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遗失的部分终于出世了 --读[吴氏石头记]后二十八回有感

李晓鹏

昨天熬夜读完了《癸酉本石头记》(又称《吴氏石头记》)后28回,非常确信这就是红楼梦遗失的后二十八回原作者所著真本。多少年的疑惑全都解开了。结局太惨了,惨不忍睹。

我不是红学专家,但是《红楼梦》前八十回庚辰本和甲戌本也各读过四五遍,从胡适到俞平伯到周老先生等大家的一些研究红楼们的代表作也读过,网上各种探轶闲聊也颇喜欢参与。这28回 我只读了一遍,没有去做任何考证对照。里面有些地方要想挑刺是能挑的出来的,比如林黛玉在危难关头与贾府家人激辩男人应该怎么样才算是男子汉之类,似乎有 些现代口语的痕迹,有后人传抄修改的可能。但我仍然非常确信这是原著,因为《红楼梦》作者的那种文字功底和写作水平那绝不是能模仿得来的,这后28回整体来说文字之好、构思之神是超过了前八十回的。

前 八十回的写作水平有目共睹,所以很多人读到程高本就不往下看了(我也是这样),因为程高本后四十回写作水平就掉下去了一大截子。读一百二十回本就好像走路 走着走着突然从悬崖上跌下去一般,是没法读通顺的。还有一些好事者像什么刘心武之类的续,那就不说了,我捏着鼻子也读不下五百个字。

我 自己也写过一些书,非常理解作者构思一本书的那种思考过程。作者写一半之后,若后人想要来续,难度极大。齐白石跟学生们说过一句话:“学我着生,像我者 死”。文学艺术领域的顶级大师是无法模仿的。若有些人想要故意模仿红楼梦,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蹩脚的。若要把红楼梦基本不漏破绽的接上,而且文字水平又不 输前八十回,而且还要保持原作的语言风格。那么这个伪作者的聪明才智恐怕须得是原作者才智的两倍以上,方能胜任。前八十回已经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了,难道原作者死后世上竟然会有文学才能倍之的人为之续书而自甘于不留名字默默无闻吗?我是不相信的。

我 个人写作水平未必怎么好,但对文字本身是非常挑剔了。单就小说来说,基本不读翻译过的外国名著,当代小说也很少看,只读中国古典文学,此外也就是金庸了。 核心问题不是故事,主要就是觉得文字读着无法忍受。像莫言、高行健之流写的那些个东西,简直就是文字垃圾,用来侮辱中文的,得一千个诺贝尔文学奖也是无 用。

这个二十八回本我只刚读了一千字,就已经很确信这跟前八十回是一个作者所写了。只是显然前八十回是经过精心修订的完成稿,而后二十八回还有些粗糙,但那种文学巨匠鬼斧神工摄人心魄的才华,是一以贯之的,绝无疑问。不需要再考证了。

昨天晚上虽然有很多事,但仍然毫不犹豫的放下一切,连夜读完,一直读到凌晨三点过。今天中午起来就早饭也不吃开始写这篇文章。

只 有读完这后二十八回,才能理解前面八十回。之前包括俞平伯和周老先生在内的红学专家们的各种分析跟这二十八回相比,都显得非常小儿科了,就是文学天才和文 艺工作者的区别。它的很多情节发展是让我这种读过多遍前八十回的人不敢相信,但是读了之后又不能不相信,无法不相信的。仔细思考思考之后,才发现前八十回 确实是那个意思,只不过未读这二十八回之前自己想不来而已。

像宝玉的婚事。看了前 八十回的判词等暗示,都知道宝玉和黛玉是结不成婚的,而宝玉是和宝钗结婚的。所以有人就推测这是贾母死后王夫人力主促成的。因为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亲姐妹 嘛。而黛玉是贾政妹妹的女儿。一般外婆(贾母)疼爱外孙女是天性,而嫂子(王夫人)和小姑(黛玉之母)则往往没有什么亲情。但这二十八回本里面,贾母去世 以后,贾政提起宝玉的亲事,王夫人一开口就是黛玉,没有给贾政任何选择,完全没有提包括宝钗在内的任何替代人选。

