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技术简介

软交换 分组网与PSTN的融合

一、 分组网与PSTN融合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逐渐产生了数据通信的需要,加之电话网覆盖范围大的优点,所以人们开始在电话网上传送数据业务。但数据业务的增长出人意料,对并不适合传数据业务的PSTN造成了巨大压力。所以运营公司要把PSTN上已有的数据业务顺利卸载(offload)到新建的数据网上,减轻对传统网络的压力。

另外,随着数据网的迅速发展,人们除在其上传数据业务外,也开始尝试传话音等传统PSTN业务。与传统电话相比,分组网传话音具有成本低、利润高、价格便宜、易推出新业务等很多优势,分组电话逐渐成为发展方向之一,但它需要与PSTN实现互通。

从大多数运营者的角度看,现在数据业务的收入还不能和话音业务收入相比,但网上数据业务量却在明明白白地赶超话音业务量,所以他们也必须考虑未来网络建设的问题,包括:如何对待已经进行了巨额投资的传统PSTN,是否需要作大的改造以适应日益增加的数据业务量;如何实现PSTN低成本地向基于分组的网络结构演进,或者如何实现PSTN与新建数据网的融合;等等。

以上这些情况提出了分组网与传统PSTN的融合问题。

二、 融合的策略

IP电话引起的喧嚣逐渐沉寂下来后,人们至少明白了一个事实:尽管IP网络发展很快,但PSTN依然有存在价值,它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传统的基础设施,如4类/5类交换机、SS7信令网、智能网应用等,用户正在使用并且会继续使用。

既然原有网络近期不会消失,那么就产生了新旧网络融合互通的问题。关于怎样实现融合,业界提出了很多方案,Call Server、Call agent、softswitch、media controllor、下一代交换机等等,虽然说法不一,但都是为了实现相同的目的:以分组为基础,建设下一代公众网络,实现PSTN和新网的融合;电路网顺利平滑地向分组网(IP/ATM)过渡,节省运营成本和投资;创造具有竞争性的新特性和新业务,获得新的收入渠道。为方便起见,我们在本文中,把它们都统称为软交换。

1.软交换的概念

软交换与80年代人们提出的先进智能网有些类似,但它具有更新、更多的

含义,它将在业务融合、终端用户控制、第三方应用集成中起重要作用。未来新公众网的组成元素中,软交换将是一个重要组件,是新老网实现融合的枢纽。

那么什么是软交换呢?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或网元上的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含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会话、拆除会话)、信令互通(如从SS7到IP)。其结果就是把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分离开,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使业务提供者可以自由地将传输业务与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转移。其中更重要的是,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允许在交换机制中灵活引入新业务,而原来老式的4类、5类交换机仍可通过SS7链路保留。

2.软交换的网络结构

图1是Bridgewater提供的IP与PSTN融合的结构图,其中的智能业务节点、各种数据库以及信令网关所完成的功能就是我们所说的软交换。信令网关完成7号信令和IP信令之间的转换。智能业务点与各种资源数据库相连,负责业务连接的控制,还有开放式应用接口。网络接入设备就是在智能点指导下完成业务的传输。现在生产的设备中,智能业务点往往就是软交换机,网络接入设备就是媒体网关。

图1 IP与PSTN的融合

关于软交换功能是基于服务器还是基于交换机来实现,其实因情况而异。以交换为中心的模式可以提高资源密集型应用(如选路表查询,状态控制)的性能,而基于服务器的方式具有编程的功能,能灵活适应策略、用户喜好、特性控制等变化,所以两者结合起来可能效果更好。

3.软交换的功能

根据软交换在网络中的不同位置,他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Internet业务卸载的功能。软交换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拨号业务从现

有5类交换机上卸载下来。传统5类交换机不适合处理大量的长时间呼叫业务,如果能在传统汇接网络的边缘放置较便宜的软交换机,把拨号业务在进入5类交换机之前直接交换到ISP的网络或Internet网上,而话音业务不受影响,继续向下传送,这样就会极大减轻交换机的负担。传统运营者就不会抱怨Internet业务对网络带来的压力,竞争的本地运营公司(CLEC)、ISP等新兴运营公司也不用抱怨向ILEC支付的昂贵CO交换机使用费,皆大欢喜。

−−代替4类交换机。随着软交换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协议的通过,新一代软交换将有能力成为4类汇接交换机的代替产品。4类交换机不需要具有5类交换机那么多的特性,所以只要信令网关能够提供合适的SS7接口,下一代交换机就可以胜任其职。它们的主要应用将是长途VoIP业务。

−−代替5类交换机。5类交换机的价格往往是CLEC和业务提供者进入市场的一大障碍。他们希望有新产品,既具备5类交换机的特性,又价格便宜,还可以在网络层提供增强型业务。下一代交换机适合本地环路的VoIP方案,它即可以接收ATM或IP上传送的业务,又可以把业务转移到PSTN上,还能继续把业务做为数据业务传到骨干网上。

