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居住郊区化的背景与思考

摘 要 居住功能郊区化是城市化发展过程的一个新阶段,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一趋势已十分明显。美国是郊区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回顾了美国郊区化的背景和过程,分析了我国城市居住功能郊区化的特点,并针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郊区化 交通设施 汽车 空心化 边缘城市

ABSTRACT Suburbanization of resident function is a new period of urbanization. In some Chinese big cities and costal cities, this tendency is very clearly. America is the country which get the highest suburbanized degree in the world. By reviewing the suburbanized process of America 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country,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suburbanization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 suburbanization ,traffic facilities,automobile ,empty ,edge city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959(2004)06-0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居住功能郊区化的趋势,不仅使城市生活发生了改变,也影响了城市结构和空间布局,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鉴于这种郊区化的现象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就已出现,并在其后的发展中对美国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借鉴其成功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一 美国居住功能郊区化的发展过程

18~19世纪是美国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从1800年的不到30万发展到1900年的3000万,这一时期美国总人口增加了15倍,而城市人口则增加了100倍,纽约人口数量从不到10万猛增到300多万,仅在曼哈顿56.98 km●2的土地上就有220万居民●[1]。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居住环境愈加拥挤,热岛效应的出现使得污染日趋严重,在自来水、现代化的污水处理设备和现代医疗技术投入使用之前,传染病成为城市居民最大的威胁,许多城市都因此经历了人口高死亡率的过程。人们开始厌倦城市生活,厌倦钢筋混凝土造就的森林、拥挤不堪的城市交通和混浊的空气,他们开始设法逃离城市,迁至山清水秀的城市郊区过田园般的生活。有轨电车的出现使郊区化的愿望变为现实,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交通的发展使郊区拓展到更远的区域,相对低廉的土地和较低的税收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一时间郊区化居住成为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追逐的目标,郊区人口的增长率开始大于城市中心区。

50~60年代是美国城市郊区化的高峰时期,中产阶级越来越倾向于在郊区购买住房,依赖小汽车每日往返于城市商业中心的工作场所和郊区的住宅之间。为适应人口流动的趋势,改善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的状况,美国在 50年代提出了在郊区建设小城市的计划。1956年政府颁布《联邦资助高速公路法案》,根据这一法案,政府投资约1290亿美元,按照统一的标准修建了6.76万km 的公路●[2]。当时的规

划者就宣称“这些公路将使工厂、商店、居住区分散化,乃至给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带来变革”。正是这些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将城市边缘的居住组团与城市主体非常高效、经济地连接到一起,为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尤其是汽车的普及更是对美国居住功能郊区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图1)。居住功能郊区化成为2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发展最为显著的特征。1968年,美国国会通过《新城市开发法》,批准建立63个平均人口规模在2万人左右的新城市。60年代以后,美国又实行“示范城市”试验计划,实现分散型城市化,大大加快了居住功能郊区化的进程●[3]。

70年代开始,随着郊区化进程的深入,在郊区兴建了许多大型购物中心,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大规模的商业服务中心落户于郊区,使得具有完善城市功能的中心区域在城市郊区形成,人们不必再为购买生活用品而往返于城市中心商业区和居住地之间。郊区城市与原有大中城市商业中心之间存在的土地差价,使许多大公司也纷纷把总部外迁,郊区成为许多中产阶级人士生活、工作的主要空间,同时新兴产业也在郊区得到长足发展,社区内部具有居住、工作、娱乐、休闲和购物部分,成为相对独立的自给自足社区(图2)。目前美国几个发展得最好的新城镇区,大约40%~50%的居民是在社区内部的企业中工作,这一变化为郊区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到郊外定居●[4]。

