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发展]

【汉字发展】

在汉字发展史上,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传统的分期是以汉字字体变化为标准,即以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为标准划分为四个阶段。这项成果提出,字体变化不是汉字发展中的本质变化,不能说明汉字的历史发展规律,而应从汉字的构造方法的变化来说明汉字的本质变化。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汉字发展三阶段的理论。即第一阶段是图画文字阶段。商代以前的文字应该属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以表形文字为基础,以表音文字为主体的表音文字阶段。从甲骨文到秦代的文字都属于这个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形声字为主体,还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阶段,从秦汉到现代汉字都属于这个阶段。

漢字的發展

考古和文獻記載說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國的文字──漢字,已經誕生并日趨成熟了。

早期的定型文字──甲骨文

中國的文字從出現至今,已經歷了早期的圖畫文字、甲骨文字、

古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以及印刷朮發明后為適應印

刷要求而逐漸派生出來的各種印刷字體等漫長的發展歷程。其中,甲

骨文字被人們看作是中國最早的定型文字。

19世紀后期,在河南安陽,農民在耕地時偶爾發

現了甲骨的碎片,他們把這些甲骨作為龍骨賣到藥

房。1899年,古文字學家劉鄂在別人所服的中藥中,發現了這種上面刻

有古文字的甲骨,便開始收集研究工作。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寫或刻在龜甲、獸骨之上的文字,其內容多為"

卜辭" ,也有少數為" 記事辭" 。因為那時人們用被灼燙過的甲骨上的紋絡來判斷事物的吉凶。占卜完畢,就將占卜的時間、人名、所問事情、占卜結果,以及事后驗証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顯特征的甲骨文。

甲骨上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書墨書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滿朱砂,其字體與今不同,因此難以辨認。現已發現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個。經過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們分析、判斷,能夠辨認的已近兩千。這些甲骨文字,多為從圖畫文字中演變而成的

象形文字,許多字的筆畫繁復,近似于圖畫,而且異體字較多。

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

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聲、假借的文字,從而說明文字的使用已經有了相當長

久的歷史。

金文

繼甲骨文之后出現的漢字書體就是金文。由于這種文字多鑄各種青銅器上而得名,也稱為鐘鼎文或青銅器銘文。

至今所見最早有銘文的青銅器,為商代中期以后之物,銘文

都很簡單,文字書體近似于甲骨文。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周的青銅

器銘文。

金文是雕刻或鑄造在青銅器皿上的文字,常載于各種彝器、樂器、

兵器、度量衡器、鑄幣、銅鏡和金屬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之上載文數

量最多。各種器物上的文字,較之甲骨文長且完整。字數少者數十字,

多者數百字。例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就載字二百九十一個。

現存字數最多的是西周遺物" 毛公鼎" ,載文五百字。

其次是戰國時期河北平山縣的中山王鼎,載文四百六十九字。

再次是與中山王鼎同時出土的中山王方壺,載文四百四十八字。各種器

物上的文字,多刻或鑄在器物的外面,但也不乏鑄于器物內壁者,甚至還有

的刻或鑄在器物的蓋、柄、耳子、足、頸之上。真是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散氏盤

刻或鑄在鐘鼎彝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記載戰爭、盟約、條例、典

禮、賞賜、任命等政治事件,早期的金文則多刻有卜名、謚號、氏族名、

器物名。現存載文最長的" 毛公鼎" 全文五百字,分五段,各段均為" 王

若曰" 起,顯然是出自當時(周成王時,公元前1115-1079年)史官之

手,目的在于鑄在鼎上,傳之長久。又如,公元前八九世紀的" 散氏盤" ,

載有關于當時二諸侯采邑疆界的條款。

可見,手工雕刻技朮發展到用于刻鑄金文,較之甲骨用途更廣,于

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大的推動作用。

鐘鼎彝器等青銅器皿上的文字,有刻有鑄,但鑄多于刻。從工藝技朮角

度講,鑄要比刻復雜,難度也大得多。就其制作工藝論之,鑄需先制范,而

范不僅需要刻,而且刻的是反體字。鑄造出來的文字的質量,取決于刻范的

好壞。只有范刻得好,范上文字筆畫的深淺適度、體式規范,鑄出來的文字

才能達到預想效果。顯然,雕刻深度適宜的反體字,要比雕刻正體字對技朮

要求嚴格得多。因此,金文的出現,是手工雕刻技朮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

據此,可以把金文看成是手工雕刻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篆書

大篆字體

篆書又分為大篆和小篆,是漢字書體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

大篆 在中國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對文字學的貢獻而言,

以史籀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它始變古文,別創新體,以趨簡便。著

有《大篆》十五篇。大篆是相對于小篆而言的。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周宣王時,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為籀所作,故世稱" 籀文" 。" 籀文" 乃據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礎上整理出來的,故其與古文或同或異。今其文散見于《說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小篆字體

