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摘 要: “问题式”教学绝不是“问答式”教学,而是课堂对话频生,师生共同感受到在教育活动中自我与他人的充分表现,感知思想品德课堂中充满的教与学的乐趣。

  关键词:问题;提问;课堂对话

  初中思想品德是德育与智育并重的课程。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中得到真正的尊重和发挥,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而不是导演作用。多次总结听课经验和对自己的课堂深入反思之后,笔者感到如何设计好的问题,恰当提问学生,从而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提高,进而深入实现教师的教学理念,这是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设计中一个比较实用的问题。

  一、设计问题

  1. 设计问题必须符合教材教学目标

  尽管具体提问的技巧和方式会因为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本人的不同而各有不同选择,但总的提问方向还是应该遵循教科书本身。教科书中的每一课都有其独特性,也有其在整个教科书体系中的普遍联系性。要使每一个课堂提问都对学习内容有的放矢,使学生有所进步,就必须针对教科书精心设计提问的方向。

  以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科书来说,法律是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历来是以比较宽泛地介绍法律常识,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作为教学目标。所以设计的法律问题就不易过于晦涩难懂,而要注重普及。再比如心理也是初中思想品德一个重要学习内容,但是更多是让学生懂得健康积极生活,没有必要去和学生过多探究某一心理学派。

  如果不能勇于舍弃教学目标之外的很多问题,我们就有可能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或者让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忽略了一些思想品德的最根本问题,丧失了学习的乐趣。

  2. 设计问题必须符合课堂教学目标

  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育重点,如果不是极其特殊情况,一般来说必须要把每个问题的定位确定准确,不能确定的问题要忍痛割爱。也就是说,一个提问是要导入新课,针对一节课的重难点,还是希望在整个课堂当中起到推波助澜、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层次需要准确把握。否则就有可能导致整节课堂的思维混乱。

  比如一个导入新课的小问题,如果过于华丽,再加上教师问起来总想面面俱到,往往就会使学生深陷其中,不能投入到新课的重要学习内容中。实际上导入新课的问题“小荷才露尖尖角”就可以了,让学生有方向可循,有好奇心去探索就算成功了。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一节课整体设计头重脚轻。有时候,导入新课的问题如果可以把新课和旧课的关系理得顺畅,挖得深刻,即使朴素一点,也比某些看似新颖实则逻辑差的问题好很多。

  再比如,对一些理论简单而现实复杂的重难点知识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掌握理解,最好是 “一波三折”,不宜平铺直叙。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三框学会承诺》时,其教学重点就是学会承诺,要做到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如果我们简单叙述,学生就会觉得学会承诺太简单了。当时,笔者就设计了“拿破仑在承诺时不量力而行的事例——在生活中作承诺时要如何量力而行的情景讨论——生活中量力而行作承诺,而实际上推诿责任的案例分析——生活中勇于尽力而为的感人事迹——生活中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之后不能兑现承诺的情景讨论——总结如何学会承诺”的问题式教学思路,最终让学生层层递进,理解把握了学会承诺的知识。如果没有这一番思路的历练,简单就说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作承诺,承诺不能兑现时要互相体谅,那么我们就很难和学生解释要他们学会承诺的重要性,也很难教育他们去努力做一个学会承诺的人。

  二、引向问题

  设计的问题如果可以做到符合教材教学目标、符合课堂教学目标,基本上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是没有问题的。但要使我们的教学对象对我们的教学内容发生兴趣,使问题真正成为“问题”,引向问题的艺术和技巧就同样很重要。当我们把教学思路编织成一串逻辑强的教学内容设计时,如果缺少了引向问题的艺术和技巧,就有可能导致原来的教学内容无法顺利传递下去,甚至只好照本宣科。简单说,这就是一个如何提问的问题。