80年代后,高新技术的发展,把更多的资本、技术带往郊区,加大了郊区城镇的开发力度(图3)。基于对郊区化蔓延的深刻反思,美国兴起了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的典型小城镇预示着一种未来城市发展的模式:人们的家园坐落在自然景区内,社区将居住、购物、工作、就学、医疗组合形成多功能综合区,不仅方便了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街道景观;社区有多个中心和不同类型的建筑,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交往空间;建筑和交通建构在一个步行系统中,人们能以步行方式享受生活的便利温馨……许多美国郊区的城市化中心由此而成为具有复合城市功能的“边缘城市”,这种边缘城市通常不存在高密度的高层建筑群,建筑以低层宽立面的形态分散在广阔的地域内,多数居民居住在由绿色草坪环绕的别墅型住宅中(图4)。据统计,美国有200多个郊区“边缘城市”,这些“边缘城市”与传统的都市中心共同构成的多中心城市群被称为大都市圈(metrepolien )。郊区化的出现导致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郊区化进程使得更广大的区域经济得到整体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缓解了城市化对大中城市所带来的人口与就业压力,提高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质量。

从美国郊区化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最初从城市中心迁往郊区的是富人,其后是中产阶级,随着汽车的普及,普通收入者甚至一些低收入阶层也加入了外迁的队伍。研究发现,不同的社会阶层在郊区形成一定的居住环境分异特征,与收入水平、社会地位、教育水准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低收入者大多迁往近郊,尽管居住空间相对独立,但社区内的公共空间和设施成为人们交往的纽带,而富人大多迁得更远一些,所占据的空间环境更大,居住的独立性更强,社会交往以教堂和乡村俱乐部等为基础,邻里交往相对较少。正是由于大量的高收入群体的外迁导致美国的郊区化进程中城市中心区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活力,经济开始变得萧条,贫困及犯罪现象增加,快速发展的郊区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体,成为新经济的中心和人们理想的居住场所,形成了富裕的郊区环绕贫穷的中心城区的格局,这种“空心化”的格局进一步导致种族歧视和犯罪率的上升,使中心城区的社会问题如雪上加霜,日趋严

重。

二 我国城市中居住功能郊区化的趋势

进入21世纪,在城市化的同时,我国一些中心城市的郊区化趋势也日渐明显,郊区楼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更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着去郊区生活、居住。据北京市建委的一项研究显示,北京市中心城区的人口1990年约233.7万,而2000年则降低为211.5万,而同一时间,郊区人口则由398.9万增长到638.9万。而在另外一项调查中发现,有54.5%的人近期有意到郊区投资,70%的人有意到郊区购买第二居所●[5]。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白领希望能过上周一到周五在市中心写字楼里上班,周六、周日在农村田园风光里休闲的" 五加二" 式的生活。

郊区化降临我国有其必然性。推动中国郊区化的动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国部分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已基本符合城市郊区化的启动标准。目前,我国平均的城市化水平已超过30%,东部地区已近40%,人均GDP 约1000美元,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更是达到了人均4000~7000美元,舒适的居家环境和绿色生存空间已经成为大众的消费追求,郊区的居住密度低,自然景观受破坏少,符合健康居住的要求。②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旧城改造的进行,大量污染大、效益差的企业需要搬迁到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不仅将城市中心宝贵的土地资源支援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改善了城市环境,也使自身获得了发展的空间和资金,如北京市为了配合奥运战略的实施,在产业上推行了“退二进三”的结构调整,促进了郊区化的进程。③由于土地批租制度的实行和土地级差的存在,城市中心区土地价格大大高于郊区,造成房价的居高不下,使众多的购房者不堪重负,而郊区土地价格相对较低,大批经济条件有限的购房者不得不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区不再是广大居民的生活空间而成为投资和置业者的乐园。④郊区环境好于城市中心,建筑密度相对较低,道路笔直宽阔,新建的楼盘不仅户型较为实用,能够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造型也较为新颖,楼间间距较大,绿化率较高,便于户外活动,最重要的是它的价格要比城市中心区的同类住宅要低得多(图5)。