4.软交换的好处

· 与电路交换机相比,软交换成本低。软交换采用开放式平台,易于接收革新应用,而且由于软交换利用的是普通计算机器件,其价格性能比每年提高60%~80%,电路交换机的价格性能比每年提高大约20%,所以与电路交换机相比,软交换在成本方面有更大优势。而且很多设备制造商欢迎第三方开发者,在软交换平台上开发能够很容易、很迅速加入任何网络的新业务。

· 软交换配置灵活,功能块可以分布在整个网络中,也可集中起来,适合不同需求。网络可以选择不同的软交换配置模式:可以采用多个小型软交换机分布在网络边缘,或者是用一些较大的交换机分布在主要城市的网络中心,或者是更少的、更大的软交换机放于数据中心,与高速光纤骨干网相连。一般来说,大型网络需要用多个软交换机管理不同的区域和范围,业务可从本地平台接入,而小型网络可能需要2个软交换机(其中一个作备份)就够了。

· 软交换采用开放式标准接口,易于和不同网关、交换机、网络节点通信,兼容性、互操作性、互通性好。软交换支持开放式API,多数设备制造商会创造一个编程的环境,方便用户建立新业务,使用户独立于制造商以及他们支持的技术(ATM/IP/TDM)与协议(H.323/MGCP/SIP等)。

·对于那些采用电路交换机建网不合适、不经济的运营公司来说,软交换不失为一个好的建网策略。除成本低外,业务提供者能够很容易地用软交换转移、处理那些对5类交换机来说太复杂的业务。CLEC在传统交换机方面没有什么投

资基础,他们可以通过综合接入设备(IAD)把业务特性控制放在网络边缘,然后用软交换来保持中心呼叫控制的功能。对以ISP为服务用户的业务提供者来说,保持中心呼叫控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它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大规模网络升级,运营者可以把新型业务下载到数据网络上,只把话音业务在传统交换机上传输。对IXC(长途运营公司)来说,可能只需要高性能的软交换用于大量用户选路查询和呼叫建立,所以他们可能愿意把信令和某些呼叫控制特性集中化。传统本地运营公司(ILEC)可能是最慢采用软交换的,主要是考虑到他们已对传统交换机所作的巨大投资。

三、 软交换标准协议的发展

软交换的实现过程主要就是通过网关发出信令,控制话音/数据业务通路。网关提供IP/ATM网络与传统PSTN网络之间的连接,软交换确保呼叫或连接的信令信息(自动号码识别、记费信息等)在网关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所以软交换要能够实现信令转换(即能实现用一种信令建立呼叫,用另一种信令结束呼叫),至少能够支持SS7、ISUP、SIP、H.323和MGCP等协议。软交换产品要尽可能与多种设备互操作,尤其是IP网关、网络接入服务器、综合接入设备等,能支持4、5类交换机特性。

有关软交换的标准、协议是网络融合的关键。现在包括设备制造商、业务提供者在内的业界都在为标准制定工作而努力,希望把先进业务、语音应用引入到数据网中,并能和传统网络顺利融和。现在的标准工作主要涉及:互操作性;媒体控制协议(如MGCP、H.248),软交换机之间的通信(如SIP),扩展业务平台的协议和API;符合国际电话连接标准;安全标准;利用软交换传送高级业务等方面。相关的标准主要有H.323、MGCP、SIP等。

1.H.323

1996年ITU通过H.323规范时,是作为H.320的修改版(H.320是ISDN和电路交换网上的会议电视的协议),用于LAN上的会议电视。后来1998年又通过H.323的第二版,从而该规范也可用于IP网上的通信,目前第三版的工作正在进行。现在作为多媒体组网标准的H.323应用比较广泛,它是IP网关/终端在分组网上传送话音和多媒体业务所使用的核心协议,包括点到点、点到多点会议、呼叫控制、多媒体管理、带宽管理、LAN与其他网络的接口等。

H.323协议中关于长途呼叫建立时间等问题还有待解决。H.323没有关于NNI接口的定义,没有拥塞控制机制。这在专用网内实现计算机-计算机的呼叫没有问题,但要提供全国性业务及PSTN-to-PSTN连接则必须依赖NNI接口。H.323是集中式对等结构,多个平台运行多个软件,硬软件升级不容易。

2.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

MGCP是SGCP(简单网关控制协议)和IPDC(Internet Protocol Device Control)的结合产物。1998年Level 3提出IPDC,同时Telcordia(原来的Bellcore)提出了SGCP,当IETF成立MeGaCo工作组后,两者合并为MGCP。当时人们希望把以软件为中心的呼叫处理功能和以硬件为中心的媒体流处理(media streaming)功能分离开,放置在软交换与媒体网关之间。那时H.323和SIP协议不能处理这两个分离实体之间的通信,所以就产生了MGCP。

MGCP侧重的是简单性和可靠性,MGCP协议本身只限于处理媒体流控制,呼叫处理等智能工作卸载到软交换上,使媒体网关成为一个很简单的设备,简化了本地接入设备的设计,只负担必要的接入硬件和MGCP用户侧功能的成本,网管和互操作成本转移到网络上。图2是MGCP的实施示意图。MGCP通过软交换实现对多业务分组网边缘上的数据通信设备(如VoIP网关、voice-over-ATM网关、cable modem、机顶盒、软PBX和电路交叉连接)的外部控制和管理。其中的软交换可以分布在多个计算机平台上,从外部控制、管理多媒体网络边缘上的媒体网关,指导网关在端点之间建立连接,探测摘机之类的事件,产生振铃等信号,以及规范端点之间如何、何时建立连接。

