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钢筋绑扎的安全要求有哪些?
(1)钢筋绑扎用的钢丝(镀锌钢丝)可采用20~22号钢丝,其中22号钢丝只用于绑直径12mm以下的钢筋。
(2)检查钢筋的出厂合格证,按规定进行复试,并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钢筋无老锈及污染,成型钢筋经现场检验合格。
(3)钢筋应按现场擅长平面布置图中指定位置堆放,钢筋外表面如有铁锈时,应在绑扎前清除干净,锈蚀严重的钢筋不得使用。
(4)绑扎钢筋地点清理干净。 基础钢筋的绑扎一定要牢固,脱扣松扣数量一定要符合本标准要求;钢筋绑扎前要先弹出钢筋位置线,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1)施工中要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若采用双排筋时要保证上下两排筋的距离。
(2) 钢筋的接头位置及接头面积百分率要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3)钢筋的布放位置要准确,绑扎要牢固。
梁钢筋绑扎搭接
一.施工准备:
1.钢筋出场合格证,复试报告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机械运转良好。
1、材料及主要机具:
(1)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3)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4)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作业条件:
(1)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
(2)核对钢筋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三.施工工艺
1.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 → 放主梁次梁箍筋 → 穿主梁底层纵筋 → 及弯及弯起筋 → 穿次粮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 → 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 → 按箍筋间距绑扎 → 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 → 模外绑扎(想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
箍筋间距 →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 → 在横柑上画放箍筋 → 穿主梁下层纵筋 →穿次梁下层钢筋 → 穿主梁上层钢筋 → 按箍筋间距绑扎 穿次梁上层纵筋 → 按箍筋间距绑扎 → 抽出横柑落骨架于模板内1.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
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应为135度。如果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应为6—10d。
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如作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 d。
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的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4.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5.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要正确;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7.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
要求。5.板与次梁、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应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8.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5㎜时,宜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距处,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9.钢筋绑扎后应随即垫好沙浆垫块。
三、质量标准: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的牌号、性能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2.钢筋表面必须清洁,规格、尺寸、形状、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绑扎钢筋的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扎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3.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度。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三、允许偏差:
1. 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要符合设计规范。
2. 执行
四、成品保护:
1. 成型钢筋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
2. 绑扎钢筋时应搭临时架子,不准蹬踩钢筋。
3. 底板上下层钢筋绑扎后,支撑与凳要绑牢固。防止其它工种操作时蹬踩变形。
钢筋变形:钢筋骨架绑扎时应注意绑扣方法,宜采用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多为防置砖墙拉结筋时碰动所致。应在砌完后合模前修整一次。
五、安全事项:
1. 钢筋加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一定的机械操作技术培训后,才能上岗。
2. 钢筋加工机械使用前,应先空运转试车正常后,方能使用。
3. 在焊机操作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在室内进行焊接时,应保持良好环境。
4. 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挂物料,特别要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
5. 现场施工的照明电线及混凝土振动器线路不准直接挂在钢筋上,如确定需要,应在钢筋上架设横担木,把电线挂上。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2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长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 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取一点
排 距 ±5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板 ±3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
现场钢筋绑扎的安全要求有哪些?
(1)钢筋绑扎用的钢丝(镀锌钢丝)可采用20~22号钢丝,其中22号钢丝只用于绑直径12mm以下的钢筋。
(2)检查钢筋的出厂合格证,按规定进行复试,并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钢筋无老锈及污染,成型钢筋经现场检验合格。
(3)钢筋应按现场擅长平面布置图中指定位置堆放,钢筋外表面如有铁锈时,应在绑扎前清除干净,锈蚀严重的钢筋不得使用。
(4)绑扎钢筋地点清理干净。 基础钢筋的绑扎一定要牢固,脱扣松扣数量一定要符合本标准要求;钢筋绑扎前要先弹出钢筋位置线,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1)施工中要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若采用双排筋时要保证上下两排筋的距离。
(2) 钢筋的接头位置及接头面积百分率要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3)钢筋的布放位置要准确,绑扎要牢固。
梁钢筋绑扎搭接
一.施工准备:
1.钢筋出场合格证,复试报告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机械运转良好。
1、材料及主要机具:
(1)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3)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4)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作业条件:
(1)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
(2)核对钢筋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三.施工工艺
1.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 → 放主梁次梁箍筋 → 穿主梁底层纵筋 → 及弯及弯起筋 → 穿次粮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 → 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 → 按箍筋间距绑扎 → 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 → 模外绑扎(想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
箍筋间距 →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 → 在横柑上画放箍筋 → 穿主梁下层纵筋 →穿次梁下层钢筋 → 穿主梁上层钢筋 → 按箍筋间距绑扎 穿次梁上层纵筋 → 按箍筋间距绑扎 → 抽出横柑落骨架于模板内1.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
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应为135度。如果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应为6—10d。
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如作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 d。
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的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4.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5.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要正确;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7.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
要求。5.板与次梁、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应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8.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5㎜时,宜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距处,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9.钢筋绑扎后应随即垫好沙浆垫块。
三、质量标准: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的牌号、性能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2.钢筋表面必须清洁,规格、尺寸、形状、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绑扎钢筋的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扎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3.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度。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三、允许偏差:
1. 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要符合设计规范。
2. 执行
四、成品保护:
1. 成型钢筋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
2. 绑扎钢筋时应搭临时架子,不准蹬踩钢筋。
3. 底板上下层钢筋绑扎后,支撑与凳要绑牢固。防止其它工种操作时蹬踩变形。
钢筋变形:钢筋骨架绑扎时应注意绑扣方法,宜采用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多为防置砖墙拉结筋时碰动所致。应在砌完后合模前修整一次。
五、安全事项:
1. 钢筋加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一定的机械操作技术培训后,才能上岗。
2. 钢筋加工机械使用前,应先空运转试车正常后,方能使用。
3. 在焊机操作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在室内进行焊接时,应保持良好环境。
4. 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挂物料,特别要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
5. 现场施工的照明电线及混凝土振动器线路不准直接挂在钢筋上,如确定需要,应在钢筋上架设横担木,把电线挂上。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2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长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 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取一点
排 距 ±5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板 ±3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