三 我国居住功能郊区化的特点

与美国相比较,我国的居住功能郊区化有明显的不同。

1 郊区化的背景不同

美国的郊区化是建立在交通基础设施发达、汽车大量普及的基础之上的,1915年美国仅有汽车500万辆,1930年已达2500万辆,1990年则达到14400万辆,平均不到两个美国人就拥有一辆汽车●[2]。由于汽车的普及和道路的完善,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之间以及边缘城市与边缘城市之间有快速轨道交通或是高速公路相连接,使边缘城市和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十分方便,边缘城市距中心城市的距离大多在20 km以上。相比之下,我国的交通设施明显不足,汽车普及率还很低,限制了城市向远郊发展,新的居住组团大多位于中心城市10 km以内,造成城市向摊大饼一样向外扩张,如北京近年来交通严重堵塞,便是这种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后果。

2 郊区化的人口构成不同

美国的郊区化从富人开始,而后发展到中产阶级,再到普通收入者,其动机主要是为了逃避城市病,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迁移的行为是主动的,政府只是对这种行为加以引导和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而我国向郊区迁移的大多是普通市民,由于旧城改造或年轻人成家而需购置住房,城市中心地区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导致房价走高,只有收入较高的群体才有能力在市中心新开发的楼盘购房,而普通市民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到郊区购买相对便宜的住房,因此,迁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

3 城市空间平富分化开始显现

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加大,不同收入阶层在空间上的分布出现了分化现象,高收入者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的新建高档社区和郊外的别墅区内,中等收入者大多居住在房改前由所属单位分配的福利房中,低收入者集中在老城区,房屋大多破旧不堪,甚至已成危房,而外来流动人口则多集中在城乡结合部或是所谓“城中村”。受到旧城改造影响外迁的人口大多是普通市民,这部分居民的收入不高,根本不可能购买私家车,同时由于我国的公共交通不够完善,使这一部分人大都选择城市近郊的居住区。

4 “空心化”的趋势不及美国明显

在美国的郊区化过程中,富裕的中产阶级不断从中心城区向外迁移,低收入者和普通平民留了下来,由于其消费能力有限,导致商业、娱乐业等日渐萧条,市中心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从而导致“空心化”现象的出现。而我国的郊区化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旧城改建的脚步进行的,随着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城市中原有的污染大、劳动力密集的工业企业向外搬迁,取而代之的是商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频繁的经济活动为城市增添了活力,使城市中心区重获生机,中心区成为高收入者置业的首选,从而使得城市中心区并未向美国一样出现“空心化”现象。

5 服务设施不及美国完善

美国的边缘城市内部的公共设施齐全,一般都建有大型购物中心以及学校、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和娱乐活动中心,不但为区内提供了服务,也为附近的社区提供服务,因此自然成为郊区社区中心,这对于减少城市的交通流量、减少污染、提高社区安全性、解决就业等问题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我国新建的居住区缺少总体规划,整体结构较为松散,开发商各自为阵,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增加的就业机会不多。此外,区域交通网络不发达,也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如武汉市的南湖花园,从9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面积达267 hm●2,是近年开发的最大的居住区之一,由于区内商业服务、文化教育、休闲娱乐、体育活动及医疗设施明显不足,加上出入交通不畅、开发商各自为政,因而建设效果并不理想。

四 对我国城市郊区化的思考

我国郊区化水平还比较低,因此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是十分必要的。如美国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对郊区化的趋势加以引导,建立完善的城市交通体系,将郊区化引向远郊,使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一中心向多核心发展,从而带动更广大区域发展,形成大都市圈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借鉴。由于城市化目前仍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农村有1亿多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如果都进入中心城市,显然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承受,远郊卫星城的建设既可以避免中心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也能够缓解中心城市的就业压力、交通压力和避免其他社会问题的产生。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总体规划上选择具有一定基础的小城镇,重点解决好其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满足居民对文化、教育、医疗,以及购物、娱乐、休闲的需要,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产业,形成中心城区和周边广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和美国一样,私家车也是我国居住功能郊区化的主要动力之一。目前,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轿车时代,私家车的拥有率越来越高,因此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快速交通系统、完善交通设施建设是引导郊区化的良好途径,美国经验证明了郊区化的空间延伸总是沿着交通线路展开的,并随着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区域间快速交通系统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我国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国情,对私家车应适度发展,应重点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这一点上香港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完善城市公交系统的同时,在中心城区外围及城乡结合部建设一定数量的换乘设施和停车场地,鼓励市民换乘公交车进入市区,以减少市区交通压力。

