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人事秉性

人事/秉性

【石饮羽】《韩诗外传》卷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石也,因复射之,矢跃无迹。”另参见动物部·走兽“射虎”。O指射术精湛或勇武过人。宋苏轼《赠李彦威秀才》:“夜逢怪石曾饮羽,戏中戟枝何足数。”另参见地理部·土石“裂石”、人物部·将相“饮羽威”。

【老罴当道】参见人事部·禀性“老黑当道”。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老黑当道踞律门,一旅师如万骑屯。”【老罴当道】《北史·王黑传》:“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王)黑,黑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人城。署尚卧未起,闻间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耆徒跳,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日;‘老黑(熊)当道卧,貉(狗猪)子那得过厂敌见,惊退。”O指猛士勇武使敌人害怕。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另参见地理部·城建“老黑当道”、动物部·走兽‘“老罴”、人事部·行止“黑卧”。

【仲由】参见器用部·衣冠“仲由缨”。O喻不畏牺牲的勇士。唐崔潞《览皮先辈盛制因作十韵以寄用伸款仰》:“勇果鲁仲由,文赋蜀相如。”

【壮气惊寒水】参见地理部·水流“易水”。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温辉凌爱日,壮气惊寒水。”

【余勇】《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举)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徐勇!”’O指勇气过人。唐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二首》之二:“天子按剑征余勇,将军受脤事横行。”另参见武备部·其他“贾勇”。

【斩蛟破璧】参见器用部·珍宝“澹台璧”。唐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斩蛟破壁不无意,平生自许非匆匆。”

【周处杀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中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陆机、陆云),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又《初学记》卷七引祖台之《志怪》:“义兴郡溪渚长桥下有苍蛟,吞啖人。周处执剑侧伺,久之遇出,

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创。流血满溪,自郡渚至太湖勾浦乃死。”O指英勇过人.为民除害。马君武《从军行》:“周处杀三蛟,项籍力扛鼎。”另参见地理部·城建“长桥役”、动物部·鳞介“斩蛟”、武备部·兵器“挟剑长桥”、人事部·其他“三害”。

【佽飞勇】《吕氏春秋·知分》:“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荆王闻之,仕之执圭。孔子闻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弃剑者,其次非之谓乎!”’次非,又作佽飞或佽非。O喻英勇。宋孔武仲《赋张芸叟蕃刀》:“烦公一效佽飞勇,为公推鼓倾金瓯。”另参见动物部·鳞介“佽飞斗蛟”、武备部·兵器“佽非剑”。

【贯白虹】《战国策·魏策四》:“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O咏英雄气概。唐骆宾王《边城落日》:“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另参见天文部·气象“日贯虹”。

【射猛虎】参见动物部·走兽“射虎”。唐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之三:“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对日】参见地理部·城建“日下”。一唐王维《恭懿太子挽歌五首》之一:“冲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

【相去三十里】参见文明部·文章“色丝文”。宋黄庭坚《送张林翁赴秦签》:“短长不登四万日,智愚相去三十里。”

【黄童】参见人物部·人杰“江夏黄童”。宋苏轼《送杨孟容》:“后生多高才,名与黄童双。”

【颖锐】参见政事部·议政“毛遂请行”。唐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追随燕蓟儿,颖锐物不隔。”。

【聪明管辂】《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辂年八九岁,便喜仰视星辰,得人辄问其名,夜不肯寐。……及成人,果明《周易》,仰观、风角、占、相之道,无不精微。……父为琅邪即丘长,时年十五,来至官舍读书,始读《诗》、《论语》及《易》本,便开渊布笔,辞义斐然。于时黉上有远方及国内诸生四百余人,皆服其才也。……琅邪太守单子春语众人曰:‘此年少盛有才器,听其言论,正似司马犬子(相如)游猎之赋,何其磊落雄壮,英神以茂,必能明天文地理变化之数,不徒有言也。’于是发声徐州,号之神童。”O指神童。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聪明过管辂,尺犊倒陈遵。”另参见人物部·人杰“管辂”。

