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部审计为实体建立内部监督体系的要点

以内部审计为实体建立内部监督体系的要点

1.正确处理董事会与内部审计间的关系。

由于利用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所有者对受托经营的经理层的监督,因此,内部审计只有直接对代表所有者利益且又参与企业主要经营决策的董事会负责,才能实现这一监督。为此,内部审计应隶属于董事会下设的、由独立董事负责的审计专门委员会。同时,由于内部审计又要满足经理层的各种需要,若内部审计的一切活动都需由审计委员会决定,既无必要也影响效率,这就需要董事会授权经理层可在一定范围内直接运用内部审计。其中,以经理层为监督对象的内部审计活动,如对经理层执行董事会决议的监督、对经营业绩的鉴证和评价、经理离任审计等,均应由审计专门委员会组织开展。而以公司其他职能部门、下属分支机构等分权单位为监督对象的内部审计活动,为提高管理和决策效率和效益而进行的审计活动,则可由经理层组织实施,但审计结果应报审计委员会备案,且审计委员会有权对审计情况进行检查。

2.正确处理监事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监事会代表的是全体股东,因而其定位应是内部监督评价体系的最高领导者。其权力包括三方面:—是代表全体股东直接实施监督,包括检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行为的合规性和合法性等。这可在监事会领导下借助内部审计实施监督;二是

在必要时检查审计专门委员会组织的内部审计事宜;三是对内部监督评价中发生的任何争议。监事会有最后的裁决权。

为使监事会独立行使其权力,需从两方面完善监事会制度:一是引入外部监事,对内部审计的结果,应由外部监事发表意见;二是应由监事担任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这是因为,监事会的监督对象包括董事会和经理层,而监事会不直接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因此,董事会和经理层就存在利用信息不对称形成“合谋”的动机与可能,包括对内部审计的监督活动实施控制或限制。 而以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作为监事会派驻内审机构的“代表”,可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一是避免内审机构被控制;二是增加监事会对经营管理过程的了解,减少信息不对称,也使监事会监督更有针对性,提高效率;三是一定程度上解除内审机构具有多重身份的压力。与此相适应,内审机构负责人的考核评价应由监事会负责,并报股东大会批准,以保持其独立性。

3.内部审计人员。

内审人员的聘用或解聘、考核与激励措施的制定等都应主要由内审机构负责人报请董事会或监事会进行,而不应受控于经理层。

4.内部审计工作规则。

由于内部审计服务于多重主体又作用于多重主体,因而常常会成为矛盾的汇聚点,这也使得对内审工作的考核成为难点。为此,应由权威机构或部门制定一套普通适用的内部审计基本工作

规则来规范内部审计,为内审工作及对内审工作的考核提供一个客观的依据。我国对此也有所尝试,如 199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1995年制定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但这些规范在某些方面代表的是政府审计的要求,不能满足现代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需要。本文认为,可参照独立审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的方式,借鉴国际上一些成熟的经验,制定内部审计准则指引,从程序上和方法上对内审进行规范。

以内部审计为实体建立内部监督体系的要点

1.正确处理董事会与内部审计间的关系。

由于利用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所有者对受托经营的经理层的监督,因此,内部审计只有直接对代表所有者利益且又参与企业主要经营决策的董事会负责,才能实现这一监督。为此,内部审计应隶属于董事会下设的、由独立董事负责的审计专门委员会。同时,由于内部审计又要满足经理层的各种需要,若内部审计的一切活动都需由审计委员会决定,既无必要也影响效率,这就需要董事会授权经理层可在一定范围内直接运用内部审计。其中,以经理层为监督对象的内部审计活动,如对经理层执行董事会决议的监督、对经营业绩的鉴证和评价、经理离任审计等,均应由审计专门委员会组织开展。而以公司其他职能部门、下属分支机构等分权单位为监督对象的内部审计活动,为提高管理和决策效率和效益而进行的审计活动,则可由经理层组织实施,但审计结果应报审计委员会备案,且审计委员会有权对审计情况进行检查。

2.正确处理监事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监事会代表的是全体股东,因而其定位应是内部监督评价体系的最高领导者。其权力包括三方面:—是代表全体股东直接实施监督,包括检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行为的合规性和合法性等。这可在监事会领导下借助内部审计实施监督;二是