美国的郊区化进程中,向郊区迁移的是白领阶层和新兴产业,代表了新的生产力,但忽视了城市中心区的问题,产生了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化,导致中心城区成为种族歧视和犯罪的滋生地。而在我国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外迁的大多是污染大效益差的工业企业和普通收入者,中心城区反倒更加繁荣,但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化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郊区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这一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要特别注意环境效益的评估和污染的治理工作的同步进行以及产业技术的升级换代,避免造成“污染郊区化”和“贫穷郊区化”,使郊区化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在我国郊区化进程中,盲目性较为严重,缺少宏观上的总体规划或在实施过程中执行不利,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的现象较为突出,基础设施不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居民出行和购物不便、就业集中于中心城区等问题普遍存在,与郊区新建的居住区配套的商业、教育、医疗等生活服务设施数量和质量远远低于城市平均水平,削弱了郊区的吸引力,使居民生活与工作的舒适、便利程度不增反减,新迁入的城市居民依然留恋于城市中心区的便捷,他们被迫穿梭于城市中心区和居住区之间,从而导致城市交通状况的雪上加霜。因此,必须强化政府在郊区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并严格实施,充分重视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增强郊区的独立性,减少对中心城市的依赖,避免城市的无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的郊区化过程中,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是其重要的特征,建筑是以低层宽立面的形态分散在广阔的地域范围内。鉴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在郊区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和建设标准上不应盲目照搬美国模式,而应采取适度集中、充分利用的原则,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严格控制超标准用地,合理规划景观用地和道路用地等,使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本文写作过程中,李保峰教授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Weber A , The Growth of Citi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3.

[2]利维J.M. 现代城市规划(第五版). 孙景秋, 孙颖, 樊绯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张敏. 国外郊区城市群体发展模式之一 ——美国的边缘城市. http ://www.xf.gov.cn/cj/article/summary/2001.12.26.001.htm。

[4]罗高波. 美国住宅郊区化及思考,http ://www.hxwy2000.com/hxyd/shownews.asp?newsid=8655.

[5]冯健, 周一星, 王晓光等. 1990年代北京郊区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规划师 2004(2): 13~27

收稿日期 2004-07-12

1 快速边界的交通系统

2 设施齐全的郊区小镇

3 边缘城镇中的高科技研发机构

4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郊区住宅

5 我国新建成的郊区住宅

摘 要 居住功能郊区化是城市化发展过程的一个新阶段,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一趋势已十分明显。美国是郊区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回顾了美国郊区化的背景和过程,分析了我国城市居住功能郊区化的特点,并针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郊区化 交通设施 汽车 空心化 边缘城市

ABSTRACT Suburbanization of resident function is a new period of urbanization. In some Chinese big cities and costal cities, this tendency is very clearly. America is the country which get the highest suburbanized degree in the world. By reviewing the suburbanized process of America 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country,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suburbanization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 suburbanization ,traffic facilities,automobile ,empty ,edge city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959(2004)06-0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居住功能郊区化的趋势,不仅使城市生活发生了改变,也影响了城市结构和空间布局,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鉴于这种郊区化的现象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就已出现,并在其后的发展中对美国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借鉴其成功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一 美国居住功能郊区化的发展过程