这 个看起来突兀,但细想之下其实必然如此。因为王夫人就宝玉一个命根子,这个亲儿子的幸福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宝玉每天干了什么,她肯定是天天盯着有人给她汇 报的,很多事她嘴上不说但心里知道。像宝玉只喜欢黛玉这么明显的事情,当妈的会不知道?如果强迫宝玉娶宝钗,会有什么后果,她肯定翻来覆去想过。此外宝钗 还有薛蟠这么一个到处闯祸的哥哥,将来保不定会出事连累到宝玉。这些事情她必然早想好了。娶黛玉,然后找个懂事的袭人来帮衬着。站在当妈的角度来看,这就 是最好的安排。

而贾政竟然也没有提宝钗,却说的是妙玉。一方面是担心薛蟠,一方面 似乎也对宝钗的人品有些意见。宝钗在同龄人中算早熟有心计的,但这点心计在贾政王夫人这样的过来人眼里还是不难看穿的。这一点上贾政和王夫人完全一致,都 没有把宝钗列入考虑的范围,初一看颇为惊讶,细想之下也是理该如此。妙玉其实是贾政早安排好的人选,因为他跟妙玉父亲关系好,早年把她接到大观园来住就是 为的这个。对于宝玉对黛玉的感情,贾政常年在外不太了解。他更多的从黛玉身体不好、性格冷漠这些比较浅的方面来看待宝黛关系的,而不像王夫人那样心细。后 来王夫人意外去世,贾政在跟宝玉谈了之后,对自己的意见作了修正,让妙玉为正,黛玉为副,两个都嫁给她。宝玉竟然同意了。但妙玉经过反复思考,知道他这是 被逼所为,遂偷偷离开贾府独自远游去了。贾政也就同意了宝黛的婚事。

后来宝钗的表 现较为恶劣,设计害死了黛玉。而且这个计策是非常恶毒的。这是一大想不到。黛玉死后她和宝玉结婚,天天逼着宝玉读功名,宝玉无法忍受遂离家出走多年不归。 在这种情况下,宝钗偶遇贾雨村,觉得贾雨村才是一心功名、有雄心抱负的男子汉,喜欢上了这个老男人。当时贾家薛家都完全败落,贾政、王夫人、薛姨妈和薛蟠 都已死,宝钗竟然甘心嫁给雨村作了妾。后来她命运还可以,雨村正室死后就把宝钗扶正了。二人感情很好,对于经济仕途的学问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贾雨村也一 直步步高升,宝钗当了几十年的贤内助,这段时期应该是她十分幸福的时光。虽然后来贾雨村犯案抄家,她又跟着他被发配东北,最后死在那里,但相对于其她女孩 儿来说,已是最好的结局,毕竟享受了多年幸福的家庭生活。

若单看前八十回,虽然觉得宝钗功利了一些, 但绝想不到她对宝黛这样无情。可细想之下,前八十回仔细描写“冷香丸”,说她的冷是娘胎里带来的寒毒,其实已说的颇为刻毒了。而贾政王夫人完全不考虑宝 钗,对金玉良缘的说法不屑一顾,看似奇怪,实则必然。这些说法,在前八十回没有回应,是应在后二十八回的。

参 与害死黛玉的人里面,还有鸳鸯。这也是一奇。因为她在前八十回里面扮演的是受迫害被逼反抗的正面形象,同时对贾母十分忠诚的。但其实她作为贾府里的底层奴 婢,对整个贾府上层一直怀恨在心。不仅仅是恨一个贾赦,除了贾母外几乎所有的人她都恨。贾赦说她想嫁给宝玉,她是非常愤怒的。宝玉逗她玩儿,在宝玉看来是 亲昵的举动,在她看来则近乎于侮辱,不过不得不强颜欢笑罢了。贾家败落以后,她一直想找机会报复并且占据一些贾家财产。只不过一直没找到机会。后来参与害 死黛玉,有被逼的成分,也有自愿的成分。

