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礼"的英译刍议[1]

《论语》中“礼”的英译刍议

摘要:《论语》的众多英文译本中,理雅各和韦利的译本较有代表性。本文主要探讨这两个译本对“礼”的涵义的英译,分析两位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以及这两个译本的闪光点和一些误译之处,以便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礼”。

关键词:《论语》 礼 英译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在世界各地也流传甚广,发行了不少的英译版本。基于一些逐字翻译和中西文化多样性的因素,现存的《论语》英译本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对儒家思想的误译现象,尤其是对《论语》中 “礼”这一核心思想的误译。在众多的英译本中,理雅各和韦利的两个译本在英语国家相对比较流行,由于文化身份和翻译动机的差异,两位译者对《论语》中的“礼”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并有着自成一派的翻译风格。本文试图通过对“礼”的汉语涵义及其英译进行探讨,发掘其英译中的闪光点,并对有所缺失的误译部分进行修正,以使西方读者领略到儒家思想的精髓。

“礼”在汉语中最原始的解释是“敬神”[4]。如《论语》中的“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你可惜那只羊,我可惜那种礼。)[5]”。

“礼”的第二种解释是“为表敬意或表隆重而举行的仪式[4]”。如

《论语》中的“生,事之以礼;(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

[5]”。

“礼”的第三种解释是“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4]”。如《论语》中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道德来诱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5]”。

理雅各和韦利对《论语》中“礼”的众多翻译中,最常使用到的译词分别是“propriety”和“ritual”,“礼”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共达75次,其中理雅各在他的译本中使用“propriety”达56次,韦利则使用“ritual”达65次。除了这两个译词外,理雅各在译本中采用了解释性的翻译方法,即对不同语境下的“礼”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如采用“ceremony”、“regulation”等等;而韦利则采用前后一致的翻译方法,他几乎只用到“ritual”这一个词来翻译“礼”,此外他也少量使用到“rite”这一译词。

1 理雅各对“礼”的翻译——“Propriety”

尽管理雅各高度忠于原著,对《论语》中的“礼”采取了十分多样化的翻译方法,然而他仍然把“propriety”作为了核心译词。

根据韦伯斯特在线词典[2]的解释,“propriety”有两种常见的意思:

1. 行为恰当;

2. 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虽然“propriety”一词基本符合“礼”在汉语中的第三种解释,即“道德规范”之意,也符合“礼”的外在形式,如行为恰当、遵守社会规范等等,但它缺少了“礼”的一些内在意义,比如发自内心的敬意。如以下两个例句:

(1)“生,事之以礼;(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5] 理雅各译文:“That parents, when alive, be served according to propriety ;”[1]

句中的“礼”是指侍奉父母的礼节,侍奉父母怎能只注重形式,而不心怀敬畏呢?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敬意的重要性,如“不敬,何以别乎?(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5]。

(2)“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统治者讲究礼节,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5]

理雅各译文:“If a superior loves propriety, the people will not dare not to be reverent.”[1]

如果礼仅仅局限于某些规范,那么人们也许会遵守,也许会惧于违犯,但不会心怀恭敬,这便是“礼”与“法”的区别。

2 韦利对“礼”的翻译——“Ritual”

韦利对“礼”的翻译采取前后一致的翻译方法,尽管这种方法使全文更加统一连贯,但是忽略了不同的语境,高频使用“ritual”一个词仍有失理性。

根据韦伯斯特在线词典[2]的解释,“ritual”有两种常见的意思:

(1)仪式的既定形式;

(2)仪式行为。

“ritual”一词基本符合“礼”在汉语中的第二种解释,即“仪式”之意。“ritual”一词的宗教色彩和民族色彩固然能在《论语》中的仪式举行方面找到一定的位置,但在个人道德修养和国家管理等方面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如以下两个例句:

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君子以合宜为原则,依礼节实行它)”[5]

韦利译文:“The gentleman who takes the right as his material to work upon and ritual as the guide in putting what is right into practice”[1]

