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小种子]里的生命故事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即将到来,今年的3月12日,我能带给学生些什么呢?经过反复思量,我想到了美国著名绘本作家艾瑞・卡尔的作品《小种子》。选择《小种子》作为春学期生命课程的重头戏,一是绘本里包含着许多与季节、植物相关的知识,对世界充满探知欲的二年级小朋友想必会很感兴趣;二是书本中传递出的诸多精神品质,尤其是“小种子的精神”,能给低段的孩子一些精神层面的引领;三是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的情愫,尤其是对生命历程的铺展,正好与我们大力推行的校本课程,与关怀生命、关注体验的课程宗旨相吻合。于是,以绘本《小种子》为轴心的生命故事就此展开。

  从认识一棵树开始

  走近《小种子》,是从认识一棵树开始。开学不久,我给孩子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任务――“认识校园中的一棵树”。要求才出口,教室里就炸开了锅,“树怎么认识啊?”“树又不会说话!”孩子议论纷纷。“树虽然不会说话,但他们都有生命,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和大家交朋友。到校园里转转,认识一棵树吧!”就这样,孩子懵懵懂懂地开始了与树的缘分。

  尽管心里有许多困惑,但孩子们显然都很喜欢这个特殊的任务。课间,他们穿梭在学校的各个角落观察树木。很快,有个小家伙得意地来汇报:“老师,X班门口长的是竹子!”“你认识朋友只了解他的名字吗?”我笑着提醒他。小家伙懵了,一会儿又拍着脑袋恍然大悟似地冲出了教室。

  又过了几天,几十张“好友信息表”做出来了:名字、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品种分类……树木的信息被整齐地罗列在卡片上。我笑了,你们能做的还多着呢!

  到了第二周,我听到有孩子大声说:“不跟你们聊了,我要去看看我的卡特了!”语气是说不出的骄傲。马上又有孩子喊起来:“我的雷神昨天冒了个芽,说不定现在又长新芽了!”正当我被这些对话弄得莫名其妙时,有着两个小酒窝的小女孩跑过来说:“老师,我带你去看看我的兰月,它是学校唯一一棵柚子树!”

  两周的时间,孩子们与植物的距离拉近了不少。每个孩子都关注过校园里的一棵树。大部分孩子都为自己的树朋友制作了信息卡,还为树起了独属自己的名字。不少孩子定时去观察树的变化,用各种方法测量树朋友的高度、树围。还有的给这个特别的朋友画了画像、照了照片、创作了海报。课间,你常常能听到孩子在分享树朋友的生长情况,还互相比较“自家宝贝”的高度、形态,有关生命的故事正在这个春天一页页地书写。

  走进绘本《小种子》

  每一棵树都曾是一颗种子,追根溯源或许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在临近植树节的时候,艾瑞・卡尔的《小种子》来到孩子的身边,他们将去倾听一颗孱弱的小种子的风中之旅,跟随它离开果荚,看它萌芽、开花、孕育新的生命。

  “这颗种子可真小啊!”

  “跟其他的差好多。”

  孩子议论纷纷,故事才刚开始,他们已经在为小种子担忧了。

  “一粒种子飞得特别高,越飞越高。它飞得太高了,炽热的阳光把它烧着了……”孩子专注地听着、看着,眉头不自觉地锁起,显然种子的每一段飞行都让人揪心。

  “种子要发芽都不容易啊!”终于有孩子忍不住说。

  “你们知道,这些种子为什么不能发芽吗?”我笑着问。

  孩子纷纷举手。有的孩子说种子不能在温度过高的地方生长,离太阳太近会被烧死。有的孩子指出种子不能在温度过低或水分过多的地方生长。“没有水的地方,种子也活不下去。”又有孩子补充道。在种子的旅行中,大家不自觉地触摸到一些植物生长的奥秘,绘本的形式让这种探索更加自觉,更具热情。

  当然,孩子们最记挂的还是那颗小小的种子。――“我们的小种子没有别的种子飞得那么快。”“我们的小种子没有别的种子飞得高。”“我们的小种子已经飞得很低了。”这颗小小的种子好像真是我们的,掀起大家重重的担忧。“它实在太小了。”有的孩子感叹。“它能发芽吗?”有孩子在担心。“小也有小的好处。”班里的“小博士”叫了起来。他站在教室中间大声说:“正因为它小,所以,不会像大种子飞得那么高,结果飞到太阳旁边被烧死。它也不会飞到冰山上被冻死。而且要不是它比别的种子小,早被小动物发现吃掉了。”可不是,我们怜悯小种子,怜悯世上的弱者。其实有时“弱小”恰恰能创造机会,创造积淀的空间,我们的小种子不就因为自己的“小”,幸运地躲过了无数灾难,到达了生命之地。

