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正确的舆论导向"

作者:lhy发表于一起说吧

[center]警惕“正确的舆论导向”[/center]

7月8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一则《纸做的包子》的新闻。该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编导通过暗访,发现北京的早点铺有人出售用废纸箱和肥猪肉掺和做馅的小笼包。这一报道经央视等各大媒体、网站的转播转载,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但近日,形势急转直下。先是北京官方发布新闻,称"废纸箱做包子馅"为虚假报道,为电视台临时编导訾某自编自导,北京电视台为此向社会深刻道歉,当事人已被刑事拘留。而后,中国记协就《纸做的包子》报道发出通报说,这起虚假新闻严重败坏了国家声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通报强调,导向是新闻的根本,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正确舆论导向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新闻媒体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纸做的包子"等虚假新闻出现再次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至关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至关重要。

这段时间,"纸包子"新闻本已闹得哗然一片,而"纸包子是假新闻"的新闻一出,则无异扬汤止沸,把纸包子与假新闻推向一个空前亢奋高潮。许多网民纷纷表示,对纸包子的做法原本还将信将疑。这么一搅和,纸包子的存在就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如此折腾,欲盖弥彰而已。谁都记得前几年非典爆发之际,官员们还信誓旦旦地宣布北京没有一例疑似病人,到北京旅游是安全的。换句话说,现在的官府已经没有了任何公信力可言。凡是他们反对的,抵制的,一般都确凿无疑是真的。

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人,恐怕没几个人不知道,所谓正确的舆论导向,无非就是先瞒后骗,掩耳盗铃地粉饰太平。如"天安门没有死一个人";"灾区人民像过年一样";松花江被有毒致癌物质污染,党控喉舌对民众连续隐瞒消息接近两个星期,面对各方指责,当局非但没有反思对百姓和生存环境造成的伤害,反而紧锣密鼓的用三天时间创作组织了一台大型特别节目《水之情》,大唱赞歌。以正面宣传掩盖负面新闻,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一贯做法。依照这种惯例,大大小小的灾难发生后,舆论必定导向"灾区人民情绪稳定";如果某官员或警察或城管作恶被揭发了,舆论的正确导向就为"他们都是临时工";如今面对国内外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普遍质疑,有关方面故技重演,"纸包子"在正确舆论的导向下就非成假新闻不可,并且"包子们情绪稳定"。

为了正确的舆论导向,XX部曾煞费苦心地下发过文件,限制27类事件不能报道,包括:突发事件、**功案件、计划生育事件、下岗工人、农民失地等等,这是威逼。实在捂不住了,也有利诱,《河南商报》就曾报道过,河南汝州两个煤矿先后发生矿难,各地记者用手机短信奔走相告,随即纷纷赶赴现场,不是去采访报道,而是去排队收受"封口费"。地方官员亲自发钞,按媒体等级,明码标价,亦可讨价还价,一天480人(包括真假记者)领走20万元。只要舆论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地方官员就可以正确导向了,官商勾结、草菅人命,这些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只要记者装聋作哑,就多少能得到些好处,反正花的也是纳税人的血汗钱。说白点,算是一起分了赃,谁也别说谁的不是。

舆论导向强调的是口径一致,报喜不报忧。经济发展的形势大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食品是可以吃的,水是可以喝的,空气是没有毒的,肉价上涨是居民收入增加的结果,凡此种种能够宏宣盛世的消息和舆论,哪怕是假的,也都是正确的。关乎国家声誉,鸡毛做令牌是固有的反应,以至高层震怒,警察闻风而动。天可怜见,刷牙的是二甘醇超标的牙膏、奶粉碘超标、硫磺熏白了的馒头、废旧油漆桶里腌的榨菜、苏丹红炸鸡、地沟油做的快餐,还有在市场上风行无阻死鸡烂肉,以及许多仍在黑工厂挣扎的奴工,你们对之却是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偏偏就几个假纸包子,你们就出动工商警察,雷厉风行!

