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镜头在纪录片中的运用_梁琦

现代视听

影视艺术/YINGSHIYISHU

长镜头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梁 琦

纪录片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题材,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它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反应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的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

所谓长镜头就是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拍摄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摄影机从一次开机到关机拍摄的内容为一个镜头,一般一个时间超过30秒的镜头称为长镜头,是指在一个镜头里不间断地表现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段落,它通过连续的时空运动把真实的现实自然地呈现在屏幕上,形成一种独特的纪实风格。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态,长镜头最大的功能就在于逼真地记录现实——自然、生活和情绪。所以,在影片中运用长镜头手法可以保持整体效果,保持剧情空间、时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可以如实、完整地再现现实影像,增加影片的可信性、说服力和感染力;还可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在一些以纪实性为目的的新闻片以及电视纪录片中,长镜头的合理运用更能体现出它的使命。

现在电视节目对各种镜头语言的运用要求逐渐提高,镜头语言的运用得体直接关系到纪录片的成败,长镜头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显得尤其重要,它能够比较完整地、连续地表现一个场景或一个段落、而且延续较长时间的镜头,其次它特有的写实与写意功能最大限度地凸显电视节目“百闻不如一见”的优势,以实的形式表现出虚的思想精神,造就了电视画面的丰富信息。因此,长镜头的精确运用是每一个纪录片创作人员不容忽视的实际问题。

长镜头是时间和空间的再现,它使特定的时间动作能在一段连续不断的时间里在几个空间平面上延伸发展,形成多平面相互衬托的画面结构。长镜头又是运用蒙太奇的手法表现事物发展过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所展现的画面令人信服,没有任何的雕琢,观众随着镜头视线的运动,好像亲临现场,伴随着镜头的运动而运动。长镜头的运用还为大量使用同期声提供了条件,尤其是在新闻和纪录片中,声音和画面不间断的延续更能有效的体现时间、空间的统一性,而且也有现场感,同期声的运用已不知不觉地成为报道取材中的美感因素,越来越现实它的魅力所在。

首先,我们运用长镜头拍过程的时候应该认真地用摄像机去记录细节,只有这样才能使长镜头在复原生活

的同时,又真实地解释了生活。用长镜头写人物,再现真实,却要高于真实。有两点应特别注意:一是长镜头要有信息量,不要将有信息量的长镜头切碎,用长镜头刻画人生情状,拍出沧桑感和生命的价值,拍出生活的原汁原味;二是用镜头说话,作客观的记录,让观众自己去体验深沉的情感,这就是长镜头特有的写意功能。

其次,揭示人物所处的环境,再现真实环境中人的状态。人物和情节离不了一定的环境,长镜头可以很方便地利用镜头内场面调度的手段,将实际的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自然地揭示出来,不再需要专门的解说词来执行这一功能。长镜头常常记录日常生活的环境,在一个镜头内,人物、环境、情节皆备,长镜头的创作中并未将客观叙述者和与之相对真实程度大大提高,长镜头叙述的故事变得愈加丰富。长镜头再现环境中的人的真实状态时也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如在展示许多诸如恶劣环境下人的生存状况时并不流露出同情或怜悯,观众却能被打动。

再次,长镜头保持了时空的统一和延续。长镜头所记录的人物在一定时间、空间里的活动的实际时间和屏幕时间总是一致的,实现了完整的真实性的展现。

最后,长镜头还能完整呈现现场信息。长镜头具有的时空特性使它能够呈现一段时间的完整、某个空间的完整、现场声响和画面同时完整的摄录,用长镜头叙述的段落是一个包含着相对完整的信息段落。

长镜头叙事的发展,是指在前文中所述其角色和功能基础上,发掘其在传统叙事学理论中所承担叙述者的角色和发挥的叙事功能的突破。

在叙事角色方面,从叙事学的叙述者类型角度来说,长镜头的创作中并未将“客观叙述者”和与之相对的“干预叙述者”区隔得泾渭分明,尤其在单机拍摄的若隐若现,与长镜头作为“客观叙述者”的身份不但没有冲突,相反还能相得益彰,符合观看者的生活习惯。

