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测试题

高中生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一种生物的核酸由4种核苷酸组成,则该生物一定不是细胞生物

B.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C.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它能参与某些代谢过程

D.彻底水解糖原、淀粉、蔗糖得到的单糖都是葡萄糖

2.下列关于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个小液泡合成大液泡,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液泡中储存的有机物,来源于同一细胞内叶绿体的光合作用

C.植物细胞失水状态下,液泡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渗透压

D.牵牛花一天中的颜色变化,与液泡内pH的规律性变化有关

3.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B.氢离子可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是单向的

D.甘油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4.某同学在实验室模拟酒厂酿酒,在一个小型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糖化淀粉后,接种了适量的酵母菌,一段时间后检测,酒精的产生量非常少。经老师检查,该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发酵罐忘记了密封。该实验过程中

A.酵母菌数量减少、糖化淀粉消耗增加、二氧化碳释放量减少

B.酵母菌数量增加、糖化淀粉消耗增加、二氧化碳释放量减少

C.酵母菌数量减少、糖化淀粉消耗增加、二氧化碳释放量增加

D.酵母菌数量增加、糖化淀粉消耗增加、二氧化碳释放量增加

5.通过细胞重编程技术,可诱导鼠的表皮细胞使之具有胚胎干细胞的活动特征,且这些细胞可以转变为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体现了皮肤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B.该过程鼠表皮细胞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C.该技术可能改变了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

D.只有分裂能力强的细胞才能进行重编程

6.细胞中几乎所有的代谢都需要酶的催化。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热和使用酶均可加快某反应,但其本质不同

B.底物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但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C.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且合成过程中均存在转录

D.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

7.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的吸收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

B.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时,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量会减少

C.夜间用波长为500nm的绿色射灯照街道树,是为了增加空气中氧含量

D.用450 nm波长的光比用600 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8.结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我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转录因子Pax2具有促进结肠

癌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的作用。据此猜测正确的是

A.Pax2在正常体细胞和癌细胞中表达

B.Pax2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潜在靶标

C.Pax2的组成成分可能是DNA

D.Pax2可能抑制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

9.某二倍体植物,配子染色体为三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其减数

第二次分裂如下图,出现图示情况的原因是

A.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B.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

C.染色体多复制了一次 D.非姐妹染每单体没有分离

10.异色瓢虫的鞘翅有四种基本类型。浅色的黄底型(ss),黑缘型鞘翅的前缘呈黑色(SAuSAu),

均色型鞘翅的后缘呈黑色(SESE),后两种类型杂交后代呈现出共显性的新类型(SAuSE),如图为异色瓢虫鞘翅色斑遗传图解,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鞘翅斑纹遗传遵循遗传学上的分离

定律

B.基因SAu与SE在遗传学上被称为等

位基因,SAu与SE之间不存在显、

隐性关系

C.异色瓢虫鞘翅上的色斑类型很多,

这是它遗传多样性的表现

D.F2同种表现型的个体雌雄交配,后

代中黑缘型和均色型各占1/4

11.团头鲂(2n=48)是我国的一种名贵淡水鱼。研究人员用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

量的次级卵母细胞,使其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这些次级卵母细胞在室温下最终发育成团头鲂。新培育的团头鲂多数为纯合子,少数为杂合子。下列有关新培育的团头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野生型团头鲂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4

C.纯合子的基因型都相同 D.杂合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染色体交叉互换

12.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四种基因,

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该细胞中DNA聚合酶基因表达,则

ATP水解酶基因也表达

B.如果该细胞中RNA聚合酶基因表达,则

DNA聚合酶基因也表达

C.如果该细胞中血红蛋白基因表达,则DNA

聚合酶基因不表达

D.一般体细胞中,ATP水解酶基因和RNA

聚合酶基因均表达

13.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

B.古猿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C.渔网网眼较大,有利于鱼向体型大的方向发展

D.生物自发突变率很低,但基因突变仍可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14.右图是由甲、乙、丙3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