  小种子经历了艰险的风中之旅,躲过动物的捕食、人类的践踏采摘,�K于开出了巨大的花朵。看着图片上那亮丽的花朵,体味着生命的风姿,孩子都禁不住鼓起了掌。“其实每一颗种子要长成大树或者盛开花朵都要经历漫长的等待和磨砺。”我拿出一颗松树种子,“一棵松树种子要长成一米的树苗,需要十年的时间。”我比了比班里最娇小的女孩“你长得可比它快呢!”孩子都发出惊叹声。“活得真不容易,得好好保护。”有个孩子老气横秋地说。大家都笑了,笑里又带着认同。绘本《小种子》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体悟生命的种子,我们的故事又向后翻了一页。

  书写我们的《大蒜日记》

  观察了树木,阅读了《小种子》,还要将体验落到实处,于是我们开始了课程的最后篇章――创作《大蒜日记》。要写大蒜日记,自然得先有大蒜。带着之前的体悟,孩子在春意盎然的季节开始了热闹的种植大蒜活动。

  任务布置的第二天就有孩子告诉我:“老师,我已经把大蒜种下了。”于是,夕会课上,孩子兴致勃勃地交流起种大蒜的体验。有的土栽,有的水培,有的用瓶,有的拿盆。大部分孩子种的白皮蒜瓣,也有孩子难得取到了紫皮大蒜,洋洋得意地说个不停。

  第三天更热闹,因为不少孩子的大蒜长根了。有的用手指直比划:“我家的根这么长。”有的绘声绘色地描绘:“白色的须子,像老爷爷的胡子。”也有些孩子家的蒜还没有动静,沮丧着脸,一声不吭。机灵的“小博士”很懂得安抚人心“据我了解,种在水里的大蒜要比种在土里的长得慢一些,而且大蒜种子有好有坏,生长的速度当然就不一样。我爷爷还告诉我如果大蒜种曾洒过农药的话就很难长出来。”一番话听完,有的孩子定下心来,有的孩子反而更慌张了,生怕碰上个伤残种子。

  大蒜长得飞快,大半个月的功夫,所有孩子的大蒜都生根出苗。展示的那天,或粗或细、或长或短的大蒜齐齐放在桌面上,看得人眼花。孩子头挨着头,肩碰着肩,脸上都是笑。

  与大蒜一样醒目的是各具特色的《大蒜日记》,有清清楚楚的大蒜生长情况表;有精心制作的大蒜成长示意图;还有模仿《小种子》创作的绘本式《大蒜日记》。二十多天的生长历程,被孩子以心仪的形式记录下来,其实记录的又何止是大蒜的生长呢!

  从生活到绘本,从绘本回归生活,感谢《小种子》给了我和孩子们一段美妙的生命旅程,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生命故事。珍惜、坚持――是《小种子》此时告诉孩子的,至于更多有关小种子的精神和启迪,就留待他们自己去慢慢体悟吧!

  编辑 李建军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即将到来,今年的3月12日,我能带给学生些什么呢?经过反复思量,我想到了美国著名绘本作家艾瑞・卡尔的作品《小种子》。选择《小种子》作为春学期生命课程的重头戏,一是绘本里包含着许多与季节、植物相关的知识,对世界充满探知欲的二年级小朋友想必会很感兴趣;二是书本中传递出的诸多精神品质,尤其是“小种子的精神”,能给低段的孩子一些精神层面的引领;三是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的情愫,尤其是对生命历程的铺展,正好与我们大力推行的校本课程,与关怀生命、关注体验的课程宗旨相吻合。于是,以绘本《小种子》为轴心的生命故事就此展开。

  从认识一棵树开始

  走近《小种子》,是从认识一棵树开始。开学不久,我给孩子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任务――“认识校园中的一棵树”。要求才出口,教室里就炸开了锅,“树怎么认识啊?”“树又不会说话!”孩子议论纷纷。“树虽然不会说话,但他们都有生命,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和大家交朋友。到校园里转转,认识一棵树吧!”就这样,孩子懵懵懂懂地开始了与树的缘分。

  尽管心里有许多困惑,但孩子们显然都很喜欢这个特殊的任务。课间,他们穿梭在学校的各个角落观察树木。很快,有个小家伙得意地来汇报:“老师,X班门口长的是竹子!”“你认识朋友只了解他的名字吗?”我笑着提醒他。小家伙懵了,一会儿又拍着脑袋恍然大悟似地冲出了教室。

  又过了几天,几十张“好友信息表”做出来了:名字、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品种分类……树木的信息被整齐地罗列在卡片上。我笑了,你们能做的还多着呢!

