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 - 马里帝国,内尼日尔河三角洲,图阿雷格人

穆拉比特王朝对古加纳的统治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因为很快他们的重心就转移到伊比利亚,去和基督教世界展开圣战去了。毕竟单纯从地缘位置来看,维持一个跨直布罗陀的帝国,比之将统治力延伸到黑非洲要更现实一些。针对古加纳的征服,客观上更像是一场单纯的掠夺。显而易见的是,从古加纳掠夺而来的黄金,对穆拉比特王朝后来在西地中海的扩张,起到了很大帮助。  尽管穆拉比特王朝在加纳的直接统治,仅仅维持了差不多10年时间,但对西非的地缘结构还是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古加纳帝国在塞内加尔河——尼日尔河建立的统治秩序被彻底打破了。如果说相对那些酋长国性质的土著“王国”来说,以前的古加纳算得上是西非第一个“帝国”的话,那么柏柏尔穆斯林的这次入侵,则相当于结束了加纳的帝国时代,使得那些原本臣服于加纳政权的部族,重新获得了独立。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代表古加纳王国就此消失,只是领地收缩、统治力没办法外延罢了。  另一个重要影响体现在了宗教层面。一直以来,古加纳王国对于伊斯兰教的态度都有些矛盾。一方面,王国需要穆斯林带来的商业机会,以及包括管理手段在内的文明因子(加纳宫庭里会起用很多穆斯林官员);另一方面,古加纳人还没有做好,完全引入伊斯兰教的心理准备。技术上看,“加纳帝国”相对集权的统治,有利于阻止本地区的伊斯兰化。不过在整个地区重回混乱之后,伊斯兰教在西非的扩张就在所难免了。  按照我们之前的比照设定,所谓“加纳帝国”在西非文明的地缘政治地位,相当于华夏文明中的“夏”,那么接下来出场的,应该就是相当于“商”代的“马里帝国”了。不过马里并不是“加纳帝国”衰弱的始作甬者,在穆拉比特人的控制消退之后,马里人并没有能马上让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地区的土著部族重新统一起来。部族相争的混乱局面,一直延续了一个半世纪。直到13世纪上半叶,马里人才通过一场场战争,击败了诸多竞争者,成就了继加纳之后的第二个西非“黄金帝国”  西非文明的觉醒史,本质上也是一场黄金贸易史,由此将加纳、马里、桑海三个勉强够得上“帝国”标准的西非土著政权,统称为“黄金帝国”倒是很贴切。如果说古加纳王国最先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控制了塞内加尔河上游(班布克地区)的黄金的话,那么马里帝国能够在一片混乱中出头,路径其实也是一样的。简单点说,马里人在自己的领地上,找到了另一个比班布克储量更为巨大的矿脉。  我们先来看看最初的“马里”是在哪个位置。与“加纳”这个标签,从塞内加尔河-尼日尔河上游,位移到几内亚湾的情况不同的是(以至于行文时需要用“古加纳”这个标签,以避免引发认知上的混乱),今天的“马里共和国”,与当年的马里帝国的范围有着很高的重合度。如果去除掉境内萨赫勒地带以北的沙漠部分,再加上今天塞内加尔、冈比亚两国,以及毛里塔里亚境内的萨赫勒部分,几乎就是马里帝国全盛时期的版图了。更重要的是,现在的马里控制了古马里帝国的核心区,因此他们在继承这个古老标签时,会更加的理直气壮。  古加纳人相比,马里人原始领地要更加南向一些,靠近富塔贾隆高原东麓,大体在今天马里-几内亚两国交界尼日尔河上游地区。其所发现的新金矿,位于今马里-几内亚边境线以西的几内亚境内,当时被称之为“布雷”地区,统治中心“尼亚尼”则位于以东的马里境内(尼日尔河与支流桑卡拉尼河交汇处)。据称布雷金矿当时的产量,能够超出班布克金矿的8-10倍。当然,这一比较结果,很大程度是因为班布克金矿持续开采了数百年,已经接近枯竭。不过当时的古加纳人更愿意相信,是自己得罪了神明,以至于矿脉转移到了马里人的领地上。