18~19世纪是美国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从1800年的不到30万发展到1900年的3000万,这一时期美国总人口增加了15倍,而城市人口则增加了100倍,纽约人口数量从不到10万猛增到300多万,仅在曼哈顿56.98 km●2的土地上就有220万居民●[1]。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居住环境愈加拥挤,热岛效应的出现使得污染日趋严重,在自来水、现代化的污水处理设备和现代医疗技术投入使用之前,传染病成为城市居民最大的威胁,许多城市都因此经历了人口高死亡率的过程。人们开始厌倦城市生活,厌倦钢筋混凝土造就的森林、拥挤不堪的城市交通和混浊的空气,他们开始设法逃离城市,迁至山清水秀的城市郊区过田园般的生活。有轨电车的出现使郊区化的愿望变为现实,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交通的发展使郊区拓展到更远的区域,相对低廉的土地和较低的税收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一时间郊区化居住成为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追逐的目标,郊区人口的增长率开始大于城市中心区。

50~60年代是美国城市郊区化的高峰时期,中产阶级越来越倾向于在郊区购买住房,依赖小汽车每日往返于城市商业中心的工作场所和郊区的住宅之间。为适应人口流动的趋势,改善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的状况,美国在 50年代提出了在郊区建设小城市的计划。1956年政府颁布《联邦资助高速公路法案》,根据这一法案,政府投资约1290亿美元,按照统一的标准修建了6.76万km 的公路●[2]。当时的规

划者就宣称“这些公路将使工厂、商店、居住区分散化,乃至给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带来变革”。正是这些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将城市边缘的居住组团与城市主体非常高效、经济地连接到一起,为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尤其是汽车的普及更是对美国居住功能郊区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图1)。居住功能郊区化成为2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发展最为显著的特征。1968年,美国国会通过《新城市开发法》,批准建立63个平均人口规模在2万人左右的新城市。60年代以后,美国又实行“示范城市”试验计划,实现分散型城市化,大大加快了居住功能郊区化的进程●[3]。

70年代开始,随着郊区化进程的深入,在郊区兴建了许多大型购物中心,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大规模的商业服务中心落户于郊区,使得具有完善城市功能的中心区域在城市郊区形成,人们不必再为购买生活用品而往返于城市中心商业区和居住地之间。郊区城市与原有大中城市商业中心之间存在的土地差价,使许多大公司也纷纷把总部外迁,郊区成为许多中产阶级人士生活、工作的主要空间,同时新兴产业也在郊区得到长足发展,社区内部具有居住、工作、娱乐、休闲和购物部分,成为相对独立的自给自足社区(图2)。目前美国几个发展得最好的新城镇区,大约40%~50%的居民是在社区内部的企业中工作,这一变化为郊区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到郊外定居●[4]。

80年代后,高新技术的发展,把更多的资本、技术带往郊区,加大了郊区城镇的开发力度(图3)。基于对郊区化蔓延的深刻反思,美国兴起了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的典型小城镇预示着一种未来城市发展的模式:人们的家园坐落在自然景区内,社区将居住、购物、工作、就学、医疗组合形成多功能综合区,不仅方便了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街道景观;社区有多个中心和不同类型的建筑,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交往空间;建筑和交通建构在一个步行系统中,人们能以步行方式享受生活的便利温馨……许多美国郊区的城市化中心由此而成为具有复合城市功能的“边缘城市”,这种边缘城市通常不存在高密度的高层建筑群,建筑以低层宽立面的形态分散在广阔的地域内,多数居民居住在由绿色草坪环绕的别墅型住宅中(图4)。据统计,美国有200多个郊区“边缘城市”,这些“边缘城市”与传统的都市中心共同构成的多中心城市群被称为大都市圈(metrepolien )。郊区化的出现导致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郊区化进程使得更广大的区域经济得到整体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缓解了城市化对大中城市所带来的人口与就业压力,提高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质量。

从美国郊区化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最初从城市中心迁往郊区的是富人,其后是中产阶级,随着汽车的普及,普通收入者甚至一些低收入阶层也加入了外迁的队伍。研究发现,不同的社会阶层在郊区形成一定的居住环境分异特征,与收入水平、社会地位、教育水准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低收入者大多迁往近郊,尽管居住空间相对独立,但社区内的公共空间和设施成为人们交往的纽带,而富人大多迁得更远一些,所占据的空间环境更大,居住的独立性更强,社会交往以教堂和乡村俱乐部等为基础,邻里交往相对较少。正是由于大量的高收入群体的外迁导致美国的郊区化进程中城市中心区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活力,经济开始变得萧条,贫困及犯罪现象增加,快速发展的郊区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体,成为新经济的中心和人们理想的居住场所,形成了富裕的郊区环绕贫穷的中心城区的格局,这种“空心化”的格局进一步导致种族歧视和犯罪率的上升,使中心城区的社会问题如雪上加霜,日趋严