而在叙事功能的发展方面,应该说都是由上述叙述者类型的融合现象而衍生:调度构成悬念;非叙事性话语折射真实作者意识。当下电视纪录片中,悬念叙事普遍流行,覆盖纪实、娱乐、社教各类。长镜头记录的过程往往充满悬念,并且还可进入事先策划阶段,在可以规划的镜头运动轨迹的带领下,观众同时也在向未知探索,也在跟随长镜头的场面调度接触和解开悬念。

作者单位:聊城电视台

现代视听

影视艺术/YINGSHIYISHU

长镜头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梁 琦

纪录片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题材,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它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反应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的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

所谓长镜头就是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拍摄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摄影机从一次开机到关机拍摄的内容为一个镜头,一般一个时间超过30秒的镜头称为长镜头,是指在一个镜头里不间断地表现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段落,它通过连续的时空运动把真实的现实自然地呈现在屏幕上,形成一种独特的纪实风格。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态,长镜头最大的功能就在于逼真地记录现实——自然、生活和情绪。所以,在影片中运用长镜头手法可以保持整体效果,保持剧情空间、时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可以如实、完整地再现现实影像,增加影片的可信性、说服力和感染力;还可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在一些以纪实性为目的的新闻片以及电视纪录片中,长镜头的合理运用更能体现出它的使命。

现在电视节目对各种镜头语言的运用要求逐渐提高,镜头语言的运用得体直接关系到纪录片的成败,长镜头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显得尤其重要,它能够比较完整地、连续地表现一个场景或一个段落、而且延续较长时间的镜头,其次它特有的写实与写意功能最大限度地凸显电视节目“百闻不如一见”的优势,以实的形式表现出虚的思想精神,造就了电视画面的丰富信息。因此,长镜头的精确运用是每一个纪录片创作人员不容忽视的实际问题。

长镜头是时间和空间的再现,它使特定的时间动作能在一段连续不断的时间里在几个空间平面上延伸发展,形成多平面相互衬托的画面结构。长镜头又是运用蒙太奇的手法表现事物发展过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所展现的画面令人信服,没有任何的雕琢,观众随着镜头视线的运动,好像亲临现场,伴随着镜头的运动而运动。长镜头的运用还为大量使用同期声提供了条件,尤其是在新闻和纪录片中,声音和画面不间断的延续更能有效的体现时间、空间的统一性,而且也有现场感,同期声的运用已不知不觉地成为报道取材中的美感因素,越来越现实它的魅力所在。

首先,我们运用长镜头拍过程的时候应该认真地用摄像机去记录细节,只有这样才能使长镜头在复原生活

的同时,又真实地解释了生活。用长镜头写人物,再现真实,却要高于真实。有两点应特别注意:一是长镜头要有信息量,不要将有信息量的长镜头切碎,用长镜头刻画人生情状,拍出沧桑感和生命的价值,拍出生活的原汁原味;二是用镜头说话,作客观的记录,让观众自己去体验深沉的情感,这就是长镜头特有的写意功能。

其次,揭示人物所处的环境,再现真实环境中人的状态。人物和情节离不了一定的环境,长镜头可以很方便地利用镜头内场面调度的手段,将实际的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自然地揭示出来,不再需要专门的解说词来执行这一功能。长镜头常常记录日常生活的环境,在一个镜头内,人物、环境、情节皆备,长镜头的创作中并未将客观叙述者和与之相对真实程度大大提高,长镜头叙述的故事变得愈加丰富。长镜头再现环境中的人的真实状态时也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如在展示许多诸如恶劣环境下人的生存状况时并不流露出同情或怜悯,观众却能被打动。

再次,长镜头保持了时空的统一和延续。长镜头所记录的人物在一定时间、空间里的活动的实际时间和屏幕时间总是一致的,实现了完整的真实性的展现。

最后,长镜头还能完整呈现现场信息。长镜头具有的时空特性使它能够呈现一段时间的完整、某个空间的完整、现场声响和画面同时完整的摄录,用长镜头叙述的段落是一个包含着相对完整的信息段落。