该句中“礼”是作为人们日常行为的向导,以及衡量君子的标准,与仪式并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一个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完整的体系,因此,此处用“ritual”不太合适,应使用“propriety”更为贴切。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治理国家应该讲求礼让,可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虚,所以笑他。)”[5]

韦利译文:“Because it is upon observance of ritual that the governance of a State depends; and his words were lacking in the virtue of cession. That is why I smiled at him.”[1]

众所周知,治理一个国家所涉及的必然不止限于仪式方面,因此,此句中的“礼”同样与仪式无关,而为“礼让”之意,不应使用“ritual”一词。

3 “礼”的其他翻译

除了“propriety”和“ritual”这两个高频译词,理雅各和韦利还使用了其他译词来补充完善“礼”的涵义。

(1)“Ceremony”

“ceremony”在理雅各的译本中出现了14次,它的涵义和“ritual”相似,基本符合“礼”在汉语中的第二种解释,即“仪式”之意,但与“ritual”不同的是,“ceremony”是一个广义词,不带有特别的宗教和民族色彩。

根据韦伯斯特在线词典[2]的解释,“ceremony”有两种常见的意思:

1) 正式的仪式活动;

2) 传统的礼仪;

除了下例中的译词不一致,总体来说,理雅各对于“ceremony”一词的使用还是比较恰当的。

①“殷因于夏礼(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5]

②理雅各译文:“The Yin dynasty followed the regulations of the Hs ia”[1]

“殷礼,吾能言之(殷朝的礼仪制度,我能说出来)”[5]

理雅各译文:“I could describe the ceremonies of the Yin dynasty”[1]

以上两个例子显然谈论的是同一事物,即“殷礼”,然而理雅各却使用了“regulations”和“ceremonies”两个不同的译词。对于一个朝代的礼仪制度,必然是正式的、系统的、兼容并蓄的,“regulations”就基本符合这些特点,然而“ceremonies”则侧重于特定的仪式,因此,此处用“regulations”较为贴切。

(2)“Regulation”

如上所述,“regulation”是应用于国家管理方面的一个正式的词汇,尽管理雅各只在其译p 根据韦伯斯特在线词典[2]的解释,“rite”

有两种常见的意思:

1) 仪式言行的既定形式或方式;

2) 仪式活动。

韦利把“rite”和“ritual”两个词当做可相互替代的译词,比如在翻译“礼乐”一词的时候,他既用到了“ritual and music”的译法,也用到了“rites and music”的译法。

综上所述,不同语境下“礼”的涵义是十分多样化的,需要结合语境对其进行恰当的翻译。理雅各译本的个别地方显然疏忽了“礼”与“法”的区别,虽然他译本中的“propriety”一词基本可以覆盖《论语》中“礼”所表现的涵义,所使用的其他译词也恰当地完善了“礼”的涵义,但如果他能更好地分配这些译词,一些译词的误用就可以避免了。相比之下,韦利对于“ritual”一词的过度使用则略显片面,过分突出了“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忽视了其在不同语境中内涵的体现,无法完整地体现“礼”的不同涵义。

《论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然而受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现存的英文译本都不能完全地忠实于《论语》原文,尤其未能完整再现《论语》中“礼”这一传统核心思想。本文仅仅浅析了“礼”这一核心思想,《论语》中诸如“仁”、“义”、“智”、“信”等核心思想还有待深入探讨,以更好地传播《论语》中儒家思想的精髓。

《论语》中“礼”的英译刍议

摘要:《论语》的众多英文译本中,理雅各和韦利的译本较有代表性。本文主要探讨这两个译本对“礼”的涵义的英译,分析两位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以及这两个译本的闪光点和一些误译之处,以便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礼”。

关键词:《论语》 礼 英译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在世界各地也流传甚广,发行了不少的英译版本。基于一些逐字翻译和中西文化多样性的因素,现存的《论语》英译本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对儒家思想的误译现象,尤其是对《论语》中 “礼”这一核心思想的误译。在众多的英译本中,理雅各和韦利的两个译本在英语国家相对比较流行,由于文化身份和翻译动机的差异,两位译者对《论语》中的“礼”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并有着自成一派的翻译风格。本文试图通过对“礼”的汉语涵义及其英译进行探讨,发掘其英译中的闪光点,并对有所缺失的误译部分进行修正,以使西方读者领略到儒家思想的精髓。