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所創。秦始皇滅六國,統一華夏,其疆域廣而國事多,文書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雜,不便應用﹔加之,原有秦、楚、

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亦亟待統一。乃命臣工創

新體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

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

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

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划時代

的意義,占有重要地位。

隸書

隸書始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為秦朝縣之獄吏,因得罪于秦始皇

而被投入云陽獄中。他在獄中苦心覃思十年,損益小篆,作隸書三千字,

上之始皇。始皇采納用之,遂拜其為御史。當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務

多端,文書日繁,記錄事務單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種比小篆

更為省簡、規范的文字,以便于書寫和鐫刻。由于當時改簡小篆為社會

亟需,勢在必行,致使隸書這一比小篆規范得多的新的字體應運而生,

得以面世。

隸書文字

今人心目中的隸書,一般是指那種有波磔的、一橫一捺都拖著刻刀一樣的長長的尾巴的隸字。其實這只是隸字中的一種。波磔并不是隸書唯一的特征。

隸書從出現到成熟,有著一段較長時間的演變過程,種類也多有不同。一般說來,普通稱作隸書的,主要有秦隸和漢隸。秦隸是隸書的早期形式﹔漢隸則為隸書之成熟字體。人們通常所說的隸書,是指漢隸中的" 八分" 而言。" 八分"

是在秦隸之后,漸生波磔、

歸于整齊、規范,轉化而來的。隸書發展到八分,已經是姿致遒美、成熟,為人們喜愛而又得到長期使用之文字了。

隸書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演變,到了漢末魏初(公元三世紀初期),又出現了" 真書" 。真書又名" 正書" 、" 今隸" (以區別于漢隸),也即我們現在所說的" 楷書" 。

楷書

歐陽詢、柳公權等碑帖的字

楷書,又名真書、正書、今隸。楷書之" 楷" 者,法也,式也,

模也。草書之名出于草率、草稿,楷書之名則反之。雖然篆書和

隸書也有草寫者,以此而論,其工整者亦可謂之為" 楷" ,但這里

所說的楷書,是指自成一體、現在通用的" 楷書" 而言,如歐陽詢、

柳公權等碑帖的字等。

鐘繇的楷書文字

關于楷書的首創者,眾說不一。因為自魏、晉、南北朝,几百年來的

文字,是隸書中的八分與楷書筆意錯雜時期。比較一致的說法是由東漢王

次仲所創。現存實物中,只有魏時期鐘繇的" 賀克捷表" 的法度可稱為楷書

之祖。鐘繇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楷書書法家。

今天的楷書,其筆畫端庄,波磔勢少,是由古隸之方正,八分之遒美,

章草之簡捷等脫化、演變而來的(注:章草指" 用于章程文書之上者" ,是

由八分隸再簡約其點畫,以便于書寫之字體)。從三國時期鐘繇作" 楷書" 起,這種字體一直沿用至今,被視為標准字體而為世人所喜愛。

行書

行書,是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體,這

是后漢穎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變體,務從簡易,相間流行,

故稱之" 行書" 。自晉迄今,行書用處最大,用得最廣,一般性書寫几乎均用之。

草書

草書,又稱破草、今草,由篆書、八分、章草,沿襲多種古

文字變化而成。草書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帶有比較濃厚的隸書味

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進一步發展而成" 今草" ,即通

常人們習稱的" 一筆書" 。今草字中的大部分均章草或行書趨于簡

捷者。

漢字發展到草書一體,已近完美無暇。唐朝之后,雖又出新體,即張旭之" 狂草" 。但狂草寫出來他人多不能識,只能作為供人們欣賞的藝朮品,但失去了它作為記載和傳播信息的文字的作用。鑒于此因,草書難以再向前發展。文字的發展只能另辟新徑,沿著新開辟的方向──印刷字體演進了。

印刷字體

為反映中國文字發展的聯貫、系統,對印刷字體作簡要介紹。

印刷朮發明后,為適應印刷、尤其是書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漸向適于印版鐫刻的方向發展,出現了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體──宋體。

宋體字始發于雕版印刷的黃金時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稱這種字體為" 明朝體" 。隨著文化事業的發展,几百年來,在宋體字的基礎上又衍生出長宋、扁宋、仿宋等多種變體。

