球,此时,球的旋转已减弱。

②击球点一 般选在右腹前为宜,并适当放低些,这样可利用来球部分向上的反弹力形成自 然的回球弧线,有利于提高削球的准确性。

③球拍触球时,拍面不能过分后 仰,应触球的中下部;如来球旋转较强,可使拍面坚直些,并适当加大手臂向 下压球的力量。

④触球时,手腕应相对固定,以免回球过高。

4.

3.练习方法

1)徒手模仿削球动作,掌握正、反手削球技术动作要领。

2)对墙正、反手削球练习。

3)一人发平击球,另一人用正、反手削球的互换练习。

4)一人发长线下旋球,另一人用正、反手削球,互换练习。

5)一人正手攻球,另一人用正、反手削球,互换练习。

4.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引拍上提不够,削击路线短。

纠正方法:按动作要点徒手反复做引拍练习。

2)拍面过于后仰。

纠正方法:拍面稍竖,多练削对方平击发球。

3)向下挥拍削球球拍向前用力过大。

纠正方法:多球练习,体会接重板球时前臂下压动作。

4)击球后上臂前送不够使球下网。

纠正方法:多练远削球,体会上臂前送动作。

1.1.11 乒乓球的综合技术

1.左推右攻

(1)左推右攻打法是以近台正手攻球为进攻,以反手推挡为防守和助攻的主要手段,其风格是" 快、准、狠、变、转"。

站位近台中偏左,判断准确及时移动抢占合理的击球位置,用适当的击球手法回击来球(见 前述的推挡球和正手攻球)。

左推右攻的重点难点是灵活熟练地移动步法和正确击球手法的协调配合。

(2)练习方法

1)结合单步步法徒手模仿练习。

2)两人台上练习,甲平击发球,互换练习。

3)两人台上练习,甲不定推挡左方或右方斜线。

(三)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步法移动和手法配合不协调。

纠正方法:徒手结合单步移动做左推右攻练习。

2.推挡侧身攻

(1)推挡侧身攻是用推挡压住对方反手或中路,然后侧身攻击的一种方法。

站位近台偏左,左右脚替换要及时适当,身体右转舒展适宜,击球手法要正确。 推

挡侧身攻的重点难点是右脚向左脚后面移动熟练,侧身舒展保持正确的击球点。

(2)练习方法

1)徒手结合步法模仿练习。

2)两人台上练习,甲平击发球左方斜线,乙推挡甲方斜线;甲推挡中路,乙侧身攻球。

3)同上,甲平击发球左方斜线,乙推挡甲左方斜线,甲推乙中路直线偏左,乙侧身攻球,互换练习。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右脚向后移动不适度,侧身不够,致使击球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徒手结合步法模仿推挡侧身攻动作,多实践。

3.发球抢攻

发球抢攻是快攻型打法利用发球力量争取主动和先发制人的主要手段。

(1)发球手法正确,采用配套发球,移动转换快,手法和脚步协调配合,攻击果断有力。 发球抢攻的重点难点是发球多变,急、刁、转,手法和步法协调配合,攻击果断有力。

(2)练习方法

1)结合步法徒手模仿发球抢攻动作。

2)两人台上练习,甲反手平击发球,乙回球中路稍高球,甲正手攻球。

3)同上,甲正手平击发球,乙回球右方斜线,甲正手攻球。

4)同上,甲反手发急球,乙回球中路直线,甲正手攻球。

5)同上,甲正手发短球至对方右方或中路,乙回球,甲伺机抢攻。

6)同上,甲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至中路或左大角,飞回球,甲进行抢攻。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发球力量小。

纠正方法:解除顾虑,有意加大发球力量。

2)手法和步法移动配合不协调,移动不到位,击球点保持不好,抢攻不果断致使攻球动作变形。

纠正方法:多鼓励以解除顾虑,树立必胜信心,多实践。

1.1.12 乒乓球的双打知识

1.双打的特点

第一,双打是两人协同作战。

第二,跑动范围大,位置不易固定,多在走动中击球。

第三,发球区的限制。

2.双打的配对

第一,左、右执拍手运动员的配对。

第二,打法风格的配对。

第三,两个削球手的配对。

第四,一个使用两面不同性能球拍,反手以削、推、搓为主,结合正手攻较强(反手能攻则更理想)的选手和一个以近台快攻为主的选手配对。

3. 双打的走位的要求

第一,不影响同伴的视线和判断来球;

