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流动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发展。目前,迁移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已成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外出务工的流动示范效应及回流也已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带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7-0039-02

  

  现代经济学认为,资本只有通过流动才能实现保值、增值,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也不例外。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流动作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同样也可以通过流动来实现其保值、增值和优化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时期。关于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规模,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数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从1993年的0.62亿增加到2004年的1.2亿,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2004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总数大约为2亿,约占乡村总就业人口的41%。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它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加快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

  

  一、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解释

  

  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是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是任何发展中国家实现从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过渡的必经之路,这种转移必然会带来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在讨论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刘易斯(1954)、托达罗及其后继者费景汉、拉尼斯等的二元经济理论。

  按照发展经济学理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主要途径是进入城市的非农业部门就业,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传统农业部门进入城市非农业部门就业的直接诱因在于两部门生产率差距所带来的收入差距。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中,由于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的边际产品近乎为零,劳动者所获得的只能是由习俗和制度决定的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平均工资。因此,只要城市中非农业部门提供的工资高于农业部门的生存工资,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吸纳进来,直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消失为止。因此,发展经济学认为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国家,必然会出现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大规模流动的现象,而伴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必然会大幅度促进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推动经济向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前沿上移动。

  

  二、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已达相当规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流动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一方面旧的传统产业不断萎缩,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同时新的以知识和服务为基础的产业不断涌现,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统计显示,1978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为27.9%、47.9%和24.2%,到了2005年,这三者的比重分别为12.6%、47.5%和39.9%。而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分别由1978年的70.5%、17.3%、12.2%演变为2005年的44.8%、23.8%、31.4%。产业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会提高要素的生产效率,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过去二十余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中,对增长率做出主要贡献的因素是物质资本规模的扩大、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农业)向高生产率部门(如工业)间和地区间转移。据世界银行估计,结构变革的进程为中国过去18年(1978―1995)的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的推动力,劳动力部门转移可以解释16%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如此多的农民由从事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流动到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由此带来的生产率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二)迁移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已成为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迁移流动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在城市就业,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并在很多行业已占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在加工制造业中占68%,在建筑业中占80%。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的调查,2004年农民工已占企业员工总数的近60%。也就是说,中国农民工的数量,已超过了传统上由城镇居民构成的产业工人,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支撑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流动促进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为2005年的43%,应该说这里面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功不可没。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还不高。根据钱纳里(1988)的研究,人均GNP达到400美元的国家,其城市化平均水平是49%,人均500美元时应为52.7%,我国2005年人均GDP已超过1700美元,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同期发达国家75%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同期44%的世界平均水平,可见仍存在巨大的提高空间。今后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仍将是推动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四)外出务工的回流资金也已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收入差距是人口流动的诱因,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因此,人口流动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缩小地区和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手段。据不完全统计,以有外出的全部农户家庭为基数,近年来户均外出务工收入已占到其家庭收入的近四成。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 936元,而同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人均年收入6 471元,年均寄带回家3 411元,据此推算,2004年农民打工总收入约12 942亿元,寄带回家的收入约6 822亿元,这部分资金使落后地区获得了发展的外源力量和造血功能,对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国家各项财政支农资金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

  (五)外出务工的流动示范效应及回流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

  首先,人力资本相对较高、流动性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对其他的剩余劳动力有一定的示范效应。近年来,农村劳动力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等渠道提升自身人力资本转移的人数逐年增多,这是农村人力资本整体水平提高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体现。如果这部分人选择继续留在农村就业,那么必然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动机”。其次,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并不是一个单向过程,民工潮随之而来的不但是资本回流,大量汇款流入农村,更重要的是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回乡创业群体。他们把打工的积蓄、熟练技能和市场阅历用于经营特色农业、创办乡镇企业和商业,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突出的贡献,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

  

  三、对规范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建议

  

  国际经验表明,就业人口不断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是各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由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潜力还很大。世界银行2004年的一项模拟表明:在今后能够把农业劳动力转移出1%、5%和10%的假设下,GDP增长率分别可以提高0.7、3.3和6.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合理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探索有效的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及就业途径将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

  (一)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允许并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

  首先,要鼓励劳动者从低劳动生产率部门向高劳动生产率部门转移,清理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其次,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法律体系。

  (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劳动力自由流动扫清制度障碍

  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是农民工不能获得平等非农就业条件的制度性因素。因此,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剥离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给予同等的国民待遇。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者提供安全保障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后顾之忧和保障其基本权利的基础。但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可以采取城乡统筹、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步加以实现。如可以考虑:首先,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在有条件的农村,推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次,在城市进一步规范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尽快将所有的在城市工作的农村劳动力纳入保障范围。

  (四)加大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培训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真正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亦工亦农的不稳定状态,使其顺利实现转移,政府就必须把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培养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扶持力度,做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落实“2003至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措施,以切实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责任编辑 张 凌]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流动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发展。目前,迁移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已成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外出务工的流动示范效应及回流也已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带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7-0039-02

  

  现代经济学认为,资本只有通过流动才能实现保值、增值,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也不例外。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流动作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同样也可以通过流动来实现其保值、增值和优化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时期。关于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规模,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数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从1993年的0.62亿增加到2004年的1.2亿,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2004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总数大约为2亿,约占乡村总就业人口的41%。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它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加快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

  

  一、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解释

  

  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是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是任何发展中国家实现从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过渡的必经之路,这种转移必然会带来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在讨论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刘易斯(1954)、托达罗及其后继者费景汉、拉尼斯等的二元经济理论。