不管认知正确与否,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马里人由此有了竞逐地区霸主的资本。基于自己手上所掌握的筹码,马里人能够从穆斯林商人那里获取更多的资源及技术支持。在这个过程中,马里的统治者选择了归依伊斯兰教,并开始依照伊斯兰教教法,来建立国家秩序。虽然在今时今日的环境下,试图恢复教法时代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被视为时代的退步,但在当时这一选择却还是有其先进性的。诚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那样,古兰经不仅能够让你融入一条成熟的商业链,更能够从生活到政治,提供一整套的规则。至于其在军事扩张方面的效应,当年阿拉伯人已经证明过了。  控制产金地可以让你富足,但想要成为一个帝国,扩张将是必由之路。向北部扩张,收服塞内加尔河流域与尼日尔河上游之间的加纳故地,只是马里帝国的一个选项。对于马里来说,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方向,那就是“内尼日尔河三角洲”。一条奔流入海的河流,在河口处有一个三角洲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随着开发的深入,肥沃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往往也会成为整个流域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不过依照常例,这样的三角洲应该就是命名为“尼日尔河三角洲”,为什么刚才给出的标签前面会有个“内”呢?难道尼日尔河有内、外两个三角洲?没错,情况的确如此。除了下游入海口处的“尼日尔河三角洲”(外三角洲)以外,尼日尔河中游还有一片富庶肥沃的内三角洲。  尼日尔河的整体走势颇有点像黄河,只是这个尼日尔“几”字的笔势看起来不那么标准罢了。我们知道,黄河中游的“几”字形弯处由于流速变缓,泥沙冲积而成了包括西套、后套、前套三部分的河套平原。所谓“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便是形容河套之水草丰美的。尼日尔河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在数百年前的地质时期,从富塔贾隆高原及几内亚高原汇集而下的河水,本来是接入塞内加尔河,从萨赫勒地带的西端入海的。不过由于地质变化的原因,这段河水后来改道向东,在一片洼地中大面积蓄积,导致沼泽属性的内尼日尔河三角洲形成。

一个典型“几”字形的结构,会有四个较为明显的转折处。尼日尔河的之所以被形容为变形的“几”字形,是因为它西部反Z字形的两个转折距离较近,东部则只有一个转折。 “内尼日尔河三角洲”具体的位置,指向的就是西部这个反“Z”部位。要是将今天马里共和国的轮廓,看成一只展翅蝴蝶的的话,内尼日尔河三角洲的位置,就是两翅结合的身体了。如果还要和黄河做地理位置上的类比的话,则相当于西套(宁夏)与后套(内蒙巴彦淖尔-包头)的结合。随着三角洲蓄水极限的突破,继续东流的河水,与三角洲东部一条南流入几内亚湾的河流合流,形成了现在的尼日尔河下游,并最终打通了横贯西非的尼日尔河水系。  沧海桑田,随着自然的变迁以及人类的开发,内尼日尔河三角洲逐渐陆地化,今天我们在这片洼地的最低点,还能找到一个叫作“法吉宾湖”的湖泊,以帮助我们定位这片冲积平原的中心位置。不过肥沃的土地,并不足以让内尼日尔河三角洲获得比下游尼日尔河三角洲更多的先发优势,更为靠近撒哈拉商道的地缘位置才是其先发的机会。也可以这样说,如果最先“发现”西非的,是跨海而来的欧洲人,而不是穿越撒哈拉而来的柏柏尔人/阿拉伯人,那么因贸易先强大起来的,可能就是尼日尔河三角洲了。在我们熟悉的中国历史中,也可以找到相似的案例。长江中游楚国,因与中原和黄河文明更加接近的原因,决定了他能够比下游的吴国在文明和政治层面上更为先发(在这样的类比条件下,马里帝国控制下的内尼日尔河三角洲,就相当于是楚国的云梦泽了)。  马里人并不是加纳帝国崩溃后的唯一受益者(在此之前他们为加纳臣属),同时也不是渗透内尼日尔河三角洲的唯一势力,除却那些土著酋长国以外,对马里帝国的扩张构成威胁最大的,是进入驻萨赫勒地带定居的柏柏尔人。为了区别柏柏尔人这个更大的族群概念,这部分柏柏尔人一般被称之为“图阿雷格人”。

