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从安全角度来说,班组是人、物、环境的直接交叉点,是各种安全管理措施最终落脚点,班组的安全是企业安全的基础。因此企业要实现长期、稳固的安全局面,就必须重视班组的安全管理。以下就怎样搞好班组安全管理,谈几点看法。
一、 完善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搞好班组安全生产的前提管理学上有一句名言“制度第一,管理者第二”,这句话强调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同样,安全生产的管理也离不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班组除了应有和安全生产有关的国家、行业及企业的法律、规程、制度外,还应结合班组实际建立和完善班组内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制度、防火防盗责任制等。班组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严管理,有奖有罚的原则,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保证班组的安全生产为目的。有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后,还必须进行认真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搞好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 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是搞好班组安全生产的关键所有人为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违章、麻痹、不负责任”引起,也就是人的安全意识淡薄,所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怎样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呢?这就需要班组长期不懈地开展好班组的安全活动,对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首先,要认真组织学习领会有关安全的规程制度,教育职工遵守规章制度,干任何工作前都要不断的反问,“安全措施是否到位?”“这样干是否符合安全规程要求?”,使职工从思想上养成一种“我要安全”的思想意识。其次,组织学习单位内外已有事故通报,剖析其发生的原因,认真吸取教训,克服麻痹思想,并针对本班组的实际情况认真查找人的行为、设备管理方面的危害因素和根源,提出防范措施,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第三,安全意识的培养,要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要养成在工作前进行危险点分析的习惯,工作中要养成相互关心、相互提醒的良好习惯,发现违章行为要立即制止并举一反三地进行现场安全教育,从而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
三、 提高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搞好班组安全生产的保证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从基础抓起,做安全工作更需如此。影响安全生产的根本因素是人的因素,实质是职工的个人素质问题。而专业技术是职工的基本素质。所以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先搞好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技术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要从本班组的实际出发,认真制定计划。培训不能枯燥乏味地照本宣科,也不能只讲操作不讲理论,要采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操作实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结合的培训手段,培养职工的综合业务技术素质。技术培训工作是班组的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不能忽冷忽热,社会在不断发展,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每一位职工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运用新技术,驾驭新产品。
四、实施标准化作业,是搞好班组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班组总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干一些相同的工作,企业家张瑞敏说:“把千百遍的简单的事做好、做对,就是不简单”,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就是由于思想上的麻痹在一些简单的工作中引发了大的事故。怎样在工作中杜绝“违章、麻痹、不负责任”呢?这就需要实施标准化作业。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以标准化作业来规范电力生产工作的全过程,至关重要。实施标准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班组工作形成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将班组成员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作统一规定,成为班组成员共同遵守的职责,使班组能优质、平稳、均衡、高效、低耗、安全地完成生产任务。标准化作业要根据班组的具体实际进行细化,班组的每一项工作都应纳入标准化作业,并制定每一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流程单,提醒并记录工作前、工作中及工作后的每一环节,从而彻底杜绝因无序工作而导致的习惯性违章和工作失误,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总之,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以人为本,认真完善并落实班组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运用先进的手段对生产作业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才能搞好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从而确保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
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从安全角度来说,班组是人、物、环境的直接交叉点,是各种安全管理措施最终落脚点,班组的安全是企业安全的基础。因此企业要实现长期、稳固的安全局面,就必须重视班组的安全管理。以下就怎样搞好班组安全管理,谈几点看法。
一、 完善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搞好班组安全生产的前提管理学上有一句名言“制度第一,管理者第二”,这句话强调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同样,安全生产的管理也离不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班组除了应有和安全生产有关的国家、行业及企业的法律、规程、制度外,还应结合班组实际建立和完善班组内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制度、防火防盗责任制等。班组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严管理,有奖有罚的原则,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保证班组的安全生产为目的。有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后,还必须进行认真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搞好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 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是搞好班组安全生产的关键所有人为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违章、麻痹、不负责任”引起,也就是人的安全意识淡薄,所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怎样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呢?这就需要班组长期不懈地开展好班组的安全活动,对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首先,要认真组织学习领会有关安全的规程制度,教育职工遵守规章制度,干任何工作前都要不断的反问,“安全措施是否到位?”“这样干是否符合安全规程要求?”,使职工从思想上养成一种“我要安全”的思想意识。其次,组织学习单位内外已有事故通报,剖析其发生的原因,认真吸取教训,克服麻痹思想,并针对本班组的实际情况认真查找人的行为、设备管理方面的危害因素和根源,提出防范措施,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第三,安全意识的培养,要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要养成在工作前进行危险点分析的习惯,工作中要养成相互关心、相互提醒的良好习惯,发现违章行为要立即制止并举一反三地进行现场安全教育,从而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
三、 提高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搞好班组安全生产的保证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从基础抓起,做安全工作更需如此。影响安全生产的根本因素是人的因素,实质是职工的个人素质问题。而专业技术是职工的基本素质。所以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先搞好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技术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要从本班组的实际出发,认真制定计划。培训不能枯燥乏味地照本宣科,也不能只讲操作不讲理论,要采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操作实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结合的培训手段,培养职工的综合业务技术素质。技术培训工作是班组的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不能忽冷忽热,社会在不断发展,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每一位职工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运用新技术,驾驭新产品。
四、实施标准化作业,是搞好班组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班组总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干一些相同的工作,企业家张瑞敏说:“把千百遍的简单的事做好、做对,就是不简单”,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就是由于思想上的麻痹在一些简单的工作中引发了大的事故。怎样在工作中杜绝“违章、麻痹、不负责任”呢?这就需要实施标准化作业。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以标准化作业来规范电力生产工作的全过程,至关重要。实施标准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班组工作形成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将班组成员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作统一规定,成为班组成员共同遵守的职责,使班组能优质、平稳、均衡、高效、低耗、安全地完成生产任务。标准化作业要根据班组的具体实际进行细化,班组的每一项工作都应纳入标准化作业,并制定每一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流程单,提醒并记录工作前、工作中及工作后的每一环节,从而彻底杜绝因无序工作而导致的习惯性违章和工作失误,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总之,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以人为本,认真完善并落实班组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运用先进的手段对生产作业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才能搞好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从而确保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