  按照发展经济学理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主要途径是进入城市的非农业部门就业,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传统农业部门进入城市非农业部门就业的直接诱因在于两部门生产率差距所带来的收入差距。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中,由于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的边际产品近乎为零,劳动者所获得的只能是由习俗和制度决定的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平均工资。因此,只要城市中非农业部门提供的工资高于农业部门的生存工资,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吸纳进来,直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消失为止。因此,发展经济学认为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国家,必然会出现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大规模流动的现象,而伴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必然会大幅度促进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推动经济向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前沿上移动。

  

  二、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已达相当规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流动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一方面旧的传统产业不断萎缩,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同时新的以知识和服务为基础的产业不断涌现,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统计显示,1978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为27.9%、47.9%和24.2%,到了2005年,这三者的比重分别为12.6%、47.5%和39.9%。而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分别由1978年的70.5%、17.3%、12.2%演变为2005年的44.8%、23.8%、31.4%。产业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会提高要素的生产效率,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过去二十余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中,对增长率做出主要贡献的因素是物质资本规模的扩大、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农业)向高生产率部门(如工业)间和地区间转移。据世界银行估计,结构变革的进程为中国过去18年(1978―1995)的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的推动力,劳动力部门转移可以解释16%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如此多的农民由从事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流动到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由此带来的生产率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二)迁移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已成为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迁移流动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在城市就业,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并在很多行业已占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在加工制造业中占68%,在建筑业中占80%。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的调查,2004年农民工已占企业员工总数的近60%。也就是说,中国农民工的数量,已超过了传统上由城镇居民构成的产业工人,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支撑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流动促进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为2005年的43%,应该说这里面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功不可没。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还不高。根据钱纳里(1988)的研究,人均GNP达到400美元的国家,其城市化平均水平是49%,人均500美元时应为52.7%,我国2005年人均GDP已超过1700美元,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同期发达国家75%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同期44%的世界平均水平,可见仍存在巨大的提高空间。今后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仍将是推动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四)外出务工的回流资金也已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收入差距是人口流动的诱因,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因此,人口流动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缩小地区和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手段。据不完全统计,以有外出的全部农户家庭为基数,近年来户均外出务工收入已占到其家庭收入的近四成。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 936元,而同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人均年收入6 471元,年均寄带回家3 411元,据此推算,2004年农民打工总收入约12 942亿元,寄带回家的收入约6 822亿元,这部分资金使落后地区获得了发展的外源力量和造血功能,对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国家各项财政支农资金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

  (五)外出务工的流动示范效应及回流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

  首先,人力资本相对较高、流动性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对其他的剩余劳动力有一定的示范效应。近年来,农村劳动力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等渠道提升自身人力资本转移的人数逐年增多,这是农村人力资本整体水平提高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体现。如果这部分人选择继续留在农村就业,那么必然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动机”。其次,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并不是一个单向过程,民工潮随之而来的不但是资本回流,大量汇款流入农村,更重要的是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回乡创业群体。他们把打工的积蓄、熟练技能和市场阅历用于经营特色农业、创办乡镇企业和商业,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突出的贡献,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

  

  三、对规范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建议

  

  国际经验表明,就业人口不断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是各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由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潜力还很大。世界银行2004年的一项模拟表明:在今后能够把农业劳动力转移出1%、5%和10%的假设下,GDP增长率分别可以提高0.7、3.3和6.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合理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探索有效的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及就业途径将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

  (一)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允许并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

  首先,要鼓励劳动者从低劳动生产率部门向高劳动生产率部门转移,清理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其次,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法律体系。

  (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劳动力自由流动扫清制度障碍

  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是农民工不能获得平等非农就业条件的制度性因素。因此,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剥离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给予同等的国民待遇。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者提供安全保障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后顾之忧和保障其基本权利的基础。但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可以采取城乡统筹、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步加以实现。如可以考虑:首先,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在有条件的农村,推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次,在城市进一步规范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尽快将所有的在城市工作的农村劳动力纳入保障范围。

  (四)加大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培训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真正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亦工亦农的不稳定状态,使其顺利实现转移,政府就必须把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培养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扶持力度,做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落实“2003至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措施,以切实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责任编辑 张 凌]


相关文章

  • 我国的人口迁移
  • 我国的人口迁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迁移留流动呈现出越来越显 著的增长趋势.本文列举了几个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人口迁移 人口迁入 人口迁出 经济发展 引言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 ...查看


  •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卷
  •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测试导学案(4) 时间:3.23 选编:汪立成 审编:彭玉玲 第Ⅰ卷 (共25题,总分50分) 一.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我国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即将 ...查看


  • 第一课人口的空间变化
  • 第六讲 人口的变化 第一课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题]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模式与方法]讲练结合.问题探究 [教具]教学挂图.多媒体 [教学目标]能够运用资料.图表等探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分析人口迁移对迁 ...查看


  • 1.3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 1.3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学案 1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学会判断人口迁移的类型.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人口变动的原因 (1)人口的①______________,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 (2)人口的机械增 ...查看


  • [人口与地理环境]基础主干知识总结
  •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高一地理教学案补充学案 注意: 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死亡率的明显下降发生在人口增长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过程 ...查看


  • 人口的变化
  •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决定.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死亡率:指一定时 ...查看


  •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
  • 作者:黄冈中学教师李文雄 一.古代的人口政策 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基本是以简陋的手工工具为整个生产力的基础,与此相联系,人的体力成为操作工具的主要动力.在这个情况下,劳动者或劳动人手的增加,对于社 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 ...查看


  • 发展经济学主要人口流动模型及评述
  • 发展经济学主要人口流动模型及评述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转变为现代工业生产为主,社会的空间组织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社会发展初期,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它是相对土地密集型的,要求从事农 ...查看


  • 中国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及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
  • 总第212期 [文章编号]1002-2031(2013)03-0002-07 城市问题2013年第3期 中国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及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 陈丙欣叶裕民 [摘要]"六普"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规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