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课时计划(教案) 课时计划(教案)

班级 初中 科目 地理 教师 日期 2009-11-26

教材分析 重点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经线和纬线 3. 经度和纬度 1.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2.经度和纬度大小变化规律

难点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时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2. 通过讲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自然界物质运动与变化的规律是 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 教法 教具 讲授法、谈话法 地图册、基本画图工具 教学进程 时间分配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咱们讲了为什么要学习地理, 通过学习大家已经知道了地理与人 类生活息息相关。 其实在古代时人们已经开始了对星际的研究,日月星辰,各有其妙,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地球。 大家先来讨论一下“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一分钟) ——圆的 ——方的 你们做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电视、地球仪、小学时学的、感觉….. 看来大家通过多种渠道有了自己的答案, 大家说的对不对呢?下面我们 就来进行科学系统的学习。 二.教授新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 (三分钟) 1. 天圆地方 2. 圆形 3. 两级稍扁,中简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一边作图一边讲解(古代→麦哲伦环球航行→现代科学计算测量) (2) 地球的大小 1. 平均半径 6730 千米 (一分钟) 2. 极半径 3. 赤道半径 练习:1.根据地球的形状解释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现象 (一分钟)

2.为什么远方船舶归来时总是先看到桅杆,然后再看到船身? (二)经线和纬线 (1)经线:南北方向 等长 相交 半圆 (2)纬线:东西方向 不等长 平行 圆圈 边画图边讲解(通过图形让学生总结规律,加深其认识) 练习:1.一个人沿着经线走是否能回到原地,那要是沿着纬线呢? 答:不能,经线是半圆。沿纬线走可以,因为纬线是圆圈。 (三)经度和纬度 (1)1 纬度定义 2 赤道 3 变化规律 (2)1 经度定义 2 零度经线 3 变化规律 结合平面直线图掌握其变化规律 练习:1.比较哪个选项比较偏南 (1) A 15’N (2) A 25’N (3) A30’S B 20’N B 20’S B25’S 答案: (1)A (2)B (3)A 2.比较哪个选项比较偏东 (1) A23’E (2) A40’W (3)A33’W B35’E B30’E B25’W 答案: (1)B (2)B (3)B 三.布置作业 1. 课后习题及练习册做完 2. 预习下一节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五分钟)

(一分钟)

(五分钟)

(两分钟)

(一分钟)

二.经线和纬线

三.经度和纬度

教学后记

课时计划(教案) 课时计划(教案)

班级 初中 科目 地理 教师 日期 2009-11-26

教材分析 重点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经线和纬线 3. 经度和纬度 1.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2.经度和纬度大小变化规律

难点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时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2. 通过讲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自然界物质运动与变化的规律是 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 教法 教具 讲授法、谈话法 地图册、基本画图工具 教学进程 时间分配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咱们讲了为什么要学习地理, 通过学习大家已经知道了地理与人 类生活息息相关。 其实在古代时人们已经开始了对星际的研究,日月星辰,各有其妙,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地球。 大家先来讨论一下“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一分钟) ——圆的 ——方的 你们做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电视、地球仪、小学时学的、感觉….. 看来大家通过多种渠道有了自己的答案, 大家说的对不对呢?下面我们 就来进行科学系统的学习。 二.教授新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 (三分钟) 1. 天圆地方 2. 圆形 3. 两级稍扁,中简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一边作图一边讲解(古代→麦哲伦环球航行→现代科学计算测量) (2) 地球的大小 1. 平均半径 6730 千米 (一分钟) 2. 极半径 3. 赤道半径 练习:1.根据地球的形状解释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现象 (一分钟)

2.为什么远方船舶归来时总是先看到桅杆,然后再看到船身? (二)经线和纬线 (1)经线:南北方向 等长 相交 半圆 (2)纬线:东西方向 不等长 平行 圆圈 边画图边讲解(通过图形让学生总结规律,加深其认识) 练习:1.一个人沿着经线走是否能回到原地,那要是沿着纬线呢? 答:不能,经线是半圆。沿纬线走可以,因为纬线是圆圈。 (三)经度和纬度 (1)1 纬度定义 2 赤道 3 变化规律 (2)1 经度定义 2 零度经线 3 变化规律 结合平面直线图掌握其变化规律 练习:1.比较哪个选项比较偏南 (1) A 15’N (2) A 25’N (3) A30’S B 20’N B 20’S B25’S 答案: (1)A (2)B (3)A 2.比较哪个选项比较偏东 (1) A23’E (2) A40’W (3)A33’W B35’E B30’E B25’W 答案: (1)B (2)B (3)B 三.布置作业 1. 课后习题及练习册做完 2. 预习下一节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五分钟)

(一分钟)

(五分钟)

(两分钟)

(一分钟)

二.经线和纬线

三.经度和纬度

教学后记


相关文章

  •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们在认识地球中所经历的漫长求索,激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能力:使学生学会通过教材范例去搜集整理资料,并从中归纳概括出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动手 ...查看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 2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 单位:文安县急流口中心小学 教师:王丽颖 教材概述: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教材通过介绍地球在太空中体积的渺小,资源有限,无法移居别的星球等知识,呼吁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 ...查看


  •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 集体备课教案 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8 同桌交流.讨论,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的晶莹透 ...查看


  • 地球的公转教案
  • 地球的公转教案 以地球的公转为例,把对拟解决问题的新认识具体化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五带的划分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查看


  • 泰山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与反思
  • 1 2 3 5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课件出示谜面:形状圆圆像太阳,自己不能发光亮, 青山绿水花儿美,它是生命的故乡.(地球) 3. ...查看


  • 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教案
  • 13.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教案) 宋玉秀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猜谜: "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评:一猜就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地 ...查看


  •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第一课 可爱的地球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 ...查看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思想品德)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对人类无私的奉献,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资源匮乏是当前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初步树立环境忧患 ...查看


  • 可爱的地球教案Word文档
  • <可爱的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词语.(宋轶奕要求能认知几个词语,会读,会写) 2.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 1.学会正确.快速地找到中心句. 2.体会全文简练的结构和精炼的语言. 情感目标: 1.理解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