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纯粹是自欺欺人,官方奉为圭皋的"正确舆论导向"本身就是马克思所尖锐批评和痛斥的野蛮行径。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说:"我是一个幽默的人,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豪放不羁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一片灰色就是这种自由所许可的唯一色彩。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精神的最主要形式是欢乐、光明,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唯一合适的表现;精神只准穿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花丛中却没有一枝黑色的花朵。"

正是这样,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对现代传媒的深刻洞察和预见在"纸包子"新闻中也得到了相似的印证。他说"有一种审查形式:沉默。你想传播信息,但在报界却得不到任何反映,如果记者不感兴趣,信息就传不出去。记者成了精神活动与公众之间的屏障或过滤器。"(《自由交流》)正确的舆论导向显然就是企图承担屏障和过滤器的任务,营造出一个"江淮之水,恩泽万民"的太平景象。抓捕记者,严肃处理了相关责任人,这无非是警告和迫使其他媒体从业人员引以为戒,在面对社会黑暗时退避三舍或保持沉默。但它永远不可能使人相信包子里的肉馅从此就是真的,更掩盖不了神州无处不纸包的根本事实。一个社会是否文明和和谐,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就是一主要的试金石,也是唯一的价值判断,所以借口"正确舆论导向"而为新闻报道设定的任何处罚,都只会加速恶习、谬误和专制政治的膨胀。

作者:lhy发表于一起说吧

[center]警惕“正确的舆论导向”[/center]

7月8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一则《纸做的包子》的新闻。该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编导通过暗访,发现北京的早点铺有人出售用废纸箱和肥猪肉掺和做馅的小笼包。这一报道经央视等各大媒体、网站的转播转载,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但近日,形势急转直下。先是北京官方发布新闻,称"废纸箱做包子馅"为虚假报道,为电视台临时编导訾某自编自导,北京电视台为此向社会深刻道歉,当事人已被刑事拘留。而后,中国记协就《纸做的包子》报道发出通报说,这起虚假新闻严重败坏了国家声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通报强调,导向是新闻的根本,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正确舆论导向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新闻媒体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纸做的包子"等虚假新闻出现再次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至关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至关重要。

这段时间,"纸包子"新闻本已闹得哗然一片,而"纸包子是假新闻"的新闻一出,则无异扬汤止沸,把纸包子与假新闻推向一个空前亢奋高潮。许多网民纷纷表示,对纸包子的做法原本还将信将疑。这么一搅和,纸包子的存在就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如此折腾,欲盖弥彰而已。谁都记得前几年非典爆发之际,官员们还信誓旦旦地宣布北京没有一例疑似病人,到北京旅游是安全的。换句话说,现在的官府已经没有了任何公信力可言。凡是他们反对的,抵制的,一般都确凿无疑是真的。

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人,恐怕没几个人不知道,所谓正确的舆论导向,无非就是先瞒后骗,掩耳盗铃地粉饰太平。如"天安门没有死一个人";"灾区人民像过年一样";松花江被有毒致癌物质污染,党控喉舌对民众连续隐瞒消息接近两个星期,面对各方指责,当局非但没有反思对百姓和生存环境造成的伤害,反而紧锣密鼓的用三天时间创作组织了一台大型特别节目《水之情》,大唱赞歌。以正面宣传掩盖负面新闻,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一贯做法。依照这种惯例,大大小小的灾难发生后,舆论必定导向"灾区人民情绪稳定";如果某官员或警察或城管作恶被揭发了,舆论的正确导向就为"他们都是临时工";如今面对国内外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普遍质疑,有关方面故技重演,"纸包子"在正确舆论的导向下就非成假新闻不可,并且"包子们情绪稳定"。

为了正确的舆论导向,XX部曾煞费苦心地下发过文件,限制27类事件不能报道,包括:突发事件、**功案件、计划生育事件、下岗工人、农民失地等等,这是威逼。实在捂不住了,也有利诱,《河南商报》就曾报道过,河南汝州两个煤矿先后发生矿难,各地记者用手机短信奔走相告,随即纷纷赶赴现场,不是去采访报道,而是去排队收受"封口费"。地方官员亲自发钞,按媒体等级,明码标价,亦可讨价还价,一天480人(包括真假记者)领走20万元。只要舆论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地方官员就可以正确导向了,官商勾结、草菅人命,这些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只要记者装聋作哑,就多少能得到些好处,反正花的也是纳税人的血汗钱。说白点,算是一起分了赃,谁也别说谁的不是。

