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

三(5)班 梁国康

春节的来历:

古代称之为“元旦”,是一年的第一天。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朔日,阴历初一日。旧时也把元旦叫作“元日”、“端日”、“元辰”等。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正式把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是在民国以后。孙中山本着“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宗旨,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决定改用公历纪年,从1912年1月起实 起实行。这样以来,我国就有两个“新年”,公历的新年称为“元旦”,农历的新年便称为“春节”。

上元节的来历: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上元节”。这天晚上叫作“元宵”、“元夜”,又称之为“元宵节”。由于唐朝以来盛行元宵观灯的习俗,所以又叫作“灯节”。据说汉文帝平定诸吕之乱登位,平乱之日是正月十五日。于是汉文帝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率领百官、宫人出宫优游,以示庆贺,并把这一天定为“上元节”。元宵节成为灯节,始于东汉明帝,盛于唐代。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写出了元宵张灯结彩,万人出游的热闹景象。此外,还有吃元宵(汤元)、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

七夕节的来历: 阴历七月初七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求智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穿针乞巧等风俗,民间又称为“乞巧节”。所谓乞巧,是指千家万户的妇女梳洗之后向织女星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唐代诗人崔颢《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农谚:“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中秋节的来历: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蓝空明净,圆月悬空,清辉泻地,桂香浮动,令人陶醉。苏轼《阳关曲》诗:“暮云收层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表达了中秋月夜的美好。旧俗是夜全家团圆,备上时令瓜果和熟食,一边宴饮,一边赏月,欢声笑语,月圆桂香,聚集一堂,共度佳节。中秋节还有吃月饼的风俗。据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动暴动的日子写在纸条上,放进月饼馅子里,以便相互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重阳节的来历:

又名秋节。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初九正是阳月阳日,故名“重阳”。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景,听到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袋,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可以避难。恒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囊、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又因古代“登高”与“蒸糕“音近,重阳日又风行吃”重阳糕“的习俗。重阳要登高,故又称”登高节“,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民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腊日节的来历:

阴历十二月初八日,称为“腊日”,又叫作“腊八节”。腊日趋于古代的“腊祭”。从周代起,每年十二月进行腊祭,祭祀祖先百神,十二月正是狩猎的季节,猎获的禽兽用作祭祀供品,进行腊祭的日子叫作“腊日“。”腊八“又与佛家故事有关,传说十二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成道之日。

我国的传统文化

三(5)班 梁国康

春节的来历:

古代称之为“元旦”,是一年的第一天。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朔日,阴历初一日。旧时也把元旦叫作“元日”、“端日”、“元辰”等。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正式把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是在民国以后。孙中山本着“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宗旨,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决定改用公历纪年,从1912年1月起实 起实行。这样以来,我国就有两个“新年”,公历的新年称为“元旦”,农历的新年便称为“春节”。

上元节的来历: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上元节”。这天晚上叫作“元宵”、“元夜”,又称之为“元宵节”。由于唐朝以来盛行元宵观灯的习俗,所以又叫作“灯节”。据说汉文帝平定诸吕之乱登位,平乱之日是正月十五日。于是汉文帝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率领百官、宫人出宫优游,以示庆贺,并把这一天定为“上元节”。元宵节成为灯节,始于东汉明帝,盛于唐代。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写出了元宵张灯结彩,万人出游的热闹景象。此外,还有吃元宵(汤元)、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

七夕节的来历: 阴历七月初七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求智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穿针乞巧等风俗,民间又称为“乞巧节”。所谓乞巧,是指千家万户的妇女梳洗之后向织女星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唐代诗人崔颢《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农谚:“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中秋节的来历: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蓝空明净,圆月悬空,清辉泻地,桂香浮动,令人陶醉。苏轼《阳关曲》诗:“暮云收层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表达了中秋月夜的美好。旧俗是夜全家团圆,备上时令瓜果和熟食,一边宴饮,一边赏月,欢声笑语,月圆桂香,聚集一堂,共度佳节。中秋节还有吃月饼的风俗。据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动暴动的日子写在纸条上,放进月饼馅子里,以便相互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重阳节的来历:

又名秋节。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初九正是阳月阳日,故名“重阳”。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景,听到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袋,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可以避难。恒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囊、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又因古代“登高”与“蒸糕“音近,重阳日又风行吃”重阳糕“的习俗。重阳要登高,故又称”登高节“,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民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腊日节的来历:

阴历十二月初八日,称为“腊日”,又叫作“腊八节”。腊日趋于古代的“腊祭”。从周代起,每年十二月进行腊祭,祭祀祖先百神,十二月正是狩猎的季节,猎获的禽兽用作祭祀供品,进行腊祭的日子叫作“腊日“。”腊八“又与佛家故事有关,传说十二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成道之日。


相关文章

  • 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思考
  • 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思考 作者:李欣芮 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2期 [摘要]自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并且逐渐凸显出其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 ...查看


  • 我所认识的中国外交
  • 我所认识的中国外交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新兴大国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取得重要进展:美国调整全球战略强化对亚太介入,东北亚局势更加复杂:欧盟正在面临欧债务危机,且中欧关系面临新考验:俄罗斯全方位外交活跃,俄与美欧关系明显改善等.虽然全球局部冲 ...查看


  • 浅析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2-033-02 摘 要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国家文化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 ...查看


  •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机遇_问题及对策建议_刘绍坚
  •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机遇.问题及对策建议 刘绍坚 研究员 化产品是经济属性和意识政策许可的文化创意.图书发行.有东方神秘传奇色彩的中华文化在形态属性的有机统一体,影视制作等领域,非公有制文化企西方国家也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文化产业具有先 ...查看


  • 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现状与缺失
  • 作者:娄孝钦 学术论坛 2010年05期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0)05-0181-05 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等各 ...查看


  • 怎样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 题目:怎样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我国文化软实力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致力于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GDP全球第二,成为及美国之后第二大经济实体的辉煌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增强.但是相对 ...查看


  •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依靠的是巧实力,而所谓的巧实力通常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经济财力.军事能力.科技技术等有形的硬实力,而另一方面则是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的软实力.就这两方面来说,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 ...查看


  •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 摘要:首先,论文简单概括了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然后,论文分析了我国提高文化软实力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论文提出了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关键词:中国:文化软实力:提高:意义·问题. 胡 ...查看


  • 社会经济与文化
  • 第三节 社会经济与文化 社会经济与文化包括很多方面,课程标准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压缩传统的经济地理内容,加大文化地理的内容.世界地理主要选择了"居民"和"地区发展差异"两部分,其中,"居民&qu ...查看


  • 中国文化产业的贸易逆差的原因分析
  •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地位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瓶颈制约作用也日益凸显,文化产品贸易逆差严重.本文着重从国内外形势角度出发,找到我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造成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很多,可以归结为国际文化市场环境.我国文化贸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