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及性质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及性质

1. 乘法与因式分解

b ) 2=a 2±2ab +b 2;③(a +b )(a 2-ab +b 2) =a 3+b 3; ①(a +b )(a -b ) =a 2-b 2;②(a ±

④(a -b )(a 2+ab +b 2) =a 3-b 3;a 2+b 2=(a +b ) 2-2ab ;(a -b ) 2=(a +b ) 2-4ab 。 2. 幂的运算性质 a =a ①a ×⑥a -n =

m

n

m +n

a =a ;②a ÷

m n m -n

a n a n

;③(a ) =a ;④(ab ) =a b ;⑤() =n ;

b b

m n

mn

n

n n

1-n n 0

() () a ,特别:=;⑦=1(a ≠0)。 n

a

3. 二次根式 ①(

) 2=a (a ≥0);②

=丨a 丨;③

×

;④

(a >0,b ≥0)。

4. 三角不等式

|a|-|b|≤|a±b|≤|a|+|b|(定理);

加强条件:||a|-|b||≤|a±b|≤|a|+|b|也成立,这个不等式也可称为向量的三角不等式(其中a ,b 分别为向量a 和向量b )

|a+b|≤|a|+|b|;|a-b|≤|a|+|b|;|a|≤b-b≤a≤b ; |a-b|≥|a|-|b|; -|a|≤a≤|a|; 5. 某些数列前n 项之和

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 ;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6. 一元二次方程

对于方程:ax 2+bx +c =0:

-b ①求根公式是x

=,其中△=b 2-4ac 叫做根的判别式。

2a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 1和x 2,则二次三项式ax 2+bx +c 可分解为a (x -x 1)(x -x 2) 。 ③以a 和b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 2-(a +b ) x +ab =0。 7.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 是直线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称为截距) 。 ①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 ; ②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 ;

③特别地:当b =0时,y =kx (k ≠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 与x 成正比例) ,图象必过原点。 8.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y =(k ≠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

①当k >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 ; ②当k <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 。 9. 二次函数

(1). 定义:一般地,如果y =ax 2+bx +c (a , b , c 是常数,a ≠0)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 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a >0时,开口向上;当a

a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②平行于y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x =h . 特别地,y 轴记作直线x =0。

2

b 4ac -b 2b ⎫4ac -b 2⎛

①公式法:y =ax +bx +c =a x +⎪+,∴顶点是,对称轴(-)

2a 4a 2a ⎭4a ⎝

b

是直线x =-。

2a

2

②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y =a (x -h )+k 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 , k ) ,对称轴是直线x =h 。

③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x +x

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x 1, y ) 、(及y 值相同),则对称轴方程可以表示为:(x 2, y ) x =12

2

2

y =ax +bx +c 中,a , b , c 的作用 (5). 抛物线

2

①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y =ax 2中的a 完全一样。

②b 和a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 由于抛物线y =ax 2+bx +c 的对称轴是直线。

b b

x =-,故:①b =0时,对称轴为y 轴;②>0(即a 、b 同号)时,对称轴在y 轴左侧;

2a a b

③c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y =ax 2+bx +c 与y 轴交点的位置。

当x =0时,y =c ,∴抛物线y =ax 2+bx +c 与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 ): ①c =0,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c >0, 与y 轴交于正半轴;③c

b

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 如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则

a

(6).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①一般式:y =ax 2+bx +c . 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x 、y 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②顶点式:y =a (x -h )+k . 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

③交点式:已知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x 1、x 2,通常选用交点式:y =a (x -x 1)(x -x 2)。 (7). 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①y 轴与抛物线y =ax 2+bx +c 得交点为(0, c ) 。 ②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

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像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x 1、x 2,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 ax 2+bx +c =0的两个实数根. 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