这二十八回和前八十回的判词和脂批是完全对得上的。但是它不是那种感觉——根据脂批去编故事。而是浑然天成,既合理又奇妙,不是通过探轶考证能想出来的。看了之后就知道,一定是这二十八回故事先写成,脂批和判词再来根据它来写的。

全 书原本是明末著名诗人吴梅村所作(也可能是别人所作而吴梅村保存的),后来到了曹雪芹手里。他看了之后估计是很激动,联想到自己家族败落的经历,对全书的 悲剧性情节特别有感悟,于是用毕生精力对其进行增删润色,基本完成了前八十回,后二十八回没修改完就去世了。作者前八十回就是在拉弓,后二十八回是在放 箭。前八十回竭尽全力描写了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美好的世界,年轻富贵的男孩和女孩们在大观园里嬉戏打闹。外面世界的险恶虽然偶尔会渗透进一些到这个桃花源 里,不过都是伏笔引线,不影响整体安静祥和的美好气氛。读完之后是一种十分舒适悠闲的体验,适合在一个阳光美好的下午,泡上一杯清茶,在一个窗明几净的地 方细细的品读。里面有些不祥之兆难免让人为未来担心,但也不会影响阅读心情。

然 而这一切原来都是作者狠心的安排,把这些写的越美好,后来撕碎了给人看,才能越显得惨烈无情。作者撕碎的不仅是那么一个大观园的美好生活,还有就是很多前 八十回看起来还不错的人的人性,让人产生一种更深刻的绝望。最后的悲剧不是以曹家犯事被抄家为背景来展开的,而是以明朝灭亡的大背景来展开的。曹雪芹不过 是根据这个大悲剧,结合自家的家庭遭遇来对原稿进行补充修改罢了。原作者的立意比曹雪芹更高,不是写的自己家庭的悲欢离合,而是深刻的亡国之恨。所以他才 能这么狠心,把这些的美好写的那么惨、那么痛。前八十回的王熙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只有看了二十八回才明白,它真的是写的末世,一个国家一个王朝的 末世,不是写的家族衰败。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它会失传数百年。程高本有可能不是高鹗出于兴趣续的,而是满清贵族让他们补上的,以替代原来的二十八回 本,不希望它流传。程高本和这个二十八回本之间,有些内容是重合的,应该是高鹗从这个本子上抄了一部分过去。

加上这二十八回之后的红楼梦,是比之前的八十 回本更伟大更深刻的文学作品。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如果由八十回本来代表,我觉得是分量不足的。只有加上这二十八回之后,它才配得上中国古典文学史巅峰 之作的桂冠。

===============

作者:李晓鹏,著有《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

李晓鹏

昨天熬夜读完了《癸酉本石头记》(又称《吴氏石头记》)后28回,非常确信这就是红楼梦遗失的后二十八回原作者所著真本。多少年的疑惑全都解开了。结局太惨了,惨不忍睹。

我不是红学专家,但是《红楼梦》前八十回庚辰本和甲戌本也各读过四五遍,从胡适到俞平伯到周老先生等大家的一些研究红楼们的代表作也读过,网上各种探轶闲聊也颇喜欢参与。这28回 我只读了一遍,没有去做任何考证对照。里面有些地方要想挑刺是能挑的出来的,比如林黛玉在危难关头与贾府家人激辩男人应该怎么样才算是男子汉之类,似乎有 些现代口语的痕迹,有后人传抄修改的可能。但我仍然非常确信这是原著,因为《红楼梦》作者的那种文字功底和写作水平那绝不是能模仿得来的,这后28回整体来说文字之好、构思之神是超过了前八十回的。