在必要时检查审计专门委员会组织的内部审计事宜;三是对内部监督评价中发生的任何争议。监事会有最后的裁决权。

为使监事会独立行使其权力,需从两方面完善监事会制度:一是引入外部监事,对内部审计的结果,应由外部监事发表意见;二是应由监事担任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这是因为,监事会的监督对象包括董事会和经理层,而监事会不直接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因此,董事会和经理层就存在利用信息不对称形成“合谋”的动机与可能,包括对内部审计的监督活动实施控制或限制。 而以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作为监事会派驻内审机构的“代表”,可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一是避免内审机构被控制;二是增加监事会对经营管理过程的了解,减少信息不对称,也使监事会监督更有针对性,提高效率;三是一定程度上解除内审机构具有多重身份的压力。与此相适应,内审机构负责人的考核评价应由监事会负责,并报股东大会批准,以保持其独立性。

3.内部审计人员。

内审人员的聘用或解聘、考核与激励措施的制定等都应主要由内审机构负责人报请董事会或监事会进行,而不应受控于经理层。

4.内部审计工作规则。

由于内部审计服务于多重主体又作用于多重主体,因而常常会成为矛盾的汇聚点,这也使得对内审工作的考核成为难点。为此,应由权威机构或部门制定一套普通适用的内部审计基本工作

规则来规范内部审计,为内审工作及对内审工作的考核提供一个客观的依据。我国对此也有所尝试,如 199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1995年制定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但这些规范在某些方面代表的是政府审计的要求,不能满足现代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需要。本文认为,可参照独立审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的方式,借鉴国际上一些成熟的经验,制定内部审计准则指引,从程序上和方法上对内审进行规范。


相关文章

  • 原创:加强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2 中国论文网 摘 要 自我国加入WTO 以来,伴随着金融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提高,金融体系中潜在的风险隐患将进一步显露出来,再加之不断发生的 ...查看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办法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团化.多元化发展的监管需要,规范其经营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查看


  • 集团企业组织绩效管理的十个侧重点
  • 集团企业组织绩效管理的十个侧重点 (文/马敏 北京求是联合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咨询师) 目前,很多集团企业在通过绩效管理提升组织能力时,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将从组织绩效管理所涉及的方向.能力和动力三个基本问题出发,简要分析集团企 ...查看


  • 满园春色关不住
  • 作者:朱清清熊开国 金融学刊 1996年04期 当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浪潮,犹如一江春水,势不可挡.如何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课题,业已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本文拟从基层行实行股份制改造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课题. 一.问题 ...查看


  • 村镇银行"案件风险防控实务培训"考试题
  • 彭州民生村镇银行"案件风险防控实务培训"考试题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 (总分 20 分,每题 1 分.选少.选多.不选均不得分.) 1.属于风险的基本构成要素的有(A B D) A.风险因素 B.风险事件 C.风险 ...查看


  •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难题及对策
  • 作者:窦祥胜 理论建设 1997年11期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面临着公司治理结构中控制权如何配置和行使,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主体如何选择,国有企业内部改革与企业外部环境再工程改造如何协调三个方面的难题:并提 ...查看


  • 谈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
  • 摘 要: 文章针对后勤财务管理的问题,分析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高校后勤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顺利发展. 关键词: 高校后勤 财务管理 社会服务化 一.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后勤的组织性质定 ...查看


  • 电子科技大学后勤保障工作的认识和定位
  • 电子科技大学后勤保障工作的重新认识和定位探讨 随着我校清水河校区的顺利启用,首批8800名学生成功入住,后勤服务市场的增量业已形成,如何更好的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后勤保障是我们每个后勤人面临的新的课题.学校应以清水河校区启用为契机,在新校区各 ...查看


  • 物流方案与设计PPT
  • 第一章 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原理 物流方案是指从事物流活动的物流项目和物流运作总称,是为解决现实中物流系统和物流管理活动中存在问题,实现物流管理系统化和合理化的一系列的技术.方法.手段.措施等的集成,是一系列可操作的标准化业务流程(SOP).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