第二,不妨碍同伴抢占击球位置和还击来球;

第三,有利于本身还击下次来球;

4. 基本走位方法

1)左手和右手握拍攻击型选手配对。常用横向或横斜向移动(俗称“八”字式)。一般在击球后向自己反手一侧移动。

2)两个右手握拍攻击型选手配对,常用三角形的移动方法。

3)一个近台攻球手和一个中台攻球手(或弧圈选手)配对,常用“T”字式移动的方法。即前者多作左右移动,后者则多作前后移动。这种移动方法也适用于一攻一削配对

4)两个削球手的配对,一般用横斜向的移动方法或作环形移动。如果是一个近削和一个远削配对,则近削者以横斜向移动为主,远削者则以前后移动为主。

5. 双打的战术

1)控制较强者,主攻较弱者

2)发球抢攻

发球者发球时,可用手势或暗示使同伴了解要发出什么球,以使作好抢攻的准备。另外,同伴有时也可主动暗示发球者发什么球,直接为自己下一板抢攻或抢拉制造机会。

3)紧盯一角,突袭另一角

4)交叉攻两角或长短结合

5)各施所长

6. 提高双打训练方法

1)常年坚持,保证训练时间,

2)双打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最主要训练内容

3)抓好发、接、抢技战术和步法的提高

4)要练好几种主要步法

7. 双打训练的具体方法

1)发球与接发球抢攻的练习方法

(1)发球练习

(2)发球与抡攻的结合练习

(3)用比赛方法来进行发球抢攻的训练

2)接发球和接发球抢攻的练习方法

(1)用多球方法进行接发球练习

(2)重点回接不同性质的来球练习

(3)用多球专门进行接球抢攻的练习

(4)比赛方法来进行接发球抢攻的训练

3)相持能力的练习

(1)上旋相持球的训练方法

(2)搓、拉结合的训练方法

1.1.13 乒乓球运行相关规则

1. 乒乓球台尺寸

标准的乒乓球台有两块组成,每块长1.37米,总长2.74米,台面宽为1.525米,球台与地面距离是0.76米,台面四边涂上0.02米宽的白线,台面中间应有一条0.003米宽与球台长边平行的中线。网长是1.83米,网高是0.1525米。

2. 球拍

1)球拍介绍

2)胶皮和海绵

3)球拍分类

(1)正胶(中长胶、生胶)

2)反胶(胶皮颗粒向下)

3. 乒乓球比赛规则

1) 竞赛规则相关术语

回合:球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

执拍手:正握着球拍的手。

不执拍手是:未握着球拍的手。

击球: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按该定义,在一个回合中,如果一个运动员的球拍掉了,他试图用刚才握着球拍的手击球将是不合法的,但在比赛中运动员可以左右手交替执拍击球)。

比赛状态:从发球时,球被有意向上抛起前,静止在不执拍手掌上的最后一瞬间。到该回合被判得分或重发球。

阻挡:对方击球后,处于比赛状态的球尚未触及本方台区,也未超过比赛台面或其端线,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带的任何物品。

超过或绕过球网装置:球从突出台外的球网装置之下或之外经过,或回击的球越过球网后又弹回过网,均应视作已“超过或绕过”球网装置。

合法发球:3面:端线及其延长线之后、台面之上、身体的最远端、必须将球抛起16厘米高、经过最高点降落时才能击球。

抛球高度:球必须抛离非执拍手不得低于16CM

抛球位置:执球手应在整个发球 过程中位于台面以上、端线垂直面以外。

合法还击:对方发球或还击以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超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

重发球:触及球网装置、裁判员认为接球员或同伴未准备好、发生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运动员受伤)、纠正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而中断回合、比赛环境受干扰(停电、场外进球等)警告、双打错发错接。

一局比赛: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比10后,先领先对手2分的一方为胜方。 一场比赛:由单数组成,可采用五局三胜或七局四胜制。