【覆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观人围棋,局坏,(王)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覆,同“复”。O指记忆力极强。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五:“覆局能悬记,看碑解暗流。”另参见九流部·杂技“棋覆”。

【许剑】参见伦类部·师友“挂剑”。O喻讲信义。清赵翼《哭杭廷宣之讣》之一:‘“过车三步他年痛,许剑千金旧日情。”

【柱下期信】参见地理部·城建“抱桥”。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只言柱下留期信,好欲将心学松蕣。”

【黄金信】《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曹丘)捐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O称赞人守信。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一诺黄金信,三复白珪心。”另参见器用部·珍宝“季布金”。

【鲍叔义】参见伦类部·师友“管鲍”。唐高适《宋中遇陈二》:“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

【豪气元龙】《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登)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间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表大笑。”O称美人豪放高迈。金元好问《刘氏明远庵三首》之一:“豪气元龙百尺楼,功名场上早抽头。”另参见地理部·土石“求田”、伦类部·宾主“卧下床”、器用部·宫室“百尺楼”、器用部·宫室“问舍”、器用部·日用“下床”、人物部·人杰“楼上元龙”、人事部·行止“下床卧”。

【叔度千顷】《后汉书·黄宪传):“黄宪,字叔度。……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汎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洋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O指人心胸宽广。宋黄庭坚《汴岸置酒赠黄十七》:“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甑破】参见器用部·器皿“堕甑”。唐李商隐《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寄居》:“甑破宁回顾,舟沉岂暇看。”

【与和璧】参见器用部·珍宝“和氏玉”。O喻坚贞不屈。唐刘商《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坚贞与和壁,利用归干将。”

【试工烧三日】参见器用部·珍宝“良玉三日烧”。唐白居易《放言五首

》之三:“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常山骂羯奴】《新唐书·忠义传》载:安史乱起,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贼,终因粮尽矢绝,城陷被俘,押送洛阳,“安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嗔目怒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糊而绝。”O喻坚贞不屈。宋文天祥《去年十月九日余至燕城今周星不报为赋长句》:“君不见常山太守骂羯奴,天津桥上舌尽刳。”另参见人体部·头面“钩舌”。

【下尽羊昙两路棋】参见人事部·情感“喜折屐”。唐李鄂《上裴晋公》:“曾经庾亮三秋月,下尽羊昙两路棋。”

【刺舌】参见人事部·禀性“刺舌”。元张雨《书东坡像》:“宁教刺舌奸邪党,可惜低头行从班。”【刺舌】l隋书·贺若粥传):“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为金州总管,宇文护忌而害之。临刑,呼(贺若)弼,谓之日:‘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吉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0喻出言谨慎。宋苏轼《刘贡父见余歌词数首以诗见戏聊次其韵》:“刺舌君今犹未戒,灸眉我亦更何辞!”另参见人体部·头面“刺舌”。

【焚谏草】《晋书·羊祜传》:(羊)祜历职二朝,任典枢要,政事损益,皆咨访焉。势利之求,无所关与。其嘉谋谠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宋书·谢弘微传》:“(弘微)每有献替及论时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O喻为官谨慎。唐杜甫《晚出左掖》:“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另参见文明部·文章“焚稿”、人物部·官吏“焚草”。

【汉阴灌】参见人事部·其他“汉机”。O喻心地纯朴无机心。明何景明《立春日作》:“心存汉阴灌,躬学南阳耕。”

【桃李自无言】《史记·李将军传赞》:“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O喻指人心性忠厚诚实。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数奇何以托,桃李自无言。”另参见地理部·城建“李径”、植物部·花卉“成蹊”。

【齐相狐裘】参见器用部·衣冠“晏裘”。清查慎行《敝裘》:“敢援齐相狐裘例,尚可随身十五年。”

【孙弘被】参见器用部·日用“孙被”。明陈子龙《赠钱牧斋少宗伯》:“独指孙弘被,仍污庾亮尘。”