图2 MGCP实施图

MGCP是软交换、媒体网关、信令网关的关键协议,它使IP电话网可以接入PSTN,实现端到端电话业务。MGCP规范的草案已经提交给IETF和ETSI。

后来Lucent又提出了媒体设备控制协议(MDCP),于是所有以上协议又合并成MeGaCo 协议(又称作H.248)。MeGaCo既适应面向连接的媒体(TDM,ATM),又面向无连接媒体(IP),是一个全套的多种媒体网关控制标准。其标准制定工作正在进行中,但由于它比较复杂,因此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3.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主要是为Internet网上的多媒体会议电视服务的,用于建立Internet主机之间的会晤(session)。它以Internet协议(HTTP)为基础,遵循Internet的设计原则,所以很容易增加新业务,扩展协议,而不会引起互操作问题。

SIP协议简单,是模块式,不受基础协议与结构的限制。它可用于端点或服务器上呼叫的建立,也可运行在媒体网关控制器、网关、数据库等其他设备之间。1999年4月哥伦比亚大学完成了第一个SIP互操作实验,很快又完成了SIP在基本呼叫建立过程中稳定性的测试,现在正在进行关于安全、认证方面的工作,预计基于SIP的商用产品会很快推出。

SIP最近刚刚成为IETF的RFC。象H.323一样,SIP也没有NNI接口,但它也在积极解决这个问题。国际软交换联盟(International Softswitch Consortium)和一些组织提倡SIP,认为它虽说没有H.323那样功能强大,但对运营者来说,比较容易实施,不少运营者和制造商从H.323转移到SIP,而Vocaltec等一些运营者还是采用了H.323。

4.有关组织机构

除了IETF、ITU、ETSI这些大的标准组织外,一些运营公司、设备制造商还组成小规模的组织,以促进融和标准的制定进程。

分组多媒体运营者联合组织−−该组织的目的是解决PSTN和IP网络桥接中有关协议的问题,其成员包括Frontier、GTE、Level 3、SBC、Sprint、Williams。该组织认为VoIP以及其他IP技术能够把信息传送到各种通信设备上,但这需要一套更完整的标准和信令功能,以把现有的电话网络和未来的分组网结合起来,他们要作实现这一目标的动力引擎,促进IETF和ITU的工作。该组织提出的协议要提交给IETF和ITU讨论。

国际软交换同盟(ISC)−−1999年5月,为了促进电路交换网与IP网络互连技术的发展,包括朗讯、Level 3、Cisco、惠普、北电在内的一些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公司联合起来,组成国际软交换同盟,一个非赢利企业组织,现在已经有50多个成员了。该联盟现在的工作是研究MGCP如何控制各种媒体网关,他们和IETF的Megaco工作组一起工作。

四、业界行动

业界都在努力建立相关标准,以期实现分组网和传统电话网的无缝互联。对融和的态度,不同公司持不同看法。设备制造商大都是纷纷推出设备、融和方案,抢占市场,例如Lucent的7R/E分组解决方案,北电的Succession方案,Sonus的软交换机和媒体网关等。运营公司方面,有的在标准获得通过和被广泛接收之前持观望态度,有的已经在行动。

1999年11月,Williams Communications选择了Sonus的分组电话方案,建设下一代语音网络。第一年的合同约2000万美元,以后3年内将增加到1亿美元。在Williams的案例中,主要应用是4类交换机的功能,要成为运营者的运营者,使CLEC能在一个地区提供本地业务。

纽约Choice One公司和Lucent签订了为期3年、价值1亿美元的合同。Choice One将在一个多业务分组网上使用Lucent的7R/E分组方案,综合话音、图像和数据业务。同时还包括Lucent的5ESS交换机、CBX ATM交换机、PacketStar接入连接器、AnyMedia接入系统、WaveStar 2.5G复用设备及NetworkCare业务管理软件。

Global Crossing计划在长途和国际业务中使用Lucent的软交换机和Sonus的GSX9000网关组建可编程网络(图3),在本地业务方面还比较保守。除为ILEC特性服务外,Global Crossing主要是提供4类交换机业务,没有很多本地信令业务要处理,所以网上没有实现多少5 类交换机的特性。网络上主要是VoIP应用,呼叫质量和呼叫建立时间与电路交换网相比没有什么区别。

图3 Global Crossing的可编程网络

1999年夏天完成的MGCP对PSTN/Internet互联作了规定。Level 3就率先采用了MGCP协议。该公司和Lucent签定了为期5年、价值约2.5~10亿美元的合同,使用Lucent的基于MGCP的软交换产品,作为VOIP业务的基础,他们认为MGCP使运营者可以提供能横穿PSTN和Internet网的基本话音业务。Level 3使用Lucent的7R/E分组网关把话音信令转换成分组包,在IP长途网上传输。它的VoIP业务简单易用,用户只需拨10个数字长途电话号码就能迅速实现呼叫。