  1. 加深记忆、强调观点的判断式提问

  有人经常责怪老师的口头禅很多,比如当有的老师讲完一个问题的时候,他们习惯在课堂上顺口问:“是不是”“对不对”“明白不明白”等简单问题,其实十之八九是老师不自觉地感觉到这个问题很重要,又急于让学生注意,所以就导致了这种现象。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思想品德老师在问这类问题时,多半是因为某个观点很重要,但是又不适合用问答题方式提问的时候,教师更多地使用了这种口头禅式问句。经过长时间总结,笔者觉得对于思想品德老师而言,完全可以用判断加改错的提问方式,使学生既掌握某个重要观点又不浪费提问。比如当教师想强调课本中某观点有一个涉及“最重要”的信息点,可以提问学生“下面我出个判断题,你们听听对不对?”学生回答不对并指出错在哪里,基本上就能掌握“最重要”这个信息了。

  再比如:一般来说,道德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比法律广。让学生掌握这个关系,就可以采用图示法,用两个圆圈的不同组合图表示两种关系。图示A(图略)中可以内圆圈是法律,外圆圈是道德,图示B(图略)正好相反,再问学生“图示A与图示B谁对?”这样对比问,是法律的调整对象范围更广,还是道德更广,学生的印象就深刻了。

  这种提问方法对学生掌握重要观点或概念,效果显著。

  2. 加深理解、强调思考的开放式提问

  对于思想品德的许多教学问题来说,很多提问都必须是开放式的,需要给同学一个自由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否则很容易出现假大空的现象。

  (1)要开放学生的思想。记得讲到七年级下册《第15课第一框探索人生的真谛》时,对着一群刚过了最后一个儿童节的初一学生,和他们探讨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更有意义,枯燥地讲道理根本无益,而过于轻率地一带而过又会使他们错过一个重要的人生思考。经过尝试笔者发现采用提问加讨论的方法比较合适。让同学尽情表述“我享受 我快乐”或者“我休闲 我快乐”等观点,让他们在极力宣泄中发现“享受”“休闲”等活动都离不开人类自身的必要“创造”。这样的开放式讨论至少可以让同学明白“我创造我快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要开放学生的思维角度。除了提问要开放式,有的时候教师适当地为学生打开几个思考视角,往往会更有利于同学的热烈思考和积极响应,其实这就是发散思维的问题了。

  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一框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时,笔者想提问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哪里时,曾经直接提问“中西文化差异有哪些?”结果效果很差。后来重新设计了一个提问:“请同学从吃、穿、住、行以及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列举我国与国外的不同。”这个提问成功引发了整个班级的积极参与。

  在讲解练习时,笔者经常发现如果转换思维角度,就常常可以由一道题目变成几个相关题目。比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的教材配套资料《补充习题》第24页中有个选择题:下列现象中,体现法律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是( )A党的代表大会决定修改党的章程。 B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通过物权法。 C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杀人凶手杨某死刑。D某社区开展和谐家庭评选活动,推动社区和谐。

  笔者尝试换成:“哪个选项反映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再或者换成:“哪个选项反映了我国道德行为规范在调节社会生活?”出题角度变化,可使同一材料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更帮助了同学全面掌握相关知识。

  3. 要能够有放有收

  “心如平原放马,易放难收。”工作之初,笔者经常发现有时候好不容易开发了一个同学感兴趣的问题,结果提问虽好,却往往让同学在自己“请安静下来”的喊声中停止,或者学生欲言又止,不得其解。通过听课和自己的总结反思,笔者发现有些提问的附带手段是控制课堂提问的好方法。比如,有的老师会在提问时限定发言时间;有的老师会用一句澄清或者总结式的话语把学生拉回来。对于当堂分组,临时讨论,再做出回答的提问,一个比较有效的控制手段就是让学生一定要成文,而且限制为一两个简要句子。为了避免学生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情况发生,一个复杂的提问,最好与全班同学约定“当你写出某点时请停笔示意”或者“当你想到某点时请抬头示意”等,就可以集思广益,共克难题了。这些在提问时顺便附带的简单小条件对于控制课堂时间安排,乃至整个课堂环节的设置,其作用往往不可小觑。