2

别式判定:

a 有两个交点⇔(∆>0) ⇔抛物线与x 轴相交;

b 有一个交点(顶点在x 轴上)⇔(∆=0) ⇔抛物线与x 轴相切; c 没有交点⇔(∆

同②一样可能有0个交点、1个交点、2个交点. 当有2个交点时,两交点的纵坐标相等,设纵坐标为k ,则横坐标是ax 2+bx +c =k 的两个实数根。

④一次函数y =kx +n (k ≠0)的图像l 与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像G 的交点,

y =kx +n

由方程组的解的数目来确定:

y =ax 2+bx +c

a ⇔l 与G 有两个交点; b 方程组只有一组解时⇔l 与G 只有一个交点; c 方程组无解时⇔l 与G 没有交点。

⑤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若抛物线y =ax 2+bx +c 与x 轴两交点为

A (x 1,0),B (x 2,0),则AB =x 1-x 2

10. 统计初步

(1)概念:①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②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 ,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③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公式:设有n 个数x 1,x 2,…,x n ,那么:

x 1+x 2+...... +x n

n

②极差: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即: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③方差:数据x 1、x 2……, x n 的方差为s 2, ①平均数为:x =

则s 2=

④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数据x 1、x 2……, x n 的标准差s ,

则s =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11. 频率与概率 (1)频率

频率=频数,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

总数

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各组频率。 (2)概率

①如果用P 表示一个事件A 发生的概率,则0≤P(A )≤1; P (必然事件)=1;P (不可能事件)=0;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③大量的重复实验时频率可视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12. 锐角三角形

①设∠A 是△ABC 的任一锐角,则∠A 的正弦:sin A =

,∠A 的余弦:cos A =

∠A 的正切:tan A =

.并且sin 2A +cos 2A =1。

0<sin A <1,0<cos A <1,tan A >0.∠A 越大,∠A 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越小。 ②余角公式:sin(90º-A ) =cos A ,cos(90º-A ) =sin A 。 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30º=cos60º=,sin45º=cos45º=tan30º=

,tan45º=1,tan60º=

,sin60º=cos30º=,

④斜坡的坡度:i =

铅垂高度

=.设坡角为α,则i =tanα=。

水平宽度

l 13. 正(余)弦定理

(1)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1) a=2RsinA, b=2RsinB, c=2RsinC;(2) sinA : sinB : sinC = a : b : c

(2)余弦定理 b 2=a2+c2-2accosB ;a 2=b2+c2-2bccosA ;c 2=a2+b2-2abcosC ;

注:∠C 所对的边为c ,∠B 所对的边为b ,∠A 所对的边为a

14.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有关知识

(1)对称性: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 (a ,b ),则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为P 1(a ,-b ),P 关于y 轴对称的点为P 2(-a ,b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P 3(-a ,-b )。

(2)坐标平移: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 (a ,b )向左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h ,b ),向右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h ,b );向上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b +h ),向下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b -h ). 如:点A (2,-1)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则坐标变为A (7,1)。 15.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º(n ≥3,n 是正整数),外角和等于360º

16. 平行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a ∥b ∥c ,直线l 1与l 2分别与直线a 、b 、c 相交与点A 、B 、C 和D 、E 、F ,

AB DE AB DE BC EF 则有。 =, =, =

BC EF AC DF AC DF

(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ABC 中,DE ∥BC ,DE 与AB 、AC 相交与点D 、E ,则有:AD AE AD AE DE DB EC

=, ==, =

DB EC AB AC BC AB AC

c

B 17.

直角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如图:Rt △ABC 中,∠ACB =90o ,CD ⊥AB 于D 则有:(1)

CD 2=AD ⋅BD (2)AC 2=AD ⋅AB (3)BC 2=BD ⋅AB

18. 圆的有关性质 (1)垂径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具备以下五个性质中的任意两个性质:①经过圆心;②垂直弦;③平分弦;④平分弦所对的劣弧;⑤平分弦所对的优弧,那么这条直线就具有另外三个性

质.注:具备①,③时,弦不能是直径。 (2)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3)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

(4)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5)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6)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8)90º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反之,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º,直径是最长的弦。、 (9)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19. 三角形的内心与外心

(1)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的内心就是三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 (2)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外心就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a +b -c

常见结论:①Rt △ABC 的三条边分别为:a 、b 、c (c 为斜边),则它的内切圆的半径r =;