“礼”在汉语中最原始的解释是“敬神”[4]。如《论语》中的“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你可惜那只羊,我可惜那种礼。)[5]”。

“礼”的第二种解释是“为表敬意或表隆重而举行的仪式[4]”。如

《论语》中的“生,事之以礼;(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

[5]”。

“礼”的第三种解释是“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4]”。如《论语》中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道德来诱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5]”。

理雅各和韦利对《论语》中“礼”的众多翻译中,最常使用到的译词分别是“propriety”和“ritual”,“礼”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共达75次,其中理雅各在他的译本中使用“propriety”达56次,韦利则使用“ritual”达65次。除了这两个译词外,理雅各在译本中采用了解释性的翻译方法,即对不同语境下的“礼”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如采用“ceremony”、“regulation”等等;而韦利则采用前后一致的翻译方法,他几乎只用到“ritual”这一个词来翻译“礼”,此外他也少量使用到“rite”这一译词。

1 理雅各对“礼”的翻译——“Propriety”

尽管理雅各高度忠于原著,对《论语》中的“礼”采取了十分多样化的翻译方法,然而他仍然把“propriety”作为了核心译词。

根据韦伯斯特在线词典[2]的解释,“propriety”有两种常见的意思:

1. 行为恰当;

2. 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虽然“propriety”一词基本符合“礼”在汉语中的第三种解释,即“道德规范”之意,也符合“礼”的外在形式,如行为恰当、遵守社会规范等等,但它缺少了“礼”的一些内在意义,比如发自内心的敬意。如以下两个例句:

(1)“生,事之以礼;(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5] 理雅各译文:“That parents, when alive, be served according to propriety ;”[1]

句中的“礼”是指侍奉父母的礼节,侍奉父母怎能只注重形式,而不心怀敬畏呢?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敬意的重要性,如“不敬,何以别乎?(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5]。

(2)“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统治者讲究礼节,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5]

理雅各译文:“If a superior loves propriety, the people will not dare not to be reverent.”[1]

如果礼仅仅局限于某些规范,那么人们也许会遵守,也许会惧于违犯,但不会心怀恭敬,这便是“礼”与“法”的区别。

2 韦利对“礼”的翻译——“Ritual”

韦利对“礼”的翻译采取前后一致的翻译方法,尽管这种方法使全文更加统一连贯,但是忽略了不同的语境,高频使用“ritual”一个词仍有失理性。

根据韦伯斯特在线词典[2]的解释,“ritual”有两种常见的意思:

(1)仪式的既定形式;

(2)仪式行为。

“ritual”一词基本符合“礼”在汉语中的第二种解释,即“仪式”之意。“ritual”一词的宗教色彩和民族色彩固然能在《论语》中的仪式举行方面找到一定的位置,但在个人道德修养和国家管理等方面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如以下两个例句:

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君子以合宜为原则,依礼节实行它)”[5]

韦利译文:“The gentleman who takes the right as his material to work upon and ritual as the guide in putting what is right into practice”[1]

该句中“礼”是作为人们日常行为的向导,以及衡量君子的标准,与仪式并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一个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完整的体系,因此,此处用“ritual”不太合适,应使用“propriety”更为贴切。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治理国家应该讲求礼让,可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虚,所以笑他。)”[5]

韦利译文:“Because it is upon observance of ritual that the governance of a State depends; and his words were lacking in the virtue of cession. That is why I smiled at him.”[1]

众所周知,治理一个国家所涉及的必然不止限于仪式方面,因此,此句中的“礼”同样与仪式无关,而为“礼让”之意,不应使用“ritual”一词。

3 “礼”的其他翻译

除了“propriety”和“ritual”这两个高频译词,理雅各和韦利还使用了其他译词来补充完善“礼”的涵义。

(1)“Ceremony”

“ceremony”在理雅各的译本中出现了14次,它的涵义和“ritual”相似,基本符合“礼”在汉语中的第二种解释,即“仪式”之意,但与“ritual”不同的是,“ceremony”是一个广义词,不带有特别的宗教和民族色彩。