下列情况判失一分:未能合法发球、未能合法还击、阻挡、连击、球连续两次接触本方台区、用不符合规定的拍面击球、运动员或穿带的任何物品移动台面、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运动员或穿戴的任何物品触及球网装置、在双打中,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轮换发球被接发球方连续进行了13次合法还击。

选择发球、接发球和方位:每场比赛用抽签的方法确定首先选择者,胜方可以:

A、选择先发球或接发球,则负方选择方位。

B、选择方位,则负方选择先发球或接发球。在双打比赛中,得到发球权一方可以决定由谁先发球,接球方应决定谁先接发球,以后各局首先发球一方可以决定任何一人先发球。

发球和接发球次序及方位:

A、单打比赛:每2分交换发球,接发球一方即成为发球的—方,依次类推,直到一局结束;或直到双方的比分都达10分,或直到开始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1分。

B、双打比赛: 由取得发球权一方选出的同伴发球,由对方有关同伴接发球;第二个发球员为第一个接发球员,而第二个接发球员为第—个发球员的同伴;第三个发球员为第一个发球员的同伴,而第三个接发球员为第一个接球员的同伴;第四个发球员为第一个接球员的同伴,而第四个接发球员为第一个发球员;第五个发球员即第一个发球员,依次类推,直到一局结束。在双打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交换方位同时交换接发球员

轮换发球:

(1)一局比赛进行到10分钟仍未结束(双方打到9平除外)或在此之前任何时间应双方运动员的要求,可实行轮换发

球法。

A、当时限到时,球处于比赛状态,裁判员应立即中断比赛由被中断回合的发球员发球,继续进行比赛。

B.当时限到时,球未处于比赛状态,应由前一回合的接发球员发球,继续进行比赛

(2)此后,双方每个运动员都轮换发1分球。直到该局结

束如果接发球方连续进行13次合法还击,则判发球方失1分。

(3)轮换发球法一经实行,该场比赛以后必须继续实行,

直到该局比赛结束。


相关文章

  • 11.4机械能及其转化导学案
  • 第四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学习目标] 1. 能用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2. 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 3. 通过自制单摆,进行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重点] :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查看


  • 2015年睿达杯数学邀请赛模拟试题(六年级第一试答案)
  • 2015年睿达杯数学邀请赛模拟试题 六年级 第Ⅰ试试题(参考答案) 2015年11月1日 上午8:30至10:00 一.以下每题6分,共120分 [1**********]⨯⨯=解析:原式= 1072149137 2.计算: 101+100 ...查看


  • 倒推法解题
  • 倒推法解题 知识要点 运用倒推法(还原法)解题的相应的"逆运算"是指:加法用减法还原,减法用加法还原,乘法用除法还原,除法用乘法还原,并且原来是加(减)几,还原时应为减(加)几,原来是乘(除)以几,还原时应为除(乘)以几 ...查看


  • 高2物理碰撞教案
  • 碰 撞 ★新课标要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碰撞过程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时间非常短暂的一种特殊过程,因而碰撞具有如下特点: 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提问:守恒的原因是什么?(因相互作用时间短暂,因此一般满足F 内>>F外的 ...查看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想站稳的乒乓球
  • 中班科学:想站稳的乒乓球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1.人手一个乒乓球和几张纸.2.各种瓶盖.纸杯纸盒. ...查看


  • 八年级上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复习学案(有答案)
  • <走进物理世界>复习课教学案(1课时) 一.教学目标--我知道 1.了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认识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科学.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测量长度:会用量 筒或量杯 ...查看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测试题
  • 八年级物理第一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分别为17.81cm .17.82cm .17.83cm .17.82cm 和17.58cm ,物体的长度最接近 A .17.81cm ...查看


  • 精品课外辅导资料九年级上册数学11
  • 活动:全班分成八组,每组同学掷一枚硬币50 次,记录好"正面向上"的次数,计算出"正面 向上"的频率. "正面向上"的频数是 , "正面向上"的频率是 . 随着 ...查看


  • 抛体运动测试题
  • 抛体运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 A.速率 B.速度 C.加速度 D.合外力 2.关于抛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抛体运动的可能是曲线运动,也可能是直线运动 B.任何抛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