【陶公木屑】参见

植物部·木本“竹头”。清张问陶《久雨一首同亥白兄》:“谈昌葱涕亦仙药,陶公木屑皆奇谟。”

【王陵戆】《史记·高祖本纪》:“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今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O喻人耿直不阿。唐许浑《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代有王陵戆,时无勒尚谗。”另参见政事部·忠直“直似王陵”。

【过八砖】参见地理部·土石“八砖”。宋陆游《晚起》:“欠伸看起东窗日,也似金銮过八砖。”

【王莽谦恭】《汉书·王莽传上》:“(王)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上由是贤莽。永始元年,封莽为新都侯……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宿卫谨敕,爵位益尊,节操愈谦。”O喻以伪善骗取信任。唐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笑中有刀】参见武备部·兵器“笑里刀”。唐白居易《新乐府·天可度》:“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笑中有刀】引日唐书·李义府传》:“(李)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傅恰微笑,而编忘阴贼,既处权笑,欲人附己,微件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0指人外表和善,内心险恶。唐白居易《天可度》:“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另参见武备部·兵器“笑里刀”、政事部·贪佞“义府刀”。

人事/秉性

【石饮羽】《韩诗外传》卷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石也,因复射之,矢跃无迹。”另参见动物部·走兽“射虎”。O指射术精湛或勇武过人。宋苏轼《赠李彦威秀才》:“夜逢怪石曾饮羽,戏中戟枝何足数。”另参见地理部·土石“裂石”、人物部·将相“饮羽威”。

【老罴当道】参见人事部·禀性“老黑当道”。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老黑当道踞律门,一旅师如万骑屯。”【老罴当道】《北史·王黑传》:“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王)黑,黑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人城。署尚卧未起,闻间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耆徒跳,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日;‘老黑(熊)当道卧,貉(狗猪)子那得过厂敌见,惊退。”O指猛士勇武使敌人害怕。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另参见地理部·城建“老黑当道”、动物部·走兽‘“老罴”、人事部·行止“黑卧”。

【仲由】参见器用部·衣冠“仲由缨”。O喻不畏牺牲的勇士。唐崔潞《览皮先辈盛制因作十韵以寄用伸款仰》:“勇果鲁仲由,文赋蜀相如。”

【壮气惊寒水】参见地理部·水流“易水”。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温辉凌爱日,壮气惊寒水。”

【余勇】《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举)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徐勇!”’O指勇气过人。唐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二首》之二:“天子按剑征余勇,将军受脤事横行。”另参见武备部·其他“贾勇”。

【斩蛟破璧】参见器用部·珍宝“澹台璧”。唐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斩蛟破壁不无意,平生自许非匆匆。”

【周处杀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中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陆机、陆云),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又《初学记》卷七引祖台之《志怪》:“义兴郡溪渚长桥下有苍蛟,吞啖人。周处执剑侧伺,久之遇出,

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创。流血满溪,自郡渚至太湖勾浦乃死。”O指英勇过人.为民除害。马君武《从军行》:“周处杀三蛟,项籍力扛鼎。”另参见地理部·城建“长桥役”、动物部·鳞介“斩蛟”、武备部·兵器“挟剑长桥”、人事部·其他“三害”。

【佽飞勇】《吕氏春秋·知分》:“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荆王闻之,仕之执圭。孔子闻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弃剑者,其次非之谓乎!”’次非,又作佽飞或佽非。O喻英勇。宋孔武仲《赋张芸叟蕃刀》:“烦公一效佽飞勇,为公推鼓倾金瓯。”另参见动物部·鳞介“佽飞斗蛟”、武备部·兵器“佽非剑”。

【贯白虹】《战国策·魏策四》:“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O咏英雄气概。唐骆宾王《边城落日》:“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另参见天文部·气象“日贯虹”。

【射猛虎】参见动物部·走兽“射虎”。唐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之三:“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对日】参见地理部·城建“日下”。一唐王维《恭懿太子挽歌五首》之一:“冲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

