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京6月12日消息(南京台记者洪云菊 屠强华 江苏台记者朱萍)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市的上空都会响起犹如悲泣一般的防空警报。南京大屠杀,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纪念这段历史,是为了提示国人,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今年3月,国家档案局以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秘书处,递交了《南京大屠杀档案》和《“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提名表,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昨天(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该组织已经收到了中国将日本强征慰安妇和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申请。此次中国申报档案的具体内容将于7月中旬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计划的网页上公布。
《世界记忆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2年启动的文献保护项目,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忆,通过一些手段进行抢救,使得人类记忆更加完整。
《世界记忆名录》每两年评审一次,每次每个国家最多只能申报两个项目。截止到去年,已经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份文献遗产,入选了《世界记忆名录》。目前我国共有《纳西东巴古籍》、《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9项文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今年我国申报的两项是《南京大屠杀档案》和《“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
申请有事实有证据,希望将这份历史上的教训留给后人知晓,避免悲剧重演。可是就是有人,不仅不愿意为自己犯下的罪行道歉,还试图让全世界人民都跟着他们一起失忆。日本政府昨天表示,中国这次申请是政治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作出回应。
菅义伟:我们已经确认中国确实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了申报,在日中需要努力改善关系时期,中国却政治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故意聚焦中国过去的负面遗产,日本极为遗憾,今天已经向中国发出抗议,并要求中国收回申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绝不会撤回这次申报。
华春莹:中方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目的是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对于日方的无理交涉,我们当然不会接受,我们也绝不会撤回有关的申请。
《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发起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全面的介绍了世界记忆名录申报过程。
《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年,南京市第十四届人代会二次会议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联合其他十位南京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一个《关于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议案。
之后,南京市正式启动了申报项目,由三个在南京的档案馆联合申报,申报内容是包括“京字第一号证据”的16幅南京暴行照片、被称为中国的“安妮日记”的程瑞芳日记等。
朱成山:一个是南京军事法庭作为“京字第一号证据”的16幅南京暴行照片,罗瑾在华东照相馆冲洗照片,当时日军的一个少尉军官,冲洗两卷120樱花牌胶卷,罗瑾多洗印了一套,选了16张,装订成册,有日军砍头的,调戏、强奸中国妇女等内容;第二是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舍监程瑞芳日记,选了1937年12月17日的一段,关于日本士兵以寻找中国士兵为理由,进入金陵女子文理校区,抓人抢劫强奸;第三件是南京审判日本战犯档案;第四是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第五,美国约翰马吉牧师是当时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他在现场拍摄的电影胶片母片和16毫米的摄影机。
按照规定,要申报《世界记忆名录》,首先要入选国家档案文献遗产。2011年,《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中国第三批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随后,辽宁、吉林、上海等四家档案馆也加入联合申报,申报工程由原来的“三馆五件档案”,升级为“七馆十一件档案”。增加的六件档案包括贝德士和李秀英的两份证词。
朱成山:贝德士,美国人,身份是金陵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委员,他在1947年2月6日有一份证词,历数了日军所犯各种屠杀、奸淫,在南京军事法庭上的证词。李秀英证词时间是1946年10月19日,她提供给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她在1937年12月19日,在五台山一个美国人小学地下室里,遭到日军强暴,身中30多刀,后来在南京教会医院也就是现在的鼓楼医院,救治的当时的照片和档案。
这十一件档案,都形成于1937年到1948年之间的,包含照片、胶片、纸质档案三种类型,都是第一手的原始档案,具有权威性、真实性、唯一性的特点。
朱成山:这个档案是从七个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挑出来的,是有典型性的第一手资料,世界记忆历史名录主要是保存人类的记忆,我想南京大屠杀这个记忆也是应该保存的,他对于我们维护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都具有重要价值作用。
(原标题:日本抗议慰安妇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 中国:绝不撤回)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央广网南京6月12日消息(南京台记者洪云菊 屠强华 江苏台记者朱萍)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市的上空都会响起犹如悲泣一般的防空警报。南京大屠杀,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纪念这段历史,是为了提示国人,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今年3月,国家档案局以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秘书处,递交了《南京大屠杀档案》和《“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提名表,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昨天(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该组织已经收到了中国将日本强征慰安妇和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申请。此次中国申报档案的具体内容将于7月中旬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计划的网页上公布。
《世界记忆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2年启动的文献保护项目,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忆,通过一些手段进行抢救,使得人类记忆更加完整。
《世界记忆名录》每两年评审一次,每次每个国家最多只能申报两个项目。截止到去年,已经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份文献遗产,入选了《世界记忆名录》。目前我国共有《纳西东巴古籍》、《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9项文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今年我国申报的两项是《南京大屠杀档案》和《“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
申请有事实有证据,希望将这份历史上的教训留给后人知晓,避免悲剧重演。可是就是有人,不仅不愿意为自己犯下的罪行道歉,还试图让全世界人民都跟着他们一起失忆。日本政府昨天表示,中国这次申请是政治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作出回应。
菅义伟:我们已经确认中国确实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了申报,在日中需要努力改善关系时期,中国却政治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故意聚焦中国过去的负面遗产,日本极为遗憾,今天已经向中国发出抗议,并要求中国收回申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绝不会撤回这次申报。
华春莹:中方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目的是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对于日方的无理交涉,我们当然不会接受,我们也绝不会撤回有关的申请。
《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发起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全面的介绍了世界记忆名录申报过程。
《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年,南京市第十四届人代会二次会议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联合其他十位南京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一个《关于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议案。
之后,南京市正式启动了申报项目,由三个在南京的档案馆联合申报,申报内容是包括“京字第一号证据”的16幅南京暴行照片、被称为中国的“安妮日记”的程瑞芳日记等。
朱成山:一个是南京军事法庭作为“京字第一号证据”的16幅南京暴行照片,罗瑾在华东照相馆冲洗照片,当时日军的一个少尉军官,冲洗两卷120樱花牌胶卷,罗瑾多洗印了一套,选了16张,装订成册,有日军砍头的,调戏、强奸中国妇女等内容;第二是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舍监程瑞芳日记,选了1937年12月17日的一段,关于日本士兵以寻找中国士兵为理由,进入金陵女子文理校区,抓人抢劫强奸;第三件是南京审判日本战犯档案;第四是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第五,美国约翰马吉牧师是当时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他在现场拍摄的电影胶片母片和16毫米的摄影机。
按照规定,要申报《世界记忆名录》,首先要入选国家档案文献遗产。2011年,《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中国第三批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随后,辽宁、吉林、上海等四家档案馆也加入联合申报,申报工程由原来的“三馆五件档案”,升级为“七馆十一件档案”。增加的六件档案包括贝德士和李秀英的两份证词。
朱成山:贝德士,美国人,身份是金陵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委员,他在1947年2月6日有一份证词,历数了日军所犯各种屠杀、奸淫,在南京军事法庭上的证词。李秀英证词时间是1946年10月19日,她提供给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她在1937年12月19日,在五台山一个美国人小学地下室里,遭到日军强暴,身中30多刀,后来在南京教会医院也就是现在的鼓楼医院,救治的当时的照片和档案。
这十一件档案,都形成于1937年到1948年之间的,包含照片、胶片、纸质档案三种类型,都是第一手的原始档案,具有权威性、真实性、唯一性的特点。
朱成山:这个档案是从七个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挑出来的,是有典型性的第一手资料,世界记忆历史名录主要是保存人类的记忆,我想南京大屠杀这个记忆也是应该保存的,他对于我们维护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都具有重要价值作用。
(原标题:日本抗议慰安妇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 中国:绝不撤回)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