這些新生的字體,都是應雕版印刷和傳統的活字印刷的需要誕生的。近代西方印刷朮傳入后,在西文字體影響下,又出現了黑體、美朮字體等多種新的字體。

然而,由于宋體字即適于印刷刻版,又適合人們在閱讀時的視覺要求,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體。

竹簡、木櫝和錦帛

當人類社會出現文字的同時,書籍也就出現了。當時的書籍形式和現代的書籍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我們這樣定義書籍的概念,即將人們的經驗和事件用文字和圖象的形式記載于一定的物體上,以便于保存、傳播,那么,商代的甲骨文,就是最早的書籍了。另外,在樹葉和樹皮上也可以刻寫文字。《舊唐書》上就記載:" 天竺國書于貝多樹葉以記事。"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貝葉經。另外,鑄在青銅器上的金文,也可以稱為一種早期的書籍。

除了甲骨、青銅器、石刻外,在古代用作記載文字的材料還很多,如陶器、磚瓦、獸皮等,它們在人類文明史上都放射過燦爛的光輝。然而,更接近于今天書籍形式的,是從竹簡開始繼而出現了書寫于織物上的縑帛。

寫在竹簡和木牘上的書

中國古代真正的書籍形式,是從竹簡和木牘開始的。竹簡和木牘所開創的書籍形式和制度,對后來的書籍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冊" 、" 卷" 、" 編" 等書籍的單位、朮語,一直延用至今。

竹簡和木牘在形式和用途上不完全相同。

" 冊" 字

竹簡用的是皮薄而節長的竹子,先將圓竹鋸成一定的長度,再破為一定的寬度,削光整平后,即成為簡片。然后再用絲繩、麻繩、細皮條等分上下兩道編連簡片,即可用來書寫文字。也有先寫字,然后再按順序編聯成冊的。

竹子的外皮不易著墨,為了書寫方便,須將竹子的最外皮削去,或在內里面書寫。把竹子烘干這個工序稱為" 殺青" 。

" 冊" 字

竹簡是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 冊" 字,象征著一捆簡片系二道書繩,而金文中的" 典" 字則表示" 冊" 在几上。說明簡策制度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商代,但其戰國以前的簡續實物,今天還未有發現,在周代的文獻中有許多關于用簡讀傳遞命令及公文的記載。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了在學朮上百家爭鳴的局面,竹簡

成為各家著書立說的主要形式。這時關于使用竹簡的記載就更多

了。例如,孔子晚年讀" 易" ,致使" 韋編三絕" ,說明由于反復的閱讀,致使編系竹簡的繩子斷了三次。

木牘圖片

牘是與簡策同時使用的記載文字的形式,它多用木片制成,所以稱為

" 木牘" 。它和竹簡不同的是,竹簡的一片雖只寫一行文字,但它可以用繩

子系聯起來,可容納較長的文章,而木牘則是以一片為單位,在一片牘上

記載較少的文字。木牘的一片也稱為" 方" ,一般較長的文章用策來書寫,

而較短的文章則書寫于牘上。木牘的長度一般為一尺左右,所以也稱為"

尺牘" 。在一片木牘上,可書寫一百多字,也可以兩面書寫。

以竹簡為主要形式的書籍的黃金時代,是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的

春秋戰國時代。由于" 百家爭鳴" 的局面,使各種學朮思想空前活躍,各種學朮著作層出不窮。以孔子為代表的思想家、教育家,整理、編定了一批古代的著作,這就是一直流傳到今天的《賜》、《書》、《詩》、《儀禮》、《春秋》五經。這些早期的書籍,當時就是以竹簡的形式出現的。孔子所開創的教育活動,更打破了極少數人壟斷文化知識的現象,出現了" 士" 的知識階層,這反過來又促使了更多著作的出現。

寫在錦帛上的書

所謂帛書,就是將文字、圖象寫繪于絲織品上的一種書籍形式。在紙張

未發明前,帛書是和竹簡同時使用的一種書籍形式。在先秦的一些著作中,

往往是竹簡和帛書并提,說明帛在當時已是一種書寫文字的主要材料。

帛書

在春秋戰國時代,上層社會也普遍用縑帛作為書寫著作或公文的材料。

在紙紙發明以前的几百年歷史中,帛書曾是書籍的主要形式之一。

中國古代的絲織技朮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一些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也曾發現原始的絲織品和石器、陶器制成的紡輪。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已有絲、蠶、帛、桑等字。安陽殷墟中也發現過絲帛的殘跡。研究証明,當時的絲織技朮已很進步。

