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考试总结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而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某种特殊的喜好,而是有其客观的必然性。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客观需要。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如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一个不断认识、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一个不断深入认识中国国情,揭示和掌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规律的过程。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和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

3、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在六个方面,即(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3)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4)关于政策和策略(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6)关于党的建设,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条件如何?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什么是思想路线?

答: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依据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重新确立及发展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 实事" 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求" 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的第一项基本内容是一切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 " 本本" 或" 原则" 出发。这是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 实事求是的第二项基本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是实事

求是的根本途径。 实事求是的第三项基本内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根本出发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国情的特征、矛盾、任务及革命特征

2、什么是总路线?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怎样的?如何理解?

4、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革命政权道路的可能性?

5、三大法宝?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义社会的特征?

2、我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实质、特点?

3、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和步骤?

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如何进行改造?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我国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探索过程?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十七大上胡锦涛主席又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做出了阐述:“解放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是互为条件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达到共同富裕。后者是最终目标与实现方式。”

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经济、文化、教育突飞猛进,这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社会主义本质是密不可分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明知决策,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到终极就是共产主义.

2、邓小平是怎样归纳社会主义本质的?如何理解?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教材说这个概括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大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这个概括具有三个特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具有很强的国情意识。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 为认识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指明了方向。

这个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过去的问题,一是在有些时候离开生产力的发展而片面地讲生产关系的变革;二是在理论上,往往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这是不完全的。邓小平同志把它讲全了。这是一个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第二,为把握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提供了指南。

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东西是什么?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他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第三,为打破以往的某些不正确观念找到了根据。

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我们以往是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的,这其中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问题上。我们在长时间里,把计划经济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并且极力加以维护。与此同时,我们把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极力加以批判。是邓小平同志从根本上接触了人们的思想束缚,消除了人们的种种误解,为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如何理解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基础上。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4、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首要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决定了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和速度上迅速增长,也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革。

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人生产,使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它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因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科学化、现代化。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使物的要素和人要素有机结合,即管理是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科学技术与经济广泛结合,使得管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范畴。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 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党的十三大从我国人口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文化发展等几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更加全面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党的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此之长?(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具有客观必然性。①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决定: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任务; 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②这是由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的经济、教育、科技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还属于发展中国家,需要数十年的奋斗,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经历一个特定的较长时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的。我国是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点低、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 战后,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在这历史条件下,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与此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主要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关系?

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但是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通过若干阶段的具体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在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需要提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形成阶段性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过去制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以及现在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

5、”三步走“、”新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

“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 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6、如何理解我国当前小康社会的三大特征?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我国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历史背景?

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潮流

2、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3、什么是”三个有利于“标准?怎样理解?

三个有利于标准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第一条,是从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重大贡献;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第二条,是从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应该得到不断增强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既是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高度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贡献;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第三条,是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人民性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一切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综合高度,言简意赅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是生产力标准。

4、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5、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依据有哪些?

6、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如何?

格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开放,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格局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

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我国建国之初选择计划经济的条件有哪些?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

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6、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内容、实现形式?

7、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作用?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内容、必然性?

9、如何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10、正确理解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

1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如何?

1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特征如何?

13、如何理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14、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15、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16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如何理解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意义?(为什么)?

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如何?(怎么做)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而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某种特殊的喜好,而是有其客观的必然性。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客观需要。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如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一个不断认识、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一个不断深入认识中国国情,揭示和掌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规律的过程。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和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

3、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在六个方面,即(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3)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4)关于政策和策略(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6)关于党的建设,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条件如何?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什么是思想路线?

答: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依据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重新确立及发展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 实事" 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求" 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的第一项基本内容是一切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 " 本本" 或" 原则" 出发。这是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 实事求是的第二项基本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是实事

求是的根本途径。 实事求是的第三项基本内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根本出发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国情的特征、矛盾、任务及革命特征

2、什么是总路线?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怎样的?如何理解?

4、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革命政权道路的可能性?

5、三大法宝?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义社会的特征?

2、我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实质、特点?

3、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和步骤?

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如何进行改造?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我国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探索过程?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十七大上胡锦涛主席又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做出了阐述:“解放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是互为条件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达到共同富裕。后者是最终目标与实现方式。”

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经济、文化、教育突飞猛进,这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社会主义本质是密不可分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明知决策,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到终极就是共产主义.