从上面的情况来看,竞争的本地运营公司(CLEC)等新兴公司更热衷于PSTN/Internet的融和。

结语

总的看来,在分组网和PSTN的融合问题上,人们的想法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采用软交换的模式,把呼叫控制与呼叫传输分离。智能化的软交换机实现不同信令的转化,控制呼叫的建立过程,并具有开放接口和API,方便新业务的产生。而呼叫传输由简单的设备完成,如媒体网关。但相关的软交换标准还有待完善、统一和广泛接受。

软交换的组网方案对新老运营公司都有利。传统运营公司用它实现PSTN与分组网的融合,保护传统投资,又具有创新能力;新公司用它可以比较容易的进

入竞争激烈的通信业务市场,不需对传统设备进行巨大投资,没有财政压力。现在国外已有不少运营公司在试验或使用软交换组网方案,关注他们的动态,总结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的网络发展规划是有启发的。

Softswitch 体系架构的主要组成是怎样的

1 Softswitch 控制设备Softswitch Control Device

这是网络中的核心控制设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Softswitch 它完成呼叫处理,控制功能接入协议适配功能业务接口提供功能互连互通功能应用支持系统 功能等。

2 业务平台Service Platform

完成新业务生成和提供功能主要包括SCP 和应用服务器

3 信令网关Signaling Gateway

目前主要指七号信令网关设备传统的七号信令系统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所有应用,部分都是由MTP 承载的在Softswitch 体系中则需要由IP 来承载

4 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

完成媒体流的转换处理功能按照其所在位置和所处理媒体流的不同可分为中继网关Trunking Gateway 接入网关Access Gateway 多媒体网关Multimedia Service Access Gateway 无线网关Wireless Access Gateway 等

5 IP 终端IP Terminal

目前主要指H.323 终端和SIP 终端两种如IP PBX IP Phone PC 等

6 其它支撑设备

如AAA 服务器大容量分布式数据库策略服务器Policy Server 等它们为 Softswitch 系统的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持。

Softswitch 体系架构提供多种多样的信令及协议满足不同接入设备的需要 1 媒体控制协议H.248/MGCP SIP 等

2 业务控制协议ISUP(TUP) over IP TCAP/SCCP over IP 等

3 互通协议BICC/SIP BCP-T H.323 等

4 应用支持协议Parlay RADIUS COPS 等

H.323对比Softswitch的劣势

H 323 方案是基于GW-GK 网关-网守的体系结构网关GW完成业务实现呼叫 控制和媒体处理等功能设备之间通过H.323 进行互通网守GK 完成地址解析路由选择等功能在某些情况下也参与呼叫处理;Softswitch 体系结构是基于Softswitch-MG 软交换-媒体网关结构两者通过H.248实现交互Softswitch 设备之间通过BICC/SIP 进行互通MG 完成媒体处理和必要的控制功能其余所有功能都集中由Softswitch 完成。

采用H.323 作为骨干数据网上语音解决方案是目前被普遍采用的方式一般来说其工作方式是信令经由PSTN 网直接连接到网关由网关将其转换成H.323 协议在网络上传输网守GK 完成寻路域管理等功能对于PC 呼叫GK 必须路由其呼叫几乎所有的业务生成都在网关上实现。

H.323 呼叫流程与ISDN 呼叫类似需要完成Q.931 处理过程同时在一个呼叫中GW和GK 都需要参与增加了复杂程度。

采用H.323 其业务生成基本上都是在网关GW 上进行的,某些情况下也需要网守GK的支持。而GW GK 都是相对封闭的实体由于不同制造商的业务提供方式不尽相同加之采用内部协议而未提供标准的开放接口这样不仅使得运营商各自提供业务的能力有限,更导致了全网的新业务统一变得相当困难。

H.323 是局域网协议用其作为广域网协议协议的可扩展性有一定的局限性,SS7 信令经PSTN 网络直接接入网关GW 每个GW都需要占用SS7 信令点资源大大增加投资。

附:软交换结构图

通讯发展趋势:

软交换相关协议:

软交换 分组网与PSTN的融合

一、 分组网与PSTN融合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逐渐产生了数据通信的需要,加之电话网覆盖范围大的优点,所以人们开始在电话网上传送数据业务。但数据业务的增长出人意料,对并不适合传数据业务的PSTN造成了巨大压力。所以运营公司要把PSTN上已有的数据业务顺利卸载(offload)到新建的数据网上,减轻对传统网络的压力。

另外,随着数据网的迅速发展,人们除在其上传数据业务外,也开始尝试传话音等传统PSTN业务。与传统电话相比,分组网传话音具有成本低、利润高、价格便宜、易推出新业务等很多优势,分组电话逐渐成为发展方向之一,但它需要与PSTN实现互通。

从大多数运营者的角度看,现在数据业务的收入还不能和话音业务收入相比,但网上数据业务量却在明明白白地赶超话音业务量,所以他们也必须考虑未来网络建设的问题,包括:如何对待已经进行了巨额投资的传统PSTN,是否需要作大的改造以适应日益增加的数据业务量;如何实现PSTN低成本地向基于分组的网络结构演进,或者如何实现PSTN与新建数据网的融合;等等。

