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忆秦娥]词意赏析

李清照·《忆秦娥》词意赏析

《忆秦娥》词作于金兵入据中原,作者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之时。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作者登楼眺望,远处那蜿蜒起伏参差错落的群山,近处那辽阔坦平的原野,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烟雾之中又渗透着落日的最后一缕余辉。“栖鸦归后,暮天闻角。”乌鸦叫声凄厉,飞回巢里栖息,远处又隐隐传来了军营中的阵阵角声。这凄苦的鸦声,悲壮的角声,加倍地渲染出自然景色的凄旷、悲凉,给人以无限空旷的感受,意境开阔而悲凉。

“断香残酒情怀恶”,作者在悲凉景色的渲染下,直抒“情怀”。阁上香燃尽,酒已残,回首往事尽杳然。景凄人悲,作者倍感“情怀恶”,一个“恶”字,道出了作者难以言喻的心情和不尽苦衷。而“情怀恶”更增添了秋日黄昏的萧索冷落。“西风催衬梧桐落”,秋风阵阵,梧桐叶落,风声、落叶声加深了秋天的衰颓的色彩,渲染了凄凉的气氛,衬托出作者国破家亡、背井离乡的伤痛哀愁和悲怆心境。“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全词骤然从“又还秋色”的有声,转入了“又还寂寞”的寂静之中。然此处无声胜有声,充分表达了作者因秋色而寂寞,因寂寞而哀痛的无法排遣的浓愁和孤寂。

此词运用顶针的修辞格和两个“又还”,创造并加浓凄凉的哀郁之气,加强了主题的表达。

李清照·《忆秦娥》词意赏析

《忆秦娥》词作于金兵入据中原,作者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之时。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作者登楼眺望,远处那蜿蜒起伏参差错落的群山,近处那辽阔坦平的原野,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烟雾之中又渗透着落日的最后一缕余辉。“栖鸦归后,暮天闻角。”乌鸦叫声凄厉,飞回巢里栖息,远处又隐隐传来了军营中的阵阵角声。这凄苦的鸦声,悲壮的角声,加倍地渲染出自然景色的凄旷、悲凉,给人以无限空旷的感受,意境开阔而悲凉。

“断香残酒情怀恶”,作者在悲凉景色的渲染下,直抒“情怀”。阁上香燃尽,酒已残,回首往事尽杳然。景凄人悲,作者倍感“情怀恶”,一个“恶”字,道出了作者难以言喻的心情和不尽苦衷。而“情怀恶”更增添了秋日黄昏的萧索冷落。“西风催衬梧桐落”,秋风阵阵,梧桐叶落,风声、落叶声加深了秋天的衰颓的色彩,渲染了凄凉的气氛,衬托出作者国破家亡、背井离乡的伤痛哀愁和悲怆心境。“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全词骤然从“又还秋色”的有声,转入了“又还寂寞”的寂静之中。然此处无声胜有声,充分表达了作者因秋色而寂寞,因寂寞而哀痛的无法排遣的浓愁和孤寂。

此词运用顶针的修辞格和两个“又还”,创造并加浓凄凉的哀郁之气,加强了主题的表达。


相关文章

  • 李清照(如梦令二首)赏析
  •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 ...查看


  • 雨霖铃导学案
  • <雨霖铃>导学案 学生版 主备人:王晓美 审核人:王雪茜 授课时间:2017年4月27日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柳永及其词作风格. 2.理解词意,体会情感,学会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 3.掌握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提 ...查看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唐宋 ...查看


  • 李清照相关诗词鉴赏
  • 李清照诗词鉴赏 (一)前期作品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钩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赏析]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早年的作品.从环境.氛围和情态看,主人公是一位大家闺 ...查看


  • 声声慢赏析
  • 鉴赏选词: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查看


  • 杜向涛[诗四首]归园田居学案
  • <诗四首>学案 焦桥中学 杜向涛 学习目标导航 ⑴背诵四首诗,体会诗的意境,把握诗的主旨. ⑵品味.赏析诗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⑶体会诗歌的写作特色. <归园田居(其三)> 一.语言积累 1.字词积累 荒秽( ...查看


  • 课文理解与阅读
  • 课文理解与阅读 (一)望江南 1 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三四句的诗意. 望穿秋水 2 这首词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上?情感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你觉得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表现了盼亲人不归的失望与怅惘. 情感上经历了希望-失望-肠断的过程.艺术上清新 ...查看


  • 武陵春教学反思
  • 武陵春教学反思一: 选择上<武陵春>这篇文章,首先是因为自己喜欢词,认为它是最能抒发情感而又音律优美的一种文体.其次是喜欢李清照这位女词人.她自然细腻的文笔,婉约优美的文风,清新精巧的砌词,在辞赋之坛一枝独秀.同时李清照最让我倾 ...查看


  • [一剪梅]教学设计
  • 整体设计说明:<一剪梅>选自新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李清照的作品."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因为有诗仙.诗圣.诗鬼.诗豪等一大批杰出诗人的存在,诗歌到了唐朝已发展到了颠峰阶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