【相去三十里】参见文明部·文章“色丝文”。宋黄庭坚《送张林翁赴秦签》:“短长不登四万日,智愚相去三十里。”

【黄童】参见人物部·人杰“江夏黄童”。宋苏轼《送杨孟容》:“后生多高才,名与黄童双。”

【颖锐】参见政事部·议政“毛遂请行”。唐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追随燕蓟儿,颖锐物不隔。”。

【聪明管辂】《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辂年八九岁,便喜仰视星辰,得人辄问其名,夜不肯寐。……及成人,果明《周易》,仰观、风角、占、相之道,无不精微。……父为琅邪即丘长,时年十五,来至官舍读书,始读《诗》、《论语》及《易》本,便开渊布笔,辞义斐然。于时黉上有远方及国内诸生四百余人,皆服其才也。……琅邪太守单子春语众人曰:‘此年少盛有才器,听其言论,正似司马犬子(相如)游猎之赋,何其磊落雄壮,英神以茂,必能明天文地理变化之数,不徒有言也。’于是发声徐州,号之神童。”O指神童。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聪明过管辂,尺犊倒陈遵。”另参见人物部·人杰“管辂”。

【覆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观人围棋,局坏,(王)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覆,同“复”。O指记忆力极强。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五:“覆局能悬记,看碑解暗流。”另参见九流部·杂技“棋覆”。

【许剑】参见伦类部·师友“挂剑”。O喻讲信义。清赵翼《哭杭廷宣之讣》之一:‘“过车三步他年痛,许剑千金旧日情。”

【柱下期信】参见地理部·城建“抱桥”。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只言柱下留期信,好欲将心学松蕣。”

【黄金信】《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曹丘)捐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O称赞人守信。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一诺黄金信,三复白珪心。”另参见器用部·珍宝“季布金”。

【鲍叔义】参见伦类部·师友“管鲍”。唐高适《宋中遇陈二》:“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

【豪气元龙】《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登)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间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表大笑。”O称美人豪放高迈。金元好问《刘氏明远庵三首》之一:“豪气元龙百尺楼,功名场上早抽头。”另参见地理部·土石“求田”、伦类部·宾主“卧下床”、器用部·宫室“百尺楼”、器用部·宫室“问舍”、器用部·日用“下床”、人物部·人杰“楼上元龙”、人事部·行止“下床卧”。

【叔度千顷】《后汉书·黄宪传):“黄宪,字叔度。……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汎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洋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O指人心胸宽广。宋黄庭坚《汴岸置酒赠黄十七》:“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甑破】参见器用部·器皿“堕甑”。唐李商隐《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寄居》:“甑破宁回顾,舟沉岂暇看。”

【与和璧】参见器用部·珍宝“和氏玉”。O喻坚贞不屈。唐刘商《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坚贞与和壁,利用归干将。”

【试工烧三日】参见器用部·珍宝“良玉三日烧”。唐白居易《放言五首

》之三:“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常山骂羯奴】《新唐书·忠义传》载:安史乱起,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贼,终因粮尽矢绝,城陷被俘,押送洛阳,“安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嗔目怒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糊而绝。”O喻坚贞不屈。宋文天祥《去年十月九日余至燕城今周星不报为赋长句》:“君不见常山太守骂羯奴,天津桥上舌尽刳。”另参见人体部·头面“钩舌”。

【下尽羊昙两路棋】参见人事部·情感“喜折屐”。唐李鄂《上裴晋公》:“曾经庾亮三秋月,下尽羊昙两路棋。”

【刺舌】参见人事部·禀性“刺舌”。元张雨《书东坡像》:“宁教刺舌奸邪党,可惜低头行从班。”【刺舌】l隋书·贺若粥传):“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为金州总管,宇文护忌而害之。临刑,呼(贺若)弼,谓之日:‘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吉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0喻出言谨慎。宋苏轼《刘贡父见余歌词数首以诗见戏聊次其韵》:“刺舌君今犹未戒,灸眉我亦更何辞!”另参见人体部·头面“刺舌”。