  4. 加深情感、强调升华的渲染式提问

  三年来,笔者曾经两次听了八年级上册《第五课 第二框 天下父母心》。两位风格类似但课堂设计思路不太相同的老师都同样深深地感动了同学。这两位女教师首先在语言、仪表等方面都比较优美,课件制作也相当人性化,在恰当处都有音乐和图片等资料。在设计思路上,第一位老师采用的问题思路是“典型感人的父爱和母爱事例分析——父爱母爱的概念解析——同学感恩父母的事例分享——同学当堂分享回报天下父母心的行动”,而第二位老师采用的问题思路则是“天下父母心的概念解析——同学回忆父母的感人事例——同学计算父母多年来的点滴关爱——几位同学朗诵给父母的信——同学齐诵感谢天下父母心的诗歌”。作为听课老师,笔者和当时的同学都深为感动,在第二位老师的课堂上还有一位同学在讲台上朗诵给母亲的一封信时不禁落泪了。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笔者再去思量是哪一节课的问题提问更合理时,首先进入脑海的却是第一位老师的课堂,会想到有很多同学在侧耳倾听同学发言的内容,会想到同学们默默拿出只写了“我爱你”的亲手做给父母的贺卡。而对于第二位老师的课堂,却想到很多很多同学一个接一个的回答,想到那位发言时哭了的同学,却完全记不得他们说话的内容。

  这里当然有客观原因,第一位老师上课的班级是自己的任课班级,而第二位老师上课的班级是借班,两位老师和同学的情感交流是存在差异的。而主观原因,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第一位老师在有意调动了同学的情感之后,往往追问了一个对事例的感受和看法,当学生在表达同感之后,课堂思路由“认识父爱母爱”不知不觉间上升到了“回报父爱母爱”。第二位老师却总是以自己澄清同学意思来回应同学,缺失了强调升华的提问,课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认同感。

  如果说第一个老师的课堂是一群人之间打篮球,全方位互动,那么第二位老师的课堂更多是老师与同学之间打乒乓球,两两互动。由此,笔者认为加深情感的课堂教学内容,如果在提问上没有升华的部分,那么往往决定了这节课能不能感染人的心灵。

  三、导出课堂对话

  当教师已经很好地设计了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个恰当的提问,那么并非意味着只要同学回答了正确答案就一切完成了。“问题式”教学绝不是“问答式”教学。

  在问题式教学的多次实践中,笔者经常发现精彩的课堂往往是从学生的回答开始。记得有一次在一个班级讲到八年级下册《第11课第一框追求公平》时,笔者请同学列举生活中的公平事例。一个同学想到班级分糖果,如果全部分到一个,这就是公平,如果老师多给了某个同学几个糖果,这就是不公平。结果立刻就有一个同学不赞成,他说如果老师多给课代表几个糖果,他觉得仍然是公平。笔者立即反问他为什么,这个同学说“因为课代表总是为大家服务,比普通同学要辛苦”。笔者立即抓住这个同学的再次回答,很容易便解释了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的深刻理论。

  还有一次在上八年级上册《第6课第一框了解我们的教师》一课,曾请同学列举有关老师的称谓或者比喻,并要说出原因。一位同学说“老师是美女或帅哥”,原因是老师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再比如“我希望老师是空调”,原因是“老师为了学生经常无私工作,我希望老师可以像空调很耐用,而不要像蜡烛,照亮别人却牺牲自己的身体”。还有个同学说:“老师要是把知识讲得像好吃的汉堡一样好听就好了。”这些亲近的话语,在后面讲授《第二框理解我们的老师》《第三框尊敬我们的老师》时,是多么好的素材啊!

  初中思想品德问题式教学方法的魅力,关键是教师能够通过科学提问让学生的大脑真正参与课堂,当这种效果展现之时,教师能够及时再予以学生尊重和同感,并且再提升学生的认识。如此反复对话,师生共同感受到在教育活动中自我与他人的充分表现,感知思想品德课堂中充满的教与学的乐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认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快乐。”

  摘 要: “问题式”教学绝不是“问答式”教学,而是课堂对话频生,师生共同感受到在教育活动中自我与他人的充分表现,感知思想品德课堂中充满的教与学的乐趣。

  关键词:问题;提问;课堂对话

  初中思想品德是德育与智育并重的课程。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中得到真正的尊重和发挥,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而不是导演作用。多次总结听课经验和对自己的课堂深入反思之后,笔者感到如何设计好的问题,恰当提问学生,从而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提高,进而深入实现教师的教学理念,这是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设计中一个比较实用的问题。

