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朱自清散文的口语美

谈朱自清散文的口语美

一、精当

如《荷塘月色》描写在一个四周静谧而“我”的心里颇不宁静的满月的夜晚,“我”想去荷塘欣赏“另一番的样子”的景色,此时: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这一节口语准确地再现了彼时彼地的情景,以及“我”较为复杂的心绪:这里,尤其一个“带”字更为传神。它自然、逼真、明晰地表现了“我”当时的心情:生怕惊动“迷迷糊糊哼着眠歌”的妻和快要入睡的闰儿,又不愿打破四周环境的寂静,从而曲折地反映出“我”向往暂时宁静的心境;“带”还表明”我”去的地方不远,离家的时间不长,同文章中间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的“且”字相应,同文末的“轻轻地推门进去”相合。如果将“带”替换成“关”“扣”“搭”或“锁”等词都会大为逊色。这一节口语为“我”将要去欣赏静谧、朦胧、柔和、优美的荷塘月色从环境到情绪都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 俊秀

且看《松堂游记》中写一个夏天,“我”S夫妇同游松堂,晚上准备赏月。三人赏月心切。文中是这样细腻描述当时情境的:

可惜我们来的还不是时候,晚饭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我们什么时候谈,又赌背诗词,有时也沉默一会儿。

一个“老”字含意颇丰。“我”和S夫妇吃过晚饭就来等月亮上来,可是左等不上来,右等还是不上来;不上来还是要等,等责怪、怨怼的心绪都尽含在“老”字之中了。然而,越是心切越是要等,索性就用“赌诗背词”,看谁背得多,背得好,在背中比喻赢,胜的如何授奖,负的如何收“罚”,真是难摹之状,,难抒之意便呈现眼前了。

三、谐和

《春》开头是这样的:

“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上面两节文字读起来节奏短促而轻快,气势畅达而倾泻,将作者早已盼望的春天到来而终于盼到时的兴奋、喜悦-----热烈而奔放的欢呼,震撼人心的叫喊,

表现得何等真切,急切,深切!尤其是句末的五个“了”字,平中见奇,掷地有声。这里的“了”不再是表示动作完成的一般助词了,它已肩负起协调音韵,增强语句的节奏感,浓化感情的重任,使作者热爱、赞美、向往春天的激情倾注于语句之间,给人以奋发向上的美感力量。

朱先生的散文口语,还表现在同书面语、文言词语的并用中显示出错落的和谐美,在《威尼斯》中,作者赞美圣马克堂的美丽,说它的建筑融汇了几种不同的式样,文中这样评价道:

所以在庄严华妙,兼而有之;这正是威尼斯人的漂亮劲儿。

威尼斯圣马克堂的庄严、华美用文言词语来表达很恰当;威尼斯人的庄重、美丽则用口语来描述很得体;而且“漂亮劲儿”将圣马克堂的建筑美同意大利人的性格没联系起来了。“漂亮劲儿”似乎使人想到要多美有多美,而且把这种美写动了,写活了。你说写物,倒象写人,却象写物。文言词语同口语并用,雅俗融合,别具风格。

朱自清散文中的口语,还能创造出一种艺术氛围,在特定的气氛和情调中透出诗一般的韵味,这是所谓的情韵美。在《巴黎》的开口中,作者是这样用口语来描述这座世界闻名的艺术之城的:

“巴黎人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吧。你瞧公园里,大街上,有的是喷水,有的是雕像,博物馆处处都是,展览会常常开;他们几乎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艺术气,自然而然就雅起来。”

“雅”乃是统管全文之“眼”。巴黎人成年累月都生活在艺术美的环境之中,受着浓郁的艺术熏陶,“雅”已经沦肌浃髓了。文章一开始就被口语所描绘的“雅”的艺术气氛和情调所笼罩着,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巴黎这座艺术之城的独具慧眼的赞美,使读者自然地沉浸在优美的情境之中,听作者娓娓谈起来了。

谈朱自清散文的口语美

一、精当

如《荷塘月色》描写在一个四周静谧而“我”的心里颇不宁静的满月的夜晚,“我”想去荷塘欣赏“另一番的样子”的景色,此时: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这一节口语准确地再现了彼时彼地的情景,以及“我”较为复杂的心绪:这里,尤其一个“带”字更为传神。它自然、逼真、明晰地表现了“我”当时的心情:生怕惊动“迷迷糊糊哼着眠歌”的妻和快要入睡的闰儿,又不愿打破四周环境的寂静,从而曲折地反映出“我”向往暂时宁静的心境;“带”还表明”我”去的地方不远,离家的时间不长,同文章中间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的“且”字相应,同文末的“轻轻地推门进去”相合。如果将“带”替换成“关”“扣”“搭”或“锁”等词都会大为逊色。这一节口语为“我”将要去欣赏静谧、朦胧、柔和、优美的荷塘月色从环境到情绪都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 俊秀

且看《松堂游记》中写一个夏天,“我”S夫妇同游松堂,晚上准备赏月。三人赏月心切。文中是这样细腻描述当时情境的:

可惜我们来的还不是时候,晚饭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我们什么时候谈,又赌背诗词,有时也沉默一会儿。