【焚谏草】《晋书·羊祜传》:(羊)祜历职二朝,任典枢要,政事损益,皆咨访焉。势利之求,无所关与。其嘉谋谠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宋书·谢弘微传》:“(弘微)每有献替及论时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O喻为官谨慎。唐杜甫《晚出左掖》:“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另参见文明部·文章“焚稿”、人物部·官吏“焚草”。

【汉阴灌】参见人事部·其他“汉机”。O喻心地纯朴无机心。明何景明《立春日作》:“心存汉阴灌,躬学南阳耕。”

【桃李自无言】《史记·李将军传赞》:“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O喻指人心性忠厚诚实。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数奇何以托,桃李自无言。”另参见地理部·城建“李径”、植物部·花卉“成蹊”。

【齐相狐裘】参见器用部·衣冠“晏裘”。清查慎行《敝裘》:“敢援齐相狐裘例,尚可随身十五年。”

【孙弘被】参见器用部·日用“孙被”。明陈子龙《赠钱牧斋少宗伯》:“独指孙弘被,仍污庾亮尘。”

【陶公木屑】参见

植物部·木本“竹头”。清张问陶《久雨一首同亥白兄》:“谈昌葱涕亦仙药,陶公木屑皆奇谟。”

【王陵戆】《史记·高祖本纪》:“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今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O喻人耿直不阿。唐许浑《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代有王陵戆,时无勒尚谗。”另参见政事部·忠直“直似王陵”。

【过八砖】参见地理部·土石“八砖”。宋陆游《晚起》:“欠伸看起东窗日,也似金銮过八砖。”

【王莽谦恭】《汉书·王莽传上》:“(王)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上由是贤莽。永始元年,封莽为新都侯……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宿卫谨敕,爵位益尊,节操愈谦。”O喻以伪善骗取信任。唐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笑中有刀】参见武备部·兵器“笑里刀”。唐白居易《新乐府·天可度》:“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笑中有刀】引日唐书·李义府传》:“(李)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傅恰微笑,而编忘阴贼,既处权笑,欲人附己,微件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0指人外表和善,内心险恶。唐白居易《天可度》:“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另参见武备部·兵器“笑里刀”、政事部·贪佞“义府刀”。


相关文章

  • 引用 [诗词典故大全辞典] - 碧螺春雨的日志 - 网易博客
  • 碧螺春雨 加博友   关注她 最新日志 引用 <诗词典故大全辞典> 一个禁止离婚的国家给我们的 引用 女人最伟大的资本是教 [原创]军马场里的姑娘(一 引用 台风"灿都"今日将登陆 [原创]再婚:猫与碗 博主 ...查看


  • 典故大全之器用-其他
  • [青丝]参见武备部?其他"青丝白马".清顾炎武<杭州>之二:"青丝江上来,朱邸城中出." [墨翟丝]<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查看


  • 永遇乐说课稿(教师编制考试)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首经典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赤壁怀古>.我的说课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查看


  • 八年级古诗鉴赏-酬乐天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772-842 ) 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 ...查看


  • 读苏东坡传有感
  • 笑对人生的千古一才子 读<苏东坡传>有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位诗人,一千多年来受到历代人民的热爱,一提到他,就会引起人们亲切而敬佩的微笑,他就是宋代的千古才子苏东坡 ...查看


  • 酬乐天 题
  •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________,后四句________,形成鲜明对比.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


  • 中华典故大全集_8
  • [掇蜂] <太平御览>卷九五○引汉刘向<列女传>:‚尹吉甫子伯奇至孝事后母.母取蜂去毒,系于衣上,伯奇前欲去之,母便大呼曰:'伯奇牵我.'吉甫见疑之,伯奇自死.‛后因以‚掇蜂‛为离间骨肉之典.晋陆机<君子行&g ...查看


  • 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鉴赏
  • 诗歌常见表现手法有:烘托.用典.虚实.象征.起兴.联想想象.渲染.抑扬.对比. 1.烘托 烘托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 ...查看


  • 八下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
  • .(09辽宁沈阳) 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