以上事實,足以說明在春秋戰國以前,我國古代的絲織技朮已有很久的歷史,它除了主要用作上層社會的衣料外,也是書寫的理想材料。但由于其價格昂貴,不如竹簡使用的普遍。

大約在秦至西漢間,是帛書使用最多的時期。由于絲織技朮的進步,為社會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縑帛,用于各種重要典籍、文書、信件的書寫。絲織品雖是當時最輕便的書寫材料,但其價格還起很昂貴的,除了上層社會以外,普通人是難以使用的。

在帛書的出土中,最有名的是 1973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的發現。這次出土的帛書有十多種,十二萬多字,用黑墨書寫于絲織品上,字體有小篆和隸書。

在簡策和帛書應用的時代," 篇" 是竹簡的單位,而" 卷" 則是帛書的單位。 古代紙寫本書籍

繼簡策和帛書之后出現的書籍形式是紙寫本書籍。由于紙張的發明和推廣應用,為人類找到了一種最理想的書寫材料,這對于促進書籍數量的增加,推動社會文化的發展,具有開創性的歷史意義。

雖然在西漢中期就發明了紙張,但是普遍用紙作為書寫材料,仍經歷了几百年的發展過程。西漢的紙,質量還很粗糙,難以用作書寫材料。蔡倫于東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105年),造出了質量較好的紙,紙張才開始作為書寫材料。但是由于人們的習慣勢力,簡牘和縑帛仍被看作是正統的書寫材料,紙張仍未被廣泛地使用。除了人們的習慣勢力外,當時紙的產量有限、質量不高,也是重要的原因。但是,當時紙的價格畢竟比縑帛要便宜得多,一般中下層知識分子,由于無力用縑帛書寫,多采用紙張。

西晉時(公元3世紀),左思寫《三都試》十年始成," 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這是歷史上有名的" 洛陽紙貴" 的故事,它說明在公元3世紀,紙已普遍被用作書寫材料,和崔援時代不同的是,不僅貧寒者用紙,即使" 豪貴之家" 也競相用紙,說明紙已不被看作一種低級的書寫材料了。

東晉元興元年(公元403年),桓玄據有建康(今南京),他下令:" 古無紙故用簡,非主于敬也。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 這是統治者下令推廣以紙代簡的最早記載,對于紙的推廣應用也起著一定的作用。到南北朝時,紙書已風行全國,簡帛已被紙質寫本所代替。

從蔡倫造出優質紙開始,紙抄本書籍就開始出現了,《后漢書﹒蔡倫傳》中就說過" 自是莫不從用焉" ,但當時使用面是很小的。隨著紙張產量的增加,質量的不斷提高,用紙作為書寫材料,才逐漸的擴大應用,經歷了几百年的發展過程,紙抄本書籍,才完全代替了簡讀和縑帛。

本世紀以來,在我國西部地區不斷有古代紙抄本書籍的發現,這些實物進一步証明

了自紙張發明后到印刷朮發明前,紙張用于書寫材料的發展歷史。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提出這樣的結論:蔡倫改進造紙技朮后,紙已開始作為書寫材料。隨著紙的質量和產量的不斷提高,紙作為書寫材料越來越普遍。但由于人們的習慣勢力,到東漢末年,簡帛仍占著統治地位。西晉以后,紙質抄本才逐漸占了統治地位。公元4世紀,紙質抄本已完全代替了簡帛。南北朝以后至唐代中期,是紙質抄本書籍的全盛時期。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和科學技朮的進步,紙抄本書籍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這就導致了印刷朮的發明。

【汉字发展】

在汉字发展史上,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传统的分期是以汉字字体变化为标准,即以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为标准划分为四个阶段。这项成果提出,字体变化不是汉字发展中的本质变化,不能说明汉字的历史发展规律,而应从汉字的构造方法的变化来说明汉字的本质变化。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汉字发展三阶段的理论。即第一阶段是图画文字阶段。商代以前的文字应该属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以表形文字为基础,以表音文字为主体的表音文字阶段。从甲骨文到秦代的文字都属于这个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形声字为主体,还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阶段,从秦汉到现代汉字都属于这个阶段。

漢字的發展

考古和文獻記載說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國的文字──漢字,已經誕生并日趨成熟了。

早期的定型文字──甲骨文

中國的文字從出現至今,已經歷了早期的圖畫文字、甲骨文字、

古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以及印刷朮發明后為適應印

刷要求而逐漸派生出來的各種印刷字體等漫長的發展歷程。其中,甲

骨文字被人們看作是中國最早的定型文字。

19世紀后期,在河南安陽,農民在耕地時偶爾發

現了甲骨的碎片,他們把這些甲骨作為龍骨賣到藥

房。1899年,古文字學家劉鄂在別人所服的中藥中,發現了這種上面刻

有古文字的甲骨,便開始收集研究工作。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寫或刻在龜甲、獸骨之上的文字,其內容多為"