2

1S =lr

2 ②△ABC 的周长为l ,面积为S ,其内切圆的半径为r ,则

20. 弦切角定理及其推论

(1)弦切角:顶点在圆上,并且一边和圆相交,另一边和圆相切的角叫做弦切角。如图:∠P AC 为弦切角。

(2)弦切角定理:弦切角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11

如果AC 是⊙O 的弦,P A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则∠PAC =AC =∠AOC 22推论:弦切角等于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作用证明角相等)

如果AC 是⊙O 的弦,P A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则∠PAC =∠ABC 21. 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和切割线定理

(1)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弦相交,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如图①,即:P A·PB = PC·PD

(2)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点到每条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如图②,即:P A·PB = PC·PD

(3)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如图③,即:PC 2 = PA·PB

③ 22. 面积公式 ①S 正△=

×(边长) 2. ②S 平行四边形=底×(对角线的积) , 高.③S 菱形

=底×高=×

1

④S 梯形=(上底+下底) ⨯高=中位线⨯高 ⑤S 圆=πR 2. ⑥l 圆周长=2πR .

2

n πr 21

⑦弧长L =. ⑧S 扇形=高=2πrh ,S 全面积=S 侧+S 底=2πrh =lr ⑨S 圆柱侧=底面周长×

3602

+2πr 2

⑩S 圆锥侧=×底面周长×母线=πrb , S 全面积=S 侧+S 底=πrb +π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及性质

1. 乘法与因式分解

b ) 2=a 2±2ab +b 2;③(a +b )(a 2-ab +b 2) =a 3+b 3; ①(a +b )(a -b ) =a 2-b 2;②(a ±

④(a -b )(a 2+ab +b 2) =a 3-b 3;a 2+b 2=(a +b ) 2-2ab ;(a -b ) 2=(a +b ) 2-4ab 。 2. 幂的运算性质 a =a ①a ×⑥a -n =

m

n

m +n

a =a ;②a ÷

m n m -n

a n a n

;③(a ) =a ;④(ab ) =a b ;⑤() =n ;

b b

m n

mn

n

n n

1-n n 0

() () a ,特别:=;⑦=1(a ≠0)。 n

a

3. 二次根式 ①(

) 2=a (a ≥0);②

=丨a 丨;③

×

;④

(a >0,b ≥0)。

4. 三角不等式

|a|-|b|≤|a±b|≤|a|+|b|(定理);

加强条件:||a|-|b||≤|a±b|≤|a|+|b|也成立,这个不等式也可称为向量的三角不等式(其中a ,b 分别为向量a 和向量b )

|a+b|≤|a|+|b|;|a-b|≤|a|+|b|;|a|≤b-b≤a≤b ; |a-b|≥|a|-|b|; -|a|≤a≤|a|; 5. 某些数列前n 项之和

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 ;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6. 一元二次方程

对于方程:ax 2+bx +c =0:

-b ①求根公式是x

=,其中△=b 2-4ac 叫做根的判别式。

2a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 1和x 2,则二次三项式ax 2+bx +c 可分解为a (x -x 1)(x -x 2) 。 ③以a 和b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 2-(a +b ) x +ab =0。 7.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 是直线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称为截距) 。 ①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 ; ②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 ;

③特别地:当b =0时,y =kx (k ≠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 与x 成正比例) ,图象必过原点。 8.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y =(k ≠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

①当k >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 ; ②当k <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 。 9. 二次函数

(1). 定义:一般地,如果y =ax 2+bx +c (a , b , c 是常数,a ≠0)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 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a >0时,开口向上;当a

a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②平行于y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x =h . 特别地,y 轴记作直线x =0。

2

b 4ac -b 2b ⎫4ac -b 2⎛

①公式法:y =ax +bx +c =a x +⎪+,∴顶点是,对称轴(-)

2a 4a 2a ⎭4a ⎝

b

是直线x =-。

2a

2

②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y =a (x -h )+k 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 , k ) ,对称轴是直线x =h 。

③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x +x

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x 1, y ) 、(及y 值相同),则对称轴方程可以表示为:(x 2, y ) x =12