重。

二 我国城市中居住功能郊区化的趋势

进入21世纪,在城市化的同时,我国一些中心城市的郊区化趋势也日渐明显,郊区楼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更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着去郊区生活、居住。据北京市建委的一项研究显示,北京市中心城区的人口1990年约233.7万,而2000年则降低为211.5万,而同一时间,郊区人口则由398.9万增长到638.9万。而在另外一项调查中发现,有54.5%的人近期有意到郊区投资,70%的人有意到郊区购买第二居所●[5]。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白领希望能过上周一到周五在市中心写字楼里上班,周六、周日在农村田园风光里休闲的" 五加二" 式的生活。

郊区化降临我国有其必然性。推动中国郊区化的动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国部分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已基本符合城市郊区化的启动标准。目前,我国平均的城市化水平已超过30%,东部地区已近40%,人均GDP 约1000美元,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更是达到了人均4000~7000美元,舒适的居家环境和绿色生存空间已经成为大众的消费追求,郊区的居住密度低,自然景观受破坏少,符合健康居住的要求。②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旧城改造的进行,大量污染大、效益差的企业需要搬迁到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不仅将城市中心宝贵的土地资源支援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改善了城市环境,也使自身获得了发展的空间和资金,如北京市为了配合奥运战略的实施,在产业上推行了“退二进三”的结构调整,促进了郊区化的进程。③由于土地批租制度的实行和土地级差的存在,城市中心区土地价格大大高于郊区,造成房价的居高不下,使众多的购房者不堪重负,而郊区土地价格相对较低,大批经济条件有限的购房者不得不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区不再是广大居民的生活空间而成为投资和置业者的乐园。④郊区环境好于城市中心,建筑密度相对较低,道路笔直宽阔,新建的楼盘不仅户型较为实用,能够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造型也较为新颖,楼间间距较大,绿化率较高,便于户外活动,最重要的是它的价格要比城市中心区的同类住宅要低得多(图5)。

三 我国居住功能郊区化的特点

与美国相比较,我国的居住功能郊区化有明显的不同。

1 郊区化的背景不同

美国的郊区化是建立在交通基础设施发达、汽车大量普及的基础之上的,1915年美国仅有汽车500万辆,1930年已达2500万辆,1990年则达到14400万辆,平均不到两个美国人就拥有一辆汽车●[2]。由于汽车的普及和道路的完善,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之间以及边缘城市与边缘城市之间有快速轨道交通或是高速公路相连接,使边缘城市和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十分方便,边缘城市距中心城市的距离大多在20 km以上。相比之下,我国的交通设施明显不足,汽车普及率还很低,限制了城市向远郊发展,新的居住组团大多位于中心城市10 km以内,造成城市向摊大饼一样向外扩张,如北京近年来交通严重堵塞,便是这种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后果。

2 郊区化的人口构成不同

美国的郊区化从富人开始,而后发展到中产阶级,再到普通收入者,其动机主要是为了逃避城市病,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迁移的行为是主动的,政府只是对这种行为加以引导和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而我国向郊区迁移的大多是普通市民,由于旧城改造或年轻人成家而需购置住房,城市中心地区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导致房价走高,只有收入较高的群体才有能力在市中心新开发的楼盘购房,而普通市民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到郊区购买相对便宜的住房,因此,迁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