++ 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酰胆碱和5 - 羟色氨酸都与突

触后膜相同的受体结合

+B.若Ca2同时到达甲、乙两个神经

元,则甲、乙、丙三个神经元可

同时兴奋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发生

不可逆的结合,则对乙神经元起

抑制作用

+ D.若用某种药物抑制乙神经元上的Ca2通道,则不会导致甲、丙两个神经元膜电位发

生变化

15.人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作用

是刺激卵巢继续产生孕激素,维持子宫内膜,适于胚胎的附着和着床。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HCG和孕激素都是人体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

B.HCG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属于激素调节,但不属于体液调节

C.HCG与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存在协同作用

D.对尿液中HCG的检测可作为意外怀孕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16.生长素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植物激素,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组织中的生长素均为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B.玻璃片、云母片、琼脂片因为能阻断生长素的运输而广泛应用在生长素相关实验中

C.植物顶端优势、向光生长现象均是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有力证据

D.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浓度极低,生产中常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而非从植物体内

提取的生长素

1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个体的随机分布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

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C.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保持不变

D.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和有机物总量均不断增加

18.资料显示:“鲤鱼,食性杂,荤素皆吃,以荤为主。”右图表示一个仅养殖了鲤鱼的人工

鱼塘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单位:103kJ/年)。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浮游生物和鲤鱼构成了该人工鱼塘的生物群落

B.该人工鱼塘的能量输入可能大于能量输出

C.每年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约为1.025 8×107kJ

D.鲤鱼的能量去路A表示包括鲤鱼的粪便等在内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

19.海洋酸化是指由于海洋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使海水逐渐变酸。海洋酸化威胁多

种海洋生物的生存乃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B.长期海洋酸化将会导致海洋物种丰富度减少

C.长期海洋酸化将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

D.治理海洋酸化的根本措施是引进喜酸性海洋生物

20.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甘蔗茎和甜菜块根都含较多蔗糖且近于无色,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B.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的化学成分、浓度及用法均不相同

C.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用健那绿染色观察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所用实验材料不能用于观察有丝分裂过程的实验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1题~第2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5题~第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4题,共35分)

21.(9分)下表1是科学家把绿色植物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

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得到的实验结果(CO2单位为mg/h);图1表示光照、温度适宜条件下将该绿色植物放在封闭温室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该绿色植物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昼夜不停的光照下,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____;在35℃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CO2的吸收量表示)。

(3)图1 A、B、C、D四个点中,光合产物积累最多的是_________点。大田作物夏季 中午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过程称作光合作用的

午休现象。据图1推测该植物光合作用有无午

休现象?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温室中植物呼吸速率基本不变,请据

图1推测并在图2中绘出一昼夜内光合作用的

速率变化曲线。

22.(10分)糖尿病是目前困扰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疾。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

岛素作用机理,请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除常规尿糖检测外,临床上还需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来检测胰岛素缺乏引起的

糖尿病。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调节。

(3)产生抗体1、抗体2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不会直接影响胰岛素

分泌量的抗体是___________。抗体1、抗体2导致的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

(4)图中胰高血糖素对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

制”);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组织细胞摄入___________,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

23.(8分)图甲为能量流经第一、第二营养级的简图,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A

曲线)和呼吸作用(B曲线)随温度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代表光合作用积累量的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植物细胞将太阳

能转变为ATP中能量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流经该生态系统能量最多时对应的温度为____________;有利于该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T1~T4中的____________。

(2)图甲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如果按照(营养级2/营养级1)×

100%计算,所得数值比实际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相等”)。由图甲可 看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8分)已知菠菜为雌雄异株的植物(2N=12),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图为菠菜性

染色体示意图。菠菜的抗霜与不抗霜、抗病与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Ⅱ、Ⅲ区段基因的遗传是否与性别相关联?____________。Ⅱ与Ⅲ区段之间基因

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2)由表中信息可以判定,控制____________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

