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上名著(苏教版~~)

八上名著、专题和口语交际复习训练

名著简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是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和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出身在于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1919年加入共青团。在革命战争中,他身负重伤,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创作出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

本书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光芒、洋溢着炽热的革命激情的长篇小说。作品是以作者生活史为原型写成的,但又并非作者本人的自传,而是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典型化的文学珍品。小说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历程,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从十月革命、国内战斗到恢复国民经济各个时期的苏联社会特点和时代气氛,热情歌颂了为祖国而战的苏联年轻一代,展示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风貌。保尔•柯察金的形象早已成为世界人民热爱的艺术典型和生活中的榜样。保尔关于“生命”的名言成了千百万革命青年的座右铭。

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们这学期阅读过的名著。请仿照示例完成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示例:

二、请你复述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一个情节,并说一说从这个情节中你明白的道理。

情节:

道理:

三、二十世纪前期,前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撰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一代又一代青年读者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中你最最喜欢的一位人物是 ,他具有 的性格特点。

四、“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品的主人公是:

(2)请根据你对这部作品的理解,简要说说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这学期要求阅读的名著,你读了吗?故事取材于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亲身经历。小说主人公是: 。小说中有一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请你填充完整。

“人最宝贵的是东西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 ,也不因为 ——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六、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 ,作品是前苏联

作家 的《 》。

长城 专题

长城是盘古在中华大地上的一条巨龙,她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就已开始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连接秦、燕、赵三国长城,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学了本专题后,相信你对长城会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请你尝试回答下面问题。

1. 把你搜集到关于长城的成语、谚语或歌曲抄到下面。

2. 搜集以长城为题材的古诗词,并注明作者。(不少于三句)

3.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民间传说说明了什么?

4. 对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这件事,自古褒贬不一,我们应当怎样看呢?

5.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长城的价值总是多元的,如军事价值、认识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等。请你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6. 古老的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你认为古老的万里长城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谈谈你的看法。

汉字 专题

1. 汉字这一专题向我们全面介绍了祖国的文字。你认为汉字有什么特点?请举一例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2. 在学习汉字这一专题时,你的班级是如何开展纠正错别字活动的?请写出活动程序。

3. 有人说,汉字量大,难认难写难学;也有人说,汉字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有艺术价值,汉字“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请你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4. 汉字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你认为汉字中蕴藏着哪些文化信息。

5. 如何看待汉字中夹英文字母的情况。

6. 学习本专题时,你所在的班级就“汉字是否是中国进入信息的瓶颈”这一话题举行了一次辩论会。现在就邀请你作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一段结束语。

开场白:

结束语:

《长城》

1.成语:众志成城 谚语:不到长城非好汉 歌曲:《长城长》

2.(1)“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3.说明了人民群众具有反抗暴政的强烈愿望。

4.对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这件事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秦始皇是修筑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国君,他修筑长城这一历史举动对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保障人民生活安定,发展边远地区农牧生产确实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修筑长城工程浩大,劳民耗财,曾给当时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繁重劳役和沉重负担,这一暴政是应该否定。

5. 认识价值。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劳动人民血肉的结晶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人民苦难的象征;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修筑长城,也能以轰轰烈烈的起义推翻秦始皇这样的暴君。

6.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历代劳动人民勤劳聪明智慧和血汗结晶,是祖先遗留给我们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人类文明的骄傲,它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昭示人们,继往开来,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艰苦勤奋、坚韧刚毅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繁荣,共同努力,奋发图强,去筑成中国“新的长城”,再创中华辉煌。

《汉字》

1. 特点:(1)汉字是由偏旁、笔画组成(2)各种笔画在一个平面里多向展开(3)汉字的数量多,字形与字义、字音之间有一定联系(4)汉语以一个个汉字记录语言,词与词之间没有界限(5)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举例略。

2.(1)各人先把自己课内外写作中常见的错别字整理出来

(2)分小组汇总列表分类

(3)全班交流、分析、研讨产生错别字的原因及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4)会后每人写一篇“小议错别字”的短文。

3.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我认为汉字“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佳园”。汉字的创造显示出中国人与众不同的文明传统,它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大国的存在,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自强于世,正因为它跟我国文明传统,古老文化联系在一起,所以它在我们心目中是精神佳园,显示出无穷的精神魅力。

4.我们可以从汉字的构造中窥视到古代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例如“姓”这个字以“女”为表义的偏旁,表明在古代的某个阶段,孩子的血统只同母亲有关,那时候经历了一个“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

5.现在的书刊中常有夹英文的情况,这反映了当今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汉字中夹英文,表达比较简约、方便,但这对不懂英文的人说,就有阅读障碍。从维护我们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性来看,应当尽量减少汉字中夹英文字母的情况。

6、 开场白:同学们,有人认为,在电脑时代,汉字是中国进入信息时代的瓶颈,成为阻挠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难关,应该抛弃它,你的意见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对此展开一场辩论会! 结束语:刚才双方的辩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汉字,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我们应该学好用好它;汉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辉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汉字的信息处理会遇到一些难题,但我们相信一定能攻克一个个难关,解决好这些难题。