  一、设计问题

  1. 设计问题必须符合教材教学目标

  尽管具体提问的技巧和方式会因为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本人的不同而各有不同选择,但总的提问方向还是应该遵循教科书本身。教科书中的每一课都有其独特性,也有其在整个教科书体系中的普遍联系性。要使每一个课堂提问都对学习内容有的放矢,使学生有所进步,就必须针对教科书精心设计提问的方向。

  以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科书来说,法律是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历来是以比较宽泛地介绍法律常识,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作为教学目标。所以设计的法律问题就不易过于晦涩难懂,而要注重普及。再比如心理也是初中思想品德一个重要学习内容,但是更多是让学生懂得健康积极生活,没有必要去和学生过多探究某一心理学派。

  如果不能勇于舍弃教学目标之外的很多问题,我们就有可能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或者让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忽略了一些思想品德的最根本问题,丧失了学习的乐趣。

  2. 设计问题必须符合课堂教学目标

  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育重点,如果不是极其特殊情况,一般来说必须要把每个问题的定位确定准确,不能确定的问题要忍痛割爱。也就是说,一个提问是要导入新课,针对一节课的重难点,还是希望在整个课堂当中起到推波助澜、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层次需要准确把握。否则就有可能导致整节课堂的思维混乱。

  比如一个导入新课的小问题,如果过于华丽,再加上教师问起来总想面面俱到,往往就会使学生深陷其中,不能投入到新课的重要学习内容中。实际上导入新课的问题“小荷才露尖尖角”就可以了,让学生有方向可循,有好奇心去探索就算成功了。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一节课整体设计头重脚轻。有时候,导入新课的问题如果可以把新课和旧课的关系理得顺畅,挖得深刻,即使朴素一点,也比某些看似新颖实则逻辑差的问题好很多。

  再比如,对一些理论简单而现实复杂的重难点知识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掌握理解,最好是 “一波三折”,不宜平铺直叙。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三框学会承诺》时,其教学重点就是学会承诺,要做到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如果我们简单叙述,学生就会觉得学会承诺太简单了。当时,笔者就设计了“拿破仑在承诺时不量力而行的事例——在生活中作承诺时要如何量力而行的情景讨论——生活中量力而行作承诺,而实际上推诿责任的案例分析——生活中勇于尽力而为的感人事迹——生活中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之后不能兑现承诺的情景讨论——总结如何学会承诺”的问题式教学思路,最终让学生层层递进,理解把握了学会承诺的知识。如果没有这一番思路的历练,简单就说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作承诺,承诺不能兑现时要互相体谅,那么我们就很难和学生解释要他们学会承诺的重要性,也很难教育他们去努力做一个学会承诺的人。

  二、引向问题

  设计的问题如果可以做到符合教材教学目标、符合课堂教学目标,基本上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是没有问题的。但要使我们的教学对象对我们的教学内容发生兴趣,使问题真正成为“问题”,引向问题的艺术和技巧就同样很重要。当我们把教学思路编织成一串逻辑强的教学内容设计时,如果缺少了引向问题的艺术和技巧,就有可能导致原来的教学内容无法顺利传递下去,甚至只好照本宣科。简单说,这就是一个如何提问的问题。

  1. 加深记忆、强调观点的判断式提问

  有人经常责怪老师的口头禅很多,比如当有的老师讲完一个问题的时候,他们习惯在课堂上顺口问:“是不是”“对不对”“明白不明白”等简单问题,其实十之八九是老师不自觉地感觉到这个问题很重要,又急于让学生注意,所以就导致了这种现象。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思想品德老师在问这类问题时,多半是因为某个观点很重要,但是又不适合用问答题方式提问的时候,教师更多地使用了这种口头禅式问句。经过长时间总结,笔者觉得对于思想品德老师而言,完全可以用判断加改错的提问方式,使学生既掌握某个重要观点又不浪费提问。比如当教师想强调课本中某观点有一个涉及“最重要”的信息点,可以提问学生“下面我出个判断题,你们听听对不对?”学生回答不对并指出错在哪里,基本上就能掌握“最重要”这个信息了。