萨赫勒地带的图阿雷格人,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这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他们奇特的穿着风格。与北方那些已经趋向阿拉伯化的远亲不同的是,图阿雷格人的衣着要鲜艳的多。蓝色的长袍和面纱,是他们特立独行的标志。然而更加奇特的是,图阿雷格人中的妇女地位非常高,且并不一定要带面纱,而成年男性则必须带面纱。这一女权色彩浓厚的风俗,源自于一个古老传说。图阿雷格人认为,是一个叫作“卡希娜”的女王,在7世纪末率领他们抵御阿拉伯人的入侵,并在失败后穿越撒哈拉,来到了这片沙漠之南的土地。  当然,从更深层次解读的话,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源自母系社会结构的遗风。毕竟在外族入侵之前,马格里布柏柏尔人内部,也同样会出现分化。相比那些融入文明已沿海定居柏柏尔人,原本被挤压到山区的游牧者的社会结构会更为“原生态”,对试图改变其习俗、生存方式的入侵者,也更不容易妥协。不过具体情况是否如此已经不重要了。马里帝国崛起之时,在萨赫勒地区已经定居了几百年的图阿雷格人,已经成为沙漠以南,一直不可忽视的“土著”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图阿雷格人的南下,对打通跨撒哈拉贸易通道肯定有所帮助的,但从政治和组织角度来看,这一功劳还是要算到阿拉伯人头上的。基于撒哈拉沙漠的覆盖范围,小规模的穿越行为风险是非常大的。比如你很有可能在到达下一个绿洲补给点之前就断水。在这种情况下,商队就需要派出机动力强的成员,前往补给点为大部队带回补给。为了应对恶劣的环境,一支商队规模通常会达到上千,甚至上万峰骆驼。凡此种种,没有经验和良好的组织力,是做不到的。原本在阿拉伯半岛就拥有足够的沙漠贸易经验,并用教法武装起来的阿拉伯人做起来要有优势的多。  当然,既然萨赫勒地带是连通西非产金地,与马格里布地区的必经之地,已经属地化的图阿雷格人也不可能不尝试在跨撒哈拉贸易中分一杯羹的。至于图阿雷格人的存在,对跨撒哈拉贸易及西非地缘格局有什么影响,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穆拉比特王朝对古加纳的统治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因为很快他们的重心就转移到伊比利亚,去和基督教世界展开圣战去了。毕竟单纯从地缘位置来看,维持一个跨直布罗陀的帝国,比之将统治力延伸到黑非洲要更现实一些。针对古加纳的征服,客观上更像是一场单纯的掠夺。显而易见的是,从古加纳掠夺而来的黄金,对穆拉比特王朝后来在西地中海的扩张,起到了很大帮助。  尽管穆拉比特王朝在加纳的直接统治,仅仅维持了差不多10年时间,但对西非的地缘结构还是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古加纳帝国在塞内加尔河——尼日尔河建立的统治秩序被彻底打破了。如果说相对那些酋长国性质的土著“王国”来说,以前的古加纳算得上是西非第一个“帝国”的话,那么柏柏尔穆斯林的这次入侵,则相当于结束了加纳的帝国时代,使得那些原本臣服于加纳政权的部族,重新获得了独立。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代表古加纳王国就此消失,只是领地收缩、统治力没办法外延罢了。  另一个重要影响体现在了宗教层面。一直以来,古加纳王国对于伊斯兰教的态度都有些矛盾。一方面,王国需要穆斯林带来的商业机会,以及包括管理手段在内的文明因子(加纳宫庭里会起用很多穆斯林官员);另一方面,古加纳人还没有做好,完全引入伊斯兰教的心理准备。技术上看,“加纳帝国”相对集权的统治,有利于阻止本地区的伊斯兰化。不过在整个地区重回混乱之后,伊斯兰教在西非的扩张就在所难免了。  按照我们之前的比照设定,所谓“加纳帝国”在西非文明的地缘政治地位,相当于华夏文明中的“夏”,那么接下来出场的,应该就是相当于“商”代的“马里帝国”了。不过马里并不是“加纳帝国”衰弱的始作甬者,在穆拉比特人的控制消退之后,马里人并没有能马上让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地区的土著部族重新统一起来。部族相争的混乱局面,一直延续了一个半世纪。直到13世纪上半叶,马里人才通过一场场战争,击败了诸多竞争者,成就了继加纳之后的第二个西非“黄金帝国”  西非文明的觉醒史,本质上也是一场黄金贸易史,由此将加纳、马里、桑海三个勉强够得上“帝国”标准的西非土著政权,统称为“黄金帝国”倒是很贴切。如果说古加纳王国最先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控制了塞内加尔河上游(班布克地区)的黄金的话,那么马里帝国能够在一片混乱中出头,路径其实也是一样的。简单点说,马里人在自己的领地上,找到了另一个比班布克储量更为巨大的矿脉。  我们先来看看最初的“马里”是在哪个位置。与“加纳”这个标签,从塞内加尔河-尼日尔河上游,位移到几内亚湾的情况不同的是(以至于行文时需要用“古加纳”这个标签,以避免引发认知上的混乱),今天的“马里共和国”,与当年的马里帝国的范围有着很高的重合度。如果去除掉境内萨赫勒地带以北的沙漠部分,再加上今天塞内加尔、冈比亚两国,以及毛里塔里亚境内的萨赫勒部分,几乎就是马里帝国全盛时期的版图了。更重要的是,现在的马里控制了古马里帝国的核心区,因此他们在继承这个古老标签时,会更加的理直气壮。  古加纳人相比,马里人原始领地要更加南向一些,靠近富塔贾隆高原东麓,大体在今天马里-几内亚两国交界尼日尔河上游地区。其所发现的新金矿,位于今马里-几内亚边境线以西的几内亚境内,当时被称之为“布雷”地区,统治中心“尼亚尼”则位于以东的马里境内(尼日尔河与支流桑卡拉尼河交汇处)。据称布雷金矿当时的产量,能够超出班布克金矿的8-10倍。当然,这一比较结果,很大程度是因为班布克金矿持续开采了数百年,已经接近枯竭。不过当时的古加纳人更愿意相信,是自己得罪了神明,以至于矿脉转移到了马里人的领地上。