3 城市空间平富分化开始显现

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加大,不同收入阶层在空间上的分布出现了分化现象,高收入者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的新建高档社区和郊外的别墅区内,中等收入者大多居住在房改前由所属单位分配的福利房中,低收入者集中在老城区,房屋大多破旧不堪,甚至已成危房,而外来流动人口则多集中在城乡结合部或是所谓“城中村”。受到旧城改造影响外迁的人口大多是普通市民,这部分居民的收入不高,根本不可能购买私家车,同时由于我国的公共交通不够完善,使这一部分人大都选择城市近郊的居住区。

4 “空心化”的趋势不及美国明显

在美国的郊区化过程中,富裕的中产阶级不断从中心城区向外迁移,低收入者和普通平民留了下来,由于其消费能力有限,导致商业、娱乐业等日渐萧条,市中心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从而导致“空心化”现象的出现。而我国的郊区化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旧城改建的脚步进行的,随着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城市中原有的污染大、劳动力密集的工业企业向外搬迁,取而代之的是商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频繁的经济活动为城市增添了活力,使城市中心区重获生机,中心区成为高收入者置业的首选,从而使得城市中心区并未向美国一样出现“空心化”现象。

5 服务设施不及美国完善

美国的边缘城市内部的公共设施齐全,一般都建有大型购物中心以及学校、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和娱乐活动中心,不但为区内提供了服务,也为附近的社区提供服务,因此自然成为郊区社区中心,这对于减少城市的交通流量、减少污染、提高社区安全性、解决就业等问题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我国新建的居住区缺少总体规划,整体结构较为松散,开发商各自为阵,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增加的就业机会不多。此外,区域交通网络不发达,也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如武汉市的南湖花园,从9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面积达267 hm●2,是近年开发的最大的居住区之一,由于区内商业服务、文化教育、休闲娱乐、体育活动及医疗设施明显不足,加上出入交通不畅、开发商各自为政,因而建设效果并不理想。

四 对我国城市郊区化的思考

我国郊区化水平还比较低,因此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是十分必要的。如美国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对郊区化的趋势加以引导,建立完善的城市交通体系,将郊区化引向远郊,使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一中心向多核心发展,从而带动更广大区域发展,形成大都市圈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借鉴。由于城市化目前仍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农村有1亿多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如果都进入中心城市,显然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承受,远郊卫星城的建设既可以避免中心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也能够缓解中心城市的就业压力、交通压力和避免其他社会问题的产生。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总体规划上选择具有一定基础的小城镇,重点解决好其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满足居民对文化、教育、医疗,以及购物、娱乐、休闲的需要,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产业,形成中心城区和周边广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和美国一样,私家车也是我国居住功能郊区化的主要动力之一。目前,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轿车时代,私家车的拥有率越来越高,因此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快速交通系统、完善交通设施建设是引导郊区化的良好途径,美国经验证明了郊区化的空间延伸总是沿着交通线路展开的,并随着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区域间快速交通系统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我国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国情,对私家车应适度发展,应重点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这一点上香港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完善城市公交系统的同时,在中心城区外围及城乡结合部建设一定数量的换乘设施和停车场地,鼓励市民换乘公交车进入市区,以减少市区交通压力。

美国的郊区化进程中,向郊区迁移的是白领阶层和新兴产业,代表了新的生产力,但忽视了城市中心区的问题,产生了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化,导致中心城区成为种族歧视和犯罪的滋生地。而在我国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外迁的大多是污染大效益差的工业企业和普通收入者,中心城区反倒更加繁荣,但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化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郊区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这一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要特别注意环境效益的评估和污染的治理工作的同步进行以及产业技术的升级换代,避免造成“污染郊区化”和“贫穷郊区化”,使郊区化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在我国郊区化进程中,盲目性较为严重,缺少宏观上的总体规划或在实施过程中执行不利,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的现象较为突出,基础设施不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居民出行和购物不便、就业集中于中心城区等问题普遍存在,与郊区新建的居住区配套的商业、教育、医疗等生活服务设施数量和质量远远低于城市平均水平,削弱了郊区的吸引力,使居民生活与工作的舒适、便利程度不增反减,新迁入的城市居民依然留恋于城市中心区的便捷,他们被迫穿梭于城市中心区和居住区之间,从而导致城市交通状况的雪上加霜。因此,必须强化政府在郊区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并严格实施,充分重视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增强郊区的独立性,减少对中心城市的依赖,避免城市的无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的郊区化过程中,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是其重要的特征,建筑是以低层宽立面的形态分散在广阔的地域范围内。鉴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在郊区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和建设标准上不应盲目照搬美国模式,而应采取适度集中、充分利用的原则,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严格控制超标准用地,合理规划景观用地和道路用地等,使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本文写作过程中,李保峰教授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Weber A , The Growth of Citi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3.