前 八十回的写作水平有目共睹,所以很多人读到程高本就不往下看了(我也是这样),因为程高本后四十回写作水平就掉下去了一大截子。读一百二十回本就好像走路 走着走着突然从悬崖上跌下去一般,是没法读通顺的。还有一些好事者像什么刘心武之类的续,那就不说了,我捏着鼻子也读不下五百个字。

我 自己也写过一些书,非常理解作者构思一本书的那种思考过程。作者写一半之后,若后人想要来续,难度极大。齐白石跟学生们说过一句话:“学我着生,像我者 死”。文学艺术领域的顶级大师是无法模仿的。若有些人想要故意模仿红楼梦,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蹩脚的。若要把红楼梦基本不漏破绽的接上,而且文字水平又不 输前八十回,而且还要保持原作的语言风格。那么这个伪作者的聪明才智恐怕须得是原作者才智的两倍以上,方能胜任。前八十回已经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了,难道原作者死后世上竟然会有文学才能倍之的人为之续书而自甘于不留名字默默无闻吗?我是不相信的。

我 个人写作水平未必怎么好,但对文字本身是非常挑剔了。单就小说来说,基本不读翻译过的外国名著,当代小说也很少看,只读中国古典文学,此外也就是金庸了。 核心问题不是故事,主要就是觉得文字读着无法忍受。像莫言、高行健之流写的那些个东西,简直就是文字垃圾,用来侮辱中文的,得一千个诺贝尔文学奖也是无 用。

这个二十八回本我只刚读了一千字,就已经很确信这跟前八十回是一个作者所写了。只是显然前八十回是经过精心修订的完成稿,而后二十八回还有些粗糙,但那种文学巨匠鬼斧神工摄人心魄的才华,是一以贯之的,绝无疑问。不需要再考证了。

昨天晚上虽然有很多事,但仍然毫不犹豫的放下一切,连夜读完,一直读到凌晨三点过。今天中午起来就早饭也不吃开始写这篇文章。

只 有读完这后二十八回,才能理解前面八十回。之前包括俞平伯和周老先生在内的红学专家们的各种分析跟这二十八回相比,都显得非常小儿科了,就是文学天才和文 艺工作者的区别。它的很多情节发展是让我这种读过多遍前八十回的人不敢相信,但是读了之后又不能不相信,无法不相信的。仔细思考思考之后,才发现前八十回 确实是那个意思,只不过未读这二十八回之前自己想不来而已。

像宝玉的婚事。看了前 八十回的判词等暗示,都知道宝玉和黛玉是结不成婚的,而宝玉是和宝钗结婚的。所以有人就推测这是贾母死后王夫人力主促成的。因为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亲姐妹 嘛。而黛玉是贾政妹妹的女儿。一般外婆(贾母)疼爱外孙女是天性,而嫂子(王夫人)和小姑(黛玉之母)则往往没有什么亲情。但这二十八回本里面,贾母去世 以后,贾政提起宝玉的亲事,王夫人一开口就是黛玉,没有给贾政任何选择,完全没有提包括宝钗在内的任何替代人选。

这 个看起来突兀,但细想之下其实必然如此。因为王夫人就宝玉一个命根子,这个亲儿子的幸福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宝玉每天干了什么,她肯定是天天盯着有人给她汇 报的,很多事她嘴上不说但心里知道。像宝玉只喜欢黛玉这么明显的事情,当妈的会不知道?如果强迫宝玉娶宝钗,会有什么后果,她肯定翻来覆去想过。此外宝钗 还有薛蟠这么一个到处闯祸的哥哥,将来保不定会出事连累到宝玉。这些事情她必然早想好了。娶黛玉,然后找个懂事的袭人来帮衬着。站在当妈的角度来看,这就 是最好的安排。

