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圣山建立于何时?

五圣山是民国时期最大的洪门帮会组织之一,在全国许多地方设有分支机构,在民国帮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这一洪门组织建立于何时现已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据当年与五圣山山主向海潜私交很深的五圣山杭州码头内八堂礼堂大爷蒋成言说,“1922年前后,洪门中几个上层人物集于上海,想以上海为基地,为洪门打开一个局面,于是在1923年4 月于上海建立五圣山。以朱卓文、梅光培、明德、向海潜、张子廉五人为五圣山五堂的堂主”。五圣山当时提出的目标是“反对北洋军阀”(《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第101 页)。五圣山礼德堂第三任堂主樊崧甫也说,“1923年,有一部分国民党人因不满北洋军阀统治和清帮对上海的控制,由朱卓文,梅光培、明德、向海潜、张子廉五人结拜,创立五圣山,推朱卓文为仁义堂主,梅光培为义衡堂主,明德为礼德堂主,向海潜为智松堂主,张子廉为信廉堂主,并划分活动地区”,其中朱卓文“在与陈炯明作战中阵亡”(上海《文史资料选辑》1980年第3 辑第157 至158 页)。洪门太华山骨干刘联珂在《中国帮会三百年革命史》则介绍说,“海内外五圣山,中坚分子计有向松坡、明德、张子廉、朱卓文、梅光培诸位大哥,他们于民十八(1929年)在上海开‘五圣山’,领导一般兄弟从事革命”,其中朱卓文在抗战中“病死于海外”。当代学者蔡少卿在《中国秘密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中笼统地提出,“五圣山是二三十年代最有影响的红帮山头”,也就是说五圣山的产生不迟于20年代。

五圣山建立于20年代说最大的缺陷是朱卓文的死期不一,而且均与史实不符。据《国闻周报》12卷21期(1935年6 月出版)记载,是年朱卓文因组织秘密会社,自称洪门,被当局处决。刘联珂说朱卓文死于抗战时期即不早于1937年7 月,有误。樊崧甫说朱卓文是在与陈炯明作战中阵亡,而陈炯明部至1925年已被广东革命军消灭,也就是说朱卓文“阵亡”不迟于1925年,亦有误。由此推论,樊崧甫和刘联珂的关于五圣山建立年代的说法也很难令人信服。

另一些人主张五圣山创建于30年代,旧上海青洪帮知名人士姜豪回忆说,五圣山“1934年左右在沪成立,分为仁、义、礼、智、信五个堂口,每一堂口都有堂主、副堂主,……还有个总堂,名为‘五伦堂’,在上海办过一所五伦职业学校,校长朱卓文”(《旧上海的烟赌娼》百家出版社1988年第216 至217 页)。台湾学者池宗宪则提出五圣山“1932年创于上海,当时向松坡(即向海潜——引者注)联合长江、珠江流域的洪门山主成立‘五圣山五伦总堂’,……智松堂堂主向松坡被推为总坛山主‘。但紧接着池宗宪又介绍说,在台湾复山由向海潜遗孀李志芬接掌的五圣山于1983年”在空军官兵活动中心举办创立五十周年纪念会,全省各山堂昆仲都到场致贺,并有海外洪门团体与会“(《夜壶——台湾黑社会真相》华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9至20页),照此推算,1933年才是五圣山创建的确切年代。

由于五圣山开山之初并未向当局提出立案申请,也没留下原始记录,其总首领向海潜又于1974年因病去世,因此五圣山确切的创立年代就自然成了难以解决的悬案了。

五圣山是民国时期最大的洪门帮会组织之一,在全国许多地方设有分支机构,在民国帮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这一洪门组织建立于何时现已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据当年与五圣山山主向海潜私交很深的五圣山杭州码头内八堂礼堂大爷蒋成言说,“1922年前后,洪门中几个上层人物集于上海,想以上海为基地,为洪门打开一个局面,于是在1923年4 月于上海建立五圣山。以朱卓文、梅光培、明德、向海潜、张子廉五人为五圣山五堂的堂主”。五圣山当时提出的目标是“反对北洋军阀”(《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第101 页)。五圣山礼德堂第三任堂主樊崧甫也说,“1923年,有一部分国民党人因不满北洋军阀统治和清帮对上海的控制,由朱卓文,梅光培、明德、向海潜、张子廉五人结拜,创立五圣山,推朱卓文为仁义堂主,梅光培为义衡堂主,明德为礼德堂主,向海潜为智松堂主,张子廉为信廉堂主,并划分活动地区”,其中朱卓文“在与陈炯明作战中阵亡”(上海《文史资料选辑》1980年第3 辑第157 至158 页)。洪门太华山骨干刘联珂在《中国帮会三百年革命史》则介绍说,“海内外五圣山,中坚分子计有向松坡、明德、张子廉、朱卓文、梅光培诸位大哥,他们于民十八(1929年)在上海开‘五圣山’,领导一般兄弟从事革命”,其中朱卓文在抗战中“病死于海外”。当代学者蔡少卿在《中国秘密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中笼统地提出,“五圣山是二三十年代最有影响的红帮山头”,也就是说五圣山的产生不迟于20年代。