卜辭" ,也有少數為" 記事辭" 。因為那時人們用被灼燙過的甲骨上的紋絡來判斷事物的吉凶。占卜完畢,就將占卜的時間、人名、所問事情、占卜結果,以及事后驗証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顯特征的甲骨文。

甲骨上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書墨書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滿朱砂,其字體與今不同,因此難以辨認。現已發現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個。經過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們分析、判斷,能夠辨認的已近兩千。這些甲骨文字,多為從圖畫文字中演變而成的

象形文字,許多字的筆畫繁復,近似于圖畫,而且異體字較多。

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

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聲、假借的文字,從而說明文字的使用已經有了相當長

久的歷史。

金文

繼甲骨文之后出現的漢字書體就是金文。由于這種文字多鑄各種青銅器上而得名,也稱為鐘鼎文或青銅器銘文。

至今所見最早有銘文的青銅器,為商代中期以后之物,銘文

都很簡單,文字書體近似于甲骨文。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周的青銅

器銘文。

金文是雕刻或鑄造在青銅器皿上的文字,常載于各種彝器、樂器、

兵器、度量衡器、鑄幣、銅鏡和金屬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之上載文數

量最多。各種器物上的文字,較之甲骨文長且完整。字數少者數十字,

多者數百字。例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就載字二百九十一個。

現存字數最多的是西周遺物" 毛公鼎" ,載文五百字。

其次是戰國時期河北平山縣的中山王鼎,載文四百六十九字。

再次是與中山王鼎同時出土的中山王方壺,載文四百四十八字。各種器

物上的文字,多刻或鑄在器物的外面,但也不乏鑄于器物內壁者,甚至還有

的刻或鑄在器物的蓋、柄、耳子、足、頸之上。真是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散氏盤

刻或鑄在鐘鼎彝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記載戰爭、盟約、條例、典

禮、賞賜、任命等政治事件,早期的金文則多刻有卜名、謚號、氏族名、

器物名。現存載文最長的" 毛公鼎" 全文五百字,分五段,各段均為" 王

若曰" 起,顯然是出自當時(周成王時,公元前1115-1079年)史官之

手,目的在于鑄在鼎上,傳之長久。又如,公元前八九世紀的" 散氏盤" ,

載有關于當時二諸侯采邑疆界的條款。

可見,手工雕刻技朮發展到用于刻鑄金文,較之甲骨用途更廣,于

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大的推動作用。

鐘鼎彝器等青銅器皿上的文字,有刻有鑄,但鑄多于刻。從工藝技朮角

度講,鑄要比刻復雜,難度也大得多。就其制作工藝論之,鑄需先制范,而

范不僅需要刻,而且刻的是反體字。鑄造出來的文字的質量,取決于刻范的

好壞。只有范刻得好,范上文字筆畫的深淺適度、體式規范,鑄出來的文字

才能達到預想效果。顯然,雕刻深度適宜的反體字,要比雕刻正體字對技朮

要求嚴格得多。因此,金文的出現,是手工雕刻技朮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

據此,可以把金文看成是手工雕刻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篆書

大篆字體

篆書又分為大篆和小篆,是漢字書體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

大篆 在中國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對文字學的貢獻而言,

以史籀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它始變古文,別創新體,以趨簡便。著

有《大篆》十五篇。大篆是相對于小篆而言的。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周宣王時,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為籀所作,故世稱" 籀文" 。" 籀文" 乃據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礎上整理出來的,故其與古文或同或異。今其文散見于《說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小篆字體

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所創。秦始皇滅六國,統一華夏,其疆域廣而國事多,文書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雜,不便應用﹔加之,原有秦、楚、

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亦亟待統一。乃命臣工創

新體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

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

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

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划時代

的意義,占有重要地位。

隸書

隸書始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為秦朝縣之獄吏,因得罪于秦始皇

而被投入云陽獄中。他在獄中苦心覃思十年,損益小篆,作隸書三千字,

上之始皇。始皇采納用之,遂拜其為御史。當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務

多端,文書日繁,記錄事務單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種比小篆

更為省簡、規范的文字,以便于書寫和鐫刻。由于當時改簡小篆為社會

亟需,勢在必行,致使隸書這一比小篆規范得多的新的字體應運而生,

得以面世。

隸書文字

今人心目中的隸書,一般是指那種有波磔的、一橫一捺都拖著刻刀一樣的長長的尾巴的隸字。其實這只是隸字中的一種。波磔并不是隸書唯一的特征。

隸書從出現到成熟,有著一段較長時間的演變過程,種類也多有不同。一般說來,普通稱作隸書的,主要有秦隸和漢隸。秦隸是隸書的早期形式﹔漢隸則為隸書之成熟字體。人們通常所說的隸書,是指漢隸中的" 八分" 而言。" 八分"