[2]利维J.M. 现代城市规划(第五版). 孙景秋, 孙颖, 樊绯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张敏. 国外郊区城市群体发展模式之一 ——美国的边缘城市. http ://www.xf.gov.cn/cj/article/summary/2001.12.26.001.htm。

[4]罗高波. 美国住宅郊区化及思考,http ://www.hxwy2000.com/hxyd/shownews.asp?newsid=8655.

[5]冯健, 周一星, 王晓光等. 1990年代北京郊区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规划师 2004(2): 13~27

收稿日期 2004-07-12

1 快速边界的交通系统

2 设施齐全的郊区小镇

3 边缘城镇中的高科技研发机构

4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郊区住宅

5 我国新建成的郊区住宅


相关文章

  • _精明增长_及其对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启示
  • 第30卷 第1期 2010年1月 热 带 地 理 TROPICAL GEOGRAPHY V ol.30,No.1 Jan. ,2010 "精明增长"及其对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启示 蔡小波1,2 (1.中山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 ...查看


  • 城市规划考研整理
  • 目录 建设史理论辨析(P1~21)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阿尔伯蒂--<论建筑>.阿尔伯蒂--<理想城市>.田园城市.盖迪斯--综合规划思想.芒福德.马塔--带形城市.戈涅--工业城市.柯布西耶.广亩 ...查看


  • 美国房产概况
  • Windows of the World 环球博览 发达国家郊区发展系列谈之十美国的郊区 ---以奥兰治县和费尔法克斯县为例 叶齐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都市郊区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一."后郊区":奥兰治县 奥兰治县(Orang ...查看


  • 门禁社区研究的理论框架与中国模型
  •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 u巾anandRu'a.P.ann'ng.La"dscape A7j::ii::i[::iIi釜5jil:凿 门禁社区研究的理论框架与中国模型 TheoreticaI FrameworkandChines ...查看


  • 美国新都市主义述评
  • ●美国的城市居民从城市中心蔓延至郊区,但以汽车为主的郊区已不再是中 产阶级的乐园. ●绿地减少,汽车增多,美国人抱怨在这样的地方社会四分五裂,缺乏有意义的邻里关系,缺少开阔的空间,限制了儿童和没有汽车居民的交往机会,造成了郊区居民的分离和异 ...查看


  • 城市设计概论课程论文
  • 城市设计概论课程论文 新城市主义对当代中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以广州市城市建设实践为例 新城市主义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以广州城市建设实践为例 摘 要:本文从介绍新城市主义产生的背景以及其主要的思想内涵入手,分析该思潮在中 国城市规划 ...查看


  •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博士入学考试题目
  • 博士考试由3门课程,英语.规划原理和规划分析.1.英语一定要去上补习班,要不就复印听课资料,考试会送20-30分的题目.2.原理考试,多看最近三年的规划杂志.要作到言之有物,辩之有据.3.规划分析由多个老师轮换着出题,我那年的考试方向大变, ...查看


  • 女权空间城市
  • 摘要:性别差异使得男女在城市空间的占有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带来了一系列男女不平等等社会问题,女性主义也随即产生.笔者借助女性主义的理论,通过从客观.主观.社会意识形态三方面对男女城市空间占有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女性主义进行探讨 ...查看


  • 洛杉矶学派及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 第35卷第4期2015年04月 地理科学 V ol. 35No. 4Apr., 2015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洛杉矶学派及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孙斌栋,魏旭红,王 婷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