  到了第二周,我听到有孩子大声说:“不跟你们聊了,我要去看看我的卡特了!”语气是说不出的骄傲。马上又有孩子喊起来:“我的雷神昨天冒了个芽,说不定现在又长新芽了!”正当我被这些对话弄得莫名其妙时,有着两个小酒窝的小女孩跑过来说:“老师,我带你去看看我的兰月,它是学校唯一一棵柚子树!”

  两周的时间,孩子们与植物的距离拉近了不少。每个孩子都关注过校园里的一棵树。大部分孩子都为自己的树朋友制作了信息卡,还为树起了独属自己的名字。不少孩子定时去观察树的变化,用各种方法测量树朋友的高度、树围。还有的给这个特别的朋友画了画像、照了照片、创作了海报。课间,你常常能听到孩子在分享树朋友的生长情况,还互相比较“自家宝贝”的高度、形态,有关生命的故事正在这个春天一页页地书写。

  走进绘本《小种子》

  每一棵树都曾是一颗种子,追根溯源或许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在临近植树节的时候,艾瑞・卡尔的《小种子》来到孩子的身边,他们将去倾听一颗孱弱的小种子的风中之旅,跟随它离开果荚,看它萌芽、开花、孕育新的生命。

  “这颗种子可真小啊!”

  “跟其他的差好多。”

  孩子议论纷纷,故事才刚开始,他们已经在为小种子担忧了。

  “一粒种子飞得特别高,越飞越高。它飞得太高了,炽热的阳光把它烧着了……”孩子专注地听着、看着,眉头不自觉地锁起,显然种子的每一段飞行都让人揪心。

  “种子要发芽都不容易啊!”终于有孩子忍不住说。

  “你们知道,这些种子为什么不能发芽吗?”我笑着问。

  孩子纷纷举手。有的孩子说种子不能在温度过高的地方生长,离太阳太近会被烧死。有的孩子指出种子不能在温度过低或水分过多的地方生长。“没有水的地方,种子也活不下去。”又有孩子补充道。在种子的旅行中,大家不自觉地触摸到一些植物生长的奥秘,绘本的形式让这种探索更加自觉,更具热情。

  当然,孩子们最记挂的还是那颗小小的种子。――“我们的小种子没有别的种子飞得那么快。”“我们的小种子没有别的种子飞得高。”“我们的小种子已经飞得很低了。”这颗小小的种子好像真是我们的,掀起大家重重的担忧。“它实在太小了。”有的孩子感叹。“它能发芽吗?”有孩子在担心。“小也有小的好处。”班里的“小博士”叫了起来。他站在教室中间大声说:“正因为它小,所以,不会像大种子飞得那么高,结果飞到太阳旁边被烧死。它也不会飞到冰山上被冻死。而且要不是它比别的种子小,早被小动物发现吃掉了。”可不是,我们怜悯小种子,怜悯世上的弱者。其实有时“弱小”恰恰能创造机会,创造积淀的空间,我们的小种子不就因为自己的“小”,幸运地躲过了无数灾难,到达了生命之地。

  小种子经历了艰险的风中之旅,躲过动物的捕食、人类的践踏采摘,�K于开出了巨大的花朵。看着图片上那亮丽的花朵,体味着生命的风姿,孩子都禁不住鼓起了掌。“其实每一颗种子要长成大树或者盛开花朵都要经历漫长的等待和磨砺。”我拿出一颗松树种子,“一棵松树种子要长成一米的树苗,需要十年的时间。”我比了比班里最娇小的女孩“你长得可比它快呢!”孩子都发出惊叹声。“活得真不容易,得好好保护。”有个孩子老气横秋地说。大家都笑了,笑里又带着认同。绘本《小种子》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体悟生命的种子,我们的故事又向后翻了一页。

  书写我们的《大蒜日记》

  观察了树木,阅读了《小种子》,还要将体验落到实处,于是我们开始了课程的最后篇章――创作《大蒜日记》。要写大蒜日记,自然得先有大蒜。带着之前的体悟,孩子在春意盎然的季节开始了热闹的种植大蒜活动。

  任务布置的第二天就有孩子告诉我:“老师,我已经把大蒜种下了。”于是,夕会课上,孩子兴致勃勃地交流起种大蒜的体验。有的土栽,有的水培,有的用瓶,有的拿盆。大部分孩子种的白皮蒜瓣,也有孩子难得取到了紫皮大蒜,洋洋得意地说个不停。

