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诵读欣赏(一)古诗二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素材苏教版解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选自《李太白全集》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

2、背景

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作者闻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表示慰问。

3、词义:

左迁:降职。 杨花:柳絮。 子规:杜鹃鸟。

五溪:五条溪水名。

4、译文

暮春时节,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5、主题:

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6、赏析要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 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2、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答: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3、“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什么?

答:因朋友王昌龄“左迁”(贬官)而愁。 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闻”、“遥”可证。

7、艺术手法: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表达了对朋友的真切关怀,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或随狂风,或随明月,飞向远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

练习题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贬官)

2、“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时间,又采

用 手法,抒发了 。 *寓情于景 、离别的忧伤

3、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 、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C

4、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

情。

****悲苦哀怨

5、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拟人,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思,想象丰富奇特,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6、首句中两种景物的描写,既点明了节令是 ,又含有 **暮春 飘零之感,羁旅之苦

7、三、四两句抒情,运用 ,表达了 。

***丰富想象将月人格化 对朋友同情、关心、担忧的感情。

8、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

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

9、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

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

***杨花落尽子规啼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 .“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 .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 .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选自《李太白全集》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

2、背景

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作者闻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表示慰问。

3、词义:

左迁:降职。 杨花:柳絮。 子规:杜鹃鸟。

五溪:五条溪水名。

4、译文

暮春时节,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5、主题:

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6、赏析要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 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2、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答: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3、“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什么?

答:因朋友王昌龄“左迁”(贬官)而愁。 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闻”、“遥”可证。

7、艺术手法: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表达了对朋友的真切关怀,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或随狂风,或随明月,飞向远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

练习题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贬官)

2、“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时间,又采

用 手法,抒发了 。 *寓情于景 、离别的忧伤

3、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 、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C

4、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

情。

****悲苦哀怨

5、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拟人,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思,想象丰富奇特,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6、首句中两种景物的描写,既点明了节令是 ,又含有 **暮春 飘零之感,羁旅之苦

7、三、四两句抒情,运用 ,表达了 。

***丰富想象将月人格化 对朋友同情、关心、担忧的感情。

8、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

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

9、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

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

***杨花落尽子规啼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 .“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 .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 .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相关文章

  •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总目录[精心校对]
  •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总目录 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一 为你打开一扇门 二 *繁星 三 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四 安恩和奶牛 五 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 泰 ...查看


  • 初中教材目录
  • 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1.风筝(鲁迅) 2.*忆读书(冰心) 3.山中避雨(丰子恺) 4.*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与提问 写作--记一件事 写字--楷书与行楷 ...查看


  •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目录
  •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古代诗词四首> 次北固山下 题破山寺后禅院 赤壁 浣溪沙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幼时记趣>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中秋咏月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古 ...查看


  • 苏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详细目录★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目录 致同学 第一单元:长征之歌 一.七律·长征(毛泽东) 二.*<长征组歌>两首(萧华) 四渡赤水出奇兵 过雪山草地 三.老山界(陆定一) 四.草(王愿坚) 五.*<长征>节选( ...查看


  • 2015最新人教版语文目录
  • 2015最新人教版语文目录 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 第一单元 1 散步 (莫怀戚) 2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3* 羚羊木雕 (张之路) 4*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泰戈尔) 荷叶母亲 (冰心) 5 <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 ...查看


  •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目录789年级
  •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阅读 1 散步 2 秋天的怀念 3* 羚羊木雕 4*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 母亲 5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 从生活 中学习写作 第二单元 阅读 6 我的老师 ...查看


  • 人教版初中语文目录(新)
  •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目录(红色字体为古诗文篇)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阅读 1 散步 2 秋天的怀念 3* 羚羊木雕 4*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 母亲 5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第二单元 ...查看


  • 观沧海说课稿
  • <观沧海>说课稿 飞竹中学 许爱玉 一.说教材与学情 1.说教材 <观沧海>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第一首.本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欣赏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听.说 ...查看


  • (部编)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目录
  • 2016年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七至九年级目录 七年级上册 1.春/朱自清 2.济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刘湛秋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热爱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