2、邓小平是怎样归纳社会主义本质的?如何理解?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教材说这个概括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大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这个概括具有三个特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具有很强的国情意识。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 为认识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指明了方向。

这个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过去的问题,一是在有些时候离开生产力的发展而片面地讲生产关系的变革;二是在理论上,往往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这是不完全的。邓小平同志把它讲全了。这是一个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第二,为把握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提供了指南。

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东西是什么?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他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第三,为打破以往的某些不正确观念找到了根据。

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我们以往是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的,这其中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问题上。我们在长时间里,把计划经济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并且极力加以维护。与此同时,我们把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极力加以批判。是邓小平同志从根本上接触了人们的思想束缚,消除了人们的种种误解,为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如何理解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基础上。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4、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首要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决定了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和速度上迅速增长,也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革。

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人生产,使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它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因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科学化、现代化。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使物的要素和人要素有机结合,即管理是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科学技术与经济广泛结合,使得管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范畴。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 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党的十三大从我国人口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文化发展等几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更加全面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党的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此之长?(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具有客观必然性。①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决定: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任务; 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②这是由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的经济、教育、科技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还属于发展中国家,需要数十年的奋斗,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经历一个特定的较长时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的。我国是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点低、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 战后,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在这历史条件下,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与此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主要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关系?

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但是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通过若干阶段的具体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在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需要提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形成阶段性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过去制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以及现在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

5、”三步走“、”新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

“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 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6、如何理解我国当前小康社会的三大特征?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我国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历史背景?

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潮流

2、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3、什么是”三个有利于“标准?怎样理解?

三个有利于标准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第一条,是从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重大贡献;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第二条,是从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应该得到不断增强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既是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高度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贡献;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第三条,是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人民性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一切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综合高度,言简意赅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是生产力标准。

4、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5、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依据有哪些?

6、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如何?

格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开放,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格局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

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我国建国之初选择计划经济的条件有哪些?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

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6、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内容、实现形式?

7、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作用?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内容、必然性?

9、如何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10、正确理解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

1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如何?

1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特征如何?

13、如何理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14、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15、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16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如何理解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意义?(为什么)?

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如何?(怎么做)


相关文章

  • 一模后该如何做好考试总结,郑州一对一
  • 一模临近,这次考试很重要,但小编认为最重要的不是考了多少分,而是从这次考试中获得什么经验.所以提前和大家说一说考试后如何总结,总的来说考试总结需要做好三步: 一.整体总结 考试成绩出来后,大家可以做个整体的总结.判断一次考试成绩的进步还是退 ...查看


  • 初中期中考试总结
  • 初中期中考试总结 -总结 [] 篇一:期试--学生总结 期中结束了,这次考试比上次有些退步(或者这次考试发挥还算正常,自从上次考试不后,我进行了深刻的,.)我认真了原因:1.在考试前我并没有深入复习,只不过是看了看书.2.临阵磨枪,突击,平 ...查看


  • 高一期末考试后的反思
  • 高一期末考试后的反思 学习是一个不断总结的漫长过程,因此对于高中学习的每一次阶段性的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总的来说这次考试有喜也有忧,喜在这里就不多说了,针对"忧",我对每门科做了一些简单的 总结. 语文,出人意料的课外文 ...查看


  • 这次考试之所以没有考好
  • 这次考试之所以没有考好,总结原因如下: 1 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 2 准备不充分3.基础功的不扎实.6.缺少自信心. 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次考试之所以没有考好,总结原因如下: 1 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 2 准备不充分 ...查看


  • 期中考试如何进行考后反思
  • 期中考试如何进行考后反思 --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前行 题记:一种行为,先是有意识的自觉的甚至强制性的去实施,慢慢地等到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去做了,也就成了习惯. 随着期中考试结束,每一位同学结合自己的考试情况进行认真反思总结,对制定下一步学 ...查看


  • 二级建造师考试复习方法与经验总结
  • 二级建造师考试复习方法与经验总结 一.全面研读教材 考生往往希望学习和复习的范围越小越好,甚至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各培训网校考前的押题之上,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经验表明,要想顺利通过考试,不能放松对教材的全面研读.执业资格考试的试题基本上是不超 ...查看


  • 期中考试总结演讲稿
  • 期中考试总结演讲稿 期中考试总结会教师发言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紧张的期中考试已落下了帷幕,优异的成绩见证了同学们的不懈努力,也见证了老师们辛勤的工作.我们为你们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付出的劳动有所收获而感到欣 ...查看


  • 学习总结:如何做好期中考试总结?
  • 考试对于学习而言,是一种检验.一种反馈.学校通过考试能够了解老师教学的情况和学生学习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等,便于学生更好的提升成绩.新学年考试对于初高一而言影响较大,新环境下需要学生去适应和改变,科目增多.难度加 ...查看


  • 学习[准则]和[条例]工作总结
  • 小学贯彻学习<准则>和<条例>工作总结 xx小学自开展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政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主题活动以来,校长室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制定计划,采取积极措 ...查看


  • 小学期中考试总结
  • 方营小学期中考试总结 2015年4月22日,是我期中校统一考试时间,为了圆满完成这次期中测试任务:我校成立了考务组织,制定了考务方案,严格布置考场,单人单桌单行举行了期中考试.这次期中考试我校组织的很好,达到了预期目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