以上这些情况提出了分组网与传统PSTN的融合问题。

二、 融合的策略

IP电话引起的喧嚣逐渐沉寂下来后,人们至少明白了一个事实:尽管IP网络发展很快,但PSTN依然有存在价值,它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传统的基础设施,如4类/5类交换机、SS7信令网、智能网应用等,用户正在使用并且会继续使用。

既然原有网络近期不会消失,那么就产生了新旧网络融合互通的问题。关于怎样实现融合,业界提出了很多方案,Call Server、Call agent、softswitch、media controllor、下一代交换机等等,虽然说法不一,但都是为了实现相同的目的:以分组为基础,建设下一代公众网络,实现PSTN和新网的融合;电路网顺利平滑地向分组网(IP/ATM)过渡,节省运营成本和投资;创造具有竞争性的新特性和新业务,获得新的收入渠道。为方便起见,我们在本文中,把它们都统称为软交换。

1.软交换的概念

软交换与80年代人们提出的先进智能网有些类似,但它具有更新、更多的

含义,它将在业务融合、终端用户控制、第三方应用集成中起重要作用。未来新公众网的组成元素中,软交换将是一个重要组件,是新老网实现融合的枢纽。

那么什么是软交换呢?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或网元上的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含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会话、拆除会话)、信令互通(如从SS7到IP)。其结果就是把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分离开,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使业务提供者可以自由地将传输业务与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转移。其中更重要的是,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允许在交换机制中灵活引入新业务,而原来老式的4类、5类交换机仍可通过SS7链路保留。

2.软交换的网络结构

图1是Bridgewater提供的IP与PSTN融合的结构图,其中的智能业务节点、各种数据库以及信令网关所完成的功能就是我们所说的软交换。信令网关完成7号信令和IP信令之间的转换。智能业务点与各种资源数据库相连,负责业务连接的控制,还有开放式应用接口。网络接入设备就是在智能点指导下完成业务的传输。现在生产的设备中,智能业务点往往就是软交换机,网络接入设备就是媒体网关。

图1 IP与PSTN的融合

关于软交换功能是基于服务器还是基于交换机来实现,其实因情况而异。以交换为中心的模式可以提高资源密集型应用(如选路表查询,状态控制)的性能,而基于服务器的方式具有编程的功能,能灵活适应策略、用户喜好、特性控制等变化,所以两者结合起来可能效果更好。

3.软交换的功能

根据软交换在网络中的不同位置,他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Internet业务卸载的功能。软交换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拨号业务从现

有5类交换机上卸载下来。传统5类交换机不适合处理大量的长时间呼叫业务,如果能在传统汇接网络的边缘放置较便宜的软交换机,把拨号业务在进入5类交换机之前直接交换到ISP的网络或Internet网上,而话音业务不受影响,继续向下传送,这样就会极大减轻交换机的负担。传统运营者就不会抱怨Internet业务对网络带来的压力,竞争的本地运营公司(CLEC)、ISP等新兴运营公司也不用抱怨向ILEC支付的昂贵CO交换机使用费,皆大欢喜。

−−代替4类交换机。随着软交换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协议的通过,新一代软交换将有能力成为4类汇接交换机的代替产品。4类交换机不需要具有5类交换机那么多的特性,所以只要信令网关能够提供合适的SS7接口,下一代交换机就可以胜任其职。它们的主要应用将是长途VoIP业务。

−−代替5类交换机。5类交换机的价格往往是CLEC和业务提供者进入市场的一大障碍。他们希望有新产品,既具备5类交换机的特性,又价格便宜,还可以在网络层提供增强型业务。下一代交换机适合本地环路的VoIP方案,它即可以接收ATM或IP上传送的业务,又可以把业务转移到PSTN上,还能继续把业务做为数据业务传到骨干网上。

4.软交换的好处

· 与电路交换机相比,软交换成本低。软交换采用开放式平台,易于接收革新应用,而且由于软交换利用的是普通计算机器件,其价格性能比每年提高60%~80%,电路交换机的价格性能比每年提高大约20%,所以与电路交换机相比,软交换在成本方面有更大优势。而且很多设备制造商欢迎第三方开发者,在软交换平台上开发能够很容易、很迅速加入任何网络的新业务。

· 软交换配置灵活,功能块可以分布在整个网络中,也可集中起来,适合不同需求。网络可以选择不同的软交换配置模式:可以采用多个小型软交换机分布在网络边缘,或者是用一些较大的交换机分布在主要城市的网络中心,或者是更少的、更大的软交换机放于数据中心,与高速光纤骨干网相连。一般来说,大型网络需要用多个软交换机管理不同的区域和范围,业务可从本地平台接入,而小型网络可能需要2个软交换机(其中一个作备份)就够了。

· 软交换采用开放式标准接口,易于和不同网关、交换机、网络节点通信,兼容性、互操作性、互通性好。软交换支持开放式API,多数设备制造商会创造一个编程的环境,方便用户建立新业务,使用户独立于制造商以及他们支持的技术(ATM/IP/TDM)与协议(H.323/MGCP/SIP等)。