  第三天更热闹,因为不少孩子的大蒜长根了。有的用手指直比划:“我家的根这么长。”有的绘声绘色地描绘:“白色的须子,像老爷爷的胡子。”也有些孩子家的蒜还没有动静,沮丧着脸,一声不吭。机灵的“小博士”很懂得安抚人心“据我了解,种在水里的大蒜要比种在土里的长得慢一些,而且大蒜种子有好有坏,生长的速度当然就不一样。我爷爷还告诉我如果大蒜种曾洒过农药的话就很难长出来。”一番话听完,有的孩子定下心来,有的孩子反而更慌张了,生怕碰上个伤残种子。

  大蒜长得飞快,大半个月的功夫,所有孩子的大蒜都生根出苗。展示的那天,或粗或细、或长或短的大蒜齐齐放在桌面上,看得人眼花。孩子头挨着头,肩碰着肩,脸上都是笑。

  与大蒜一样醒目的是各具特色的《大蒜日记》,有清清楚楚的大蒜生长情况表;有精心制作的大蒜成长示意图;还有模仿《小种子》创作的绘本式《大蒜日记》。二十多天的生长历程,被孩子以心仪的形式记录下来,其实记录的又何止是大蒜的生长呢!

  从生活到绘本,从绘本回归生活,感谢《小种子》给了我和孩子们一段美妙的生命旅程,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生命故事。珍惜、坚持――是《小种子》此时告诉孩子的,至于更多有关小种子的精神和启迪,就留待他们自己去慢慢体悟吧!

  编辑 李建军


相关文章

  • 生命的力量
  • 第五单元:感悟生命 ★习作要求: 让我们把这段时间的学习收获和大家交流交流,可以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也可以说说身边的那些热爱生命的故事,还可以说说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请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要写出真实的感受 ...查看


  • 作文:一颗苹果种子的故事
  • 一颗苹果种子的故事 有一个人在自家后院栽种了一棵苹果树.第三年,这棵苹果树结出很多红彤彤的大苹果.主人没有全部摘吃,把几颗又大又红的留在树上. 岁月老人吹来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落了干枯的叶子,也吹落了那几颗英雄般的果实.后来,有几粒苹果种子奇 ...查看


  • 睡前故事:爱睡觉的种子
  • 爱睡觉的种子 种子的使命是发芽.生根,结出果实,即可以让自己的种族繁衍下去,又为人类或其他动物提供食物等需要的东西.可是,有的种子以为他来到这个世上是为了睡觉,古古3就是这样一粒爱睡觉的大豆种子. 古古3来自于种子培育室.一个络腮胡子的农业 ...查看


  • 七师关于"阴德"的小故事
  • 七师关于"阴德"的小故事 昨日随高师做火供回办公室路上,行至一"丁字口"转弯处(一个小街道),车主停车在那儿打电话,不一会儿,已是几辆车堵在那儿不能前行通过,只听得后边喇叭一阵狂响,这辆打电话的车才悠 ...查看


  • [童话故事作文]两颗种子的命运
  • 有一年春天,两颗种子在土里相遇了,一颗种子对另一颗种子说:"嗨,你准备什么时候到土壤外面去发芽生长呀!""什么什么?出去?在土壤里多舒服啊!还不用经历风吹雨打"另外一颗种子听了,还是觉得应该到外面去看 ...查看


  • 野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野 草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大,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 ...查看


  • 好孩子是唤醒的
  • 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唤醒了内心的种子 作者:林清玄 来源:故事作文 小编导语: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可能小孩成绩不是很杰出,不是那么好,但是就像种植物一样,山坡地种竹笋.香蕉,沙地种西瓜和哈密瓜,烂泥巴里种芋头,不同植物适合不同 ...查看


  • 杂草也有位置-爱情文章-人生哲理-感人故事-读者在线阅读(hdz8.cn)
  • 杂草也有位置 只要上网的人,大都疯玩过开心农场,我也在此块田地锄禾日当午,每每看到地里有杂草,必除之而后快.毕竟,无论是为自己的庄稼除草还是为别人服务,都会得到加分奖励. 有时侯,大家为了得到更多奖励,升级升得更快,在别人田地里放置杂草,让 ...查看


  • 35个晨会激励小故事
  • 35个晨会激励小故事 机会的种子 上帝给两个人各人一粒种子,并许诺说:"三年后,谁培育出人间最大的花朵,以至于我在天堂都能观赏,谁就能获得飞翔的机会." 甲立即揣着种子出发,他发誓要找到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最优良的气候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