一、保尔•柯察金(1分);保尔和战友们克服重重困难修筑轻便铁路(1分);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1分)。

二、情节:在“筑路”这一章节中,保尔和战友们在秋雨、泥泞等非常恶劣的环境下仍坚持筑路,他们面对艰苦的条件统一认识与袭击工地的土匪进行斗争,最终获得胜利。

道理:这个情节告诉我们生活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历经艰辛,不畏艰难。

三、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 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

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 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

五、保尔·柯察金 虚度年华而悔恨 碌碌无为而羞愧

六、保尔·柯察金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阅读理解(51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2.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完成文后练习(16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4.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以其境过清( ) (2)乃记之而去 ( ) ..

(3)急湍甚箭 ( ) (4)泉水激石( ) ..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6.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17.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2.(1分)最爱(爱)

13.(2分,描写的景物和表现出的春的特点各1分)这两句诗写莺和燕.是诗人所见。莺 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几处”“谁家”“早”“新”突出了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14.(1)因为。 (2)离开。 (3)急流的水 (4)冲击 15.(1)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16.(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八上名著、专题和口语交际复习训练

名著简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是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和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出身在于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1919年加入共青团。在革命战争中,他身负重伤,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创作出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

本书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光芒、洋溢着炽热的革命激情的长篇小说。作品是以作者生活史为原型写成的,但又并非作者本人的自传,而是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典型化的文学珍品。小说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历程,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从十月革命、国内战斗到恢复国民经济各个时期的苏联社会特点和时代气氛,热情歌颂了为祖国而战的苏联年轻一代,展示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风貌。保尔•柯察金的形象早已成为世界人民热爱的艺术典型和生活中的榜样。保尔关于“生命”的名言成了千百万革命青年的座右铭。

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们这学期阅读过的名著。请仿照示例完成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示例:

二、请你复述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一个情节,并说一说从这个情节中你明白的道理。

情节:

道理:

三、二十世纪前期,前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撰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一代又一代青年读者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中你最最喜欢的一位人物是 ,他具有 的性格特点。

四、“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品的主人公是:

(2)请根据你对这部作品的理解,简要说说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这学期要求阅读的名著,你读了吗?故事取材于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亲身经历。小说主人公是: 。小说中有一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请你填充完整。

“人最宝贵的是东西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 ,也不因为 ——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六、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 ,作品是前苏联

作家 的《 》。

长城 专题

长城是盘古在中华大地上的一条巨龙,她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就已开始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连接秦、燕、赵三国长城,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学了本专题后,相信你对长城会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请你尝试回答下面问题。

1. 把你搜集到关于长城的成语、谚语或歌曲抄到下面。

2. 搜集以长城为题材的古诗词,并注明作者。(不少于三句)

3.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民间传说说明了什么?

4. 对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这件事,自古褒贬不一,我们应当怎样看呢?

5.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长城的价值总是多元的,如军事价值、认识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等。请你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6. 古老的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你认为古老的万里长城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谈谈你的看法。

汉字 专题

1. 汉字这一专题向我们全面介绍了祖国的文字。你认为汉字有什么特点?请举一例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2. 在学习汉字这一专题时,你的班级是如何开展纠正错别字活动的?请写出活动程序。

3. 有人说,汉字量大,难认难写难学;也有人说,汉字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有艺术价值,汉字“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请你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4. 汉字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你认为汉字中蕴藏着哪些文化信息。

5. 如何看待汉字中夹英文字母的情况。

6. 学习本专题时,你所在的班级就“汉字是否是中国进入信息的瓶颈”这一话题举行了一次辩论会。现在就邀请你作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一段结束语。

开场白:

结束语:

《长城》

1.成语:众志成城 谚语:不到长城非好汉 歌曲:《长城长》

2.(1)“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3.说明了人民群众具有反抗暴政的强烈愿望。

4.对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这件事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秦始皇是修筑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国君,他修筑长城这一历史举动对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保障人民生活安定,发展边远地区农牧生产确实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修筑长城工程浩大,劳民耗财,曾给当时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繁重劳役和沉重负担,这一暴政是应该否定。

5. 认识价值。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劳动人民血肉的结晶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人民苦难的象征;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修筑长城,也能以轰轰烈烈的起义推翻秦始皇这样的暴君。

6.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历代劳动人民勤劳聪明智慧和血汗结晶,是祖先遗留给我们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人类文明的骄傲,它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昭示人们,继往开来,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艰苦勤奋、坚韧刚毅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繁荣,共同努力,奋发图强,去筑成中国“新的长城”,再创中华辉煌。

《汉字》

1. 特点:(1)汉字是由偏旁、笔画组成(2)各种笔画在一个平面里多向展开(3)汉字的数量多,字形与字义、字音之间有一定联系(4)汉语以一个个汉字记录语言,词与词之间没有界限(5)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举例略。