是在秦隸之后,漸生波磔、

歸于整齊、規范,轉化而來的。隸書發展到八分,已經是姿致遒美、成熟,為人們喜愛而又得到長期使用之文字了。

隸書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演變,到了漢末魏初(公元三世紀初期),又出現了" 真書" 。真書又名" 正書" 、" 今隸" (以區別于漢隸),也即我們現在所說的" 楷書" 。

楷書

歐陽詢、柳公權等碑帖的字

楷書,又名真書、正書、今隸。楷書之" 楷" 者,法也,式也,

模也。草書之名出于草率、草稿,楷書之名則反之。雖然篆書和

隸書也有草寫者,以此而論,其工整者亦可謂之為" 楷" ,但這里

所說的楷書,是指自成一體、現在通用的" 楷書" 而言,如歐陽詢、

柳公權等碑帖的字等。

鐘繇的楷書文字

關于楷書的首創者,眾說不一。因為自魏、晉、南北朝,几百年來的

文字,是隸書中的八分與楷書筆意錯雜時期。比較一致的說法是由東漢王

次仲所創。現存實物中,只有魏時期鐘繇的" 賀克捷表" 的法度可稱為楷書

之祖。鐘繇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楷書書法家。

今天的楷書,其筆畫端庄,波磔勢少,是由古隸之方正,八分之遒美,

章草之簡捷等脫化、演變而來的(注:章草指" 用于章程文書之上者" ,是

由八分隸再簡約其點畫,以便于書寫之字體)。從三國時期鐘繇作" 楷書" 起,這種字體一直沿用至今,被視為標准字體而為世人所喜愛。

行書

行書,是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體,這

是后漢穎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變體,務從簡易,相間流行,

故稱之" 行書" 。自晉迄今,行書用處最大,用得最廣,一般性書寫几乎均用之。

草書

草書,又稱破草、今草,由篆書、八分、章草,沿襲多種古

文字變化而成。草書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帶有比較濃厚的隸書味

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進一步發展而成" 今草" ,即通

常人們習稱的" 一筆書" 。今草字中的大部分均章草或行書趨于簡

捷者。

漢字發展到草書一體,已近完美無暇。唐朝之后,雖又出新體,即張旭之" 狂草" 。但狂草寫出來他人多不能識,只能作為供人們欣賞的藝朮品,但失去了它作為記載和傳播信息的文字的作用。鑒于此因,草書難以再向前發展。文字的發展只能另辟新徑,沿著新開辟的方向──印刷字體演進了。

印刷字體

為反映中國文字發展的聯貫、系統,對印刷字體作簡要介紹。

印刷朮發明后,為適應印刷、尤其是書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漸向適于印版鐫刻的方向發展,出現了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體──宋體。

宋體字始發于雕版印刷的黃金時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稱這種字體為" 明朝體" 。隨著文化事業的發展,几百年來,在宋體字的基礎上又衍生出長宋、扁宋、仿宋等多種變體。

這些新生的字體,都是應雕版印刷和傳統的活字印刷的需要誕生的。近代西方印刷朮傳入后,在西文字體影響下,又出現了黑體、美朮字體等多種新的字體。

然而,由于宋體字即適于印刷刻版,又適合人們在閱讀時的視覺要求,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體。

竹簡、木櫝和錦帛

當人類社會出現文字的同時,書籍也就出現了。當時的書籍形式和現代的書籍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我們這樣定義書籍的概念,即將人們的經驗和事件用文字和圖象的形式記載于一定的物體上,以便于保存、傳播,那么,商代的甲骨文,就是最早的書籍了。另外,在樹葉和樹皮上也可以刻寫文字。《舊唐書》上就記載:" 天竺國書于貝多樹葉以記事。"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貝葉經。另外,鑄在青銅器上的金文,也可以稱為一種早期的書籍。

除了甲骨、青銅器、石刻外,在古代用作記載文字的材料還很多,如陶器、磚瓦、獸皮等,它們在人類文明史上都放射過燦爛的光輝。然而,更接近于今天書籍形式的,是從竹簡開始繼而出現了書寫于織物上的縑帛。

寫在竹簡和木牘上的書

中國古代真正的書籍形式,是從竹簡和木牘開始的。竹簡和木牘所開創的書籍形式和制度,對后來的書籍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冊" 、" 卷" 、" 編" 等書籍的單位、朮語,一直延用至今。