不管认知正确与否,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马里人由此有了竞逐地区霸主的资本。基于自己手上所掌握的筹码,马里人能够从穆斯林商人那里获取更多的资源及技术支持。在这个过程中,马里的统治者选择了归依伊斯兰教,并开始依照伊斯兰教教法,来建立国家秩序。虽然在今时今日的环境下,试图恢复教法时代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被视为时代的退步,但在当时这一选择却还是有其先进性的。诚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那样,古兰经不仅能够让你融入一条成熟的商业链,更能够从生活到政治,提供一整套的规则。至于其在军事扩张方面的效应,当年阿拉伯人已经证明过了。  控制产金地可以让你富足,但想要成为一个帝国,扩张将是必由之路。向北部扩张,收服塞内加尔河流域与尼日尔河上游之间的加纳故地,只是马里帝国的一个选项。对于马里来说,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方向,那就是“内尼日尔河三角洲”。一条奔流入海的河流,在河口处有一个三角洲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随着开发的深入,肥沃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往往也会成为整个流域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不过依照常例,这样的三角洲应该就是命名为“尼日尔河三角洲”,为什么刚才给出的标签前面会有个“内”呢?难道尼日尔河有内、外两个三角洲?没错,情况的确如此。除了下游入海口处的“尼日尔河三角洲”(外三角洲)以外,尼日尔河中游还有一片富庶肥沃的内三角洲。  尼日尔河的整体走势颇有点像黄河,只是这个尼日尔“几”字的笔势看起来不那么标准罢了。我们知道,黄河中游的“几”字形弯处由于流速变缓,泥沙冲积而成了包括西套、后套、前套三部分的河套平原。所谓“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便是形容河套之水草丰美的。尼日尔河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在数百年前的地质时期,从富塔贾隆高原及几内亚高原汇集而下的河水,本来是接入塞内加尔河,从萨赫勒地带的西端入海的。不过由于地质变化的原因,这段河水后来改道向东,在一片洼地中大面积蓄积,导致沼泽属性的内尼日尔河三角洲形成。