根据韦伯斯特在线词典[2]的解释,“ceremony”有两种常见的意思:

1) 正式的仪式活动;

2) 传统的礼仪;

除了下例中的译词不一致,总体来说,理雅各对于“ceremony”一词的使用还是比较恰当的。

①“殷因于夏礼(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5]

②理雅各译文:“The Yin dynasty followed the regulations of the Hs ia”[1]

“殷礼,吾能言之(殷朝的礼仪制度,我能说出来)”[5]

理雅各译文:“I could describe the ceremonies of the Yin dynasty”[1]

以上两个例子显然谈论的是同一事物,即“殷礼”,然而理雅各却使用了“regulations”和“ceremonies”两个不同的译词。对于一个朝代的礼仪制度,必然是正式的、系统的、兼容并蓄的,“regulations”就基本符合这些特点,然而“ceremonies”则侧重于特定的仪式,因此,此处用“regulations”较为贴切。

(2)“Regulation”

如上所述,“regulation”是应用于国家管理方面的一个正式的词汇,尽管理雅各只在其译p 根据韦伯斯特在线词典[2]的解释,“rite”

有两种常见的意思:

1) 仪式言行的既定形式或方式;

2) 仪式活动。

韦利把“rite”和“ritual”两个词当做可相互替代的译词,比如在翻译“礼乐”一词的时候,他既用到了“ritual and music”的译法,也用到了“rites and music”的译法。

综上所述,不同语境下“礼”的涵义是十分多样化的,需要结合语境对其进行恰当的翻译。理雅各译本的个别地方显然疏忽了“礼”与“法”的区别,虽然他译本中的“propriety”一词基本可以覆盖《论语》中“礼”所表现的涵义,所使用的其他译词也恰当地完善了“礼”的涵义,但如果他能更好地分配这些译词,一些译词的误用就可以避免了。相比之下,韦利对于“ritual”一词的过度使用则略显片面,过分突出了“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忽视了其在不同语境中内涵的体现,无法完整地体现“礼”的不同涵义。

《论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然而受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现存的英文译本都不能完全地忠实于《论语》原文,尤其未能完整再现《论语》中“礼”这一传统核心思想。本文仅仅浅析了“礼”这一核心思想,《论语》中诸如“仁”、“义”、“智”、“信”等核心思想还有待深入探讨,以更好地传播《论语》中儒家思想的精髓。


相关文章

  • 道德健康刍议
  • 道德健康刍议 作者:寇婷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4年第08期 摘 要:儒家伦理道德观与如今道德健康教育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它也对如今道德健康教育的实施在树立良好道德意识.处理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等方面给予了不 ...查看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论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建构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 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特征研究 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古 ...查看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 ...查看


  • 2013毕业论文(语文教育学)参考题
  • 语文教育学毕业论文参考题 说明:以下题目有些只是选题范围,写作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针对教育教学现状确定具体论题,切忌大而空. 一. 毕业论文 1.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取向的新认识 2.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3.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素研究 ...查看


  • 附1:论文封面格式 - 吉林大学法学院
  • 博士学位论文扉页书写格式 --------------------- 论文题目 (宋体三号字) --------------------- 论文英文题目 (Arial 三号字) (以下均为宋体四号字)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学 ...查看


  • 初中生经典诵读教学策略研究
  • 摘要:优秀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源头,其中不仅蕴涵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知性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灵的灵魂和智慧,是民族千年老人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是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诵读中华经典,传承神州文明,这是对中华文化 ...查看


  • 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 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姓名:蒋俊峰 学号:[1**********]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摘要]社会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也是一种政治实践.产生于基督教慈善事业的这种身份,就决定 ...查看


  • 马哲实践论文格式
  • 海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XXXXXXX>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 (二○一 至二○一 学年度第 学期)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学院: 年级专业: 级 专业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查看


  • 刍议会所室内设计的创新性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刍议会所室内设计的创新性 作者:顾婧怡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4年第10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随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的提高,所以从追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