  再比如:一般来说,道德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比法律广。让学生掌握这个关系,就可以采用图示法,用两个圆圈的不同组合图表示两种关系。图示A(图略)中可以内圆圈是法律,外圆圈是道德,图示B(图略)正好相反,再问学生“图示A与图示B谁对?”这样对比问,是法律的调整对象范围更广,还是道德更广,学生的印象就深刻了。

  这种提问方法对学生掌握重要观点或概念,效果显著。

  2. 加深理解、强调思考的开放式提问

  对于思想品德的许多教学问题来说,很多提问都必须是开放式的,需要给同学一个自由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否则很容易出现假大空的现象。

  (1)要开放学生的思想。记得讲到七年级下册《第15课第一框探索人生的真谛》时,对着一群刚过了最后一个儿童节的初一学生,和他们探讨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更有意义,枯燥地讲道理根本无益,而过于轻率地一带而过又会使他们错过一个重要的人生思考。经过尝试笔者发现采用提问加讨论的方法比较合适。让同学尽情表述“我享受 我快乐”或者“我休闲 我快乐”等观点,让他们在极力宣泄中发现“享受”“休闲”等活动都离不开人类自身的必要“创造”。这样的开放式讨论至少可以让同学明白“我创造我快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要开放学生的思维角度。除了提问要开放式,有的时候教师适当地为学生打开几个思考视角,往往会更有利于同学的热烈思考和积极响应,其实这就是发散思维的问题了。

  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一框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时,笔者想提问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哪里时,曾经直接提问“中西文化差异有哪些?”结果效果很差。后来重新设计了一个提问:“请同学从吃、穿、住、行以及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列举我国与国外的不同。”这个提问成功引发了整个班级的积极参与。

  在讲解练习时,笔者经常发现如果转换思维角度,就常常可以由一道题目变成几个相关题目。比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的教材配套资料《补充习题》第24页中有个选择题:下列现象中,体现法律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是( )A党的代表大会决定修改党的章程。 B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通过物权法。 C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杀人凶手杨某死刑。D某社区开展和谐家庭评选活动,推动社区和谐。

  笔者尝试换成:“哪个选项反映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再或者换成:“哪个选项反映了我国道德行为规范在调节社会生活?”出题角度变化,可使同一材料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更帮助了同学全面掌握相关知识。

  3. 要能够有放有收

  “心如平原放马,易放难收。”工作之初,笔者经常发现有时候好不容易开发了一个同学感兴趣的问题,结果提问虽好,却往往让同学在自己“请安静下来”的喊声中停止,或者学生欲言又止,不得其解。通过听课和自己的总结反思,笔者发现有些提问的附带手段是控制课堂提问的好方法。比如,有的老师会在提问时限定发言时间;有的老师会用一句澄清或者总结式的话语把学生拉回来。对于当堂分组,临时讨论,再做出回答的提问,一个比较有效的控制手段就是让学生一定要成文,而且限制为一两个简要句子。为了避免学生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情况发生,一个复杂的提问,最好与全班同学约定“当你写出某点时请停笔示意”或者“当你想到某点时请抬头示意”等,就可以集思广益,共克难题了。这些在提问时顺便附带的简单小条件对于控制课堂时间安排,乃至整个课堂环节的设置,其作用往往不可小觑。

  4. 加深情感、强调升华的渲染式提问

  三年来,笔者曾经两次听了八年级上册《第五课 第二框 天下父母心》。两位风格类似但课堂设计思路不太相同的老师都同样深深地感动了同学。这两位女教师首先在语言、仪表等方面都比较优美,课件制作也相当人性化,在恰当处都有音乐和图片等资料。在设计思路上,第一位老师采用的问题思路是“典型感人的父爱和母爱事例分析——父爱母爱的概念解析——同学感恩父母的事例分享——同学当堂分享回报天下父母心的行动”,而第二位老师采用的问题思路则是“天下父母心的概念解析——同学回忆父母的感人事例——同学计算父母多年来的点滴关爱——几位同学朗诵给父母的信——同学齐诵感谢天下父母心的诗歌”。作为听课老师,笔者和当时的同学都深为感动,在第二位老师的课堂上还有一位同学在讲台上朗诵给母亲的一封信时不禁落泪了。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笔者再去思量是哪一节课的问题提问更合理时,首先进入脑海的却是第一位老师的课堂,会想到有很多同学在侧耳倾听同学发言的内容,会想到同学们默默拿出只写了“我爱你”的亲手做给父母的贺卡。而对于第二位老师的课堂,却想到很多很多同学一个接一个的回答,想到那位发言时哭了的同学,却完全记不得他们说话的内容。

