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失败案例

正如其迅速崛起一样,三株的失败,来得是那样突然。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为之唏嘘不已。正如之前我们提到,危机伴随着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从企业成立之日起它便形影不离。危机管理水平的差异,便导致了不同组织和个人结局的不同。三株的决策失误和管理失控,播下了日后衰落的种子。而在危机事件管理中一味强调自身利益、忽略公众感情和消费者权益的态度和行为,更直接引发了三株帝国的迅速崩溃。 1、盲目扩张和多元化战略 1995年10月17日,吴炳新在新华社的一次年会上宣读了《争做中国第一纳税人》的报告。设想到20世纪末,完成900亿元到1000亿元销售额,成为中国第一纳税人,其勃勃雄心溢于言表。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三株公司开始实施全面多元化发展战略,向医疗电子、精细化工、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物理电子及化妆品等6个行业渗透。与此同时,三株在全国范围内收购、并购几十家亏损医药企业,令企业担负期严重的债务压力。这种过分乐观的态度和盲目扩张的战略,无疑助长了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的骄傲自满情绪,也成为三株危机意识淡薄和忽略公众利益的诱因。 2、机构的爆炸式膨胀和管理失控 四年间,三株集团及期下属机构的管理层扩大了100倍,到1997年三株共有300多家子公司,2000多家县级办事处和13000多家乡镇工作站。三株所崇尚的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造成了种种类似“国企病”的症状,各个部门之间划地为牢,形成壁垒,程序复杂,官僚主义盛行,令企业对市场信号反应严重迟钝。为了统一协调全国市场,总部设计了十多种报表,以便及时掌握各个环节的动态。但具体到一个基层办事处,哪来那么多变化需要填,上面要报,下面就造假。与此同时,机构臃肿和管理失控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浪费了1/3的广告投放,基层宣传品投放到位率不足20%。 3、高速发展阶段的产品虚假宣传 在三株的高速发展阶段,产品宣传开始出现大量冒用专家名义、夸大功效、诋毁同行的言语。种种夸大功效、无中生有、诋毁对手的事件频频发生,总部到最后已疲于奔命而无可奈何。单在1997年上半年,三株公司就因“虚假广告”等原因而遭到起诉10余起。三株也因此被部分地方卫生部门吊销药品批准文号,1995年5月,三株因虚假广告宣传而被广东省卫生厅专门发出了《关于吊销三株口服液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通知》。 4、忽视公众利益最终导致三株帝国瓦解 成都事件 成都市场部人员在编写宣传材料时,未经患者同意,就把其作为典型病例进行大范围宣传,结果导致纠纷,并经新闻界曝光,敏感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也飞进了报道,事件由成都波及到全国,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 常德事件 在为风光无限的三株钦佩不已的同时,不少人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三株的冬天何时将会到来?谁又将是三株的终结者?没有人能料到最终的答案竟是湖南常德一个叫陈伯顺的普通老汉。 1996年6月,湖南常德汉寿县退休老人陈伯顺在喝完三株口服液后去世,其家属随后向三株公司提出索赔,财大气粗的三株则拒绝给予任何赔偿,坚决声称是消费者自身问题。遭到拒绝后陈伯顺家属一张状纸将三株公司告上法院。1998年3月,法院一审宣判三株败诉后,20多家媒体炮轰三株,引发了三株口服液的销售地震,4月份(即审判后的第二个月)的三株口服液销售额就从上年的月销售额2亿元下降至几百万元,15万人的营销大军,被迫削减为不足2万人,生产经营陷入空前灾难之中,总裁吴炳新也被重重击倒。据三株公司介绍,官司给三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多亿元,国家税收损失了6亿元。 1999年3月,法院终审判决三株公司获胜,但此时三株帝国已经陷入全面瘫痪状态。三株的200多个子公司停止,绝大多数工作站和办事处全部关闭,全国销售基本停止。创造中国保健品奇迹的三株公司,在危机应对中的表现却极其不成熟:就事论事,陷于局部谁是谁非,与消费者争论不休却忽视危机公关。最终三株为其忽视公众利益、不愿主动承担责任而付出巨大代价。