长镜头叙事的发展,是指在前文中所述其角色和功能基础上,发掘其在传统叙事学理论中所承担叙述者的角色和发挥的叙事功能的突破。

在叙事角色方面,从叙事学的叙述者类型角度来说,长镜头的创作中并未将“客观叙述者”和与之相对的“干预叙述者”区隔得泾渭分明,尤其在单机拍摄的若隐若现,与长镜头作为“客观叙述者”的身份不但没有冲突,相反还能相得益彰,符合观看者的生活习惯。

而在叙事功能的发展方面,应该说都是由上述叙述者类型的融合现象而衍生:调度构成悬念;非叙事性话语折射真实作者意识。当下电视纪录片中,悬念叙事普遍流行,覆盖纪实、娱乐、社教各类。长镜头记录的过程往往充满悬念,并且还可进入事先策划阶段,在可以规划的镜头运动轨迹的带领下,观众同时也在向未知探索,也在跟随长镜头的场面调度接触和解开悬念。

作者单位:聊城电视台


相关文章

  • 纪录片中的摄像艺术讲义
  • 纪录片中的摄像艺术 电视摄像工作是一半技术,一半艺术.技术的压力大于摄制组的任何一位工作人员,而且,摄像技术的问题对任何一个人,都是无法在很短时间内讲清楚的东西,别人更是没有办法理解的.技术.艺术完成的过程十分复杂,在拍摄的现场,看着监视器 ...查看


  • 纪录片的运用镜头
  • 纪录片是运用镜头.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自然环境.客观的反映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真物.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原生态,排斥虚构和扮演的功能性节目. 然而随着纪录片的不断发展和受众接受水平的提高,这种纪录片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受 ...查看


  • 纪录片写作提纲
  • 纪录片写作范围提纲,即结构方式表,可以参照.你在观看电视片的时候,一边看一边围绕这个提纲找材料,这样写起来不会跑题,而且方便快捷: 电视片分析提纲 1, 电视片内容概括 占总分10% 2, 本片的思想教育意义 占总分10% 3, 艺术特色总 ...查看


  • 真实就是力量--纪录片[高三]影评
  • 真实就是力量 --评<高三>表现手法 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展现真实的本质为目的. 没有任何力量比真实更强大,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比真实更打动人心. <高三>这部纪录片,就以其真实的手法让 ...查看


  • 一个成人化的小人国_浅析纪录片_幼儿园_的表现方式_陈卓琼
  • 视听解读 一个成人化的小人国 ---浅析纪录片<幼儿园>的表现方式 □陈卓琼 摘要:湖北电视台编导张以庆执导的纪录片<幼儿园>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以儿童群体为题材的纪录片的优秀制作,该作品 以其特殊的观察视角.双线叙述结 ...查看


  • 浅析镜头内部蒙太奇
  • 文 论 坛INTELLIGENCE 浅析镜头内部蒙太奇 吉林电视台 张 超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 的译音, 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影视学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 ...查看


  • 镜头的魅力--蒙太奇与长镜头的比较
  • 镜头的魅力--蒙太奇与长镜头的比较 中文系 08级 汉语言文学二班 唐卉 107 摘要:在各类影视摄制中,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拍摄处理,后期根据节目构思,运用编辑技巧,将镜头.场面和 ...查看


  •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结构把握
  • 广电视听 ● 崔风华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结构把握 纪 实性电视专题片又叫电视纪录以便在后期编辑时能够有的放矢,避免因素材不足导致二次拍摄.所以每当前期拍摄完成后,留给后期编辑的是一大堆的原始素材.这时面临的问题就是:这条片子怎么编?素材如何 ...查看


  • 纪录片之魂_试论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_戴文婧
  • 纪录片之魂 --试论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 摘 要:纪录片,顾名思义是以客观纪录为主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最早是由英国电影评论家.纪录片理论创始人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在1926年提出的.纪录片的纪实性不是完全的真实,只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