  这里当然有客观原因,第一位老师上课的班级是自己的任课班级,而第二位老师上课的班级是借班,两位老师和同学的情感交流是存在差异的。而主观原因,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第一位老师在有意调动了同学的情感之后,往往追问了一个对事例的感受和看法,当学生在表达同感之后,课堂思路由“认识父爱母爱”不知不觉间上升到了“回报父爱母爱”。第二位老师却总是以自己澄清同学意思来回应同学,缺失了强调升华的提问,课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认同感。

  如果说第一个老师的课堂是一群人之间打篮球,全方位互动,那么第二位老师的课堂更多是老师与同学之间打乒乓球,两两互动。由此,笔者认为加深情感的课堂教学内容,如果在提问上没有升华的部分,那么往往决定了这节课能不能感染人的心灵。

  三、导出课堂对话

  当教师已经很好地设计了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个恰当的提问,那么并非意味着只要同学回答了正确答案就一切完成了。“问题式”教学绝不是“问答式”教学。

  在问题式教学的多次实践中,笔者经常发现精彩的课堂往往是从学生的回答开始。记得有一次在一个班级讲到八年级下册《第11课第一框追求公平》时,笔者请同学列举生活中的公平事例。一个同学想到班级分糖果,如果全部分到一个,这就是公平,如果老师多给了某个同学几个糖果,这就是不公平。结果立刻就有一个同学不赞成,他说如果老师多给课代表几个糖果,他觉得仍然是公平。笔者立即反问他为什么,这个同学说“因为课代表总是为大家服务,比普通同学要辛苦”。笔者立即抓住这个同学的再次回答,很容易便解释了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的深刻理论。

  还有一次在上八年级上册《第6课第一框了解我们的教师》一课,曾请同学列举有关老师的称谓或者比喻,并要说出原因。一位同学说“老师是美女或帅哥”,原因是老师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再比如“我希望老师是空调”,原因是“老师为了学生经常无私工作,我希望老师可以像空调很耐用,而不要像蜡烛,照亮别人却牺牲自己的身体”。还有个同学说:“老师要是把知识讲得像好吃的汉堡一样好听就好了。”这些亲近的话语,在后面讲授《第二框理解我们的老师》《第三框尊敬我们的老师》时,是多么好的素材啊!

  初中思想品德问题式教学方法的魅力,关键是教师能够通过科学提问让学生的大脑真正参与课堂,当这种效果展现之时,教师能够及时再予以学生尊重和同感,并且再提升学生的认识。如此反复对话,师生共同感受到在教育活动中自我与他人的充分表现,感知思想品德课堂中充满的教与学的乐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认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快乐。”


相关文章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1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查看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 ...查看


  • 2013毕业论文(语文教育学)参考题
  • 语文教育学毕业论文参考题 说明:以下题目有些只是选题范围,写作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针对教育教学现状确定具体论题,切忌大而空. 一. 毕业论文 1.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取向的新认识 2.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3.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素研究 ...查看


  •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 课程改革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研究生物的最根本方法,而学生的创造体验也寓于实验教学之中.如何在 ...查看


  •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泰兴市教育局教研室 吴 堂 新课程改革四年以来,我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值得肯定的几点: 一.课堂教学目 ...查看


  •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知识
  •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新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的理念)2.正确 ...查看


  •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复习笔记自己整理
  •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 模块二:课程知识 . ................................................................................................... ...查看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论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建构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 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特征研究 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古 ...查看


  •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最新)
  •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 化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极其重 ...查看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