2

2

y =ax +bx +c 中,a , b , c 的作用 (5). 抛物线

2

①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y =ax 2中的a 完全一样。

②b 和a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 由于抛物线y =ax 2+bx +c 的对称轴是直线。

b b

x =-,故:①b =0时,对称轴为y 轴;②>0(即a 、b 同号)时,对称轴在y 轴左侧;

2a a b

③c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y =ax 2+bx +c 与y 轴交点的位置。

当x =0时,y =c ,∴抛物线y =ax 2+bx +c 与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 ): ①c =0,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c >0, 与y 轴交于正半轴;③c

b

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 如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则

a

(6).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①一般式:y =ax 2+bx +c . 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x 、y 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②顶点式:y =a (x -h )+k . 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

③交点式:已知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x 1、x 2,通常选用交点式:y =a (x -x 1)(x -x 2)。 (7). 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①y 轴与抛物线y =ax 2+bx +c 得交点为(0, c ) 。 ②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

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像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x 1、x 2,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 ax 2+bx +c =0的两个实数根. 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

2

别式判定:

a 有两个交点⇔(∆>0) ⇔抛物线与x 轴相交;

b 有一个交点(顶点在x 轴上)⇔(∆=0) ⇔抛物线与x 轴相切; c 没有交点⇔(∆

同②一样可能有0个交点、1个交点、2个交点. 当有2个交点时,两交点的纵坐标相等,设纵坐标为k ,则横坐标是ax 2+bx +c =k 的两个实数根。

④一次函数y =kx +n (k ≠0)的图像l 与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像G 的交点,

y =kx +n

由方程组的解的数目来确定:

y =ax 2+bx +c

a ⇔l 与G 有两个交点; b 方程组只有一组解时⇔l 与G 只有一个交点; c 方程组无解时⇔l 与G 没有交点。

⑤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若抛物线y =ax 2+bx +c 与x 轴两交点为

A (x 1,0),B (x 2,0),则AB =x 1-x 2

10. 统计初步

(1)概念:①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②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 ,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③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公式:设有n 个数x 1,x 2,…,x n ,那么:

x 1+x 2+...... +x n

n

②极差: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即: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③方差:数据x 1、x 2……, x n 的方差为s 2, ①平均数为:x =

则s 2=

④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数据x 1、x 2……, x n 的标准差s ,

则s =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11. 频率与概率 (1)频率

频率=频数,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

总数

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各组频率。 (2)概率

①如果用P 表示一个事件A 发生的概率,则0≤P(A )≤1; P (必然事件)=1;P (不可能事件)=0;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③大量的重复实验时频率可视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12. 锐角三角形

①设∠A 是△ABC 的任一锐角,则∠A 的正弦:sin A =

,∠A 的余弦:cos A =

∠A 的正切:tan A =

.并且sin 2A +cos 2A =1。

0<sin A <1,0<cos A <1,tan A >0.∠A 越大,∠A 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越小。 ②余角公式:sin(90º-A ) =cos A ,cos(90º-A ) =sin A 。 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30º=cos60º=,sin45º=cos45º=tan30º=

,tan45º=1,tan60º=

,sin60º=cos30º=,

④斜坡的坡度:i =

铅垂高度

=.设坡角为α,则i =tanα=。

水平宽度

l 13. 正(余)弦定理

(1)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1) a=2RsinA, b=2RsinB, c=2RsinC;(2) sinA : sinB : sinC = a : b : c

(2)余弦定理 b 2=a2+c2-2accosB ;a 2=b2+c2-2bccosA ;c 2=a2+b2-2abcosC ;

注:∠C 所对的边为c ,∠B 所对的边为b ,∠A 所对的边为a

14.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有关知识

(1)对称性: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 (a ,b ),则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为P 1(a ,-b ),P 关于y 轴对称的点为P 2(-a ,b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P 3(-a ,-b )。

(2)坐标平移: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 (a ,b )向左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h ,b ),向右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h ,b );向上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b +h ),向下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b -h ). 如:点A (2,-1)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则坐标变为A (7,1)。 15.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º(n ≥3,n 是正整数),外角和等于360º

16. 平行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a ∥b ∥c ,直线l 1与l 2分别与直线a 、b 、c 相交与点A 、B 、C 和D 、E 、F ,

AB DE AB DE BC EF 则有。 =, =, =

BC EF AC DF AC DF

(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ABC 中,DE ∥BC ,DE 与AB 、AC 相交与点D 、E ,则有:AD AE AD AE DE DB EC

=, ==, =

DB EC AB AC BC AB AC

c

B 17.