一个典型“几”字形的结构,会有四个较为明显的转折处。尼日尔河的之所以被形容为变形的“几”字形,是因为它西部反Z字形的两个转折距离较近,东部则只有一个转折。 “内尼日尔河三角洲”具体的位置,指向的就是西部这个反“Z”部位。要是将今天马里共和国的轮廓,看成一只展翅蝴蝶的的话,内尼日尔河三角洲的位置,就是两翅结合的身体了。如果还要和黄河做地理位置上的类比的话,则相当于西套(宁夏)与后套(内蒙巴彦淖尔-包头)的结合。随着三角洲蓄水极限的突破,继续东流的河水,与三角洲东部一条南流入几内亚湾的河流合流,形成了现在的尼日尔河下游,并最终打通了横贯西非的尼日尔河水系。  沧海桑田,随着自然的变迁以及人类的开发,内尼日尔河三角洲逐渐陆地化,今天我们在这片洼地的最低点,还能找到一个叫作“法吉宾湖”的湖泊,以帮助我们定位这片冲积平原的中心位置。不过肥沃的土地,并不足以让内尼日尔河三角洲获得比下游尼日尔河三角洲更多的先发优势,更为靠近撒哈拉商道的地缘位置才是其先发的机会。也可以这样说,如果最先“发现”西非的,是跨海而来的欧洲人,而不是穿越撒哈拉而来的柏柏尔人/阿拉伯人,那么因贸易先强大起来的,可能就是尼日尔河三角洲了。在我们熟悉的中国历史中,也可以找到相似的案例。长江中游楚国,因与中原和黄河文明更加接近的原因,决定了他能够比下游的吴国在文明和政治层面上更为先发(在这样的类比条件下,马里帝国控制下的内尼日尔河三角洲,就相当于是楚国的云梦泽了)。  马里人并不是加纳帝国崩溃后的唯一受益者(在此之前他们为加纳臣属),同时也不是渗透内尼日尔河三角洲的唯一势力,除却那些土著酋长国以外,对马里帝国的扩张构成威胁最大的,是进入驻萨赫勒地带定居的柏柏尔人。为了区别柏柏尔人这个更大的族群概念,这部分柏柏尔人一般被称之为“图阿雷格人”。

萨赫勒地带的图阿雷格人,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这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他们奇特的穿着风格。与北方那些已经趋向阿拉伯化的远亲不同的是,图阿雷格人的衣着要鲜艳的多。蓝色的长袍和面纱,是他们特立独行的标志。然而更加奇特的是,图阿雷格人中的妇女地位非常高,且并不一定要带面纱,而成年男性则必须带面纱。这一女权色彩浓厚的风俗,源自于一个古老传说。图阿雷格人认为,是一个叫作“卡希娜”的女王,在7世纪末率领他们抵御阿拉伯人的入侵,并在失败后穿越撒哈拉,来到了这片沙漠之南的土地。  当然,从更深层次解读的话,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源自母系社会结构的遗风。毕竟在外族入侵之前,马格里布柏柏尔人内部,也同样会出现分化。相比那些融入文明已沿海定居柏柏尔人,原本被挤压到山区的游牧者的社会结构会更为“原生态”,对试图改变其习俗、生存方式的入侵者,也更不容易妥协。不过具体情况是否如此已经不重要了。马里帝国崛起之时,在萨赫勒地区已经定居了几百年的图阿雷格人,已经成为沙漠以南,一直不可忽视的“土著”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图阿雷格人的南下,对打通跨撒哈拉贸易通道肯定有所帮助的,但从政治和组织角度来看,这一功劳还是要算到阿拉伯人头上的。基于撒哈拉沙漠的覆盖范围,小规模的穿越行为风险是非常大的。比如你很有可能在到达下一个绿洲补给点之前就断水。在这种情况下,商队就需要派出机动力强的成员,前往补给点为大部队带回补给。为了应对恶劣的环境,一支商队规模通常会达到上千,甚至上万峰骆驼。凡此种种,没有经验和良好的组织力,是做不到的。原本在阿拉伯半岛就拥有足够的沙漠贸易经验,并用教法武装起来的阿拉伯人做起来要有优势的多。  当然,既然萨赫勒地带是连通西非产金地,与马格里布地区的必经之地,已经属地化的图阿雷格人也不可能不尝试在跨撒哈拉贸易中分一杯羹的。至于图阿雷格人的存在,对跨撒哈拉贸易及西非地缘格局有什么影响,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相关文章