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霜与否的这对基因用B、b来表示,如果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Ⅱ区段,则父本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如果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Ⅰ区段,则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5.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下图为利用农作物秸秆作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流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反应罐水解压滤出渣乙酒精发酵蒸馏 秸秆→秸秆颗粒

(1)过程①加入了微生物,其作用是把秸秆颗粒分解。从土壤中获取过程①所需微生物

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____________,选择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应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以鉴定出所需菌种。

(2)酒精发酵生产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酸

性条件下,可用____________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想进一步检测所得发酵液中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法。

(3)为了提高发酵效率,可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中,溶

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要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已活化的酵母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CaCl2溶液中形成的凝胶珠颜色过浅,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④

26.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图1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图2为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大麦细胞中的

LTP1基因导入啤酒酵母中,并筛选出转基因啤酒酵母菌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这种菌产生的LTP1蛋白可使酿造出的啤酒泡沫更加丰富。请结合两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小鼠A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图1中细胞培养前有两次筛选,第一次是用___________培养基进行筛选,从而得到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反应,筛选出所需类型的细胞。

(2)图2所示的基因工程操作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LTP1基因在酵母细胞中是否转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个体水平如何检测LTP1蛋白的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LTP1基因在转基因啤酒酵母菌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B 3.A 4.D 5.C 6.C 7.C 8.B 9.A 10.D

11.D 12.B 13.C 14.D 15.D 16.D 17.D 18.B 19.D 20.C

21. (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

(1)在一定范围内,与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2)25 ℃

6.5 mg/h

(3)C 无 大棚内湿度可控,中午植物体因温度过高过度失水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的情况不会出现(2

分)

(4)(2分,若出现线形不正确、有午休现象、起点和终点的位置不正确等情形适当扣分)

22.(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抽取血样 (2)神经递质 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2分) 神经—体液

(3)浆细胞 抗体2 自身免疫病(4)促进 葡萄糖

23.(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8分)

(1)生长、发育、繁殖(2分)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T3 T

2

(2)偏高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分)

24.(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8分)

(1)是(2分) 分离(2)抗病和不抗病 抗病、抗霜(2分)(3) XBY XBYb

25.(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5分)

(1)分离 纤维素 刚果红

(2)无氧或密封(1分) 重铬酸钾 稀释涂布平板(或抽样检测)

(3)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 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或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

26.(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5分)

(1)已经免疫过的B淋巴(或浆) (特定的)选择 相应抗原 抗原抗体阳性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分子杂交(1分) 酿造出的啤酒泡沫更加丰富的酵母细胞已产生LTP1蛋白

(3)

考场: 班级: 姓名:

生物答题卡 一. 选择题:(40分,每 题2分)

二. 非选择题(54分,每空2分) (一)必考题(4题,共35分) 21. (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 (2分)

22.(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1

高中生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一种生物的核酸由4种核苷酸组成,则该生物一定不是细胞生物

B.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C.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它能参与某些代谢过程

D.彻底水解糖原、淀粉、蔗糖得到的单糖都是葡萄糖

2.下列关于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个小液泡合成大液泡,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液泡中储存的有机物,来源于同一细胞内叶绿体的光合作用

C.植物细胞失水状态下,液泡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渗透压

D.牵牛花一天中的颜色变化,与液泡内pH的规律性变化有关

3.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B.氢离子可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是单向的

D.甘油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4.某同学在实验室模拟酒厂酿酒,在一个小型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糖化淀粉后,接种了适量的酵母菌,一段时间后检测,酒精的产生量非常少。经老师检查,该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发酵罐忘记了密封。该实验过程中

A.酵母菌数量减少、糖化淀粉消耗增加、二氧化碳释放量减少

B.酵母菌数量增加、糖化淀粉消耗增加、二氧化碳释放量减少

C.酵母菌数量减少、糖化淀粉消耗增加、二氧化碳释放量增加

D.酵母菌数量增加、糖化淀粉消耗增加、二氧化碳释放量增加

5.通过细胞重编程技术,可诱导鼠的表皮细胞使之具有胚胎干细胞的活动特征,且这些细胞可以转变为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体现了皮肤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B.该过程鼠表皮细胞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C.该技术可能改变了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