五圣山建立于20年代说最大的缺陷是朱卓文的死期不一,而且均与史实不符。据《国闻周报》12卷21期(1935年6 月出版)记载,是年朱卓文因组织秘密会社,自称洪门,被当局处决。刘联珂说朱卓文死于抗战时期即不早于1937年7 月,有误。樊崧甫说朱卓文是在与陈炯明作战中阵亡,而陈炯明部至1925年已被广东革命军消灭,也就是说朱卓文“阵亡”不迟于1925年,亦有误。由此推论,樊崧甫和刘联珂的关于五圣山建立年代的说法也很难令人信服。

另一些人主张五圣山创建于30年代,旧上海青洪帮知名人士姜豪回忆说,五圣山“1934年左右在沪成立,分为仁、义、礼、智、信五个堂口,每一堂口都有堂主、副堂主,……还有个总堂,名为‘五伦堂’,在上海办过一所五伦职业学校,校长朱卓文”(《旧上海的烟赌娼》百家出版社1988年第216 至217 页)。台湾学者池宗宪则提出五圣山“1932年创于上海,当时向松坡(即向海潜——引者注)联合长江、珠江流域的洪门山主成立‘五圣山五伦总堂’,……智松堂堂主向松坡被推为总坛山主‘。但紧接着池宗宪又介绍说,在台湾复山由向海潜遗孀李志芬接掌的五圣山于1983年”在空军官兵活动中心举办创立五十周年纪念会,全省各山堂昆仲都到场致贺,并有海外洪门团体与会“(《夜壶——台湾黑社会真相》华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9至20页),照此推算,1933年才是五圣山创建的确切年代。

由于五圣山开山之初并未向当局提出立案申请,也没留下原始记录,其总首领向海潜又于1974年因病去世,因此五圣山确切的创立年代就自然成了难以解决的悬案了。


相关文章

  • 百战经典,之传奇将军王近山 – 铁血网
  • 导读:"疯将"王近山在朝鲜战场上的受挫与辉煌(1) 2008-07-03 08:44:48 * [大 中 小] 发表评论 王近山将军 "疯子"战将扬言打到美国去,不料入朝作战,却打了一个大败仗.毛泽东 ...查看


  • 中华儿女爆笑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
  •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 ...查看


  •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
  • 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邓世昌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 ...查看


  • 八下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 1.2006 年 7 月 12 日,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 110 米栏的比赛中再创世界纪录后, 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绕场奔跑,这一刻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决定是在 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 ) ...查看


  • 浙江百村故事⑧丨新叶雅会三月三
  • 浙江百村故事⑧丨新叶雅会三月三--建德新叶村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沈伟富    责任编辑 张韬 2017年03月15日 07:37:22 分享到:更多 新叶村隶属于建德市大慈岩镇,位于玉华山下,村域面积18.5平方公里,全村3480余人. ...查看


  • 第2课,最可爱的人
  • 八年级下历史LS-08-02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编订人:彭真 王珍荣 审定人:文综组 时间:2013-2-23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经过 ...查看


  • [老山界]课外拓展阅读:〈六盘山登高〉
  • 六盘山登高 文/郑有义 六盘山,是红军长征路上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率中国工农红军在翻越六盘山时,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清平乐•六盘山>,使六盘山名扬中外. "七一"前夕,我专程沿红 ...查看


  • 成吉思汗陵墓位于肯特山脉
  • 成吉思汗陵墓位于肯特山脉 最新考古发现新线索 特山脉?成吉思汗陵墓位于肯 位于蒙古首都用不锈钢铸成的重达250吨的成吉思汗雕像. 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能看见传统和现代房屋,很多蒙古人仍住在蒙古包里,为的是保持游牧的生活方式. 这座古代岩画遗址 ...查看


  • 观红色电影[上甘岭]
  • 观红色电影<上甘岭> 上甘岭,是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一个小村庄.村旁的两个高地是中部战线的要冲.1952年10月在那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使得上甘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