  • 世界各国国名来源
  • 作者: 肖成敏 由于本文涉及了很多世界历史,故先发此版. 现在有些文章也介绍了国名的来源,但是都不全面,或者有许多错误. 看到这些,作为一个地理爱好者,也想尽一点力帮住有兴趣的朋友,于是就有了此文. 作为外国的地名,纯粹用中文的音译来解说, ...查看


  • 哥伦布时代前的跨大洋接触
  • 关于美洲最初是如何被开拓的现代理论,见迁徙新大陆模型. 哥伦布宣布占领新世界. 哥伦布时代前的跨大洋接触是指公元前10000年前就定居在了美洲的那些美洲原住民们及其后裔和其他大陆(非洲.亚洲.欧洲及大洋洲)的人们之间,在1492年克里斯托弗 ...查看


  • 13年港澳台联考地理试题集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读图识记]1.开普敦(气候):2.赤道穿过的地区.好望角:3.高原.盆地.岛屿.海峡.湖泊.东非大裂谷.刚果河. 一.自然环境 1.地形 (1)总特点:非洲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单一,海拔在1000米以上. (2)地势:非 ...查看


  • 区域地理非洲和埃及高中考点复习资料
  • 非洲和埃及 [教与学目标] 1.非洲高原为主的地形.2.非洲南北对称.呈带状分布的气候.3.非洲丰富的资源.4.非洲的人种.居民.国家.5.埃及的位置和领土组成.6.苏伊士运河的重要地位.7.埃及的经济支柱.8.能够在地图上指出非洲主要的地 ...查看


  • 世界各国国旗国徽-非洲
  • 阿尔及利亚 国旗 国徽 国名: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首都:阿尔及尔. 国歌: 凭着纯洁无垢的血渠,凭着震撼大地的雷霆,平着迎风招展的旗帜,它自由飞舞,满怀豪情,我们发誓起义,不惜流血牺牲,为了保全阿尔及利亚的生命.天作证! 埃及 国旗 ...查看


  • 2014年巴西世界杯完全赛程(巴西当地时间)
  • 2014年巴西世界杯完全赛程(巴西当地时间) 2013-12-07 01:50:24 网易体育 北京时间12月7日凌晨,2014年巴西世界杯分组抽签仪式落下帷幕,世界杯的赛程同时出炉,其中揭幕战巴西对克罗地亚 7 赛程及开赛时间(巴西当地时 ...查看


  • 2014世界杯比赛时间
  • 比赛日期 时间 对阵 组别 比赛地 场次 A组 巴西 克罗地亚 墨西哥 喀麦隆 06月13日 星期五 04:00 巴西 VS 克罗地亚 A1-A2 圣保罗 [01] 06月14日 星期六 00:00 墨西哥 VS 喀麦隆 A3-A4 纳塔尔 ...查看


  • 被推翻的UFO调查记录
  • UFO的宣扬是美国文化的一个特点 对于不明飞行物和外星飞行员,现代人有的认可,有的反对,这种情况已延续了50多年:也有人认为,外星人的历史比我们的长得多,它们还会偶尔出点力,把人类引向正确的发展方向.要不是这样,怎么会有埃及金字塔?还有从空 ...查看


  • 2014巴西世界杯赛程表
  • 2014巴西世界杯赛程表 比赛日期 06月13日 星期五06月14日 星期六 时间 4:000:003:006:000:003:006:009:000:003:006:000:003:006:000:003:006:000:003:006: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