D.只有分裂能力强的细胞才能进行重编程

6.细胞中几乎所有的代谢都需要酶的催化。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热和使用酶均可加快某反应,但其本质不同

B.底物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但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C.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且合成过程中均存在转录

D.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

7.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的吸收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

B.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时,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量会减少

C.夜间用波长为500nm的绿色射灯照街道树,是为了增加空气中氧含量

D.用450 nm波长的光比用600 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8.结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我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转录因子Pax2具有促进结肠

癌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的作用。据此猜测正确的是

A.Pax2在正常体细胞和癌细胞中表达

B.Pax2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潜在靶标

C.Pax2的组成成分可能是DNA

D.Pax2可能抑制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

9.某二倍体植物,配子染色体为三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其减数

第二次分裂如下图,出现图示情况的原因是

A.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B.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

C.染色体多复制了一次 D.非姐妹染每单体没有分离

10.异色瓢虫的鞘翅有四种基本类型。浅色的黄底型(ss),黑缘型鞘翅的前缘呈黑色(SAuSAu),

均色型鞘翅的后缘呈黑色(SESE),后两种类型杂交后代呈现出共显性的新类型(SAuSE),如图为异色瓢虫鞘翅色斑遗传图解,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鞘翅斑纹遗传遵循遗传学上的分离

定律

B.基因SAu与SE在遗传学上被称为等

位基因,SAu与SE之间不存在显、

隐性关系

C.异色瓢虫鞘翅上的色斑类型很多,

这是它遗传多样性的表现

D.F2同种表现型的个体雌雄交配,后

代中黑缘型和均色型各占1/4

11.团头鲂(2n=48)是我国的一种名贵淡水鱼。研究人员用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

量的次级卵母细胞,使其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这些次级卵母细胞在室温下最终发育成团头鲂。新培育的团头鲂多数为纯合子,少数为杂合子。下列有关新培育的团头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野生型团头鲂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4

C.纯合子的基因型都相同 D.杂合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染色体交叉互换

12.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四种基因,

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该细胞中DNA聚合酶基因表达,则

ATP水解酶基因也表达

B.如果该细胞中RNA聚合酶基因表达,则

DNA聚合酶基因也表达

C.如果该细胞中血红蛋白基因表达,则DNA

聚合酶基因不表达

D.一般体细胞中,ATP水解酶基因和RNA

聚合酶基因均表达

13.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

B.古猿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C.渔网网眼较大,有利于鱼向体型大的方向发展

D.生物自发突变率很低,但基因突变仍可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14.右图是由甲、乙、丙3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

++ 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酰胆碱和5 - 羟色氨酸都与突

触后膜相同的受体结合

+B.若Ca2同时到达甲、乙两个神经

元,则甲、乙、丙三个神经元可

同时兴奋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发生

不可逆的结合,则对乙神经元起

抑制作用

+ D.若用某种药物抑制乙神经元上的Ca2通道,则不会导致甲、丙两个神经元膜电位发

生变化

15.人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作用

是刺激卵巢继续产生孕激素,维持子宫内膜,适于胚胎的附着和着床。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HCG和孕激素都是人体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

B.HCG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属于激素调节,但不属于体液调节

C.HCG与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存在协同作用

D.对尿液中HCG的检测可作为意外怀孕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16.生长素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植物激素,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组织中的生长素均为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B.玻璃片、云母片、琼脂片因为能阻断生长素的运输而广泛应用在生长素相关实验中

C.植物顶端优势、向光生长现象均是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有力证据

D.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浓度极低,生产中常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而非从植物体内

提取的生长素

1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个体的随机分布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

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C.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保持不变

D.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和有机物总量均不断增加

18.资料显示:“鲤鱼,食性杂,荤素皆吃,以荤为主。”右图表示一个仅养殖了鲤鱼的人工

鱼塘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单位:103kJ/年)。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浮游生物和鲤鱼构成了该人工鱼塘的生物群落