竹簡和木牘在形式和用途上不完全相同。

" 冊" 字

竹簡用的是皮薄而節長的竹子,先將圓竹鋸成一定的長度,再破為一定的寬度,削光整平后,即成為簡片。然后再用絲繩、麻繩、細皮條等分上下兩道編連簡片,即可用來書寫文字。也有先寫字,然后再按順序編聯成冊的。

竹子的外皮不易著墨,為了書寫方便,須將竹子的最外皮削去,或在內里面書寫。把竹子烘干這個工序稱為" 殺青" 。

" 冊" 字

竹簡是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 冊" 字,象征著一捆簡片系二道書繩,而金文中的" 典" 字則表示" 冊" 在几上。說明簡策制度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商代,但其戰國以前的簡續實物,今天還未有發現,在周代的文獻中有許多關于用簡讀傳遞命令及公文的記載。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了在學朮上百家爭鳴的局面,竹簡

成為各家著書立說的主要形式。這時關于使用竹簡的記載就更多

了。例如,孔子晚年讀" 易" ,致使" 韋編三絕" ,說明由于反復的閱讀,致使編系竹簡的繩子斷了三次。

木牘圖片

牘是與簡策同時使用的記載文字的形式,它多用木片制成,所以稱為

" 木牘" 。它和竹簡不同的是,竹簡的一片雖只寫一行文字,但它可以用繩

子系聯起來,可容納較長的文章,而木牘則是以一片為單位,在一片牘上

記載較少的文字。木牘的一片也稱為" 方" ,一般較長的文章用策來書寫,

而較短的文章則書寫于牘上。木牘的長度一般為一尺左右,所以也稱為"

尺牘" 。在一片木牘上,可書寫一百多字,也可以兩面書寫。

以竹簡為主要形式的書籍的黃金時代,是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的

春秋戰國時代。由于" 百家爭鳴" 的局面,使各種學朮思想空前活躍,各種學朮著作層出不窮。以孔子為代表的思想家、教育家,整理、編定了一批古代的著作,這就是一直流傳到今天的《賜》、《書》、《詩》、《儀禮》、《春秋》五經。這些早期的書籍,當時就是以竹簡的形式出現的。孔子所開創的教育活動,更打破了極少數人壟斷文化知識的現象,出現了" 士" 的知識階層,這反過來又促使了更多著作的出現。

寫在錦帛上的書

所謂帛書,就是將文字、圖象寫繪于絲織品上的一種書籍形式。在紙張

未發明前,帛書是和竹簡同時使用的一種書籍形式。在先秦的一些著作中,

往往是竹簡和帛書并提,說明帛在當時已是一種書寫文字的主要材料。

帛書

在春秋戰國時代,上層社會也普遍用縑帛作為書寫著作或公文的材料。

在紙紙發明以前的几百年歷史中,帛書曾是書籍的主要形式之一。

中國古代的絲織技朮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一些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也曾發現原始的絲織品和石器、陶器制成的紡輪。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已有絲、蠶、帛、桑等字。安陽殷墟中也發現過絲帛的殘跡。研究証明,當時的絲織技朮已很進步。

以上事實,足以說明在春秋戰國以前,我國古代的絲織技朮已有很久的歷史,它除了主要用作上層社會的衣料外,也是書寫的理想材料。但由于其價格昂貴,不如竹簡使用的普遍。

大約在秦至西漢間,是帛書使用最多的時期。由于絲織技朮的進步,為社會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縑帛,用于各種重要典籍、文書、信件的書寫。絲織品雖是當時最輕便的書寫材料,但其價格還起很昂貴的,除了上層社會以外,普通人是難以使用的。

在帛書的出土中,最有名的是 1973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的發現。這次出土的帛書有十多種,十二萬多字,用黑墨書寫于絲織品上,字體有小篆和隸書。

在簡策和帛書應用的時代," 篇" 是竹簡的單位,而" 卷" 則是帛書的單位。 古代紙寫本書籍

繼簡策和帛書之后出現的書籍形式是紙寫本書籍。由于紙張的發明和推廣應用,為人類找到了一種最理想的書寫材料,這對于促進書籍數量的增加,推動社會文化的發展,具有開創性的歷史意義。

雖然在西漢中期就發明了紙張,但是普遍用紙作為書寫材料,仍經歷了几百年的發展過程。西漢的紙,質量還很粗糙,難以用作書寫材料。蔡倫于東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105年),造出了質量較好的紙,紙張才開始作為書寫材料。但是由于人們的習慣勢力,簡牘和縑帛仍被看作是正統的書寫材料,紙張仍未被廣泛地使用。除了人們的習慣勢力外,當時紙的產量有限、質量不高,也是重要的原因。但是,當時紙的價格畢竟比縑帛要便宜得多,一般中下層知識分子,由于無力用縑帛書寫,多采用紙張。