正如其迅速崛起一样,三株的失败,来得是那样突然。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为之唏嘘不已。正如之前我们提到,危机伴随着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从企业成立之日起它便形影不离。危机管理水平的差异,便导致了不同组织和个人结局的不同。三株的决策失误和管理失控,播下了日后衰落的种子。而在危机事件管理中一味强调自身利益、忽略公众感情和消费者权益的态度和行为,更直接引发了三株帝国的迅速崩溃。 1、盲目扩张和多元化战略 1995年10月17日,吴炳新在新华社的一次年会上宣读了《争做中国第一纳税人》的报告。设想到20世纪末,完成900亿元到1000亿元销售额,成为中国第一纳税人,其勃勃雄心溢于言表。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三株公司开始实施全面多元化发展战略,向医疗电子、精细化工、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物理电子及化妆品等6个行业渗透。与此同时,三株在全国范围内收购、并购几十家亏损医药企业,令企业担负期严重的债务压力。这种过分乐观的态度和盲目扩张的战略,无疑助长了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的骄傲自满情绪,也成为三株危机意识淡薄和忽略公众利益的诱因。 2、机构的爆炸式膨胀和管理失控 四年间,三株集团及期下属机构的管理层扩大了100倍,到1997年三株共有300多家子公司,2000多家县级办事处和13000多家乡镇工作站。三株所崇尚的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造成了种种类似“国企病”的症状,各个部门之间划地为牢,形成壁垒,程序复杂,官僚主义盛行,令企业对市场信号反应严重迟钝。为了统一协调全国市场,总部设计了十多种报表,以便及时掌握各个环节的动态。但具体到一个基层办事处,哪来那么多变化需要填,上面要报,下面就造假。与此同时,机构臃肿和管理失控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浪费了1/3的广告投放,基层宣传品投放到位率不足20%。 3、高速发展阶段的产品虚假宣传 在三株的高速发展阶段,产品宣传开始出现大量冒用专家名义、夸大功效、诋毁同行的言语。种种夸大功效、无中生有、诋毁对手的事件频频发生,总部到最后已疲于奔命而无可奈何。单在1997年上半年,三株公司就因“虚假广告”等原因而遭到起诉10余起。三株也因此被部分地方卫生部门吊销药品批准文号,1995年5月,三株因虚假广告宣传而被广东省卫生厅专门发出了《关于吊销三株口服液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通知》。 4、忽视公众利益最终导致三株帝国瓦解 成都事件 成都市场部人员在编写宣传材料时,未经患者同意,就把其作为典型病例进行大范围宣传,结果导致纠纷,并经新闻界曝光,敏感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也飞进了报道,事件由成都波及到全国,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 常德事件 在为风光无限的三株钦佩不已的同时,不少人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三株的冬天何时将会到来?谁又将是三株的终结者?没有人能料到最终的答案竟是湖南常德一个叫陈伯顺的普通老汉。 1996年6月,湖南常德汉寿县退休老人陈伯顺在喝完三株口服液后去世,其家属随后向三株公司提出索赔,财大气粗的三株则拒绝给予任何赔偿,坚决声称是消费者自身问题。遭到拒绝后陈伯顺家属一张状纸将三株公司告上法院。1998年3月,法院一审宣判三株败诉后,20多家媒体炮轰三株,引发了三株口服液的销售地震,4月份(即审判后的第二个月)的三株口服液销售额就从上年的月销售额2亿元下降至几百万元,15万人的营销大军,被迫削减为不足2万人,生产经营陷入空前灾难之中,总裁吴炳新也被重重击倒。据三株公司介绍,官司给三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多亿元,国家税收损失了6亿元。 1999年3月,法院终审判决三株公司获胜,但此时三株帝国已经陷入全面瘫痪状态。三株的200多个子公司停止,绝大多数工作站和办事处全部关闭,全国销售基本停止。创造中国保健品奇迹的三株公司,在危机应对中的表现却极其不成熟:就事论事,陷于局部谁是谁非,与消费者争论不休却忽视危机公关。最终三株为其忽视公众利益、不愿主动承担责任而付出巨大代价。


相关文章

  • 大败局Ⅰ(十周年纪念版):记录过去20年19起中国式企业失败
  • 基本资料 大败局Ⅰ(十周年纪念版):记录过去20年19起中国式企业失败 作者: 吴晓波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页数: 定价: 80.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一个个国内曾经最为著名的企业,突然在它们"花样年华 ...查看


  • 审计失败与会计舞弊案例的与思考
  • 经管空间 Management 审计失败与会计舞弊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李照霞 摘 要:审计失败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审计失败案例的原因分析可知缺乏独立性是最重要的原因,其次是审计师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为防范 ...查看


  • 企业决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 企业决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企业实施ERP成功和失败的案例 案例一:广州市某知名面粉厂的原料库存管理 该厂一贯非常重视原料采购管理,早年已引入了ERP管理,每个月都召开销-产-购联席会议,制定销售.生产和原料采购计划.采 ...查看


  • 企业信息化八大失败案例解读
  • 企业信息化八大失败案例解读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到底在那些不幸的信息化项目背后,隐 藏着怎样的心酸和无奈? 调查显示,由于软件产品而导致的信息化失败案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软件产 品不成熟,软件厂商现炒现卖;其 ...查看


  • 大败局Ⅰ(十周年纪念版):记录过去20年19起中国式企业失败 1
  • 一个个国内曾经最为著名的企业,突然在它们"花样年华"的日子里灰飞烟灭,轰然倒下,这背后,是怎样的故事?又是怎样的成败教训? 两册<大败局>,记录了过去20年间发生在中国企业界的.最著名的19起失败案例,记录了 ...查看


  • 论蓝田股份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 摘要:继银广夏的神话闹剧破灭之后,2001年10月,蓝田股份传奇故事的结束带给整个社会不尽的的哗然与惊叹.利用财务造假的手段,蓝田股份在经营期间虚增了大量资产及高额利润.面对漏洞百出的财务报告,沈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竟给出了与实际不符的审计意 ...查看


  • 信息化集成失败案例分析
  • 信息化集成失败案例 分析 版权所有:月夜 [概述]随着我国加入WTO ,企业之间的竞争 已无国界,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都在日新月异 地更新发展,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完 美结合来提高企业竞争力,是摆在各类企业面 前的一个新问题. 国内企业 ...查看


  • 企业信息化八大失败案例(一)
  • 调查显示,由于软件产品而导致的信息化失败案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软件产品不成熟,软件厂商现炒现卖:其次国外软件产品本土化不到位,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其他的基本源于产品不匹配,客户小脚穿大鞋. 由于客户自身需求不明确而导致的信息化失败案 ...查看


  • 税收筹划不当酿成失败案例
  • 某物资企业主营业务是经销生铁,每年为某铸造厂采购大量的生铁并负责运输.为了减少按销售额征收的地方税收附加和降低按增值税税收负担,该公司设计了这样的税收筹划方案:将为铸造厂的采购生铁改为代购生铁.由物资公司每月为铸造厂负责联系5000吨的生铁 ...查看


  • 审计失败的原因及规避分析题报告
  •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审计失败的原因及规避分析 分专班学姓院:业:级:号:名:指导教师:填表日期:月日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审计失败是审计执业中最严重的问题,也是最容易造成会计师事务所或签字注册会计师承担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