B.该人工鱼塘的能量输入可能大于能量输出

C.每年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约为1.025 8×107kJ

D.鲤鱼的能量去路A表示包括鲤鱼的粪便等在内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

19.海洋酸化是指由于海洋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使海水逐渐变酸。海洋酸化威胁多

种海洋生物的生存乃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B.长期海洋酸化将会导致海洋物种丰富度减少

C.长期海洋酸化将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

D.治理海洋酸化的根本措施是引进喜酸性海洋生物

20.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甘蔗茎和甜菜块根都含较多蔗糖且近于无色,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B.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的化学成分、浓度及用法均不相同

C.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用健那绿染色观察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所用实验材料不能用于观察有丝分裂过程的实验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1题~第2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5题~第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4题,共35分)

21.(9分)下表1是科学家把绿色植物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

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得到的实验结果(CO2单位为mg/h);图1表示光照、温度适宜条件下将该绿色植物放在封闭温室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该绿色植物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昼夜不停的光照下,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____;在35℃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CO2的吸收量表示)。

(3)图1 A、B、C、D四个点中,光合产物积累最多的是_________点。大田作物夏季 中午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过程称作光合作用的

午休现象。据图1推测该植物光合作用有无午

休现象?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温室中植物呼吸速率基本不变,请据

图1推测并在图2中绘出一昼夜内光合作用的

速率变化曲线。

22.(10分)糖尿病是目前困扰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疾。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

岛素作用机理,请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除常规尿糖检测外,临床上还需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来检测胰岛素缺乏引起的

糖尿病。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调节。

(3)产生抗体1、抗体2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不会直接影响胰岛素

分泌量的抗体是___________。抗体1、抗体2导致的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

(4)图中胰高血糖素对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

制”);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组织细胞摄入___________,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

23.(8分)图甲为能量流经第一、第二营养级的简图,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A

曲线)和呼吸作用(B曲线)随温度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代表光合作用积累量的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植物细胞将太阳

能转变为ATP中能量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流经该生态系统能量最多时对应的温度为____________;有利于该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T1~T4中的____________。

(2)图甲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如果按照(营养级2/营养级1)×

100%计算,所得数值比实际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相等”)。由图甲可 看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8分)已知菠菜为雌雄异株的植物(2N=12),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图为菠菜性

染色体示意图。菠菜的抗霜与不抗霜、抗病与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Ⅱ、Ⅲ区段基因的遗传是否与性别相关联?____________。Ⅱ与Ⅲ区段之间基因

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2)由表中信息可以判定,控制____________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

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霜与否的这对基因用B、b来表示,如果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Ⅱ区段,则父本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如果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Ⅰ区段,则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5.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下图为利用农作物秸秆作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流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反应罐水解压滤出渣乙酒精发酵蒸馏 秸秆→秸秆颗粒

(1)过程①加入了微生物,其作用是把秸秆颗粒分解。从土壤中获取过程①所需微生物

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____________,选择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应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以鉴定出所需菌种。

(2)酒精发酵生产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酸

性条件下,可用____________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想进一步检测所得发酵液中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法。

(3)为了提高发酵效率,可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中,溶

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要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已活化的酵母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CaCl2溶液中形成的凝胶珠颜色过浅,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④

26.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图1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图2为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大麦细胞中的

LTP1基因导入啤酒酵母中,并筛选出转基因啤酒酵母菌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这种菌产生的LTP1蛋白可使酿造出的啤酒泡沫更加丰富。请结合两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小鼠A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图1中细胞培养前有两次筛选,第一次是用___________培养基进行筛选,从而得到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反应,筛选出所需类型的细胞。

(2)图2所示的基因工程操作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LTP1基因在酵母细胞中是否转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个体水平如何检测LTP1蛋白的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LTP1基因在转基因啤酒酵母菌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B 3.A 4.D 5.C 6.C 7.C 8.B 9.A 10.D