直角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如图:Rt △ABC 中,∠ACB =90o ,CD ⊥AB 于D 则有:(1)

CD 2=AD ⋅BD (2)AC 2=AD ⋅AB (3)BC 2=BD ⋅AB

18. 圆的有关性质 (1)垂径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具备以下五个性质中的任意两个性质:①经过圆心;②垂直弦;③平分弦;④平分弦所对的劣弧;⑤平分弦所对的优弧,那么这条直线就具有另外三个性

质.注:具备①,③时,弦不能是直径。 (2)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3)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

(4)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5)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6)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8)90º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反之,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º,直径是最长的弦。、 (9)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19. 三角形的内心与外心

(1)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的内心就是三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 (2)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外心就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a +b -c

常见结论:①Rt △ABC 的三条边分别为:a 、b 、c (c 为斜边),则它的内切圆的半径r =;

2

1S =lr

2 ②△ABC 的周长为l ,面积为S ,其内切圆的半径为r ,则

20. 弦切角定理及其推论

(1)弦切角:顶点在圆上,并且一边和圆相交,另一边和圆相切的角叫做弦切角。如图:∠P AC 为弦切角。

(2)弦切角定理:弦切角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11

如果AC 是⊙O 的弦,P A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则∠PAC =AC =∠AOC 22推论:弦切角等于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作用证明角相等)

如果AC 是⊙O 的弦,P A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则∠PAC =∠ABC 21. 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和切割线定理

(1)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弦相交,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如图①,即:P A·PB = PC·PD

(2)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点到每条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如图②,即:P A·PB = PC·PD

(3)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如图③,即:PC 2 = PA·PB

③ 22. 面积公式 ①S 正△=

×(边长) 2. ②S 平行四边形=底×(对角线的积) , 高.③S 菱形

=底×高=×

1

④S 梯形=(上底+下底) ⨯高=中位线⨯高 ⑤S 圆=πR 2. ⑥l 圆周长=2πR .

2

n πr 21

⑦弧长L =. ⑧S 扇形=高=2πrh ,S 全面积=S 侧+S 底=2πrh =lr ⑨S 圆柱侧=底面周长×

3602

+2πr 2

⑩S 圆锥侧=×底面周长×母线=πrb , S 全面积=S 侧+S 底=πrb +π


相关文章

  •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一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北师大版 一.常用的数学思想(数学中的四大思想) 1.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用变量和函数来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函数思想,函数思想是函数概念.图象和性质等知识更高层次的提炼和概括,是在知识和方法反复学习中抽象 ...查看


  •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全册目录
  •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 展开与折叠 3. 截一个几何体. 4. 从不同方向看 5.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 数怎么不够用了 2. ...查看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概念.公式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分式概念 1.乘法的两种意义:⑴.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⑵.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2.除法的三种含义:⑴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平均除法的意义)⑵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包含除法的意义)⑶表示 ...查看


  • 4初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周德俊,李万春 高中老师要面对现实,认真学习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的两本<数学课程标淮>,分析参加课改的初中学生有何特点,要做哪些补缺补漏工作,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等等,才能较好地解决义教 ...查看


  •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 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 ...查看


  • 弧长和扇形的面积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课件,教案
  • 课件 教案 试卷 图片 全部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所有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学   帮助 资源分类: ...查看


  •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和差问题公式
  •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大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平均数问题公式 总数量?总 ...查看


  • 教学论文题目
  •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2.12) 1 培养直觉思维 促进智慧发展 缪宏敏; 初中数学教与学 2 "组块理论"视角下的几何教学 郑松茹; 初中数学教与学 3 数学课堂提问贵在巧 彭秋兰; 初中数学教与学 4 一堂几何复习课 ...查看


  • 数学手抄报:"7重视"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 我们要锻炼学数学的能力,要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学会采用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开展讨论―形成新知―应用反思"的学习方法.在初三数学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