西晉時(公元3世紀),左思寫《三都試》十年始成," 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這是歷史上有名的" 洛陽紙貴" 的故事,它說明在公元3世紀,紙已普遍被用作書寫材料,和崔援時代不同的是,不僅貧寒者用紙,即使" 豪貴之家" 也競相用紙,說明紙已不被看作一種低級的書寫材料了。

東晉元興元年(公元403年),桓玄據有建康(今南京),他下令:" 古無紙故用簡,非主于敬也。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 這是統治者下令推廣以紙代簡的最早記載,對于紙的推廣應用也起著一定的作用。到南北朝時,紙書已風行全國,簡帛已被紙質寫本所代替。

從蔡倫造出優質紙開始,紙抄本書籍就開始出現了,《后漢書﹒蔡倫傳》中就說過" 自是莫不從用焉" ,但當時使用面是很小的。隨著紙張產量的增加,質量的不斷提高,用紙作為書寫材料,才逐漸的擴大應用,經歷了几百年的發展過程,紙抄本書籍,才完全代替了簡讀和縑帛。

本世紀以來,在我國西部地區不斷有古代紙抄本書籍的發現,這些實物進一步証明

了自紙張發明后到印刷朮發明前,紙張用于書寫材料的發展歷史。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提出這樣的結論:蔡倫改進造紙技朮后,紙已開始作為書寫材料。隨著紙的質量和產量的不斷提高,紙作為書寫材料越來越普遍。但由于人們的習慣勢力,到東漢末年,簡帛仍占著統治地位。西晉以后,紙質抄本才逐漸占了統治地位。公元4世紀,紙質抄本已完全代替了簡帛。南北朝以后至唐代中期,是紙質抄本書籍的全盛時期。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和科學技朮的進步,紙抄本書籍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這就導致了印刷朮的發明。


相关文章

  •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学设计 兰高学校小学部 王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以及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借助网络和其他文字资料了解关于汉字的知识,推想汉字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 ...查看


  • 专家们对汉字的错误认识
  • 非理性论争不利于汉字的发展!一个世纪以来,一些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所谓专家,习惯于拿着放大镜来审视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发出怨恨和诅咒.在他们的眼里,凡是西方的东东,都必然是先进的.科学的:反之,凡是传统的东东,则肯定是落后的.不科学的 ...查看


  • 汉字家具造型新概念设计
  • 摘 要:汉字作为我们中国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和表现形式,是几千年来劳动人们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相互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汉字不仅在结构构思巧妙,还具有一种质朴的独特美感.所以说汉字在拥有文化性的同时有着一定的艺术性,这一艺术性在当前备受 ...查看


  • 汉字发展历史
  •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也是寿命最长的一种文字.汉字有八部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 汉字开始产生的时间,还难以断定.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铸在铜器上的文字.商代的文字已经是很发达的文字 ...查看


  • 汉字对维护中国统一的作用
  • 汉字对维护中国统一的作用 --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国的第二大万里长城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作用,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一样,是记录语言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辅助工具.它是由汉族人民创造并使用的文字. 汉字,亦称 ...查看


  • 孙中山先生的汉字观
  • 中山先生的<治国方略>一文中,有"以作文为证"一章,主要阐述了文法.文理之学的重要性,而开头部分,作者则用了占全章三分之一的篇幅,对汉字的历史功绩.汉字的作用.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等,作了精当的概括性阐述,今天读 ...查看


  • 汉字手抄报:汉字发展的新观点
  •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刘又辛教授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字发展史纲要",其最终成果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汉字发展史纲要>,这项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的观点. 1.关于汉字发展史 ...查看


  • 汉字与文化 1
  • 1.谈谈汉字在解读文化方面的优势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汉字在诸多方面都和中国人息息相关.包括审美.思维.思想等等方面都对中国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1)汉字不同于拼音等其他载体,它是由音.形.意组成.比起其他 ...查看


  • 安书楷 汉字书写唤醒民族自尊增强民族自信
  • 汉字书写-唤醒民族自尊 增强民族自信 (作者:安书楷) 众所周知,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步入文明的标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兴旺繁衍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的根.汉字不仅在中华文化的传承 ...查看


  • 汉字与文化
  • 再妄自菲薄:同时也认识到了"汉字优越论"的片面,我们不再夜郎自大,对于汉字我们能够客观冷静全面的看待它的优缺点.另一方面,在两千多年的汉字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更深更广地揭示汉字本身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并逐渐地把这种研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