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看中国画的美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看中国画的美感 作者:黄咏茵

来源:《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2015年第06期

摘 要:对对象的认识源于观察,由于不定点的观察方式以及中国画家对观察的主动性,在主客观结合之下产生的认识与创作理念引发出独特的审美追求。这种追求又会作用于画面的处理,各种刻画方法都为顺应画面的审美追求服务。

关键词:散点;厚薄;距离

中国画以其独特面貌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它的美感来源于与别的不同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

观察方法的不同,很大程度影响着表现方法,传统中国画里传达出的对客观世界独特的感受方式,孕育出主客观结合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认识与创作理念。强调“造化”与“心源”的辨证关系,从而实现自然与心灵的交流与融合,使绘画成为精神高度的象征。中国画家既不追求纯客观的再现,也不追求纯主观的抒情,而是把目之所见与心之所感融为一体。解除人与物之间的阻隔,解除物与我之间的主客观关系,以心源去观照。主观与客观相互契合,融合广大的世界于一己之胸。

一、以结构为核心

中国画里有“散点透视”的方法,即边走边看,不停转换视点。多方位的观察,多视点的摄取决定了中国画在对对象的认识上以结构为核心。

因为中国画家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而是将不同视点、不同角度观察所得感受最深的印象。根据需要,把见得到和见不到的东西都集中在一个画面上。所以必须抛弃光源、明暗这些直观感受的因素,着眼于对象的组织结构。结构在事物众多属性当中相对稳定、恒常且带有规律性,不能仅靠感官直接认识,必须经过主观的分析、归纳、思考而得出结构的观念。传统中国画表现的多是对象的常形、常态。无论是人物画、花鸟画还是山水画,都是按照对象的结构通过主观的整理再去塑造,而不是很客观、很写实地按照某一个特定的环境、角度去再现对象。因此对形体塑造的理念多来源于结构。而结构是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对象每一个部分在视觉上有相对的独立性,它有自己特定的凹凸形状,特定的体积,占据特定的位置。例如人的躯体、胳膊、腿等都可看作一个个不同的个体,有独立的空间。它们并不屈从于某一个光源或视点,而是在对比、映衬、疏实、穿插等法则之下的有机结合,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物质空间形态。由此,“凹凸”就成了一种在中国绘画创作中普遍存在的视觉表达方式。“散点透视”便与这种“凹凸”的视象和表达密切相关。在画面上,一个个自具凹凸的个体一步步地展示出来,观众的视线与画面上的一个个物象构成垂直视角,随着视点的移动与这些个体一一对应,而不形成焦聚或灭点。这也是中国画“平面化”的根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看中国画的美感 作者:黄咏茵

来源:《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2015年第06期

摘 要:对对象的认识源于观察,由于不定点的观察方式以及中国画家对观察的主动性,在主客观结合之下产生的认识与创作理念引发出独特的审美追求。这种追求又会作用于画面的处理,各种刻画方法都为顺应画面的审美追求服务。

关键词:散点;厚薄;距离

中国画以其独特面貌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它的美感来源于与别的不同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

观察方法的不同,很大程度影响着表现方法,传统中国画里传达出的对客观世界独特的感受方式,孕育出主客观结合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认识与创作理念。强调“造化”与“心源”的辨证关系,从而实现自然与心灵的交流与融合,使绘画成为精神高度的象征。中国画家既不追求纯客观的再现,也不追求纯主观的抒情,而是把目之所见与心之所感融为一体。解除人与物之间的阻隔,解除物与我之间的主客观关系,以心源去观照。主观与客观相互契合,融合广大的世界于一己之胸。

一、以结构为核心

中国画里有“散点透视”的方法,即边走边看,不停转换视点。多方位的观察,多视点的摄取决定了中国画在对对象的认识上以结构为核心。

因为中国画家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而是将不同视点、不同角度观察所得感受最深的印象。根据需要,把见得到和见不到的东西都集中在一个画面上。所以必须抛弃光源、明暗这些直观感受的因素,着眼于对象的组织结构。结构在事物众多属性当中相对稳定、恒常且带有规律性,不能仅靠感官直接认识,必须经过主观的分析、归纳、思考而得出结构的观念。传统中国画表现的多是对象的常形、常态。无论是人物画、花鸟画还是山水画,都是按照对象的结构通过主观的整理再去塑造,而不是很客观、很写实地按照某一个特定的环境、角度去再现对象。因此对形体塑造的理念多来源于结构。而结构是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对象每一个部分在视觉上有相对的独立性,它有自己特定的凹凸形状,特定的体积,占据特定的位置。例如人的躯体、胳膊、腿等都可看作一个个不同的个体,有独立的空间。它们并不屈从于某一个光源或视点,而是在对比、映衬、疏实、穿插等法则之下的有机结合,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物质空间形态。由此,“凹凸”就成了一种在中国绘画创作中普遍存在的视觉表达方式。“散点透视”便与这种“凹凸”的视象和表达密切相关。在画面上,一个个自具凹凸的个体一步步地展示出来,观众的视线与画面上的一个个物象构成垂直视角,随着视点的移动与这些个体一一对应,而不形成焦聚或灭点。这也是中国画“平面化”的根源。


相关文章

  • 论中国画表现方法的抽象性
  • 何为"抽象"?"沃林格(德国艺术家)指出'抽象'的形式„„与写实性的形象移情之不同在于'抽象'表现的是对生命和现实世界的隔离.否定,是为了消灭具体时空以求超越有限,是对永恒的追求„„并不是模拟自然的动植物,不是 ...查看


  • 浅析水墨写意画线条的艺术特点
  • 浅析水墨写意画线条的艺术特点 摘要 中国画的线,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它可以表现物体的造型,用线条来界定物象的形态特征,也可以表现物象形状的质感与肌理,比如高古游丝描与铁线描不同的质感表现,斧劈皴与雨点皴的不同的肌理感受.同时也可以表现量感和 ...查看


  • 李艳燕[彩墨游戏一]教案
  • 学科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姓名 设计者 李艳燕 单位 学院路小学 联系方式 [1**********]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学科 相关领域 教材 美术 造型·表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 20 ...查看


  •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椅中圣母 1课时 封二­--P1 (一)教学目的:通过欣赏<椅中圣母>,使学生初步了解拉斐尔,并对 其油画风格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拉斐尔和他的油画特点: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可表 现的绘画 ...查看


  • 绘画艺术的特点 教案
  • 课 题: 绘画艺术的特点 课 时:1课时 课 型:绘画 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材分析: 绘画是运用点.线.色彩.明暗.透明.构图等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图象,反应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情感的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绘画逐渐形成多种风格和样式, ...查看


  •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中华博览(欣赏·评述) 第1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造型天地(造型·表现) 第2课 熟悉的物品 第3课 情感的记录 第4课 人类的朋友 经典魅力(综合·探索) 第5课 耕牛·战马 设计空间(设计·运用) 第6课 ...查看


  •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分析1
  •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分析 聂冬雪 随着学生艺术体验.经验的积累,在不断扩展对各艺术淋浴的接触.不断丰富情感的同时,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习和掌握对未来发展必备的知识技能,并形成一定的能力. 在欣赏课中,让学生感受作品的和谐.变化对比.在绘画课中,让 ...查看


  • 四年级美术教案 2
  • 第1课 四季的色彩 (一) 教学内容与目标 :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 ...查看


  • 四年级美术教案 3
  • 第1课 四季的色彩 (一) 教学内容与目标 :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