而贾政竟然也没有提宝钗,却说的是妙玉。一方面是担心薛蟠,一方面 似乎也对宝钗的人品有些意见。宝钗在同龄人中算早熟有心计的,但这点心计在贾政王夫人这样的过来人眼里还是不难看穿的。这一点上贾政和王夫人完全一致,都 没有把宝钗列入考虑的范围,初一看颇为惊讶,细想之下也是理该如此。妙玉其实是贾政早安排好的人选,因为他跟妙玉父亲关系好,早年把她接到大观园来住就是 为的这个。对于宝玉对黛玉的感情,贾政常年在外不太了解。他更多的从黛玉身体不好、性格冷漠这些比较浅的方面来看待宝黛关系的,而不像王夫人那样心细。后 来王夫人意外去世,贾政在跟宝玉谈了之后,对自己的意见作了修正,让妙玉为正,黛玉为副,两个都嫁给她。宝玉竟然同意了。但妙玉经过反复思考,知道他这是 被逼所为,遂偷偷离开贾府独自远游去了。贾政也就同意了宝黛的婚事。

后来宝钗的表 现较为恶劣,设计害死了黛玉。而且这个计策是非常恶毒的。这是一大想不到。黛玉死后她和宝玉结婚,天天逼着宝玉读功名,宝玉无法忍受遂离家出走多年不归。 在这种情况下,宝钗偶遇贾雨村,觉得贾雨村才是一心功名、有雄心抱负的男子汉,喜欢上了这个老男人。当时贾家薛家都完全败落,贾政、王夫人、薛姨妈和薛蟠 都已死,宝钗竟然甘心嫁给雨村作了妾。后来她命运还可以,雨村正室死后就把宝钗扶正了。二人感情很好,对于经济仕途的学问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贾雨村也一 直步步高升,宝钗当了几十年的贤内助,这段时期应该是她十分幸福的时光。虽然后来贾雨村犯案抄家,她又跟着他被发配东北,最后死在那里,但相对于其她女孩 儿来说,已是最好的结局,毕竟享受了多年幸福的家庭生活。

若单看前八十回,虽然觉得宝钗功利了一些, 但绝想不到她对宝黛这样无情。可细想之下,前八十回仔细描写“冷香丸”,说她的冷是娘胎里带来的寒毒,其实已说的颇为刻毒了。而贾政王夫人完全不考虑宝 钗,对金玉良缘的说法不屑一顾,看似奇怪,实则必然。这些说法,在前八十回没有回应,是应在后二十八回的。

参 与害死黛玉的人里面,还有鸳鸯。这也是一奇。因为她在前八十回里面扮演的是受迫害被逼反抗的正面形象,同时对贾母十分忠诚的。但其实她作为贾府里的底层奴 婢,对整个贾府上层一直怀恨在心。不仅仅是恨一个贾赦,除了贾母外几乎所有的人她都恨。贾赦说她想嫁给宝玉,她是非常愤怒的。宝玉逗她玩儿,在宝玉看来是 亲昵的举动,在她看来则近乎于侮辱,不过不得不强颜欢笑罢了。贾家败落以后,她一直想找机会报复并且占据一些贾家财产。只不过一直没找到机会。后来参与害 死黛玉,有被逼的成分,也有自愿的成分。

这二十八回和前八十回的判词和脂批是完全对得上的。但是它不是那种感觉——根据脂批去编故事。而是浑然天成,既合理又奇妙,不是通过探轶考证能想出来的。看了之后就知道,一定是这二十八回故事先写成,脂批和判词再来根据它来写的。

全 书原本是明末著名诗人吴梅村所作(也可能是别人所作而吴梅村保存的),后来到了曹雪芹手里。他看了之后估计是很激动,联想到自己家族败落的经历,对全书的 悲剧性情节特别有感悟,于是用毕生精力对其进行增删润色,基本完成了前八十回,后二十八回没修改完就去世了。作者前八十回就是在拉弓,后二十八回是在放 箭。前八十回竭尽全力描写了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美好的世界,年轻富贵的男孩和女孩们在大观园里嬉戏打闹。外面世界的险恶虽然偶尔会渗透进一些到这个桃花源 里,不过都是伏笔引线,不影响整体安静祥和的美好气氛。读完之后是一种十分舒适悠闲的体验,适合在一个阳光美好的下午,泡上一杯清茶,在一个窗明几净的地 方细细的品读。里面有些不祥之兆难免让人为未来担心,但也不会影响阅读心情。