一个“老”字含意颇丰。“我”和S夫妇吃过晚饭就来等月亮上来,可是左等不上来,右等还是不上来;不上来还是要等,等责怪、怨怼的心绪都尽含在“老”字之中了。然而,越是心切越是要等,索性就用“赌诗背词”,看谁背得多,背得好,在背中比喻赢,胜的如何授奖,负的如何收“罚”,真是难摹之状,,难抒之意便呈现眼前了。

三、谐和

《春》开头是这样的:

“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上面两节文字读起来节奏短促而轻快,气势畅达而倾泻,将作者早已盼望的春天到来而终于盼到时的兴奋、喜悦-----热烈而奔放的欢呼,震撼人心的叫喊,

表现得何等真切,急切,深切!尤其是句末的五个“了”字,平中见奇,掷地有声。这里的“了”不再是表示动作完成的一般助词了,它已肩负起协调音韵,增强语句的节奏感,浓化感情的重任,使作者热爱、赞美、向往春天的激情倾注于语句之间,给人以奋发向上的美感力量。

朱先生的散文口语,还表现在同书面语、文言词语的并用中显示出错落的和谐美,在《威尼斯》中,作者赞美圣马克堂的美丽,说它的建筑融汇了几种不同的式样,文中这样评价道:

所以在庄严华妙,兼而有之;这正是威尼斯人的漂亮劲儿。

威尼斯圣马克堂的庄严、华美用文言词语来表达很恰当;威尼斯人的庄重、美丽则用口语来描述很得体;而且“漂亮劲儿”将圣马克堂的建筑美同意大利人的性格没联系起来了。“漂亮劲儿”似乎使人想到要多美有多美,而且把这种美写动了,写活了。你说写物,倒象写人,却象写物。文言词语同口语并用,雅俗融合,别具风格。

朱自清散文中的口语,还能创造出一种艺术氛围,在特定的气氛和情调中透出诗一般的韵味,这是所谓的情韵美。在《巴黎》的开口中,作者是这样用口语来描述这座世界闻名的艺术之城的:

“巴黎人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吧。你瞧公园里,大街上,有的是喷水,有的是雕像,博物馆处处都是,展览会常常开;他们几乎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艺术气,自然而然就雅起来。”

“雅”乃是统管全文之“眼”。巴黎人成年累月都生活在艺术美的环境之中,受着浓郁的艺术熏陶,“雅”已经沦肌浃髓了。文章一开始就被口语所描绘的“雅”的艺术气氛和情调所笼罩着,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巴黎这座艺术之城的独具慧眼的赞美,使读者自然地沉浸在优美的情境之中,听作者娓娓谈起来了。


相关文章

  • 论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艺术美
  • 论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艺术美 马娟娟 内容摘要: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朴素含蓄,平易淡雅,表现为:朴素美.含蓄美.绘画美.散文语言美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他真诚的人格.真诚的情感:二是他的散文语言新颖,能够创新:三是他能够借助于表现力很强的动词.形容词. ...查看


  • 朱自清散文的口语美
  • 叶圣陶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曾说:"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的确如此,朱自清是使用口语的行家里手.他散文的口语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精确美.古人说:"辞达而 ...查看


  • 谈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风格
  • [摘要] 朱自清的散文清新自然,语言优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主要体现在艺术化的口语技巧,生动传神的字句修辞技艺及景为心语的抒情艺术.学习研究朱先生的散文对于丰富语言,创新和提升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查看


  •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分析
  •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分析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艺术,重点表现在开创了新时期口语化散文的先河,为后期白话文及现代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细腻委婉的景致观察和描写,精雕细刻的语言锤炼,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新颖别致的布局构思,融情于景,创造了一种 ...查看


  • 论朱自清的散文创作
  • 论朱自清的散文创作 贾汝军 内容摘要: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分为早.中.后期.他早期的散文主要是一些叙事性和抒情性的篇目,多是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及自然景物,注重于写法上的"漂亮和縝密".语言清新隽永,凝练明净.他中期的散文创 ...查看


  • 好一个"清"字了得
  • 摘 要: 朱自清做人做事作文,无不彰显着一个"清"字.做人做事:"思不出其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身正气,尽显清正风范.作文方面:倡导白话,挟来清新之风:摹景状物,营 ...查看


  •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成人专科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学生姓名: 李春辉 学号: 院 (系): 专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张爱端 2009年11月25日 论文提纲 题目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论点 朱自 ...查看


  • 中国现代早期散文诗艺术成就刍议
  • 中国现代早期散文诗艺术成就刍议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现代散文诗,人们始终不予重视.究其原因,除了散文诗似有某种阳春白雪之嫌以外,事实上诗和散文人为地被扩大,散文诗游离于诗和散文之间,没有自己的门户.在今天,在当代散文诗酝酿着深刻变革的今天,我 ...查看


  • (赵慧霞)以[背影]为例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题 目 以<背影>为例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姓 名 赵慧霞 教育层次 本 科 学 号[1**********]51 省级电大 陕 西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分 校 榆 林 指导教师 白海龙 教 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