11.D 12.B 13.C 14.D 15.D 16.D 17.D 18.B 19.D 20.C

21. (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

(1)在一定范围内,与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2)25 ℃

6.5 mg/h

(3)C 无 大棚内湿度可控,中午植物体因温度过高过度失水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的情况不会出现(2

分)

(4)(2分,若出现线形不正确、有午休现象、起点和终点的位置不正确等情形适当扣分)

22.(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抽取血样 (2)神经递质 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2分) 神经—体液

(3)浆细胞 抗体2 自身免疫病(4)促进 葡萄糖

23.(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8分)

(1)生长、发育、繁殖(2分)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T3 T

2

(2)偏高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分)

24.(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8分)

(1)是(2分) 分离(2)抗病和不抗病 抗病、抗霜(2分)(3) XBY XBYb

25.(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5分)

(1)分离 纤维素 刚果红

(2)无氧或密封(1分) 重铬酸钾 稀释涂布平板(或抽样检测)

(3)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 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或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

26.(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5分)

(1)已经免疫过的B淋巴(或浆) (特定的)选择 相应抗原 抗原抗体阳性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分子杂交(1分) 酿造出的啤酒泡沫更加丰富的酵母细胞已产生LTP1蛋白

(3)

考场: 班级: 姓名:

生物答题卡 一. 选择题:(40分,每 题2分)

二. 非选择题(54分,每空2分) (一)必考题(4题,共35分) 21. (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 (2分)

22.(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1


相关文章

  • 高中生物试题库 新东方教育
  • 网站首页移动课堂 登录 免费注册 0 题库 首页 高中试题 初中试题 试卷 新东方在线题库 > 高中生物试题 快速查题-高中生物试题 年级:初中 高中 学科: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政治 生物 高中生物知识点 细胞的 ...查看


  • _解答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的一般思路
  •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中学教育 解答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的一般思路 文/张锋 摘要:生物实验设计题作为一种考查学生能力的综合性题型而言,不仅能体现试题的开放性这一特点,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都是一 ...查看


  •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发展报告
  • 附件1: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评语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一.基本要求 1.综合评语以<浙江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以学生每年的成长记录为依据,体现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查看


  • 广东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科考试大纲 Ⅰ. 考试性质 广东省普通高中生物科学业水平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组成部分,是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考核报考文科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考生生物学科学习情况的水平测试. ...查看


  • 浅谈对高中生物奥赛的认识
  • 浅谈对高中生物奥赛的认识 1.基本情况全国生物竞赛组织工作是在教育部和中国科协的领导下,由全国生物竞赛委员会具体承办.现任全国中学生物竞赛委员会主任是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恩山,竞赛活动依据2001年12月颁布的联赛.竞赛章程进行, ...查看


  • 高三生物备考计划
  • 定远三中2015级高三生物备考计划 高三生物组 一.指导思想 积极研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考生物的新变化及特点,及时收集整理各方信息,争取不走或少走弯路,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现根据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查看


  • 高中生物教育教学量化自评实践研究
  • 高中生物教育教学量化自评实践研究 作者:吴雨珊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5年第01期 摘 要:教学数字量化评价在我国教育中受到普遍推广.在成了测试评价的有效途径的同时,其也对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影响.怎样构建高中生物教 ...查看


  • 高中生物经典试题解析3
  • 高中生物经典试题解析3 某二倍体高等植物有三对较为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现有一种群,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M若干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N若干株以及其他基因型的植株若干株.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回 ...查看


  • 全国高中生物联赛训练试题(无答案)
  • 全国高中生物联赛训练试题(无答案) A部分 这部分的试题为只有l个正确答案的多选题.1.几乎所有的动物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但细胞和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不同,这是因为它们合成不同的____A.tRNA分子 ____B.mRNA分子____C. ...查看


  • 浅谈高中生物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
  • 摘 要:试卷讲评课是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重要的反馈环节,但是发现许多试卷讲评课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试卷讲评课成了就题论题的课,成了批判学生的课,很多教师对习题讲评课没有深入的研究,造成学生每考必错的现象常常发生. 关键词:讲评课:有效教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