·对于那些采用电路交换机建网不合适、不经济的运营公司来说,软交换不失为一个好的建网策略。除成本低外,业务提供者能够很容易地用软交换转移、处理那些对5类交换机来说太复杂的业务。CLEC在传统交换机方面没有什么投

资基础,他们可以通过综合接入设备(IAD)把业务特性控制放在网络边缘,然后用软交换来保持中心呼叫控制的功能。对以ISP为服务用户的业务提供者来说,保持中心呼叫控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它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大规模网络升级,运营者可以把新型业务下载到数据网络上,只把话音业务在传统交换机上传输。对IXC(长途运营公司)来说,可能只需要高性能的软交换用于大量用户选路查询和呼叫建立,所以他们可能愿意把信令和某些呼叫控制特性集中化。传统本地运营公司(ILEC)可能是最慢采用软交换的,主要是考虑到他们已对传统交换机所作的巨大投资。

三、 软交换标准协议的发展

软交换的实现过程主要就是通过网关发出信令,控制话音/数据业务通路。网关提供IP/ATM网络与传统PSTN网络之间的连接,软交换确保呼叫或连接的信令信息(自动号码识别、记费信息等)在网关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所以软交换要能够实现信令转换(即能实现用一种信令建立呼叫,用另一种信令结束呼叫),至少能够支持SS7、ISUP、SIP、H.323和MGCP等协议。软交换产品要尽可能与多种设备互操作,尤其是IP网关、网络接入服务器、综合接入设备等,能支持4、5类交换机特性。

有关软交换的标准、协议是网络融合的关键。现在包括设备制造商、业务提供者在内的业界都在为标准制定工作而努力,希望把先进业务、语音应用引入到数据网中,并能和传统网络顺利融和。现在的标准工作主要涉及:互操作性;媒体控制协议(如MGCP、H.248),软交换机之间的通信(如SIP),扩展业务平台的协议和API;符合国际电话连接标准;安全标准;利用软交换传送高级业务等方面。相关的标准主要有H.323、MGCP、SIP等。

1.H.323

1996年ITU通过H.323规范时,是作为H.320的修改版(H.320是ISDN和电路交换网上的会议电视的协议),用于LAN上的会议电视。后来1998年又通过H.323的第二版,从而该规范也可用于IP网上的通信,目前第三版的工作正在进行。现在作为多媒体组网标准的H.323应用比较广泛,它是IP网关/终端在分组网上传送话音和多媒体业务所使用的核心协议,包括点到点、点到多点会议、呼叫控制、多媒体管理、带宽管理、LAN与其他网络的接口等。

H.323协议中关于长途呼叫建立时间等问题还有待解决。H.323没有关于NNI接口的定义,没有拥塞控制机制。这在专用网内实现计算机-计算机的呼叫没有问题,但要提供全国性业务及PSTN-to-PSTN连接则必须依赖NNI接口。H.323是集中式对等结构,多个平台运行多个软件,硬软件升级不容易。

2.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

MGCP是SGCP(简单网关控制协议)和IPDC(Internet Protocol Device Control)的结合产物。1998年Level 3提出IPDC,同时Telcordia(原来的Bellcore)提出了SGCP,当IETF成立MeGaCo工作组后,两者合并为MGCP。当时人们希望把以软件为中心的呼叫处理功能和以硬件为中心的媒体流处理(media streaming)功能分离开,放置在软交换与媒体网关之间。那时H.323和SIP协议不能处理这两个分离实体之间的通信,所以就产生了MGCP。

MGCP侧重的是简单性和可靠性,MGCP协议本身只限于处理媒体流控制,呼叫处理等智能工作卸载到软交换上,使媒体网关成为一个很简单的设备,简化了本地接入设备的设计,只负担必要的接入硬件和MGCP用户侧功能的成本,网管和互操作成本转移到网络上。图2是MGCP的实施示意图。MGCP通过软交换实现对多业务分组网边缘上的数据通信设备(如VoIP网关、voice-over-ATM网关、cable modem、机顶盒、软PBX和电路交叉连接)的外部控制和管理。其中的软交换可以分布在多个计算机平台上,从外部控制、管理多媒体网络边缘上的媒体网关,指导网关在端点之间建立连接,探测摘机之类的事件,产生振铃等信号,以及规范端点之间如何、何时建立连接。

图2 MGCP实施图

MGCP是软交换、媒体网关、信令网关的关键协议,它使IP电话网可以接入PSTN,实现端到端电话业务。MGCP规范的草案已经提交给IETF和ETSI。

后来Lucent又提出了媒体设备控制协议(MDCP),于是所有以上协议又合并成MeGaCo 协议(又称作H.248)。MeGaCo既适应面向连接的媒体(TDM,ATM),又面向无连接媒体(IP),是一个全套的多种媒体网关控制标准。其标准制定工作正在进行中,但由于它比较复杂,因此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3.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主要是为Internet网上的多媒体会议电视服务的,用于建立Internet主机之间的会晤(session)。它以Internet协议(HTTP)为基础,遵循Internet的设计原则,所以很容易增加新业务,扩展协议,而不会引起互操作问题。

