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治理:中国政治研究关键词

2012-12-28 11:16:03 来源:深圳特区报查看评论进入光明网BBS手机看新闻

[键盘 ← → 翻页]

“村事民管”——小村庄里的大民主。“村事民管”在为干群关系架起“连心桥”。 新华社发

■ 黄卫平: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教授 陈家喜:深圳大学副教授

提 要

民主的价值功能与工具功能被充分挖掘,民主既被人们当成寻求权力与自主的永恒政治价值追求,也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良善治理的政治制度安排。特别是基于民主的工具论视角,研究者强调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有机结合,以民意为归依,以共享共治为目的,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追求民主化的民生绩效。

一、政治改革与民主发展

中国政治学界对于政治的关注,始终具有强烈的入世情节和策论意图。2012年,党的十八大不仅成为中国政治权力结构转换的过程,也是政策变化与调适的节点,同时也为政治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讨论空间。会议召开前,关于政治改革路径的热烈争论与改革蓝图的大胆构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界影响政界的意愿和期许。除了宪政、法治、平等、正义等价值理念之外,学界对于政治改革的构想仍然集中于民主的主题,以民主为后缀的概念也成为学界频繁使用的话语。他们围绕发展民主的现实路径提出各种蓝图和设计,如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基层民主带动高层民主、协商民主补足选举民主、发展民生促进民主、参与民主,选拔民主、复合民主、组合民主等等。在这些讨论中,民主的价值功能与工具功能被充分挖掘,民主既被人们当成寻求权力与自主的永恒政治价值追求,也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良善治理的政治制度安排。特别是基于民主的工具论视角,研究者强调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有机结合,以民意为归依,以共享共治为目的,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追求民主化的民生绩效。

此外,人民论坛集合学者和微博的力量,探讨社会多元化与矛盾集聚化背景下的“新政治观”,包括“新政治观”的内涵、特点与建构、政治发展与政治变迁、政党变革等等,强调打破陈腐的思维定势和“革命思维”,建立起与大国身份相匹配的新政治观。中国社会科学报所策划的“十年中国,以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科学发展”,则更为侧重于从党的十六大以来政治发展历程的回溯中探寻未来政治发展的道路,涉及民主政治、行政决策、党内民主、基层民主、政党制度、政治建设与政治模式等主题,指出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体现为用民主建设消除体制弊病、建构新体制以及深化改革与发展。

相对于经济改革与社会改革相比,政治改革更具有风险性,并由此引发一些学者的审慎思考。他们认为当前改革理论储备不足、改革共识缺失、改革时机未到,以及改革基础不牢,因此政治改革应当缓步进行;或者先进行社会领域的改革,待时机条件成熟后再进行政治改革。但也有研究者,乐观地认同中国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道路的特殊性、适应性和优越性,强调 “三统一”、“四制度”、“五不搞”,坚持在原有制度框架基础上的发展与优化,稳步扩大有序政治参与,积极推进政治协商,大力加强民主监督。

历史图集历史要闻

前中南海第一女保镖传奇盘点:中国落马女贪官解放军叛将李显斌的生活

李克强从政路上的引路人皇帝选妃“裸检”秘闻盘点好莱坞魅力尤物

[责任编辑:刘冰雅]

2

1

相关报道:

·程恩富:自信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式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文化的形象体现

·何清涟:“托克维尔热”折射的中国政治困境

·张树华: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优势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根本方向

2012-12-28 11:16:03 来源:深圳特区报查看评论进入光明网BBS手机看新闻

[键盘 ← → 翻页]

“村事民管”——小村庄里的大民主。“村事民管”在为干群关系架起“连心桥”。 新华社发

■ 黄卫平: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教授 陈家喜:深圳大学副教授

提 要

民主的价值功能与工具功能被充分挖掘,民主既被人们当成寻求权力与自主的永恒政治价值追求,也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良善治理的政治制度安排。特别是基于民主的工具论视角,研究者强调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有机结合,以民意为归依,以共享共治为目的,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追求民主化的民生绩效。

