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符号解释

晴:

指天空无云或虽有零星的云,

但云量占天空不到

1/10

称为晴

,

有时天

空中出现很高很薄的云,但对透过阳光很少有影响的也称为晴。

多云:

当空中的中、

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

4/10

7/10

或高空云量占天

空面积的

6/10

或以上时称为能够为多云。

阴:

凡中、

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

8/10

及以上是称为阴。

阴天是天色阴

暗,阳光很少或不能透过云层。

小雨或中雨

24

小时降雨量小于

10.0

毫米或

1

小时降雨量小于

2.5

毫米

的称为小雨,

24

小时内的降雨量为

10.0

24.9

毫米或

1

小时的降雨量在

2.5

8.0

毫米之间时成为中雨。

大雨:

24

小时降雨量小于

25.0

49.9

毫米或

1

小时降雨量达到

8.1

15.9

毫米时称为大雨。

暴雨:

24

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

50.0

毫米和

1

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

或超过

16.0

毫米时称为暴雨。降雨量达到

100.0

199.9

毫米的称为大暴

雨;降雨量达到

200.0

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冰雹:

是一种固体降水物。指云层中将下的直径大雨

5.0

毫米的圆球形或

圆锥形冰块,起形状也有不规则的,单体称为雹块,由透明和不透明层相

间组成,大的雹块直径可达十九厘米。

雷阵雨:

指伴有雷电现象的阵性降雨,起特点是降雨时间短促,开始和终

止都很突然,降水的强度变化大。

雨夹雪:

指雨滴和湿雪同时降落到地面的降水现象。发生时,近地面的气

温略高于

0℃,当雪降落到这层空气中,部分雪融化成水滴。

小雪:

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超过

1000

米的或

24

小时内的降雪量小于

2.5

毫米的降雪。

中雪:

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超过

500

1000

米的或

24

小时内的降雪量小于

2.5

5.0

毫米的降雪。

大雪:

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小于

500

米的或

24

小时内的降雪量大于

5.0

毫米的降雪。

雾:

指近地层空气中悬浮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的集合体。当这种集合体

使水平能见距离降到

1000

米以下时称为雾;

当能见距离降到

1000

10000

米之间时称为轻雾

.

霜冻:

在春秋转换季节,白天气温高于

0℃,夜晚气温短时间降至

0 ℃以

下的低温危害现象。出现时,百叶箱内的气温可不低于

0℃;地面或物体

表面常出现白霜。

六级风:

指距地面

10

米高度处的风速为

10.8

13.8

/

秒的风。

七级风:

指距地面

10

米高度处的风速为

13.9

17.1

/

秒的风。

十二级风:

指距地面

10

米高度处的风速分别达到

17.2

20.7

/

秒、

20.8

24.4

/

秒、

24.5

28.4

/

秒、

28.5

32.6

/

秒、

32.7

35.9

/

秒时,分别称为八级风、九级风、十级风、十一级风和十二级风。

台风:

指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强烈的暖心气旋性涡旋。当中心附近的平均再

大风力达到十二级及以上时称为台风。

晴:

指天空无云或虽有零星的云,

但云量占天空不到

1/10

称为晴

,

有时天

空中出现很高很薄的云,但对透过阳光很少有影响的也称为晴。

多云:

当空中的中、

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

4/10

7/10

或高空云量占天

空面积的

6/10

或以上时称为能够为多云。

阴:

凡中、

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

8/10

及以上是称为阴。

阴天是天色阴

暗,阳光很少或不能透过云层。

小雨或中雨

24

小时降雨量小于

10.0

毫米或

1

小时降雨量小于

2.5

毫米

的称为小雨,

24

小时内的降雨量为

10.0

24.9

毫米或

1

小时的降雨量在

2.5

8.0

毫米之间时成为中雨。

大雨:

24

小时降雨量小于

25.0

49.9

毫米或

1

小时降雨量达到

8.1

15.9

毫米时称为大雨。

暴雨:

24

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

50.0

毫米和

1

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

或超过

16.0

毫米时称为暴雨。降雨量达到

100.0

199.9

毫米的称为大暴

雨;降雨量达到

200.0

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冰雹:

是一种固体降水物。指云层中将下的直径大雨

5.0

毫米的圆球形或

圆锥形冰块,起形状也有不规则的,单体称为雹块,由透明和不透明层相

间组成,大的雹块直径可达十九厘米。

雷阵雨:

指伴有雷电现象的阵性降雨,起特点是降雨时间短促,开始和终

止都很突然,降水的强度变化大。

雨夹雪:

指雨滴和湿雪同时降落到地面的降水现象。发生时,近地面的气

温略高于

0℃,当雪降落到这层空气中,部分雪融化成水滴。

小雪:

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超过

1000

米的或

24

小时内的降雪量小于

2.5

毫米的降雪。

中雪:

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超过

500

1000

米的或

24

小时内的降雪量小于

2.5

5.0

毫米的降雪。

大雪:

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小于

500

米的或

24

小时内的降雪量大于

5.0

毫米的降雪。

雾:

指近地层空气中悬浮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的集合体。当这种集合体

使水平能见距离降到

1000

米以下时称为雾;

当能见距离降到

1000

10000

米之间时称为轻雾

.

霜冻:

在春秋转换季节,白天气温高于

0℃,夜晚气温短时间降至

0 ℃以

下的低温危害现象。出现时,百叶箱内的气温可不低于

0℃;地面或物体

表面常出现白霜。

六级风:

指距地面

10

米高度处的风速为

10.8

13.8

/

秒的风。

七级风:

指距地面

10

米高度处的风速为

13.9

17.1

/

秒的风。

十二级风:

指距地面

10

米高度处的风速分别达到

17.2

20.7

/

秒、

20.8

24.4

/

秒、

24.5

28.4

/

秒、

28.5

32.6

/

秒、

32.7

35.9

/

秒时,分别称为八级风、九级风、十级风、十一级风和十二级风。

台风:

指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强烈的暖心气旋性涡旋。当中心附近的平均再

大风力达到十二级及以上时称为台风。


相关文章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 第一单元 天气 第一课 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3.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4.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 ...查看


  • 科学教案四年级(上)
  • 科 学 年级: 四年级(上) 2012年9月 第一课时 引导课 [教学目标] 1.科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会教给大家许多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知识,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做一个善于学习的学生. 2.科学是严谨的. 3.进行某些科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查看


  • 浅析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
  •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注重教学过程,能够通过开展各种教学演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能够将科学现象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巩固知识,强化学生记忆.以上这些都属于教学方法范��,小学科学教师应该 ...查看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用书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四年级上册 主编:郁波 本册执笔:任洪 唐莲君 王庆志 贾欣 责任编辑:王薇 殷梦昆 目 录 使用说明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主要材料清单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溶 解 ...查看


  • 2.3常见天气系统导学案
  • 2.3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冷锋.暖锋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掌握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3.理解锋面气旋及对天气的影响: 4.了解我国寒潮.梅雨.伏旱.沙尘暴等天气现象的形成. 5.能看懂天 ...查看


  •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我们周围的土壤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2 .能够独立地探究一堆土壤的成分. 3 .能够设计实验,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 4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 知识 ...查看


  • 中央气象台幽默播报天气情况作文范文
  • 原题: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连日来,中央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雪预警.21日凌晨,北京如期迎来今年冬天第一场雪,但未见暴雪.当日上午,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为此解释,并发布提醒."美女们最近几 ...查看


  • 小小气象员2
  • 教学目的和能力要求] (一)过程和方法: 1.能够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的信息,用丰富的语言描述天气. 2.能够收集各种关于天气的资料,能够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3.能够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 ...查看


  • 小学科学核心知识概要
  • 小学科学核心知识框架图解 科学领域 核心概念 核心知识 核心行动 核心要求 核心态度 ●观察并比较一些常见的. 多种多样的植物的外形和习性, 1.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当中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通过观察和简单的对比实验,认识 2.植物的形态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