然 而这一切原来都是作者狠心的安排,把这些写的越美好,后来撕碎了给人看,才能越显得惨烈无情。作者撕碎的不仅是那么一个大观园的美好生活,还有就是很多前 八十回看起来还不错的人的人性,让人产生一种更深刻的绝望。最后的悲剧不是以曹家犯事被抄家为背景来展开的,而是以明朝灭亡的大背景来展开的。曹雪芹不过 是根据这个大悲剧,结合自家的家庭遭遇来对原稿进行补充修改罢了。原作者的立意比曹雪芹更高,不是写的自己家庭的悲欢离合,而是深刻的亡国之恨。所以他才 能这么狠心,把这些的美好写的那么惨、那么痛。前八十回的王熙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只有看了二十八回才明白,它真的是写的末世,一个国家一个王朝的 末世,不是写的家族衰败。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它会失传数百年。程高本有可能不是高鹗出于兴趣续的,而是满清贵族让他们补上的,以替代原来的二十八回 本,不希望它流传。程高本和这个二十八回本之间,有些内容是重合的,应该是高鹗从这个本子上抄了一部分过去。

加上这二十八回之后的红楼梦,是比之前的八十 回本更伟大更深刻的文学作品。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如果由八十回本来代表,我觉得是分量不足的。只有加上这二十八回之后,它才配得上中国古典文学史巅峰 之作的桂冠。

===============

作者:李晓鹏,著有《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


相关文章

  • [真心求教]jrs大神们,红楼梦而论,[癸酉本石头记]是什么水平?
  • 读<吴氏石头记>后二十八回有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信念本体论 吧主 12 <红楼梦>遗失的部分终于出世了 --读<吴氏石头记>后二十八回有感 李晓鹏 昨天熬夜读完了<癸酉本石头记>(又称< ...查看


  • 猴王出世教案
  • 21*猴王出世(教案) [教材简析] 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选 ...查看


  • 名著导读[红楼梦]练习
  •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清人得舆<京都竹枝词> 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名著导读<红楼梦> (总 3页,第一页) Ed ...查看


  • 终极揭秘"一从二令三人木"
  • 网友"一云",最近给我发来文件,谈自己对<红楼梦>中王熙凤判词的看法和解读,对于其他几个反面,都及时给与回复,只是"一从二令三人木"问题,有必要跟更多网友交流一下. 其实这个问题,自清朝以 ...查看


  • 不同文化中关于月亮的传说和欣赏
  • 不同文化中关于月亮的传说和欣赏 世界各地都有说不尽的关于月亮的诗文和民间传说.月亮永远是人类欢欣时分享快乐的伴侣,也是忧愁时诉说痛苦的对象.但是,不同文化却对月亮有不同的描述,他们对月亮的欣赏角度和欣赏方式也往往是各不相同的. 在中国文化中 ...查看


  • 古典小说评论
  • 大师叙写的民族心灵史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百问系列"丛书总序 宁宗一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学,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成就,而且历千年而血脉不断,这在世界文学史上是蔚为奇观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准确地说:"中国是特别东 ...查看


  • 西游记阅读笔记(1)(原创)
  • 阅评西游记之一 人类的创世神话有各种版本.西方有圣经中的上帝在一个星期六天之内就完成了创世.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来源于不同古代氏族历史的样本.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一章就是道家邵康节的版本.人类历史从"子" ...查看


  • 四大名著成语和歇后语
  • 草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自有妙计 草船借箭--巧用天时 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周瑜摆手--嘟嘟(都督)叫 (第30回 王熙凤) 11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草船借箭-- ...查看


  • 名著读后感3000
  •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呢.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