SIP协议简单,是模块式,不受基础协议与结构的限制。它可用于端点或服务器上呼叫的建立,也可运行在媒体网关控制器、网关、数据库等其他设备之间。1999年4月哥伦比亚大学完成了第一个SIP互操作实验,很快又完成了SIP在基本呼叫建立过程中稳定性的测试,现在正在进行关于安全、认证方面的工作,预计基于SIP的商用产品会很快推出。

SIP最近刚刚成为IETF的RFC。象H.323一样,SIP也没有NNI接口,但它也在积极解决这个问题。国际软交换联盟(International Softswitch Consortium)和一些组织提倡SIP,认为它虽说没有H.323那样功能强大,但对运营者来说,比较容易实施,不少运营者和制造商从H.323转移到SIP,而Vocaltec等一些运营者还是采用了H.323。

4.有关组织机构

除了IETF、ITU、ETSI这些大的标准组织外,一些运营公司、设备制造商还组成小规模的组织,以促进融和标准的制定进程。

分组多媒体运营者联合组织−−该组织的目的是解决PSTN和IP网络桥接中有关协议的问题,其成员包括Frontier、GTE、Level 3、SBC、Sprint、Williams。该组织认为VoIP以及其他IP技术能够把信息传送到各种通信设备上,但这需要一套更完整的标准和信令功能,以把现有的电话网络和未来的分组网结合起来,他们要作实现这一目标的动力引擎,促进IETF和ITU的工作。该组织提出的协议要提交给IETF和ITU讨论。

国际软交换同盟(ISC)−−1999年5月,为了促进电路交换网与IP网络互连技术的发展,包括朗讯、Level 3、Cisco、惠普、北电在内的一些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公司联合起来,组成国际软交换同盟,一个非赢利企业组织,现在已经有50多个成员了。该联盟现在的工作是研究MGCP如何控制各种媒体网关,他们和IETF的Megaco工作组一起工作。

四、业界行动

业界都在努力建立相关标准,以期实现分组网和传统电话网的无缝互联。对融和的态度,不同公司持不同看法。设备制造商大都是纷纷推出设备、融和方案,抢占市场,例如Lucent的7R/E分组解决方案,北电的Succession方案,Sonus的软交换机和媒体网关等。运营公司方面,有的在标准获得通过和被广泛接收之前持观望态度,有的已经在行动。

1999年11月,Williams Communications选择了Sonus的分组电话方案,建设下一代语音网络。第一年的合同约2000万美元,以后3年内将增加到1亿美元。在Williams的案例中,主要应用是4类交换机的功能,要成为运营者的运营者,使CLEC能在一个地区提供本地业务。

纽约Choice One公司和Lucent签订了为期3年、价值1亿美元的合同。Choice One将在一个多业务分组网上使用Lucent的7R/E分组方案,综合话音、图像和数据业务。同时还包括Lucent的5ESS交换机、CBX ATM交换机、PacketStar接入连接器、AnyMedia接入系统、WaveStar 2.5G复用设备及NetworkCare业务管理软件。

Global Crossing计划在长途和国际业务中使用Lucent的软交换机和Sonus的GSX9000网关组建可编程网络(图3),在本地业务方面还比较保守。除为ILEC特性服务外,Global Crossing主要是提供4类交换机业务,没有很多本地信令业务要处理,所以网上没有实现多少5 类交换机的特性。网络上主要是VoIP应用,呼叫质量和呼叫建立时间与电路交换网相比没有什么区别。

图3 Global Crossing的可编程网络

1999年夏天完成的MGCP对PSTN/Internet互联作了规定。Level 3就率先采用了MGCP协议。该公司和Lucent签定了为期5年、价值约2.5~10亿美元的合同,使用Lucent的基于MGCP的软交换产品,作为VOIP业务的基础,他们认为MGCP使运营者可以提供能横穿PSTN和Internet网的基本话音业务。Level 3使用Lucent的7R/E分组网关把话音信令转换成分组包,在IP长途网上传输。它的VoIP业务简单易用,用户只需拨10个数字长途电话号码就能迅速实现呼叫。

从上面的情况来看,竞争的本地运营公司(CLEC)等新兴公司更热衷于PSTN/Internet的融和。

结语

总的看来,在分组网和PSTN的融合问题上,人们的想法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采用软交换的模式,把呼叫控制与呼叫传输分离。智能化的软交换机实现不同信令的转化,控制呼叫的建立过程,并具有开放接口和API,方便新业务的产生。而呼叫传输由简单的设备完成,如媒体网关。但相关的软交换标准还有待完善、统一和广泛接受。

软交换的组网方案对新老运营公司都有利。传统运营公司用它实现PSTN与分组网的融合,保护传统投资,又具有创新能力;新公司用它可以比较容易的进

入竞争激烈的通信业务市场,不需对传统设备进行巨大投资,没有财政压力。现在国外已有不少运营公司在试验或使用软交换组网方案,关注他们的动态,总结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的网络发展规划是有启发的。