2.(1)各人先把自己课内外写作中常见的错别字整理出来

(2)分小组汇总列表分类

(3)全班交流、分析、研讨产生错别字的原因及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4)会后每人写一篇“小议错别字”的短文。

3.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我认为汉字“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佳园”。汉字的创造显示出中国人与众不同的文明传统,它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大国的存在,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自强于世,正因为它跟我国文明传统,古老文化联系在一起,所以它在我们心目中是精神佳园,显示出无穷的精神魅力。

4.我们可以从汉字的构造中窥视到古代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例如“姓”这个字以“女”为表义的偏旁,表明在古代的某个阶段,孩子的血统只同母亲有关,那时候经历了一个“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

5.现在的书刊中常有夹英文的情况,这反映了当今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汉字中夹英文,表达比较简约、方便,但这对不懂英文的人说,就有阅读障碍。从维护我们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性来看,应当尽量减少汉字中夹英文字母的情况。

6、 开场白:同学们,有人认为,在电脑时代,汉字是中国进入信息时代的瓶颈,成为阻挠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难关,应该抛弃它,你的意见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对此展开一场辩论会! 结束语:刚才双方的辩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汉字,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我们应该学好用好它;汉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辉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汉字的信息处理会遇到一些难题,但我们相信一定能攻克一个个难关,解决好这些难题。

一、保尔•柯察金(1分);保尔和战友们克服重重困难修筑轻便铁路(1分);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1分)。

二、情节:在“筑路”这一章节中,保尔和战友们在秋雨、泥泞等非常恶劣的环境下仍坚持筑路,他们面对艰苦的条件统一认识与袭击工地的土匪进行斗争,最终获得胜利。

道理:这个情节告诉我们生活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历经艰辛,不畏艰难。

三、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 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

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 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

五、保尔·柯察金 虚度年华而悔恨 碌碌无为而羞愧

六、保尔·柯察金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阅读理解(51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2.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完成文后练习(16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4.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以其境过清( ) (2)乃记之而去 ( ) ..

(3)急湍甚箭 ( ) (4)泉水激石( ) ..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6.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17.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2.(1分)最爱(爱)

13.(2分,描写的景物和表现出的春的特点各1分)这两句诗写莺和燕.是诗人所见。莺 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几处”“谁家”“早”“新”突出了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14.(1)因为。 (2)离开。 (3)急流的水 (4)冲击 15.(1)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16.(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章

  • 探究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 摘要:名著阅读对中学生起着重大意义,对于增加学生知识面,提高语文成绩都有较大帮助.学生对名著的理解离不开教师的全面引导,如何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教师需要关心和考虑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策略 G633.3 引 ...查看


  • 高中语文名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结 题 报 告 一.该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中学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电视.手机.网络等充斥着学生的眼耳,且越来越受到他们的青睐.因为这些符合当代中学生独特.好奇而又个性的心理 ...查看


  • 对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思考
  • 对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思考 周平英 新课标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应成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仅要靠40分钟课堂的教学来实现,它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进一步积累语言材料,提供大量的阅读实践机会通过名著导读二课堂的开设有效地 ...查看


  • 落实名著阅读之我见
  • 摘 要:语文<课标>中要求初中生阅读名著,但现实中名著阅读落不到实处.反思其中的原因,主要有:社会风气浮躁,人们急功近利:教育功能异化,只教不育:教师缺乏职业追求,书生气不足.针对原因,提出建议:社会营造读书的良好氛围,教育回归 ...查看


  •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名著阅读 点亮人生 课题编号:ayxjky15204 主持人:高书芬 主持人单位:吕村镇第一初级中学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在新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 外阅读教育的衔接 ...查看


  • 人教版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部编语 文教材教学计划 蒿坪镇初级中学 王世春 为了搞好七年级上册部编语文教材的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现拟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部 ...查看


  • 初中语文四大名著知识要点练习题
  • 初中语文四大名著知识要点练习题 来源:中考网整合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5-05-22 21:47:59 标签:初中语文,语文四大名著,语文知识要点,语文复习方法说两句  欢迎关注中考网微信(ID:zhongkao_com),2015年 ...查看


  • 作文与文学
  • 首先请大家认真的考虑下我的问题 谢谢 我一直很困惑 为什么我倾注心血构思的小说在考场上只得了36分 而乱写的议论文混抒情却能得50分 而且还能得到表达流畅自然的评语 而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 语句更是硬凑上去的„„真不知道是我的问题还是 ...查看


  • 高中语文课本内容安排
  • 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访谈(提纲) 佚 名 主持人: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将于2004年6月正式出版,2004年秋季开始使用.这套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和北京大学中文系合作编写的.今天我们邀请这套教材的编者,介绍一下这套教材的基本情况 ...查看


  • 2007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评价报告
  • 2007年福建省中考语文学科试卷质量分析评价报告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发挥和完善初中学业考试的评价.选拔和导向功能,使今后 的学业考试能够更加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持续.有效发展. 根据省教育厅的指示,我室组织有关学科专家对我省九个设区市的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