一、政治改革与民主发展

中国政治学界对于政治的关注,始终具有强烈的入世情节和策论意图。2012年,党的十八大不仅成为中国政治权力结构转换的过程,也是政策变化与调适的节点,同时也为政治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讨论空间。会议召开前,关于政治改革路径的热烈争论与改革蓝图的大胆构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界影响政界的意愿和期许。除了宪政、法治、平等、正义等价值理念之外,学界对于政治改革的构想仍然集中于民主的主题,以民主为后缀的概念也成为学界频繁使用的话语。他们围绕发展民主的现实路径提出各种蓝图和设计,如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基层民主带动高层民主、协商民主补足选举民主、发展民生促进民主、参与民主,选拔民主、复合民主、组合民主等等。在这些讨论中,民主的价值功能与工具功能被充分挖掘,民主既被人们当成寻求权力与自主的永恒政治价值追求,也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良善治理的政治制度安排。特别是基于民主的工具论视角,研究者强调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有机结合,以民意为归依,以共享共治为目的,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追求民主化的民生绩效。

此外,人民论坛集合学者和微博的力量,探讨社会多元化与矛盾集聚化背景下的“新政治观”,包括“新政治观”的内涵、特点与建构、政治发展与政治变迁、政党变革等等,强调打破陈腐的思维定势和“革命思维”,建立起与大国身份相匹配的新政治观。中国社会科学报所策划的“十年中国,以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科学发展”,则更为侧重于从党的十六大以来政治发展历程的回溯中探寻未来政治发展的道路,涉及民主政治、行政决策、党内民主、基层民主、政党制度、政治建设与政治模式等主题,指出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体现为用民主建设消除体制弊病、建构新体制以及深化改革与发展。

相对于经济改革与社会改革相比,政治改革更具有风险性,并由此引发一些学者的审慎思考。他们认为当前改革理论储备不足、改革共识缺失、改革时机未到,以及改革基础不牢,因此政治改革应当缓步进行;或者先进行社会领域的改革,待时机条件成熟后再进行政治改革。但也有研究者,乐观地认同中国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道路的特殊性、适应性和优越性,强调 “三统一”、“四制度”、“五不搞”,坚持在原有制度框架基础上的发展与优化,稳步扩大有序政治参与,积极推进政治协商,大力加强民主监督。

历史图集历史要闻

前中南海第一女保镖传奇盘点:中国落马女贪官解放军叛将李显斌的生活

李克强从政路上的引路人皇帝选妃“裸检”秘闻盘点好莱坞魅力尤物

[责任编辑:刘冰雅]

2

1

相关报道:

·程恩富:自信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式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文化的形象体现

·何清涟:“托克维尔热”折射的中国政治困境

·张树华: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优势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根本方向


相关文章

  • 中国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奏
  • 铁路混混     2006年03月27日14:36 政治发展研究于20世纪50.60年代在国际学术界兴起,80年代中期被引荐到中国.伴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政治发展在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的作用下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方面,随着政治行政体 ...查看


  • 基层政府:体制性冲突与治理危机
  • 发布时间:2014-05-25 10:37 作者:赵树凯 核心提示:深入观察基层政府内部的运行过程,可以发现,虽然整个政府系统在政治语言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但是,实际的政府运行充满了矛盾.在许多情况下,基层领导干部不仅不太认同上级政府的政策措 ...查看


  • 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读书报告
  • 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读书报告 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行政科学的理论的要义,并阐述了在美国引入行政科学的重要性和现实原因.<行政学之研究>一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行政管理学概念上的 ...查看


  •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更深刻的革命--原原本本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
  • -------------------------本期专稿 ----------------------------------- 2014.1期 总第124期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更深刻的革命 --原原本本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习近平同志 ...查看


  • 新一轮改革战略中的社会体制改革
  • 新一轮改革战略中的社会体制改革 作者:何子英 郁建兴 来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01期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围绕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治理.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需要从社会 ...查看


  • 我国现代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治理研究
  •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政治改革等也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关键期.在此大背景下,社会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改善社会治理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实现社会治理模式转换,推进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制度化建设,加强 ...查看


  • 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回顾与述评
  • 摘 要:回顾2014年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覆盖了高等教育各研究领域,通过对全年已发表论著的全面检索研读,着重梳理了高等教育基本原理.高校立德树人.地方院校转型.高考制度改革.现代大学治理.大学教师发展以及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等专题 ...查看


  • 治理现代化对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 治理现代化对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 教育的产品是社会需要的各类合格建设人才.教育的特征是农民种植,基本要素是土地.阳光.雨水.肥料,需要农民按照植物生长规律,耐心地精耕细作.不能拔苗助长,不能破坏规律. ...查看


  • 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辨析
  • 作者:王浦劬 社会学评论 2014年09期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①.为此,国家治理体系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