Softswitch 体系架构的主要组成是怎样的

1 Softswitch 控制设备Softswitch Control Device

这是网络中的核心控制设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Softswitch 它完成呼叫处理,控制功能接入协议适配功能业务接口提供功能互连互通功能应用支持系统 功能等。

2 业务平台Service Platform

完成新业务生成和提供功能主要包括SCP 和应用服务器

3 信令网关Signaling Gateway

目前主要指七号信令网关设备传统的七号信令系统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所有应用,部分都是由MTP 承载的在Softswitch 体系中则需要由IP 来承载

4 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

完成媒体流的转换处理功能按照其所在位置和所处理媒体流的不同可分为中继网关Trunking Gateway 接入网关Access Gateway 多媒体网关Multimedia Service Access Gateway 无线网关Wireless Access Gateway 等

5 IP 终端IP Terminal

目前主要指H.323 终端和SIP 终端两种如IP PBX IP Phone PC 等

6 其它支撑设备

如AAA 服务器大容量分布式数据库策略服务器Policy Server 等它们为 Softswitch 系统的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持。

Softswitch 体系架构提供多种多样的信令及协议满足不同接入设备的需要 1 媒体控制协议H.248/MGCP SIP 等

2 业务控制协议ISUP(TUP) over IP TCAP/SCCP over IP 等

3 互通协议BICC/SIP BCP-T H.323 等

4 应用支持协议Parlay RADIUS COPS 等

H.323对比Softswitch的劣势

H 323 方案是基于GW-GK 网关-网守的体系结构网关GW完成业务实现呼叫 控制和媒体处理等功能设备之间通过H.323 进行互通网守GK 完成地址解析路由选择等功能在某些情况下也参与呼叫处理;Softswitch 体系结构是基于Softswitch-MG 软交换-媒体网关结构两者通过H.248实现交互Softswitch 设备之间通过BICC/SIP 进行互通MG 完成媒体处理和必要的控制功能其余所有功能都集中由Softswitch 完成。

采用H.323 作为骨干数据网上语音解决方案是目前被普遍采用的方式一般来说其工作方式是信令经由PSTN 网直接连接到网关由网关将其转换成H.323 协议在网络上传输网守GK 完成寻路域管理等功能对于PC 呼叫GK 必须路由其呼叫几乎所有的业务生成都在网关上实现。

H.323 呼叫流程与ISDN 呼叫类似需要完成Q.931 处理过程同时在一个呼叫中GW和GK 都需要参与增加了复杂程度。

采用H.323 其业务生成基本上都是在网关GW 上进行的,某些情况下也需要网守GK的支持。而GW GK 都是相对封闭的实体由于不同制造商的业务提供方式不尽相同加之采用内部协议而未提供标准的开放接口这样不仅使得运营商各自提供业务的能力有限,更导致了全网的新业务统一变得相当困难。

H.323 是局域网协议用其作为广域网协议协议的可扩展性有一定的局限性,SS7 信令经PSTN 网络直接接入网关GW 每个GW都需要占用SS7 信令点资源大大增加投资。

附:软交换结构图

通讯发展趋势:

软交换相关协议:


相关文章

  • 电子政务系统简介
  • 电子政务系统 电子政务(e-Government affair) 是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程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 ...查看


  • 通信工程主要课程
  • 通信工程主要课程详解 1.课程名称:电路分析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集总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大规模电路分析方法: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一.二阶电路:交流动态 ...查看


  • 网络连接设备简介
  • 常见网络连接设备简介 1.什么是网卡(NIC) 网卡也叫"网络适配器",英文全称为"Network Interface Card",简称"NIC",网卡是局域网中最基本的部件之一, ...查看


  •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简介
  •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简介 专业核心课程: 信息论与编码原理.通信原理.电视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天线与电波传播 广播电视发送方向:数字电视技术.广播电视发送技术.数字广播技术 移动通信方向: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移动电视技术 信息论与编码原理 ...查看


  • 阳离子交换树脂简介
  • 阳离子交换树脂 编辑词条 阳离子交换树脂,一种化学物质,主要用于制造精糖和高级食用糖浆的提纯. 目 录 1简介 2种类性能 3基体组成 4物理结构 凝胶型树脂 大孔型树脂 5交换容量 6物理性质 树脂颗粒尺寸 树脂的密度 膨胀度 耐用性 选 ...查看


  • 互联网营销简介
  • 互联网营销简介 基本介绍 根据运用范围互联网营销一般有广义.狭义以及整合.颠覆式4种分类. 互联网营销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成熟以及联网成本的低廉,互联网好比是一种"万能胶"将企业.团体.组织以及个人跨时空联结在一 ...查看


  • 金税三期简介
  • 金税工程(三期) 金税工程(三期)的主要任务是:用四年-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的建设. "一个平台"是指建立一个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即: ...查看


  • 通信公司简介
  • 朗讯科技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最大的通信服务提供商设计和提供网络.以贝尔实验室为后盾,朗讯科技充分借助其在移动.光.数据和语音技术以及软件和服务领域的实力发展下一代网络.公司提供的系统.服务和软件旨在帮助客户快速部署和更好地管理其网络,同时面向企 ...查看


  • 华为有限公司简介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介绍: 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 ...查看


热门内容