舆论导向强调的是口径一致,报喜不报忧。经济发展的形势大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食品是可以吃的,水是可以喝的,空气是没有毒的,肉价上涨是居民收入增加的结果,凡此种种能够宏宣盛世的消息和舆论,哪怕是假的,也都是正确的。关乎国家声誉,鸡毛做令牌是固有的反应,以至高层震怒,警察闻风而动。天可怜见,刷牙的是二甘醇超标的牙膏、奶粉碘超标、硫磺熏白了的馒头、废旧油漆桶里腌的榨菜、苏丹红炸鸡、地沟油做的快餐,还有在市场上风行无阻死鸡烂肉,以及许多仍在黑工厂挣扎的奴工,你们对之却是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偏偏就几个假纸包子,你们就出动工商警察,雷厉风行!

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纯粹是自欺欺人,官方奉为圭皋的"正确舆论导向"本身就是马克思所尖锐批评和痛斥的野蛮行径。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说:"我是一个幽默的人,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豪放不羁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一片灰色就是这种自由所许可的唯一色彩。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精神的最主要形式是欢乐、光明,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唯一合适的表现;精神只准穿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花丛中却没有一枝黑色的花朵。"

正是这样,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对现代传媒的深刻洞察和预见在"纸包子"新闻中也得到了相似的印证。他说"有一种审查形式:沉默。你想传播信息,但在报界却得不到任何反映,如果记者不感兴趣,信息就传不出去。记者成了精神活动与公众之间的屏障或过滤器。"(《自由交流》)正确的舆论导向显然就是企图承担屏障和过滤器的任务,营造出一个"江淮之水,恩泽万民"的太平景象。抓捕记者,严肃处理了相关责任人,这无非是警告和迫使其他媒体从业人员引以为戒,在面对社会黑暗时退避三舍或保持沉默。但它永远不可能使人相信包子里的肉馅从此就是真的,更掩盖不了神州无处不纸包的根本事实。一个社会是否文明和和谐,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就是一主要的试金石,也是唯一的价值判断,所以借口"正确舆论导向"而为新闻报道设定的任何处罚,都只会加速恶习、谬误和专制政治的膨胀。


相关文章

  • 荟萃百家精华正确引导舆论
  • 作者:徐光春 新闻出版报 1996年01期 中宣部新闻局.新闻出版署报纸司联合召开的这次文摘报座谈会,是根据关根同志的要求和今年中宣部的工作部署安排的.召开这次座谈会的目的,是利用这次机会,请各位总编.主编一起,共同学习中央有关新闻宣传工作 ...查看


  • 新华网:警惕网络推手误导网上舆论_2
  • 新华网:警惕网络推手误导网上舆论 2011年02月05日 10:18 来源:新华网 字号:T|T 16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恶意误导必须制止 网络力量源自真实 网络媒体专家表示,在网络推手的恶意误导下,一些网民往往在事实真相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 ...查看


  • 论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责任
  • 摘 要:在公共突发事件频频的风险社会,媒体作为信息传播中联结政府和公众的纽带,对舆论的维稳具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就媒体责任的指向而言,其报道既需要尊重政府的制度和政策,为公共利益着想,又必须符合自身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同时也应当对公众起到积 ...查看


  • 依法治国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做好法制节目
  •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依法治国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做好法制节目 王 翊 潍坊电视台,山东 潍坊 261061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吹响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军号.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 ...查看


  • 浅谈舆论监督应坚持原则及积极作用
  • 浅谈舆论监督应坚持原则及积极作用 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是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个方面.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媒体市场化经营的完善,负面报道作为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蓬勃发展起来,冲击着传统的以正面报道为主的传播理念.一般认为,正面 ...查看


  • 浅析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作用(论文)
  • 题 目: 浅析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作用 姓 名: 学 号: 系 别: 新闻系 专 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年级班级: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 ...查看


  •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 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前往报社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地位,强调了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任务,对新闻宣传战线提出了新的要 ...查看


  • 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初探
  • 摘    要: 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是应对信息网络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科学.客观地分析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弱.网络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弱.网络道德观念和安全意识缺失等问题和原因,从社会.高校和大 ...查看


  • 张文雄:牢记职责使命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新闻舆论|张文雄
  • 张文雄:牢记职责使命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2016年02月23日 08:10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8人参与 1评论 2月22日,我省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